作者:幽夜之下
然后,一场围绕月球神殿遗址的探索竞赛悄然拉开序幕。
在意识到月球神殿遗址可能隐藏的巨大价值后,这颗蔚蓝色星球上的传统强国们不约而同地加速了各自探索月球的脚步。
这些在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中占据显赫地位的顶尖强国们,采取了多种策略以在这场无声的竞赛中抢占先机。
一部分国家直接出击,组建了一支由各领域顶尖人才构成的探险队伍,包括杰出的科学家、资深的历史学家以及训练有素的精锐安保部队。
他们借助位于【海底都市·海渊城】的【海渊之眼】这一传送通道,穿越了浩瀚的宇宙空间,抵达月球,深入遗址内部,展开了详尽而细致的实地勘查,致力于搜集那些可能改变人类认知的珍贵资料。
与此同时,另一些国家则凭借其在高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采用了更为先进和智能的探测手段。
它们利用经过崩坏能强化的尖端科技设备,如超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系统和隐形无人机侦察网络,对月球神殿遗址进行了远距离、高精度的观测与分析。
这些国家企图通过这种非接触式的方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尽可能多地揭示遗址的秘密,并掌控其中的宝贵知识。
更有甚者,一些国家采取了更为微妙的策略。
它们与逐火之蛾议会的议员们展开了深入的利益交换与谈判,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间接获取逐火之蛾在月球神殿建筑群遗址中的部分研究成果与宝贵信息。
在这场复杂多变、充满变数的政治交锋中,每一个国家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智慧与力量。
它们运用各种资源与手段,力求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与未来的博弈中占据上风。
假若能够维持当前这股探索与合作的热潮,这颗星球上的人类文明或许真能借此契机,步入星际文明的行列。
可惜,在这终焉审判的阴影笼罩之下,这一愿景似乎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注定要被历史的洪流所吞噬。
第447章时代浪潮中的崩坏难民
对月球背面神秘神殿建筑群的探索,无疑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人类航空科技的迅猛发展浪潮。
只是,这一壮丽征程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成本与挑战。
众所周知,太空探索历来被誉为“金钱的熔炉”,其耗资之巨,令人咋舌。
回溯至莫洛斯前世的时代,鹰酱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在短短11年间便吞噬了高达255亿美元的巨额资金。
这一数字在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无异于天文数字。
尤为震撼的是,在阿波罗计划的关键阶段,其预算份额竟逼近联邦预算总额的4.5%。
这样的财政投入,甚至足以支撑鹰酱再组建多支完整的航母编队。
而今,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崩坏能的加持,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莫洛斯记忆中的那个时代。
即便如此,月球背面神殿建筑群的探索热潮,依旧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与难度,要求着更为庞大的资源与资金支持。
面对这场关乎国家命运与未来的科技竞赛,各大传统强国虽感压力山大,却依然咬紧牙关,毅然决然地投入了这场科技盛宴之中。
在这场激烈的科技竞赛中,逐火之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从容。
他们牢牢把握着通往月球遗迹的战略要地——【月面都市·新亚特拉】与【海底都市·海渊城】,这两座城市为逐火之蛾带来了源源不断
的财富。
仅是通过收取过路费这一简单而高效的方式,逐火之蛾便积累了令人瞩目的巨额资金。
更为关键的是,依靠融合战士的力量,逐火之蛾在月球神殿建筑群遗址的探索中独占鳌头,率先获取了大量珍贵且独一无二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资料不仅揭示了月球背面隐藏的古老秘密,更为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指引。
因此,逐火之蛾迅速成为了各国争相合作的对象,他们通过交易这些研究成果与宝贵信息,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还促进了自身组织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
但逐火之蛾的繁荣景象并不能掩盖整个人类文明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随着太空探索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其他社会领域的资源分配问题日益凸显。
教育、医疗、环保等关乎民生福祉的领域,其开支不得不被迫削减,以满足太空探索等高科技领域的资金需求。
没办法,崩坏灾害的频繁发生,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维持高额的军事开支以应对危机。
至于期待官僚、政客等既得利益群体能够主动削减自身福利待遇以缓解社会压力,这更多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
但凡挨过社会的毒打,就不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面对因民生领域资源缩减而引发的广泛抗议与不满,各国政府却出奇地展现出了一致的立场。
为了国家/民族/文明的未来,不惜一切代价。
这慷慨激昂的誓言背后,实则掩盖了权贵阶层对民众困境的冷漠旁观与自私算计。
在他们眼中,那些需要牺牲的“代价”,显然并不包括他们自己。
不过,为了平息民间日益高涨的愤怒情绪,各个传统强国的政府还是采取了一些表面上的安抚措施的。
难民问题,这个在历次崩坏灾害中已累积为沉重负担的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曾经,各国在面对崩坏灾害时,尚能展现出一定的同情心与责任感,接纳并援助那些非本国的难民。
虽然赈济款项有限,但至少为难民们提供了一丝生存的希望。
但如今,为了转移国内视线、缓解民众对资源分配不公的不满,这些国家纷纷选择停止了对难民的进一步援助,甚至关闭了接收非本国难民的大门。
这一决定,无疑是对那些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小国难民们的沉重打击,将他们推向了更加孤立无援、绝望透顶的深渊。
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腹地,一艘伤痕累累的难民偷渡船在狂风怒号的海洋中蹒跚挣扎。
船体上斑驳的裂痕,记录着它之前穿越风暴、历经磨难的坚韧历程。
舱内空间逼仄至极,人群紧密相拥,几乎难以转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与沉重。
这股气息中,交织着对未知命运的深切恐惧,对逝去安宁岁月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远方那抹渺茫却坚定的希望的极度渴望。
它们共同编织成一首绝望之歌,回荡在每一个难民的心中,诉说着崩坏灾害带来的无尽苦难。
海浪裹挟着大自然的愤怒,一次次汹涌而来,猛烈地拍打着脆弱的船舷,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船身的剧烈颤抖,让所有人的心跳都随之加速。
每一次震颤,都像是在考验这艘摇摇欲坠的希望之舟,以及船上每一个脆弱生命的幸运极限。
这完全能够理解。
这艘偷渡船的状态确实令人忧心忡忡,任何一次稍大的风浪都可能将它吞噬,连同船上那些渴望重生的生命和未竟的梦想,一同沉入那深邃而黑暗的海底深渊。
少女莱娜,便是这条船上的众多难民中的一员。
她曾是小镇上无忧无虑的明珠,笑容温暖如春,生活充满了阳光与希望。
然而,崩坏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了她的世界,将一切美好化为乌有。
家园在崩坏兽的狂潮中沦为断壁残垣,亲人的英勇牺牲更是在她心中刻下了永恒的伤痕。
死士的镰刀下,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她的安全,却也让她的世界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孤独。
自此,莱娜踏上了漫长而曲折的逃亡之旅,孤身一人,在风雨飘摇中寻找着渺茫的生机。
在无尽的苦难中,莱娜的心中始终燃烧着一束不灭的希望之火。
她听说,遥远的穆大陆是一片未被崩坏侵扰的净土,那里的人们心地善良,愿意伸出援手,帮助像她这样的难民重建家园,重拾生活的希望。
这份希望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莱娜穿越重重困难,向着那片未
知的土地奋力前行。
她坚信,只要心怀希望,只要抵达穆大陆,她的生活就能迎来转机,绽放出新的光彩。
第448章小人物的绝望
正当难民偷渡船在狂风巨浪中摇摇欲坠,所有人的心都被恐惧与绝望紧紧攥住之时,灾难再次降临。
船体底部传来了一声清晰而刺耳的吱嘎声,如同死神的低语,预示着新的灾难即将降临。
一股冰冷的寒意伴随着汹涌的海水,从一处隐蔽的裂缝中汹涌而出,瞬间将舱内的压抑氛围撕得粉碎。
海水带着咸湿与冰冷,无情地侵蚀着每一寸空间,也侵蚀着难民们本就脆弱不堪的心灵。
“水!船进水了!”
这声惊恐的呼喊如炸雷般在狭窄的船舱内回响,人群顷刻间被恐慌的浪潮吞没,陷入了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
恐慌宛如无形的瘟疫,迅速在每个人心中蔓延开来。
婴儿的啼哭、老人的虚弱呻(敏感词)吟、年轻人的惊恐尖叫,这些声音混杂在一起,编织成一首令人心碎的绝望之歌。
然而,在这绝望的深渊中,少女莱娜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陷入恐慌或选择放弃。
她的眼眸中没有丝毫的恐慌与退缩,只有对生命的深切渴望和对希望的坚定执着。
她深知,如果此时不团结一致,那么所有人都将难逃厄运。
“大家不要慌!我们还有机会!”
莱娜的声音清澈而有力,穿透了四周的嘈杂与混乱,就像是一股温暖的春风,拂过每个人颤抖的心灵。
她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成为了众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领袖。
举起那双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的手,莱娜异常坚定地指向了肆虐的海水源头。
“我们必须堵住那里,才能活下去!”
在她的带领下,难民们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有的人脱下自己的衣物,撕成布条,试图用这微薄的力量去阻挡那汹涌的海水。
有的人则咬紧牙关,合力搬动沉重的物品,试图通过调整船上的重量分布来减轻船体的倾斜程度。
还有人则负责安抚那些因恐惧而失控的同伴,用温暖的话语和坚定的眼神给予他们力量与勇气,以此来维持船上的秩序。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异常缓慢,每一秒都充满了生死较量与无尽挣扎。
莱娜始终冲在最前线,她那瘦小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与坚韧。
双手被冰冷的钢铁和粗糙的铆钉磨得血肉模糊,但她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一般,只是默默地坚持着、努力着。
她的眼中只有那个坚定的目标——堵住渗漏点,拯救这艘承载着无数生命希望的船只。
终于,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渗漏点被勉强堵住。
海水不再肆意涌入,船身也逐渐恢复了平衡与稳定。
虽然危险并未完全解除,但这份来之不易的胜利却让难民们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莱娜站在人群中,汗水与泪水交织在她的脸上,但她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望着周围那些疲惫不堪却充满感激的同伴们,她的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她知道,是希望的力量让他们凝聚在一起,共同度过了这个生死攸关的难关。
“我们会到达穆大陆的!”
莱娜的声音再次响起,充满了无比的坚定与信念。
“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当莱娜与同船的难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那片传说中的乐土——穆大陆的海岸线时,命运却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向他们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从穆大陆海岸警卫队队员那铁面无私、冷漠无情的通报中,一个冰冷刺骨的消息如寒流般席卷了整条难民偷渡船。
穆大陆的难民政策,那曾经象征着希望与救赎的灯塔,如今已面目全非,转而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它不再是以往那个敞开门户、广纳百川的避风港,转而设下了重重考验与筛选,接纳的名额更是少得可怜。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犹如晴空之中猛然劈下的霹雳,刹那间将难民们心中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之光掐灭。
他们的眼神重归空洞,失去了焦距,每一次呼吸都承载着沉重的负担,每一声叹息都像是对未来的哀歌,充满了恐惧与无助。
莱娜,那位曾经如北极星般照亮众人前行道路的坚强少女,此刻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她尝试着再次激发内心深处的希望之光,却发现
在这片无边的黑暗之中,自己的光芒竟如此微不足道,连自我心中的希望之火都难以复燃。
一直以来,穆大陆的移民政策都是她心中的信仰与支柱,是她坚持到现在的动力源泉。
但如今,这个信念却如同脆弱的玻璃,在现实的冲击下轰然破碎,留给她的只有满心的苦涩与绝望。
我该怎么办?
莱娜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苦闷与挣扎。
她曾无数次幻想过抵达穆大陆后的美好生活,却未曾料到现实竟是如此残酷无情。
此刻的她,仿佛被命运之手地推向了绝望的深渊,找不到出路,也看不到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难民们之间的分歧与矛盾也日益加剧。
穆大陆的临时难民营地,成了一个资源稀缺、人心惶惶的微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