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世界中成圣,顺带撩魔物娘 第146章

作者:川听潮

  “小太岁,你吃慢点儿,没人跟你抢……”

  “诶诶诶??那鸡腿我先看上的!!!”

  玉娘忙不迭将饭菜端过来,奈何端得再快都不如一人一猫吃得快。

  碗成高楼盘成山,围观众人都不知道这些食物是怎么被眼前两个家伙吃下去的。

  只见周考与小太岁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转眼之间,十几大盘肉食、数十碗米粥便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汤汁都没剩下一口。

  等终于吃饱了,周考这才靠在湖畔歇息,肚皮圆滚滚地起伏着,满足地打着嗝儿。

  前来答谢的百姓官吏不计其数,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的跪地叩首,有的热泪盈眶,更有不少孩童围着周考又蹦又跳,喊着“火神大人”、“大英雄”之类的话。

  不过人实在是太多,周考也是劝说他们赶紧重建家园,感谢的话,不在于一时。

  至于诸多精灵妖仙,周考则是想着如何给它们刻碑纪念——这一份功劳,无论如何都不能抹去。

  他心中已有打算:要在金蛟堤旁立一座“护世碑”,将群妖之名一一镌刻其上,以昭后人铭记。

  相信周考预警而幸存下来的官吏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召集人手,分配物资。

  搭建帐篷、开沟挖渠、分配食物、治病救人……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眼下最要紧的事情。

  至于妖仙精灵那边,因为重新恢复人气的缘故,很多弱小精怪根本无法维持人形,早已躲藏了起来,回归山林水泽。

  有些法力修为的,则是开始另寻栖身之所。其中一些水中修行的,周考先行安排了一些去处——便是那昔日的禹王州城。

  如今州城已化作一片大湖,这城池人类是用不上了,还不如让给水里游的精灵妖仙。

  顺便也算是多了一重保障,可以看护沉睡于水底的祝依然。

  “月/漪-零鳍扒罒气斯鷗遛周相公,这禹王州州城我们要是占了,会不会有不妥之处?”

  有个胖头鱼摇摇晃晃,在岸边水里探出脑袋问道。

  这鱼儿也是一户人家的保家仙,乃是二十年修为的鳙鱼怪,本事其实不大,但有些许净化水质的天赋。

  那户人家于是两代人吃水都是干干净净,不用愁饮水脏污。

  如今家园毁了,那户人家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它能力有限,没办法跟着走,只能留在这里。

  只是区区一个小怪,还是个胖头鱼,想要在大湖中过活,可是不容易,稍有不慎,被人捉了去,被大怪吃了去,都是可能的事情。

  不过周考给这群实力弱小的精怪,都定了一个章程,做好了安排。

  禹王州州城原本有东西六十四坊,住着密密麻麻的人,如今人不住了,鱼虾来落户,也是正好。

  点了一坊鲢鳙住下,点了一坊螃蟹做窝,点了一坊鳝鳅为邻……如此种种,分门别类,也不怕互相习性打扰。坊市互不相干,自然就安安稳稳。

  鱼虾精灵们也去州城里面看过了,屋舍宽敞,住起来很是安逸。

  而且很多宅子桌椅板凳俱在,他们修行有了成长,难免会有些应酬交际,这往来拜访,也不差了一个坐的地方。

  就是有一桩事情,水下精灵们很是忐忑——

  那就是这湖泊是大灾之后冒出来的,到底是归谁管?

  要是归天上管,那总得有个湖神;若是归地上管,那总计有个说法。

  周考倒是放心得很,他对群妖说道:

  “你们放心,这禹王州是我人族禹王留下的,岂能是什么天上管的?照我看,原先叫禹王州,以后这一方湖泊,说不定就叫大禹湖,还是我们人族的地盘。”

  言罢,周考又道:“等放榜之后,我便以举人身份,上奏朝廷,把这名分彻底定下来。你们且先住下,总不能寒了有功之辈的心。”

  “有周相公这句话,我等便是彻底放心了。”

  一众小怪千恩万谢,在水面炸出水花之后,各自翻身下潜,直奔湖底州城而去,还是赶紧打扫打扫自己的新屋。

  毕竟,如今虽然是个小怪,却也是人间有个大房子的主儿,谁也不愿落后,生怕晚一步就被别人抢了好宅子。

  周考见水下精灵们满意,心中亦是高兴。

  正待安排天上飞的去处,忽然耳边传来一声巨响——那坠地成山的五指猴爪,竟然山体剥落许多碎石,不多时,表面竟自行崩裂、翻滚、沉降,露出一面光滑如砥的岩壁!

  那岩壁之上,陡然浮现出两个铁画银钩的大字。

  禹湖!

  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禹湖!是禹湖!此湖以后叫禹湖——”

  百姓们纷纷惊呼,群妖也纷纷抬头仰望,只见那“禹湖”二字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金光,宛如天命所归,不容更改。

  猴爪成山,临湖成岛。那原本狰狞可怖的巨猿断肢,此刻竟似化作了一座镇湖神山,稳稳矗立于湖畔,守护着这片新生的水域。

第196章不周是这样的??

  等到下午,陆续有人过来祭拜“金蛟堤”,周考这才想起来金甲鳄王得人性一事。

  这老鳄鱼成妖王正常的发展,是当个帮凶祸害,但最后的结果来看——虽然它是从犯、帮凶,可最终却挽救了无数性命,立下大功。

  不过,功过不能混为一谈。

  金甲鳄王救了的人,不能替被它害死的人去宽恕它;同样的,被它害死的人,同样不能去仇怨被救之人去缅怀它。

  生灵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非黑即白,从来都是复杂的。

  疲惫的一天,在这猴爪岛上悄然结束。

  周考直接就在这岛上和衣而睡,任由湖风拂面,夜色沉沉。

  天地忽地为之一亮——

  周考瞪着一双死鱼眼,看着一轮金黄的太阳神鸟,安分而规律地翱翔在天空之上。

  那光芒如火,炽热而庄严,仿佛掌控着万物生死轮回。

  梦境还在追逐着周考!!!

  在他面前的,是一名身着兽皮、高大威猛的红发男子。

  此时,男子的手指指向一条宽广的大河之上,将水流全部截断在自己面前,得意地指挥着身后高大的巨人,在大河的右侧修筑着长长的土木堤坝。

  巨人之中有一头参天巨兽,蛇身九头,每一颗头都长着同样一副中年男子的模样。

  周考对他无比熟悉——完全就是放大百倍的“相柳”。

  但是……是男版的!

  只见相柳的蛇身在大地之上蠕动,一口咬去,便在高大的山峰上咬下三分之二的山体,然后慢悠悠地游回堤坝之处,吐出九座高山,任由巨人将山峰捶打粉碎。

  相柳九头吐出浑浊如污泥的黑水,附着在粉碎的高山之上,再经由巨人垒砌堆积。

  红发老者掀起漫天的火焰,烘干着石壁。

  烈火燃烧不知多久后——

  一座与山齐高、与地齐同宽的参天壁垒就此建成。

  光滑而高大的山壁之内,是九座高山;山下无数的木村土屋,远古的人类在这片丰沃的大地之上繁衍生息。

  而山峰之外,便是辽阔的大河。

  待所有人都退出河道之后,红发壮汉吐出一口气,缓步走进了高山,撤下了控水之术。

  辽阔的大河瞬间奔涌而来,源源不断地撞击在光滑的山壁之上,而山壁却巍然不动。

  红发男子哈哈大笑,极为开心,于是从红发老者手上接过一支火把,点燃了山壁前巨大的篝火。

  熊熊烈火灼烧,无数的远古人族在齐氵笼4久A起z厁咝欢呼雀跃。

  可周考却觉得红发壮汉做错了——如此宏伟的洪水,只是堵住了,水势一直还在。

  就算这座壁垒再高大,可大河不也一直源源不断地流淌吗?

  他也没想着开口。

  这次的他并不参与其中,故事只是故事,并不会被观众的期待所影响。

  时间如同长河,熵增永不后退,只会向前,从不往后。

  接受大河冲击的山壁,如同被人膜拜的神山一样,被这些穿着兽皮的人用各种颜色的涂料勾画着花纹。

  其中,有位瘦弱老者亲自在石壁前写下两个远古的象形文字——

  “不周”

  周考的心中很是惊奇,看着两位红发的男子互相拥抱在一起,欢喜地围着篝火又蹦又跳。

  祝融和共工!不周山是这玩意?

  《山海经》不是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若是放眼望去,如同山峰般的光滑石壁确实高耸入云,但和神话传说之中贯通天地的不周山是不是差距太大了?又或者这个老者,只是拿这座石壁之山比喻不周?

  希望它能如真正的不周山一样,永垂不朽?

  可惜,周考听不到声音,只能如同看默剧一样,看着这群人高呼着,却没有一丝声音。

  光影暗淡,画面一转!

  天空之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如水流倒灌一般倾泻在大地之上。

  灭世的场景没吓住周考,但吓坏了所有生育繁衍的远古人族。

  此时红发壮汉眼角已出现明显的皱纹,手握三叉戟,指着天空愤怒地咆哮着。

  或许他很强大,可个人之威,又如何能与辽阔的天地意志抗衡?

  三叉戟之上神光蓝光闪烁,想要将这漫天的雨水重新打回天上。

  天势煌煌,人力茫茫。

  周考耳边传来的是如雷鸣般的撞击声。

  他循着声音看去,正是先前见到的那座“不周”石壁。

  石壁外的大河如怒龙翻滚,汹涌的浪潮反复冲击在石壁之上,发出震天的轰鸣。

  疑似晚年祝融的红发老者一巴掌扇在疑似共工的男子脸上,指着“不周”石壁似乎在说些什么。

  而共工却丝毫不理会祝融的劝告,继续要求着巨人往石壁上加筑黑泥,试图将石壁造得更厚实一些。

  听说过共工治水故事的周考,知道这个男人必将失败。

  天不知几日,就在周考枯燥地看着共工指挥巨人不停加固石壁之时,老祝融又一次愤怒地来到了石壁前,与共工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共工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也失去了那股锋芒毕露的锐意。身旁的相柳显出巨大的九首蛇身,驮着共工攀附着山体向上爬去。

  周考的视角也随着共工一起,往更高的山峰爬去。

  !越已柳起亿爾爸师是V!I)II!!

  这是何等宏伟的一幕!

  山壁之外,全是快要溢出封顶的巨浪。

  原先与大地齐平的地面,还有那光滑的石壁,正不停地被带走泥沙。

  这座被命名为“不周”的石壁,正在逐渐变薄!!

  共工绝望地看着这一幕,望着天空,任由雨水扑面,似是在惋惜,又似是在忏悔。

  呆住片刻后,这位强大的控水之人立刻跃下相柳之身,落在大地上,砸出一个深坑。

  此时共工来不及计较,惊恐地对着老祝融嘶吼着,然后竭尽全力吐出一颗蔚蓝的水珠,递给了老祝融。

  老祝融失望地指了指共工,带着水珠、带着所有的臣子回到了后方的栖息地。

  于是,所有的远古人族都开始往九座高山上迁徙。

  洪水来了,不周山壁即将坚持不住。

  共工凄凉地跪倒在地上,身边只有一位当初在山壁之上写下“不周”的老者陪伴,看着九座高山上重新点燃的火光,共工笑了。

  他在石壁之上用锋利的指甲刻下:

  吁,共工罪,万古不赎。后世记:堵,不如疏!

第197章相柳之邀

  随即,共工愤怒地咆哮着,头上牛角生出,一头撞在那座曾经他引以为傲的“不周”石壁之上。

  而石壁随着这一撞,丝丝裂纹迅速蔓延、破碎,滔天的洪水终于冲破了共工的骄傲。

  他与身后高举共工之名的石板一同被巨浪吞噬,消失在怒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