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164章

作者:一条咸鱼

而从太原到宁夏超过五百公里,到兰州近六百五十多公里! (李得的)

这让最大航程只有七百公里的镇北军空军主要战机ME-109战斗机在宁夏和武威城战事上显得有些尴尬。

飞了好几个小时到达战场,参战不到一小时就得飞回去,将空军憋得够呛。

不过随着宁夏机场和兰州机场的相继投入使用,空军将很快在西北战场上大放异彩!

等兰州机场建设完成后,空军便可以支援陇南战事,作战半径甚至将川北也笼罩进去!

不过当薛霖拿起战报下方的一份属于内政的文件时,他的脸色陡然僵硬,随后怒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他脸上攀升。

怒不可遏的他破口大骂道:“草他娘的孔家!”。

第460章:友人相逢【3】

时间回到8月中旬。

在西路军鏖战武威城,各方势力争夺陇南的时候。

山东曲阜。

一列从北方而来的火车缓缓停靠在曲阜以西,泗河对面的兖州站。

南下的津浦铁路在这里拐了个弯,像是人手臂忽然弯曲一样,因为距离过远,兖州站台成为了曲阜的重要站点,不过从这里到曲阜还有十公里的路程,坐马车的话也得好几个小时。

两个年轻人从冒着浓浓蒸汽的火车上走下来,两人各手提着一个藤箱,一身长衫打扮,一看就是有文化的先生。

“博恩,我都说了你不用选在曲阜的,东北那边不是更好吗?”一个带着时髦的黑色圆框眼镜的青葱少年略有些叹息的对旁边的年轻人说道。

一旁的周博恩却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笑了笑,摘下帽子,露出了一头刚243理过的短发,扇了扇风张望着人潮涌动的站台:“英智你朋友他们呢?怎么好像没看到啊?”

许英智拍了拍脸,心里却是有些打起退堂鼓了。

如今的许英智和周博恩已经荣升为天津教育局的副科级干部,按照北方政府新出的官员级别划分,在往上一可就是县级副职了!

而两人升迁如此之快,则是因为他们本身学历不低,都是南开大学师范院校毕业,在最近统计北方各学校,给予政府补助拨款的项目上般的非常好,两人不仅升迁了,同时也得到调研的机会。

一般来说,这个调研是往东北去的,东北的各学校更早投入了改良过的新式教育,薛霖在东北之时就对东三省的教育大力支持,各种学科的书籍也纷纷整编完成,教育风气一时间超越了南方甚至沿海地区,成为了华夏教育界的先锋。

因此天津教育局的意思是让他们俩人去东北看看,但许英智则因为自己的一些原因,选择了山东曲阜这样一个地方。

而周博恩则是以对许英智的了解,一同申请前往曲阜调遣。

他们两人的上级虽然有些不解,但想到山东刚入手,从军队退役的行政大员王维行政手段也让人有些看不懂,但曲阜孔家的影响力在此时却也非常庞大,让人无法想象,而如今孔家在教育方面是开拓进取呢还是守旧呢?怀着这样的想法,他还是同意了周博恩和许英智去曲阜调研的申请。

说到孔家,虽然因为西方文明的崛起,而有些进入低谷,但孔家依旧是那个传承了两千年多的孔家。

毕竟此时的民国,可还没有废掉衍圣公!

“英智!”一声如黄鹂鸣翠般的优美之声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飘来。

周博恩抬头望去,只见站台高出,一个穿着长裙的女孩欢呼雀跃,手里拿着一杆旗子,上面写着‘接许英智、周博恩’几个大字。

“英智,她来咯。”周博恩用胳膊肘子撞了下旁边看着女孩愣愣发呆的许英智。

后者被撞了两下(bhbg),立刻回过神来,一抹红晕渐渐爬上脸庞,他连忙拿出镜子照了照自己的仪表,询问着旁边已经笑的合不拢嘴的周博恩:“诶,你看看,我这还行吧。”

周博恩捂嘴笑着点头:“嗯嗯,很可以了,没有了你以前的那股少爷气。”

看着自己的好友那慌张的模样,周博恩又转头看向那个令自己好友慌乱的女孩,就是她,将以前那个纨绔子弟给活生生揍成现在这副乖乖样的。

待女孩小跑到两人面前,许英智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

周博恩打量着这位比他们两人打了两届的学姐。

一袭碎花长裙,扎着一条长长的马尾辫,素雅的脸蛋上写着一股英气,身材也是不可挑剔,毕竟也是个练家子啊。

当年那个风风火火,最爱打抱不平,号称南开第一女霸王的青春少女,已经成为了一名老师,在山东师范大学担任老师,同时还是曲阜法院的陪审员,可见这个女孩在法律方面的造诣。

“月姐,怎么就你一个?”周博恩看了看碎花裙的少女孤身而来,有些好奇的四下张望:“修远他们没来吗?”

陈月敲了下周博恩四处张望的脑袋,打得周博恩嗷嗷叫。

“他们去乡下了,最近可是很忙的!”陈月将手里的旗子扔给了许英智,双手环抱,对两人说道:“要不是你们是公务前来,我才懒得接你们呐!”

许英智看着陈月双手环抱的胸,炎热的天气下更是口干舌燥起来。

“臭小子,眼睛望哪儿呢!”一声娇嗔,一击粉拳,将许英智的澎湃热血击溃得烟消云散。

捂着脑袋上的包,许英智龇牙咧嘴,眼神充满了埋怨道:“月姐,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不要老是敲头啊!”

三人的打闹,一番埋怨的话语,引来周围不少人的注视。

陈月笑得如绽放的花朵般,仿佛回到了南开大学的时候,这个被自己揍了两年的小子如今也成熟了不少啊。

PS:感谢【**】(某位打不出ID的数字君)打赏的一千VIP点!咸鱼受之有愧啊!Σ(△|)︴。

第461章:千年孔家

陈月将两人带出了人潮如山如海的火车站,来到了站台外面一个写着巴士站的小型站台,但饶是出了火车站,这个站台的人也不少。

看着这么多手里提着各种行礼的旅人,周博恩忍不住看了看站台的牌子,好奇地问道:“月姐,这个站台是往曲阜去的吧,怎么还有这么多人?”

陈月将旗子收了起来,拿出一把小扇子扇风,看着一个方向说:“这巴士站最近才开通,因为价格便宜,所以很多人出行都会选择巴士,当然做巴士的也都是些普通人家,火车站旁还有个供富人方便的车行,马车甚至最新的汽车都有~。”

周博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原本他也只是在平津两地见过那些巴士,没想到现在都普及到了曲阜县了。

因为巴士公司是北方政府交通局管辖的官家公司,所采购的巴士也都是从东北的两家汽车生产厂出产的,因为是官家经营,主要在城市周边的重要线路放一些,所以价格比较便宜,很多人都喜欢乘坐新颖的巴士。

许英智看向刚才陈月指的那个方向,虽然看不到她所说的车行,但时不时一些马车和汽车从那个方向出来,让许英智不由感叹:“这曲阜的富人很多嘛。”

陈月听到这句话后,却是眉头微微一皱,回了一句:“是不少。”

见姑娘生气的模样,周博恩肘击了一下许英智,给他示意了一下。

后者一脸茫然的摸了摸后脑勺,他还不知道怎么就惹陈月不高兴了。

很快巴士到站,三人随着拥挤的人群上了车。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总算是入了曲阜城,当下车之后,一脸酱紫的许英智再也忍不住,扶着旁边的电线杆子嗷嗷大吐起来。

“没想到许大少爷竟然晕车啊?”陈月好笑的拿出一张手帕递给许英智。

周博恩拿过许英智手里的藤箱,放在地上,擦了擦鼻尖,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这车太颠簸了,车上的气味也让人很不舒服。”

“那你们平时出差办公都做什么?”陈月一双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南开可在郊区啊,其他学校很多也分部在郊区。”

这个时代,办学不易,很多学校都选择在城市近郊地价便宜的地方修建。

“自行车呗,又没多远。”周博恩耸了耸肩:“而且就汽车这走走停停的,除非超过十公里,不然还是自行车更有优势。”

两人闲聊间,许英智已经吐得差不多了。

仿佛重新活过来的许英智用陈月递给自己的丝帕擦了擦嘴角的污秽,看了看地方自己吐的那些东西,脸色微红道:“月姐,回头我把丝帕洗干净晒好了还给你吧。”

陈月点点头,没有在意这些。

“这可麻烦了,这么大一坨。”许英智有些懊恼。

“没事儿,一会儿清洁工人会打扫的,你以后注意点,晕车找一些排水渠吐吧。”陈月伸出葱白的小手拍了拍许英智的肩膀。

休息了一会儿,陈月带着两人在曲阜城里游览起来。

曲阜的脚步似乎比其他地方慢了不少,见惯了平津一带在今年飞速发展的许英智和周博恩游览着城市,暗中做着评价和比较。

虽然县政府组织了清洁工人队伍,但曲阜城还是有些脏乱不堪,孔庙、九仙山、明故城这些古迹构成了一副水墨画卷,充满了书生气息的同时,却缺少了蓬勃朝阳的向上朝气。

经过向陈月的打听,周博恩和许英智两人才知道如今的曲阜竟然连一家工厂都没有,而作为津浦铁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曲阜的商人也不是挺多的,曲阜的富人阶级还是以地主士绅为主。

0

而曲阜只有一个豪族,那就是延续了两千五百年的孔家。

不知不觉三人来到了衍圣公府外,也就是俗称的孔府。

衍圣公府的重光门四柱三间三楼垂以莲花,明间略高,檐下施一斗二升云拱,明间平身科二攒,次间一攒,梁架结构,前后各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莲蕾。

其中出淤泥而不染人莲花向来是清廉纯洁的象征,在此寓意衍圣公府高尚廉洁,清白无瑕。

而门庭之上《衍圣公府》的牌子是那么在周博恩眼中却是显得有些刺眼。

来曲阜之前,周博恩和许英智从政府部门的系统中查阅了关于曲阜的一些资料,华夏陷入低谷后,孔家虽然在这数十年来没落了,但在曲阜却依旧是一手遮天的存在。

当年的辱孔案,不仅是南京政府偏向孔府,连日国政客犬养毅也专门挑在这个时间拜谒孔庙,其心不轨人尽皆知!。

第462章:办事员们的烦恼

在陈月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陈月在曲阜的住所,一片专门划给政府员工的住宅区,按照不同的部门和职位划分不同的院子,陈月虽然在山东第二师范大学担任老师,但同时也是曲阜县级法院的陪审员,她所在的院子左右居住的邻居也都是法院的办事员或科员。

在北方政府中,政府部门最低职务是办事员,往上是科员,再网上才是科级和处级,其中科级是乡镇职务,处级才是县级职务,与后世的华夏政府官员等级差不多。

“这间屋子里原本居住的周凯被调去隔壁县了,刚好你们“五八七”可以暂时住下,一会儿跟我去管理处报备一下就是。”陈月领着两人来到了院子左侧的宅子:“就是有点小,可别嫌弃。”

打开房门,里面只有几件简朴的家具,人虽然走了,屋子里却收拾得干干净净,显然离开前进行了大扫除。

“挺不错的嘛。”周博恩和许英智将藤箱放下,笑着回应道:“我们在北平的宅子可没有这么大的院子。”

两人将一些生活物品拿出来放好,简单收拾了一下后,跟着陈月去报备。

之后三人去菜市场买了一些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准备晚上小聚一下。

傍晚七点多天快黑的时候,院子里的其他人才回来。

看到三人在公共水池处洗菜切菜,当头一名身材高达的男子笑道:“今晚这么多好吃的啊?”

“李大哥,让大家会儿都别走,今晚就在这里吃饭。”陈月两支纤细手臂挽着袖子,正在切菜。

蹲在地上洗菜、择菜的周博恩和许英智也站了起来。

被唤作李大哥的青年咧着嘴对外面准备回家的几人喊了一声,不一会儿,又有几人走了进来,小院里顿时充满了人气。

“周博恩!许英智!你们可算来了!”一些老同学看到周博恩和许英智,兴奋的上去打招呼。

“修远,阿晨,鹇云,你们好呀!”周博恩和许英智两人连手都来不及洗,和大家亲切的握在一起。

这几人中,有三人是南开的同学,虽然有些不同级,但互相都认识,毕业数年后再次相聚,一时间大家都激动不已。

众人也纷纷上前帮着洗菜切菜,带队的李向阳拿出一支烟,点燃后一边也帮着洗碗筷去了。

人太多一桌坐不下怎么办?大家从屋子里搬出两张大方桌凑在一起,开始摆放碗筷和凳子,陈月一边炒菜,一边向周博恩和许英智介绍着其他人。

天色渐暗,小院上方的电灯将忙碌的人群照亮,锅里飘出的香味在空中盘旋回荡,众人虽然忙了一天,身子疲惫,但脸上都写满了欣喜。

忙活了一个小时,天色都已经黯淡下来后,大家互相呼唤着坐了下来。

加上陈月和周博恩、许英智,一共十人。

“今天以茶代酒。”最年长的李向阳坐在中间,端起茶杯向大家说道:“欢迎我们的周博恩同志和许英智同志来曲阜调研!”

大家齐声叫好,纷纷端起茶杯,周博恩和许英智连道:“接下来的几天还请诸位多多指教!”

以茶代酒三巡过后,众人纷纷动筷子,一边吃着,一边聊起了曲阜的一些新鲜事儿……

初来乍到的周博恩和许英智两人则好奇地听着。

陈月则向两人介绍着大家的工作。

“这许家村的佃户超过八成,而且大部分都是跟许家老爷签了卖身契的,本来今年北方收成好,粮价普遍平稳下降,因为北方拔地而起的工厂还有基础建设团队以及铁路建设局那边大规模招工,很多地主害怕佃户流失,很多地方的田租都下降到了五成甚至四成的地步!但这许家老爷倒好,仍旧七成不说,还加了一些其他的什么田地保养费!”一边夹着菜,一边抱怨的齐修远是比周博恩大一届的学长,主要从事的是向农民做思想工作,向农民普及政府最新的政策,监督政策落实情况等。

另一个带着一副眼镜的年轻男子也满是怨气的说道:“我今天去周庄那边,本来上个月已经说服的十几家有意向东北移民的农户,忽然半路杀出个孔家小子!拿着田契和卖身契不准他4.6们走!真是气死我了!”

“你们还好,至少有些成效,说服了不少人家移民东北。”李向阳点燃了一支烟,吞云吐雾后说道:“我在招商局这几个月,硬是没有拉过来一家工厂!他们一听是曲阜,直接婉拒了!”

“好不容易县政府牵头办起了一家大型印刷厂,工人又成了问题,现在印刷厂才招募了三分之一不到的工人。”

一时间,聚餐竟然变成了诉苦大会似得,从大家的话语中,不难听出阻碍的人或者说那个阶级是谁,让静听的周博恩和许英智惊诧不已…

第463章:一纸‘卖身契’

从他们的话语中,周博恩不难听出在曲阜实行的政策有多难落实,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士绅豪族的力量在阻碍着政令向每一个村子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