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174章

作者:一条咸鱼

经历了十几年的动乱后,他蒋某人也明白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只要兵权在手里,仍有那些人闹腾都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

比如胡汉明和李宗仁,胡汉明无论是威望还是履历都碾压蒋委员长,但还不是被他想抓就抓,想踢出南京政府就踢出南京政府。

而李宗仁,现在岭南战争虽然已经占据优势,但他所造成的动荡却是不可磨灭的!比十个胡汉明还难对付!

四人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望窗沉思的蒋委员长。

忽然,敲门声响起。

四人对视了一眼,陈果人走了过去,打开了大门,从一位情报副官手里接过了一份文件。

“.“校长!唐生智和孙科、胡汉明在上海秘密会见了薛霖!”陈果人脸色不太好的拿着文件(钱的赵)走进来,缓缓道:“而且许崇智似乎也去了!”

许崇智!

听到这个名字,蒋委员长猛然转身,快步上前结果了陈果人手中的情报。

“哼!”仅仅看了两眼,蒋委员长就怒火中烧地将情报狠狠拍在桌子上,惊得周围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这个许崇智!果然没有死心!”戴天仇也感觉更棘手了。

如果说除了李宗仁外谁是蒋委员长的头号心腹大患,那这位曾经与蒋委员长烧黄纸拜把子,辛亥年革命中担任过福州起义前敌总指挥,民国军政府陆军总长,中央军事部长,粤军总司令的许崇智绝对是第一位!。

第490章:入京

1932年9月17日,薛霖从上海出发,乘坐第五舰队轻巡洋舰致远号沿长江西进。

一同护卫的有第五舰队下辖的两艘驱逐舰,以及第三舰队海圻号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而此前薛霖乘坐的第三舰队旗舰奉天号和一艘重巡洋舰经远号则停靠在上海码头,等待着薛霖。

长江水道作为南京政府的重要水路,是绝对不会允许北方舰队重巡洋舰以上的主力舰进入南京的,所以薛霖此次只带了两艘轻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并且驻扎在上海的第一舰队也出动了两艘巡洋舰一同随行。

站在舰桥上的薛霖迎着江风,看着不远处与北方舰队平行的第一舰队两艘巡洋舰,透过望远镜,似乎能看到那艘旗舰的舰桥上同样有一人在观望这自己,薛霖嘴角微微一勾。

响午,骄阳烈日下的南京码头人山人海,薛霖亲至南京的消息传开后,无数农民、工人、下人往南京赶去,薛霖特意延迟了两天,码头上已经汇集了上万民众,摩肩730擦踵的人群被一名名士兵隔离开,无数黑绿色的军人和灰色军装的军人在码头拉出了一条警戒线。

雷武带着一个连的士兵在码头与南京政府教导总队下的一个步兵营一同拉起了警戒线。

两边士兵互相对视着,手中的军刺和笔直的身体形成了一道严密的人墙。

从各地赶来的无数中外记者将局关灯对准了停靠在码头的那艘巡洋舰上,红地毯的对面,蒋委员长没有亲至,而是让戴立和陈家兄弟负责迎接。

当薛霖一身戎装走下船舷的时候,码头上汇集的上万农民、工人爆发出了震天的呼声,薛霖一边对大家挥着手,迎着镁光灯微笑,一边踩着红地毯缓缓向前。

“薛总理!我谨代表南京政府,欢迎你!”戴立和陈家兄弟上前微微行礼。

薛霖与三人依次握手。

简单的交流过后,薛霖钻进了接送他的轿车里,躲开了那些试图采访他的各家报社记者。

望着薛霖钻入车内的背影,时任教导总队长的桂永清少将抚了抚眼眶,脸色阴沉不定。

一旁的参谋处主任温祖诠看着那群跟随着轿车小跑前进的士兵,嘀咕道:“嘿,你说这薛霖是怎么练兵的?那些士兵的腰杆一个比一个直,老子看着总感觉我们才是一群丘八似的。”

“谁知道呢?”副官张炳东也皱着眉头微微摇头:“我们教导总队已经是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了,装备的都是德械,可今天跟人家一比,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士兵的士气、精神面貌,感觉差了不是一点两点啊?!”

“这个薛疯子,刚打下来华北还没整合完毕吧,就对西北动兵了不说,还动了士绅和孔家,呵,从曲阜回来的孔部长听说最近可是生气得很啊。”

“那可不,曲阜孔家都被薛疯子给端了,最近报纸上铺天盖地报道孔家这十几年来的罪行,触目惊心啊!此次薛疯(bhdf)子来南京就是要向国民议会提议废除衍圣公呢,只要衍圣公一废,孔家没落是板上钉钉了!孔部长不急才怪!”

教导总队是中央军校的学生们组成的一种示范军队,深得蒋委员长厚爱,最新的装备、训练课程与部队便装往往由教导总队实验,从北伐开始,教导总队就有派遣实战部队参战的习惯,其中龙潭战役是教导总队成立以来打得最惨的一次战役,也成为中央军校毕业最少的一批。

所以说,教导总队无疑是中央军精锐中的精锐。

然是今天的码头上,当北方哪位新的王者带着警卫部队与教导总队相遇时,还是被他们比了下去,无论是士兵的十七、精气神,还是武器装备,甚至连军姿都站的像模子里倒出来的标杆一样!

这让被誉之为天之骄子的教导总队军官们心里纷纷窝火不已。

国民议会的开会时间被定在了三天后,也就是9月20日,这不仅是给各省代表前来的时间,也是因为蒋委员长见一见薛霖,似乎要做最后的劝说。

薛霖在南京的住址被安排在了玄武湖畔的一栋别墅。

当轿车在别墅前停下,早已有人等候多时。

“薛总理,老朽厚着脸来找你了。”唐绍仪一身青衣长衫,笑呵呵的站在台阶上。

“唐老,此番还多亏了您。”薛霖从轿车上钻出来,哈哈笑着迎上唐绍仪,亲切的握手。

一路跟随至此的中外记者们纷纷高举相机,将这一幕拍下来。

“走吧,我们进去说。”两人缓缓往别墅内走去。

雷武带着警卫连队开始布置起别墅的警卫工作,而薛霖的贴身警卫雷彪则提着一个行李箱紧紧跟随在他身后,此外,还有苏秉文、端木宇等一众随身官员尾随在后…

第491章:扶持【第一更】

看着旁边这位充满了青春、热血,并未一味的用兵权称霸,而是开始踏足政治,用‘两条腿’走路的年轻人,唐绍仪感觉体内那些沉寂多年的热血已经开始再次燃烧起来!

当曲阜大判决落下的时候,他从未想过,这个年轻人竟然仅仅带了一个营的护卫就亲自来了南京!

毫无疑问,他是在冒险!

唐绍仪是既惊讶又惶恐不安。

南方的利益错综复杂,不仅牵扯了南方士绅和各大家族,更牵扯了英、法、美等国在南华夏的利益,他们的代言人-将视薛霖为大敌!

一旦失败,或者在南京遭到刺杀,无论薛霖此前为国民议会付出多少努力,都将全部_消失!

他本可以学着那朱元璋玩广积粮缓称王的把戏,但他毅然决然选择了介入南京政府,在这个南京政府还未完全统合的时机!扶持起反对蒋委员长的政治势力!

唐绍仪甚至可以在他的眼中看到那对中央军的轻蔑,他根本没有将中央军放在眼中,他的眼光已经超越了一城一地的争夺,他的手段已经不止于争夺国内的地盘。

当别人对他议论纷纷,认为他为了地盘不择手段,先后发起北方战争、山东战争、西北战争,甚至喊出北王的时候,他却已经为华夏悄然打开了大国之门!

北方联合议会是新生的,但却让所有争夺天下的势力都无法小视。

从白山黑水间一路打出来的强军!东三省拥有堪称全国之最的重工业!山西和绥远拥有非常丰富的煤铁资源,山东、河北的粮食足以养活上亿人口!

还有那些充满了热血和激情,前赴后继追随者薛霖的年轻人们!

唐绍仪知道,像许英智他们那样的年轻人将视薛霖为偶像,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如飞蛾扑火般前赴后继,燃烧自己的青春,奉献自己的生命!

“薛总理此次只带了三百人?”唐绍仪不由为薛霖的人身安全产生担忧。

“明面上只有三百警卫而已。”薛霖微微笑道。

唐绍仪看了眼身材高大的雷武,想起周围比平时多了不少路过民众,若有所思起来。

看来这位国战扬名的最年轻上将也不是那么鲁莽。

这样更让唐绍仪放心了,两人在走廊上慢步,唐绍仪缓缓说道:“孙科和唐生智还有胡汉明你已经见过了吧。”

“已经谈妥了。”薛霖双手负在背后,与唐绍仪平行漫步。

唐绍仪点点头:“胡汉明虽然被蒋委员长提出了国民政府,但他的威望依旧,此番又得薛帅和孙科等人的支持,只要运用得当,他再回国府并无太大难度,回来之后再怎么也是个副议长。”

“嗯,除此之外,我在上海还会见了许崇智。”苏秉文上前拉开书房的大门,薛霖做了个请的手势,与唐绍仪步入这间典雅的书房。

雷武将大门关上,带着两名士兵负责警卫,苏秉文和端木宇则跟随薛霖而入。

“哦?许崇智也不安分了啊?哈哈!”两人来到休息区坐下,唐绍仪忍不住笑了出来。

薛霖:“毕竟从他出国到现在已经快五年了,如果再不作为,他或许这辈子都将碌碌无为。”

“那总理如何安排?”唐绍仪端正了身子,好奇的问道。

许崇智是军人出身,而且淡出国府已经快五年了,1929年时曾返回上海运作,但已不复昔日权势,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类。

· ……求鲜花…… …

但没想到许崇智还没有死心,趁着薛霖在上海的机会,通过唐生智的关系得到了薛霖的会见。

此时的许崇智已经没有了当初时任中央军事部长的风光,近五年的失权,险些磨去了他的热血性情。

薛霖接过苏秉文泡的茶,缓缓道:“许崇智出身广东许家,他失权后,许家也跟着落魄,搬入了香港租界,此番再入南京政府是多半没希望的,已是一盘死棋,不过广州那边风云激荡,说不定还能盘活。”

0 ……

刚从苏秉文手中接过茶杯的唐绍仪微微一愣,随后恍然笑道:“的确,许崇智在广州的威望并不下于陈继堂,许家这些年来虽然没落,但其财力也不容小觑,如今岭南战争已经快结束了,陈继堂必定兵败下野,李宗仁退回广西已成定局,许崇智若是能借此机会拿回广州军政,势必能东山再起!”

薛霖也盘算着,岭南战争结束后,陈继堂必然下野,十九路军也多半会被解散,李宗仁缩回广西老家,贵州和福建又已半数入了中央军之手,势必被吞,只能在广东做些手脚。

许崇智想要在广东站稳脚跟,要么附属蒋委员长,要么联合李宗仁继续割据西南。

且不说他和蒋委员长的矛盾,无论许崇智选择那一个,都会给蒋委员长造成很大困扰,大战可能不会有,小规模冲突却是不会断。

这也将会给薛霖提供一两年的时间,足以让薛霖整合北方,收复西北,腾出手来先把毛熊给揍一顿再说!。

第492章:请帖【第二更】

“你见过孙科和唐生智之后,觉得两人如何?”唐绍仪浅饮了一口茶,问道了薛霖会见那两人之后的感觉。

后者沉思一阵,一只手扶着沙发扶手,缓缓敲了敲,眉头一挑,说道:“唐生智难成大器。”

“哦?”唐绍仪略感惊讶,唐生智虽然在跟蒋委员长争夺正统的战争中落败,但唐生智此人无论是威望还是履历都非常丰厚,此时更担任着军事参议院院长,虽然并无实权,但再怎么也是国府大员!

薛霖竟然直接一语将唐生智贬低成一个难成大器的人,这让唐绍仪还是很惊讶的。

实际“四一三”上薛霖是根据后世的资料来判断唐绍仪的,一个在国战中弃守首都,私自逃跑的将军,薛霖没当面给他脸色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孙科嘛……”薛霖没有在跟唐绍仪细谈唐生智,而是转向另外一位当今民国如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人物。

“尽管孙科的政治理想和主张都颇有国父遗风,但长期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始终没有构成一个自我体系的政治势力,所以在南京政府中也跟林森先生差不多。”薛霖说出他颇有国父遗风的时候,自己差点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还好唐绍仪并未察觉出什么。

“而且我跟孙科接触之后,感觉他思想有内在的限制,或许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毕竟和国父比起来,孙科显得太庸常了。”

听者薛霖谈及对两人的感觉,唐绍仪默默的听着,并未发表自己的见解,庸常一词出来的时候,唐绍仪还愣了一秒,随后才反应过来,薛霖是说孙科太信奉自己父亲那一套了,完全没有走出自己的路子,而也正是因为他是孙先生的儿子,所以南京政府无论是谁当政都会防着他一手!

“这两人虽然不堪重用,但现在对付蒋委员长还是挺不错的帮手。”薛霖说的有些口渴了,一口将茶水饮尽,递给苏秉文让他再倒一杯。

苏秉文端来一个保温壶,给薛霖倒了一杯后也给唐绍仪添加了些热水。

“就是不知道他们俩能坚持多久?”唐绍仪略有思索的看向薛霖问道:“薛帅既然计划用两年平定西北,那准备用多少年统合全国呢?”

薛霖微微一顿。

唐绍仪并未知晓镇北军正在策划的对苏国的北伐计划,甚至连李渡也只是知道薛霖一直在地方北方,想收回外蒙,但从未想过薛霖竟然想直接向苏国宣战!

现在薛霖无论是在西北兴兵动武还是对内的大规模工业建设,都是为了在1934年秋季之前完成华夏北方的整合,做好收复外蒙,进攻西伯利亚的准备。

西伯利亚的冬季来的非常早,十一月下旬便开始进入长达一百三十天的凛冬!期间包括海生崴在内的众多港口冰洞,寒冷的环境成为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所以薛霖必须在入冬前将东西伯利亚大铁路彻底掌握在手中,至少将兵线西推至贝加尔湖以西!

但这些目前都是参谋部的最高机密,薛霖也不可能现在就跟唐绍仪讲解这些,不然多半会被这老爷子训斥一顿。

毕竟苏国在国人们的眼中,甚至比日国还要强大啊!

哪怕当初日国赢了日俄战争,但残胜的日国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付出了二十万青年的生命和巨额的债务。

而当时的沙皇俄国呢?仅仅是一支舰队和一些军费,至于兵员损失?沙皇可不会担心那些灰色牲口……

“这个,就要看蒋委员长和那些士绅们的态度了。”薛霖微微一笑,回答着唐绍仪刚才的问题。

唐绍仪挪动了一下身子:“国民议会本来是蒋委员长放置闲人的地方,没想到现在被你利用了,孙科和唐生智再加上即将回到权利中枢的胡汉明,就算林森系不给面子,你也能得到超过五成的票数,只要《许英智法案》通过,那些士绅还不是任你宰杀?”

是啊,只要这个法案通过,那些士绅们从来都看不起的泥腿子、苦哈哈们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反抗地主士绅们,大义的旗帜将会竖立在他们一方。

而提议土地改革的薛霖将成为执旗人!随时可以利用四万万民众的大义将这些人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现在还不及,北方初定,西北未平,等两年吧。”薛霖单手撑着脑袋,嘴角一勾。

唐绍仪觉得他似乎有什么事情在瞒着自己,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能开口,自顾自机的叹气一声,饮茶起来。

“薛帅1.0!蒋家人送来请帖!”雷武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书房内的众人纷纷忘了过去,薛霖对苏秉文招招手,示意他过去。

后者微微点头,转身打开大门,从雷武手中接过了一封朴素的请帖。

“哟,蒋委员长的请帖啊?”唐绍仪好笑的看着薛霖接过请帖,好奇的问道:“怎么,蒋委员长要为薛帅在哪儿洗尘呀?”

薛霖却是嘴角一撇,脸色有些奇怪道:“蒋委员长要请我吃火锅。”

“火锅?”唐绍仪刚拿起来茶杯,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