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191章

作者:一条咸鱼

而建设兵团内可也有不少军中退役的士兵和红警教导员们,建设兵团本来就是一群军事化管理的工人,虽然没有军事训练,但每天都在重复着有组织有纪律的工作,组织性和纪律性完爆普通人,随时可以调入军营以最短的时间成军,是除了边疆民兵以外的第二个优质兵源!

看完这份《边疆游牧部族士兵招募计划书》之后,张培元眼睛散发出精光,兴奋道:“军长!这份计划真的是太棒了!只要实行十几二十年,新的一代成年后,对我们华夏必定忠心耿耿!边疆定然固若金汤!”

这可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啊!相比以前用文化将游牧部族们同化,或者用军队将游牧部族们打服,这个计划则是双管齐下的办法,既招募游牧部族的青壮年从军入伍,感染他们,也对其他叛逆的部族进行军事镇压!

怪不得疆省要进入军事管辖啊,若是以前一样民政当先,自然不可能像这本计划书里写的一样,对那些部族们实行雷厉风行的同化和镇压!

“张将军,计划虽然是这样,但实际效果如何,还得看看情况。”赵鹇敲了敲桌子。

张培元点头称是:“当然,当然,军长说的不错,这些异族不少人都心存反心,说不定还会从中作梗呢!”

“这样,我把你的部队换一下怎么样?”赵鹇顺势说道。

“啊?”张培元愣了一下,本能的以外赵军长要削他的兵权,但随后想到自己的部队都交给镇北军了,要削他也不用这么麻烦啊?

“是这样的。”只听赵鹇语气肃然地说道:“这些国民警备队属于二线部队,虽然军饷和军粮只比正规军低一些,但也比日军、苏军强不少,但我们总要给他们一个盼头对吧!” 150

“盼头?”张培元更是听不懂了。

“嗯,盼头。”赵鹇缓缓点头:“从关内调过来的骑兵旅我准备重新编为独立骑兵第二旅,你的军衔和职务不变,只是从独立骑兵旅长变为独立骑兵第一旅旅长,不过这个旅的士兵要从北疆和南疆各游牧民族中招募,先招募国民警备旅的兵源,在迪化进行统一训练,期间选拔出训练成绩优异的士兵充入独立骑兵第一旅!”

随着赵鹇的耐心解释,张培元渐渐听懂,脸上的神色也变得越来越震惊!

一线部队代表着一视同仁,并且这种选拔方式从中选拔出来的必定是两百万游牧部族中的精锐士兵!

这只是一个尝试,成功之后,还有第二个、第三个独立骑兵第一旅部队出现,在绝对的强大军事力量和文化同化之下,这些游牧军团将成为华夏坚实的拥护者!成为华夏军队的一部分,在对外战争中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如英格国的廓尔喀雇佣兵、苏国的哈萨克游骑兵、法兰克的外籍兵团一般,薛霖在缔造属于华夏的游牧军团!。

第544章:七族王公

进迪化城的时候,张培元只带了十几人的骑兵护卫,而当他从迪化城出来的时候,却带走了三百名骑兵军官!

这些都是赵鹇从各级部队中抽调的骑兵军官,不仅有来自西北精通骑术的原西北军老骑兵军官,还有来自蒙族、维族等少数部族的骑兵军官们,这三百人将成为第六军独立骑兵第一旅的种子!

而随着张培元离开迪化城,镇北军准备从疆省各部族招募士兵的消息也如春风般从迪化城渐渐吹到整个疆省,无论是近在咫尺的北疆,还是隔着一个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的南疆地区,这条消息随着镇北军平定战乱的步伐传到了所有部族中。

当张培元回到伊犁后,第一时间派出自己的亲卫向北疆的数个大部族王公们发起了请帖,请他们来伊犁会晤,商讨关于从各部族中征兵和招募工人的事物。

各部族的王公们不敢怠慢,毕竟张培元以前只有五六千人的时候在伊犁就震慑一方,现在镇北军来了好几万人,装备之精良,连境外的苏国哈萨克骑兵都安分很多了,哪是他们惹得起的。

而且现在疆省的不少游牧部族都是因为在中亚被苏国人迫害而不得不千里迢迢迁徙回到疆省,乞求中原王朝的庇护。

四月中旬,春风吹荡着伊犁草原,张培元在伊犁河畔清水湾摆下了一场大会。

按照游牧民族的习惯,张培元将大会选址在了河畔的草地上,这里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真是踏春的好地方。

今日的天气风和日丽,清水湾已经被十六师调过来的数百骑兵拉开了一条警戒线,在境界线内,一张巨大的羊毛毯子铺在草地上,毯子中央是熊熊的篝火,周围摆放着一张张长桌和蒲团,张培元坐在最上手,正和哈萨克族的领袖,艾林郡王把酒言欢。

而在艾林郡王身后,则是哈萨克族的高层王公们,包括吾木尔泰大公、马米和扎克热亚贝子等人。

北疆哈萨克族的领地正在伊犁周边,因此哈萨克族是来的最早的。

太阳渐渐升到当空,就在张培元有些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地面微微震动起来,随后远处传来无数马蹄践踏声和战马的嘶鸣声。

“是柯尔克孜族,哈穆斯都七十岁了,竟然亲自来了〃.!”哈萨克族领袖艾林郡王端着一碗奶酒,看着这近百名骑兵在警戒线外下马,立刻认出了来人!

“哈穆斯郡王亲至啊!”张培元也愣了下,顺着艾林郡王的视线望过去,果然看到了当头那名带着白色小高帽,留着两撇八字胡的老人。

张培元起身相迎,柯尔克孜族虽然没有哈萨克族人多,但北疆这一支柯尔克孜都是在三十多年前不堪沙俄的压迫,从中亚地区迁西过来的,现在已经发展到二十万人的规模,而当年带领柯尔克孜族举族迁徙的,正式如今这位已经快要退休的哈穆斯郡王!

正在这时,桌上的杯碗抖动起来,竟又是数支百人骑兵部队从四面八方赶来。

“维族、锡伯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昔日难以见到的部族王公们,今日一个个都出现在了伊犁城外这个小小的河畔。

“哈哈哈!诸位快请入座!”六族王公亲至,张培元笑呵呵地上前相迎,艾林郡王也紧随其后起身相迎。

“不敢劳烦镇守使大人!”各族王公们纷纷弯腰见礼。

张培元喜上眉梢,连道:“张某现在已经不是镇守使了,诸位可别再叫这个称呼了,赶紧入座吧!”

以前他手里有几千人马驻扎伊犁的时候,这些王公贵族们也最多与他平等相交罢了,甚至远一点的几个老家伙理都不理他,现在靠上镇北军这大腿,这些王公贵族们纷纷乖巧了不少。

等众人都依次坐下,张培元大手一挥,让侍者们开始上菜。

一道道疆省特色菜被端上来,时间也来到了响午,众人赶了小半天的路,肚子也都呱呱叫了,张培元招呼着大家开动,于是众人也没矫情,直接开吃起来。

今天邀请来的部族们,都是站在中原王朝这一边的,而镇北军入疆后,纷纷第一时间向迪化和北平派遣使者表示臣服、归顺,而张培元在伊犁坐镇这两年来和他们打过的交道有不少,因此大家都不是陌生人,游牧部族们可没有中原地区那些繁琐的客气话要说。

至于那些不听话的,比如南疆的伊敏和喀什的沙比提大毛拉,已经被镇北军埋进沙子里晒成人干了。

“.‖张将军此番入迪化城,赵军长可曾许诺过兵源数额?”柯尔克孜族的族长哈穆斯郡王坐在张培元下位,对面则是哈萨克族的艾林郡王。

各族的王公们纷纷提起精神好奇的忘了过来,手里的动作也没有丝毫怠慢。

哈穆斯郡王一开口就是询问兵额,张培元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意思,也干脆道:“目前疆省是军管制大家都知道,所(赵赵赵)以军政大权由赵军长一人说了算。”

众人纷纷点头,八万镇北军进入迪化后立刻宣布疆省进入军管,也对他们各族下达了通知的。

“而赵军长是谁?那可是薛帅的大舅子!小少帅的亲舅舅!”张培元表情略微浮夸的向东方拱了拱手。

各部族的王公们一副虚心倾听的神情,哪怕深处边疆,中原的局势他们也非常清楚,现在中原已经是两分天下的台式,北平的薛帅和南京的蒋委员长,未来华夏的当家人必定是从这两位中选出来!

而目前看来,薛帅拥兵百万虎贲之师,还拥有打败了日国海军的庞大舰队,胜率可以说是压倒性的,还派兵统合了疆省、青、藏,各部族纷纷将注押在了北平一方!。

第545章:争相出兵

至少现在天高皇帝远的,南京的蒋委员长连甘肃都没办法越过,更远的疆省更是管不着。

于是,北疆的各部族王公们纷纷向北平表示臣服。

近百年来的战争已经证明了,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游牧民族渐渐处于劣势,不然七族也不会被从中亚赶回疆省,更早的十八世纪,柯尔克孜族就举族东迁,跨越了千山万水回到疆省。

对愿意臣服的游牧部族,薛霖的态度是将之同化,而对于那些叛乱的游牧民族,如南疆的一部分维族和喀什的哈萨克族叛军,已经被扫荡一空,凡是叛乱的部族,统统抓去修铁路,叛军首领埋进沙漠里晒成人干!

走南疆扫荡叛军的第十七师特别喜欢干这个,在镇北军中不少将官都喜欢戏称一句‘不愧是赵屠夫带出来的部队’。

张培元很欣慰各部族王公们的反应,继续笑呵呵的说道:“此次赵军长入疆,虽然薛帅给了赵军长增加了十万部队的编567制,但是兵源始终是个问题,西北本来就地广人稀,所以赵军长希望能从各部族中招募勇士从军,让各部族也为国家出一份力!”

七大族的王公贵族们纷纷点头,哈萨克族的艾林郡王鼻下的两小撇黑胡子以瞧一瞧的,盘坐在蒲团上,对东方遥遥拱手道:“请薛帅和赵军长放心!不就是十万人马吗?我哈萨克族出精壮五万!”

嗯?!

艾林郡王一句话,直接把众人震惊了!

要知道此时哈萨克族在整个疆省也不过三十余万,北疆的哈萨克族大部分也是近五十年从中亚各地迁徙过来的,只有十几万人,五万精壮,几乎是举族之力了!按照以往草原的生存法则,这是要把十三岁的娃娃也给送上战场啊!

“哈哈哈!这样的好事儿哪能让艾琳郡王一个人占了大半呢?”柯尔克孜族郡王哈穆斯抚了抚白胡子,像一只老狐狸般对众人拱手道:“我(bjdf)柯尔克孜族族虽然只有十三万部族,但可出两万精壮!剩下三万精壮余下五族应该够分了吧?”

“哼!”带着白帽子的维族依孜大阿訇站了起来:“我维族在北疆便有四十万部族,岂能不出五万精壮?!”

“我蒙族在北疆也有十一万部族,两万精壮还是出得起的!”蒙族郡王也站了起来。

其他的一些如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平均每个部族只有三五万人,少的甚至只有万余人,但也积极出兵,至少抽调了十分之一的人口表示对北平的忠诚!

大家都不是傻子,镇北军能击败日国列强,大半年的时间就横扫北华夏的实力让各族都看到了傍大腿的机会,而且这些兵都将接受正规训练,成为正规军,以后退伍后可就是部族的中坚力量!他们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呢?!

看看在南疆和喀什闹反叛、要独立的伊敏和沙比提大毛拉吧,三四十万人口,两万兵力,不到一个月就被扫荡了,叛逆的部族被抓去修铁路,听说还要在北疆修要塞,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曾经辉煌一时的伊敏和沙比提大毛拉都被拉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埋进沙子里晒成人干了!

更早的曾经威胁到迪化城的哈密叛军更是连镇北军一个照面都抵挡不住!

附庸强者,是游牧民族的一贯习俗,相比在中亚争锋的苏国和英格国,同样是黄种人,影响了他们数千年的华夏自然成为了附庸的首选,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部族千里迢迢也要从中亚迁徙回来!

可是兵额就那么多,你出五万,我出三万,别说小头了,连点汤都没有给其他部族喝得,于是昔日那些高高在上的各部族王公贵族们,在这里直接吵起来了。

伊犁河畔,彩旗飘摇,七大部族越吵越凶,哈穆斯郡王甚至和艾林郡王提出了双方出兵比试比试!

“够了!”张培元终于开口了,呵斥了一声。

这一声呵斥,遗忘或许这些王公贵族们不怎么在意,但现在人家可代表着赵军长,代表着薛帅,手里还握着这次招募的兵额,争吵陡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向张培元拱手致歉,随后才各自坐回了原位。

张培元虽然心里笑嘻嘻的,但表面上还是摆出一副惋惜的神情道:“诸位一心为公的心情我都知道,也理解!但兵额有限,第一批只打算招募十万人,其中六万是国民警部队,还有四万则是铁路建设兵团需要的兵员。”

“国民警备队?”

“铁路建设兵团?”

七族郡王们一脸茫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虽然早就知晓了镇北军中分野.战主力的正规军部队和二线戍卫的国民警备队,但铁路建设兵团是什么?修铁路的监工?

“相信大家都知道国民警备队,我就简单说一下,未来疆省要增加八个国民警备旅用以维护地方治安和协助主力部队戍边,都属于正规军编制,至于铁路建设兵团,顾名思义,是采取军事化管理的铁路工人组织,平定南疆和喀什叛军抓捕了二十万叛乱部族去修路,总要有兵维护治安吧,所以铁路建设兵团里也有铁路卫队的编制,主要任务就是监工、铁路沿线的剿匪任务和巡逻任务!”

“当然,在紧急情况,铁路建设兵团也是要抽调起来组建军队参战的!”张培元最后补充了一句。

随着张培元的讲解,七族王公贵族们明白过来,正规军是一线部队,那国民警备旅就是二线部队嘛,铁路建设兵团就是三线预备役嘛!

可是,听张培元的意思,似乎是没有正规军的兵额啊?难道只给他们国民警备旅的兵额?七族王公们有些不太乐意了…

第546章:教育同化

七族王公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与张培元私人关系最好的哈萨克族艾林郡王站了起来,行礼后询问道:“张将军,此次招募的兵额都是国民警备队吗?没有正规军编制吗?哪怕是步兵旅也可以呀!”

哈萨克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就是在伊犁地区,张培元到伊犁担任镇守使后与艾林郡王结识,私人关系不错,而且张培元将部队从团扩编到师的时候,从哈萨克族招募了两千士兵入伍呢!

伊犁地区的边防也有艾林郡王的协助,因此张培元对艾林郡王和蔼道:“第一批部队是国民警备旅招收的,相比正规军,国民警备旅可以就地招募训练,但正规军必须在镇北军总参谋部划分的新兵训练营进行集中训练,目前西北的新兵训练营驻地是兰州。”

七族王公们略有失望,不过还不等他们叹息,张培元就继续说道:“不过鉴于疆省的特殊情况,薛帅特许赵军长将第六军独立骑兵旅扩编为两个旅,第二旅负责北疆阿尔泰地区防务,独立骑兵第一旅则从招募的国民警备旅新兵中挑选训练成就优秀的新兵组建!”

“哦?独立骑兵旅?!”七族王公们纷纷眼前一亮!

他们也大致摸清楚了镇北军的部队编制,一个旅级部队近乎万人,哪怕是骑兵旅也拥有七千骑兵和众多辅兵!与苏国哈萨克-奇兵师不相上下!

这样算下来,国民警备旅就是五万兵额,正规军则是一个骑兵旅,近万人的兵额。

而且这个骑兵旅还是选拔的精锐!

本来七族王公们准备向出的精壮都是各族勇士!甚至直接从七族武装力量中抽调,而这个骑兵旅还要从七族中选拔勇猛的勇士组建!

这就是精锐中的精锐啊!

七族王公们沸腾了!

原来薛帅和赵军长不是看不起他们七族,而是要组建精锐中的精锐啊!

对于张培元所说的正规军有总参谋部的统一新兵训练营的说法,也慢慢接受了。

“好了,大家也不用太过着急,十万人的兵额嘛,自然要按照各部族人口来分,大家都有份,都有份!但独立骑兵旅的选拔就要看各族勇士们的实力了!”张培元端着一碗奶酒,笑道。

“那是自然!我哈萨克族的男儿都是马背上长大的!独立骑兵旅绝对是我哈萨克族男儿占多数!”艾林郡王信心十足。

“哼!我蒙族男儿也不是吃草长大的!黄金家族驰骋欧亚的时候,你哈萨克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蒙族王公雅克勤气冲冲的站起来。

“说的好像我们柯尔克孜族男儿少骑兵一样!都是在草原上生存的部族!不就是哈萨克骑兵吗?我们柯尔克孜族东迁的时候又不是没打过沙俄的哈萨克骑兵,我怕你呼?!”七十高龄的哈穆斯郡王也不甘示弱。

张培元又是好生安抚,才将大家伙儿的怒气压下去。

七族在西北求生存,互相既是竞争的关系,也是相互扶持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也早已学会了,比如在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东迁回归的时候,便有不少部族派出军队接应。

而近百年来苏国以及前沙俄对疆省虎视眈眈的时候,各族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为了避免在中亚时被沙俄压榨、屠杀,纷纷联合起来对抗沙俄以及现在的苏国!

在张培元的调解下,七族王公在还算和睦的气氛中划分了十万兵额,其中人口最多的维族出兵三万,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各出兵两万,另外四族出兵八千到三千不等。

“另外还有一件事!”等兵额分完后,大家其乐融融的喝着奶茶,张培元再次抛出一个消息:“各族语言不通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所以在军中都要使用汉字和汉语!”

七族王公没有反驳,分分郑重的点头:“这个自然!”

· ……求鲜花0

“此外,北平政府正在普及教育,西北这边也不能落后,各族的学堂不仅要教授各族语言文字,还要教授汉语汉字!”张培元眼睛微眯,微笑着环视了一圈众人。

普及教育和汉文化吗?

这下子,七族王公的表情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一部分王公皱起了眉头,显然很反感这个,但有些王公却一副很期待的样子。

“这个,资金从何而来?各族筹备吗?”柯尔克孜族的哈穆斯郡王问道。

“既然是普及教育,当然是政府出钱!”张培元讲解道:“以后定居将会成为各族的常态,这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村镇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絮的展开,每个村镇都要建设学堂,县城要有中学,迪化已经开工建造大学了!”

0

七族王公们或沉闷或欣喜,表情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