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219章

作者:一条咸鱼

不仅是舟桥部队行动迅速,工兵团的士兵们利用兄弟部队搜集来的民用平板沙船和砍伐的树木,构筑起了两条木质浮桥,已经有四百多米长!

在蔡延锴的震惊中,两个工兵团仅用了三小时就完成了长达三千米的钢铁舟桥和浮桥的搭建工作。

当天际一线染上黄昏时,董口镇,一条钢铁舟桥和两条木质浮桥连接到了黄河对岸,长达三千多米的桥梁正式完工!

与此前线同时也传来了中央军第四骑兵师突破临卜防线,直逼鄄城的消息。

蔡延锴果断命令部队渡江!

早已准备就绪的二十四师先锋部队只带了轻装备从两条浮桥上快速通过。

一辆辆T34坦克和BT系列步战车也缓缓驶上钢铁舟桥,抬着高昂的炮口向河对岸驶去,三条长长的队伍渐渐在黄河南岸汇聚成一条过江猛龙!.

第631章:福将刘持

夜晚的郑州是一座寂静的城市,只有一些中央军驻扎的关键要地还有些许灯火,但如今却被对岸的重炮打断了寂静的夜。

百姓们各自躲在家中,听着外面的重炮时不时落下轰鸣,难以入眠,祈祷着南北军队在争夺郑州城的时候不要祸害到自己家。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坐落在郑州南城洞内,距离黄河不到二十公里的距离,镇北军隔河的重炮轰击着中央军沿黄河的阵地,即使在司令部内,也能听到隐隐的震动和爆炸声~。

由于开战第一天便失去了河南战区为数不多的飞机,整个河南的天空都已经沦陷,中央军的部署和调动在镇北军的空军大规模侦查飞机下无-所遁形。

即使现在是夜晚,镇北军的重炮部队也没有让中央军休息,专门指着空军侦查到的疑似重要军事建筑进行远距离炮击。

特别是那几门208毫米重炮,射程高达28公里,从北岸可以将整个郑州城以及周边的防御阵地笼罩,每一枚重炮炮弹落下都能给中央军士兵带来直击心灵的震撼!

中央军的士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消磨!

电音滋滋缭绕在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的电报室内,周围的作战室、参谋室都能清晰的听到这些犹如苍蝇般吵闹烦人的电音,但对于军旅中人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第二集团军副司令孙连忠从电报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份刚解译出来的电报,脸色深沉地走向作战室。

外面时不时隆隆一阵的炮声隐隐敲击在耳旁,让孙连忠的眉头更深了几分。

炮兵出身的他自然知道战争之王的火炮对士兵最大的打击是心理上击垮敌军士气!

当年第一次护法战争的时候,孙连忠就在冯玉祥部任炮兵班长一职,龙头山战役僵持,他一人扛起一门重238斤的山炮,带领部队抄后路炮击护国军,取得了龙头山战役的胜利。

北洋军出身,现在又在中央军担任要职的孙连忠听着外面的炮声,心里怎么都有些不是滋味。

镇北军装备是真的好,他们一个集团军最大的炮兵火力不过一个营的150毫米重炮,还是从英、法、美、德等国购买的一战货色,人家镇北军倒好,对面一个军十几门208毫米重炮,150毫米重炮都普济到师级部队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一边感慨着,孙连忠走进了作战室内。

只见几名参谋还在沙盘上和墙壁上挂着的地图上忙活着什么,作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刘持则坐在一旁闭目养神。

刘持眉宽脸庞,鼻下留了一撇小胡子,耳朵大双下巴,微胖的身子坐在沙发上有些臃肿的感觉。

北伐战争时刘持被誉为蒋委员长的‘福将’,中原大战又被称为‘常胜将军’,岭南战争后升任二级上将,与顾祝同、蒋定文、陈诚、卫立皇一同被称为中央军中的五虎上将!

不过孙连忠笑了笑,他自己何尝又不是呢?

自从身居高位后,孙连忠也很少锻炼了,身体渐渐发福,别说再扛238斤的山炮了,就是跑一段路都会喘几口气。

“总司令,四十二军传来最新的军情。”孙连忠缓缓走到了刘持身旁,小心翼翼的将刘持叫醒过来,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了刘持。

醒过来的刘持眼睛里血丝遍布,脸色沉闷的拿过电报看了眼。

“哼!”看完电报后,刘持一把将电报揉成一团,扔进了沙发旁的垃圾桶,脸色更加阴沉了几分,一对眉毛都快拧成一条线了。

孙连忠已经看过电报了,所以他对刘持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

镇北军还是从菏泽渡过了黄河,第四骑兵师刚绕开菏泽,突破临卜镇的防线,就被镇北军的坦克装甲部队迎面冲击!

… 0求鲜花…… ·

第四骑兵师八千余骑兵,只逃回来不到三千人!

根据骑兵部队的侦查,现在镇北军在菏泽至少集结了一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旅的部队,再加上一个警备步兵旅,总兵力超过了五万。

而进攻菏泽的中央军四十二军和第四骑兵师加起来不过四万余人,面对五万镇北军能不能自保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菏泽没有拿下,反而放镇北军主力部队渡江,这样一来,黄河沿线不仅要面对正面和西面倒戈的杨虎诚部进攻,东面也要面对镇北军的主力部队。

……0

徐州一旦失守,河南便是四面楚歌之境!

“总司令,委座的命令是让我们看情况而守河南,显然现在河南局势很不妙,陕西的杨虎诚倒戈后三面环地,如果徐州也失守,镇北军很可能会从亳州进攻许昌,切断我们的后路!”孙连忠警示道。

“但是郑州不能就这么一枪不打的放了!”刘持点了一支雪茄,凝眉思索起来。

他知道徐州一旦失守,郑州就是困局,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如果杨虎诚没有倒戈,至少西面有一个友军,他还能试试依靠黄河天险和镇北军搏一搏,但随着杨虎诚倒戈,第三集团军十万大军放下武器接受整编,镇北军入陕后便能沿着陇海铁路线一路西进,甚至绕道南阳、驻马店等河南要地,切断京汉铁路。

“命令三十军驻守洛阳、郑州两地,三十二军、四十二军、五十二军向开封移动,同时命令骑兵第三师9旅从郑州开始南下,破坏京汉铁路线。”刘持狠狠吸了一口烟,吐出一个烟圈,沉声道。

孙连忠神情凝重的点头,下去传达军令。

作战室内,刘持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心情沉重地吞云吐雾着。.

第632章:战火纷飞

六月下旬,战火继续蔓延。

随着开战第一天陕省政府主席、中央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杨虎诚宣布拥护《华夏民国宪法》,讨伐南京政府,远在西南的桂系军阀和滇系军阀也纷纷发表了态度。

一向和蒋委员长唱反调的李宗仁高调宣布南京政府公然践踏《华夏民国宪法》,已经与革命相背,桂军并不接受中央军赋予的第十三集团军编制,桂系军队改编为护国军,对第三次护法战争保持中立。

实际上谁都看得出来现在桂系军队不过二十余万残兵败将,虽然刚完成整合,但中央军在广西周围有三个集团军,李宗仁显然是想再等等看,在寻找“一一七”一个合适的时机。

而滇系军阀龙云也宣布在第三次护法战争中保持中立态度,却并没有拒绝蒋委员长的第十四集团军的编制,滇军主力部队也部署到了与四川、贵州交接的边界地区。

广东,蒋定文也在蒋委员长命令的时间内平定了许崇智叛乱,许崇智集结的五万陆军被歼灭,俘虏了三万余人,战败后许崇智从海路逃往香港租界,陈策的也在中央军的威逼下宣布投降,琼州陆军第一师被收编,不过第四舰队得以保留。

但这些捷报依旧无法冲散中原战局的紧张感。

六月二十七日。

刘持亲率第一集团军主力部队至开封、兰考、商丘一线,在南北边界沿陇海铁路集结了第三十三军、第四十二军、第五十二军、第二骑兵军,总计八个步兵师三个骑兵师,又五个独立步兵旅、两个独立骑兵旅,总兵力超过十五万人,阻击镇北军第八军二十四步兵师、独立第八装甲旅、警备第二十旅五万大军。

中央军依靠着人数优势在一百五十多公里的战线上与镇北军鏖战,虽然在镇北军装甲旅的突袭下中央军损失惨重,一个下午就丢失了兰考县,但中央军也早有准备,这一年来在南北边界部署的阵地上都挖了长达三四米宽的反坦克堑壕,新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炮和少量的45毫米反坦克炮也优先部署到了精锐的第一集团军,给镇北军的装甲突破带来了一定的阻挠。

蔡延锴一边指挥则部队以团、旅为单位突破中央军的陇海铁路防线,一边命令最后完成渡河的两个骑兵团绕道汤山、丰县,支援徐州战场侧翼,截断徐州和郑州的联络。

第八军二十三师也开始从董口镇渡河,支援开封-商丘战线。

而同日,徐州战场也发生了一场大战。

徐州守将张治中指挥着唯一的一个坦克团和两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组成了一个突击阵形,试图从新沂突破镇北军防线,进而从侧翼威逼台儿庄。

却在黄石山遭遇镇北军混编装甲旅,一场南北军队的坦克大战爆发!

第七军临时组编的混编装甲旅由一个装甲团和一个机步团组成,拥有54辆T34坦克和36辆BT系列步战车,战斗兵员超过六千人。

而对面的中央军则是以第二集团军独立坦克团为首,协同部队有第八十八师,第八十九师,第一骑兵师,总兵力接近四万人,拥有五十多辆从美利坚采购的维克斯MK.E轻型坦克,以及十几辆最新的M2轻型坦克。

这两款坦克都是轻型坦克,维克斯MK.E轻型坦克是英格国维克斯公司制造设计的,虽然本土产量只有一百五十多辆,但美利坚和欧洲其他国家购买了生产许可,全球总计生产了超过一万辆以上的维克斯MK.E型轻坦克,是二战前除了雷诺FT-17坦克以外产量最大最普遍的坦克。

而M2轻型坦克原本是1935年后的产品,却因为镇北军中大量出现的先进坦克,欧美各国赶到了压力,纷纷加快了研究速度,M2轻型坦克提前了两年问世……

美利坚军部普遍认为华夏必定有一场统一战争,亦如他们当年的南北战争,所以特意将为数不多的M2轻型坦克卖给了蒋委员长十几辆,够组建一个坦克营的部队,并且派遣了坦克驾驶员和军事观察员随行,就是为了得到镇北军坦克的最新情报!

黄石山下,当两军遭遇的时候,中央军主动向镇北军发起了进攻。

数万士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在平原上冲锋,浩浩荡荡有辱灰色的潮水般涌来。

而混编装甲旅也果断作出回应。

“装甲团两个T34营给我从正面凿穿敌军!机步团协同步战车营掩护突击坦克左右侧翼!”装甲团长徐天傲半个身子蹭出指挥车,手里拿着电台通讯设备,大吼着:“老子今天就教教中央军怎么做人!”

“玩儿坦克?!还没人敢在镇北军面前嚣张!”徐天傲两条大胡子气得一抖一抖的。

下面的各坦克步战5.1车的车长们也热血激昂的回应着,在这个欧米国家都将坦克独立混编为坦克团、坦克旅、坦克师的年代,镇北军采用的却是更先进的装甲编制!他们丰富的大规模坦克作战经验给予了他们傲世全球的资本!

机步团长也很快回应了他的命令,开始调遣机步团中的二十几辆步战车和装甲团的步战车协同,步兵则跟随在步战车和坦克部队之后,整个混编装甲旅在行进途中汇聚成了一个硕大的箭头。

箭头中间是T34坦克部队,而左右两翼则是步战车和步兵掩护。

两军以黄石山下的邢楼镇为中心,展开了南北双方第一场坦克会战!.

第633章:邢楼坦克会战

青绿色的田野中,上百家坦克、装甲车在狂奔,它们的钢铁履带碾过一条条田坎,还未来得及收割的庄家成为了这场战争的第一个‘牺牲者’,翠绿色的麦穗被碾倒在田地中。

双方部队的炮兵已经开始交火,中央军集中了两个步兵师的所有10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总计24门105毫米重炮被部署到了前线,对镇北军正在前进的坦克部队展开炮击,试图在两军坦克交战前打掉敌军几辆坦克,好鼓舞士气。

而镇北军虽然装甲团和机步团只有两个75毫米炮兵连,但装甲团还有一个额外编制的105自行火炮连,装备6辆105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而且镇北军还拥有空中优势,天空中翱翔的银色钢铁雄鹰真在寻找敌军炮兵部队进行地面攻击!

三百米距离,镇北军仗着坦克炮口径大,行进中的T3194坦克缓缓停顿下来,炮手瞄准了正在快速运动中的中央军坦克,弹药手将炮弹和丝绸包裹的发射药包送入炮管,随着一声怒吼,T34坦克的炮管绽放出一阵绚丽的火花,一闪即使,随后淡淡的硝烟从坦克四周弥漫开去。

而这一发炮弹却因为敌军坦克处于运动状态,那辆目标坦克身后两米的地方被击中,飞溅起一阵泥土。

但紧接着,镇北军的五十多辆T34坦克纷纷开火,以平均3~4发/分钟的速度边走边停地向中央军坦克开火。

这篇青绿色的田野钟染上了战争的硝烟,坦克履带无情地碾压着还未成熟的小麦,炮弹击中敌军坦克制造了一个个硕大的火球。

仅仅几分钟,中央军就损失了近十辆坦克和装甲车。

顶着镇北军迎面炮击的他们终于驶入了两百米距离,维克斯MK.E轻坦上的47毫米榴弹炮和M2轻坦上的37毫米坦克炮纷纷开火。

履带的吱呀声,火炮的轰鸣声在田野中奏出一曲死亡交响乐。

这个时代的坦克都没有炮击稳定仪,每次坦克开炮的时候都要短暂的停顿下来,无论是镇北军还是中央军,即使是百战老兵也没有办法在没有辅助器材的协助下做到坦克行进中开炮还保持命中率。

甚至一度到了二战末期,大量装备稳定仪的美军坦克在行进中的炮击命中率也惨不忍睹。

但是很快,中央军的坦克部队就近乎绝望的发现,他们的坦克炮打中敌人,甚至不能给敌人造成停滞,37毫米坦克炮和47毫米榴弹炮根本无法击穿对方的装甲!

而对方的那种大炮管发射的炮弹,只需一发擦着他们,就能让他们的坦克彻底报废,一旦被直接命中,整个坦克车组都没有任何活命的机会!

两军上百辆坦克在二十多公里的战场上短兵相接,一个交错,双方实力差距立刻表现出来!

中央军的主力坦克M2和维克斯MK.E都属于轻型坦克,M2总重量十一吨出头,维克斯MK.E甚至在还只有六七吨。

而镇北军的主力坦克是二战中后期的陆地霸王,T34/85型坦克,总重达32吨,正面装甲45毫米/60度,炮塔装甲90毫米,拥有一门85毫米坦克炮和两挺7.92毫米机枪。

重量的差距也表现在体积上。

相比较中央军的两种轻型坦克,镇北军的主力坦克T34/85简直比他们大了一整圈!当两军坦克近距离交战的时候,宛如一个年轻力壮的成年人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坦克战,双方虽然兵力悬殊,但装备的悬殊更大,中央军所仰仗的火炮并未能给予平原上的坦克战斗什么支援,甚至己方炮兵还面临着被敌军空军袭击的危险。

邢楼坦克会战只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中央军坦克团便开始撤退,这时候他们只剩下了十几辆坦克和装甲车,战损比非常严重。

但镇北军不会给他们机会,装甲团突破之后,机步团也迅速跟上,将中央军的防守撕开了一140条口子,并且将这个口子不断撕裂扩大!

BT系别装甲车这个时候的速度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慌忙撤退的中央军坦克部队和步兵部队以及掩护的骑兵部队在BT系列的装甲车那恐怖的速度面前宛如蜗牛,双联装20毫米火炮组成的火力网也成为了步兵和骑兵的噩梦。

中央军撤退到了岔河以东,试图依靠这条小河阻拦镇北军的装甲进攻。

但镇北军的装甲部队在突破中央军正面防线后,根本不去岔河以东的黄石山防线,而是将兵力一分为二,从南北两路在工兵部队的搭桥下迅速渡过岔河,进攻新沂。

而驻守台儿庄的十九师得到邢楼战场胜利的情报后,果断派出一个步兵旅的部队跟进,不给中央军撤回新沂的机会!

苏北,第七军下辖的警备二十一旅拿下连云港后,并没有急着南下,而是与警备十九旅会师,沿着大运河进攻新沂、宿迁、淮安等地!.

第634章:大雨

邢楼坦克会战后,镇北军装甲混合率击溃了主动出击的中央军,第十九步兵师也从台儿庄主动出击,并且利用运河地形和陇海铁路线将这两个步兵师又一个骑兵师包围在了骆马湖以北的邳州城周围。

同时派遣一个步兵旅和两个警备旅准备拿下骆马湖难免的宿迁和淮安,从右翼威逼徐州甚至是整个皖北!

但就在这个时候,刘建绪的第六集团军乘坐火车抵达徐州,郑大章部第七骑兵军甚至在宿州的时候就下火车前往苏北战场,支援宿迁。

张治中这一后手在坦克团覆灭后显得尤为明智,尽管在邳州城自己很可能会损失掉这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总计四万余兵力,但骑兵第三军三万骑兵前瞻性地投入了宿迁和淮安一带,至少短时间内不用担心右翼被突破的危险。

再加上江苏境内水网密布,稻田众多,镇北军的装甲部队突进困难,导致镇北军只能将战线推进到沐阳县一带,与中央军对峙在骆马湖和大运河边,给十九师吃掉邳州城的四万中央军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