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267章

作者:一条咸鱼

两人都能看出斯大林正在气头上,迅速的将文件一览而过,作为苏俄政府第二把手的莫洛托夫在来之前就得到了基洛夫遇害的消息,但这件事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表态,虽然基洛夫是斯大林的坚定拥护者,有着非常亲密的私人关系,但基洛夫上次对柳京集团的庇护已经引起了斯大林的不满,而且莫洛托夫更是知道,年初的时候那次选举,要不是负责选举的卡冈诺维奇下令秘密销毁了所有选票,现在坐在这个办公室的人,未必是斯大林。

“斯大林同志!”一阵思索过后,莫洛托夫悲痛的说道:“基洛夫同志的去世我们很悲伤,但现在我们要查出究竟是谁杀害了基洛夫同志!若是那些反对派,甚至托洛茨基在背后指示!我们其他的同志也会很危险!”

刚结束内战没几年的苏俄内部并不是非常统一,依然存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其中就包括在1925年,形成了以季诺维也夫为首的所谓“新反对派”,以托洛茨基为首的‘托洛茨基主义派’,也就是托派。

虽然在1929年托洛茨基便被驱逐出苏联国境,但他的支持者在国内依旧有很大的势力,而季诺维也夫为首的反对派虽然在政治斗争中被流放或开除党籍,但他们的势力依旧不可小视。

斯大林猛地停下了脚步,那标志性的两撇大胡子一翘一翘的,捏着玉米烟斗的左手更紧了紧。

良久,斯大林沉声道:“没错,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必须查出来在背后指使杀害基洛夫同志的凶手到底是谁!”

“在案发现场还有一个被抓住的前党员,和杀害了基洛夫同志的凶手认识,我必须亲自去审问他!”斯大林展现出了对基洛夫遇害案的高度重视,并且准备亲自前往列宁格勒参与调查和审讯。

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都没有组织,而伏罗希洛夫甚至上前建议道:“斯大林同志,敌人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基洛夫同志的遇害给了我们最严重的警告!请您一定要加强身边的警卫!其他同志,特别是国家领导层也是一样。”

最后一句是对着莫洛托夫说的。

斯大林点头,抽了一口烟后,对伏罗希洛夫吩咐道:“对中央委员会的所有委员加强警卫力量!”

“是!”伏罗希洛夫立正敬礼。

这位在内战中崛起,因作战异常勇敢而被苏俄军队称之为‘红色元帅’的将军,是如今苏俄的高级军事领导人,即将升任苏俄元帅。

但实际上,在伏罗希洛夫的政治和军事生涯中,他不如莫洛托夫勤奋不倦,不如卡冈诺维奇擅长组织,不如马林科夫谙熟官场内幕,不如日丹诺夫理论高深,甚至不如赫鲁晓夫精明强干、点子很多,但他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服从命令听指挥,坚决站在斯大林阵营,死心塌地紧跟斯大林,积极同所谓的“反对派”的军政人员作斗争,更积极参与镇压军队高级干部的罪恶活动伏罗希洛夫经常公开演讲宣称斯大林是苏俄军队的缔造者、组织者、鼓舞者,‘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人物’,经常当众承认自己渺小而吹捧斯大林的军事天才,从而深得斯大林的信任0 …

而斯大林也需要这样一位‘红色元帅’,以便他长期保持在党政军集团中的最高地位!

决定之后,斯大林离开了克林姆林宫,搭乘加强了警备的车队,前往机场,今天之内他就能抵达列宁格勒。

“斯大林同志!”早已在车内等候的苏俄安全部长卡冈诺维奇恭敬道:“被捕的疑凶已经招了,他与凶手只是认识了七天的时间……”

话还没说完,斯大林便沉着脸打断了他的汇报。

“这些我会亲自审问疑凶,现在,你的任务是,0.6将鲍利索夫清理一下。”斯大林轻描淡语道。

“可是鲍利索夫我们上个月才把他拉入我们的阵营,这次的刺杀与他无关!”卡冈诺维奇轻拧了眉毛。

并不是他怜悯无辜,而是要策反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警卫队长实在是太难了!

“现在不是有没有关系的问题,而是他可能把我们牵扯进去的问题!”斯大林压低着声音嘶吼道。

但在斯大林冷漠的目光下,卡冈诺维奇明白了过来,常年从事安全工作的他也早已练得心狠手辣,轻轻点头。

两人不再言语。.

第791章:基洛夫遇害案余波(下)

1934年5月的最后一天,苏俄最高领导人之一的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在列宁格勒斯莫尼尔宫外遇害,凶手冲过警卫的警戒线后用两把毛瑟手枪向基洛夫和他的秘书倾泻了四十发子弹,其中27发命中两人,基洛夫和他的秘书当场死亡,凶手也被警卫击毙。

基洛夫被害事件引起了苏俄高层的高度注意,与基洛夫私人关系亲密的苏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乘坐专机第一时间前往了列宁格勒,而同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多位高级领导人则分开乘坐特别专列赶到了列宁格勒。

当天晚上,斯大林亲自在监狱里审讯了被抓捕的尼古拉耶夫,然而并没有得到什么有效的情报,那个名叫安德洛尼克的中年人家中也被亚戈达和叶若夫亲自带人搜查,结果除了十年前死于饥饿的妻子,安德洛尼克并02没有任何直系亲属。

整个案件似乎变成了一个无头案,作为安全部长的卡冈诺维奇费尽心思,将在东欧的所有情报人员都动员了起来,抓捕了很多可疑的西方间谍人员和托洛茨基派系的人,但却始终没有找到任何与凶手安德洛尼克有关的情报。

斯大林非常生气,在列宁格勒亲自盯着基洛夫遇害案调查过程的他经常因安全部门的无能而斥责他们。

随后斯大林调动了国家安全总局的上一级,内务人民委员会,从内部开始调查关于基洛夫遇害事件,而斯大林也趁机修改了苏俄刑法,“基洛夫法”横空出世!

一场政治风暴开始以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为中心四散开去,迅速波及整个苏俄!

6月5日,调查仅仅六天,还未出现结果,斯大林就草草的将凶手的同伴,尼古拉耶夫下令枪毙!

而基洛夫的警卫队长鲍利索夫也被抓捕,并且在尼古拉耶夫被枪毙的那天提取受审,结果在受审路上出现交通意外而死亡。

紧接着,6月8日,斯大林在莫斯科亲自为基洛夫主持了一场盛大的葬礼,并亲自为其抬棺。

6月9日,苏俄政界的著名反对派,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以威胁国家领导人罪名被捕。

6月10日,大肃反行动开始,以抓捕‘谋杀基洛夫同志的凶手’为理由,苏联安全部门和内务人民委员部(两者都是契卡的前身)开始大规模抓捕疑凶,而斯大林的‘红色元帅’伏罗希洛夫更是毫不犹豫的点燃了残酷的镇压之火,开始对军方指挥员进行清洗。

无数人被抓捕,那些曾经为苏俄建立而立下汗马功劳,在内战中流血负伤无数的革命志士们惨遭清洗。

仅仅六月,就有近十万人被清洗,三十万人被抓捕!

当这份情报通过秘密渠道传回北京的时候,薛霖虽然知道基洛夫的死必定触发苏俄清洗运动,但没想到来的竟然这么快!

“立刻召集军方高层开会!”将这份情报放在烟灰缸里点燃,看着它渐渐化为灰烬后,薛霖目光深邃,冷声道。

“是!总理!”孔佩玲还从未见过薛霖如此冷酷的模样,当即小跑了出去。

7月4日,薛霖在国防军总参谋部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与会的人员只有十一人,分别是国务院总理兼国防军总司令的薛霖,安全情报部长薛思,国防军总参谋长兼陆军部长的陈震,陆军总参谋长蒋白里,海军部长兼第一舰队司令的林永昌,海军总参谋长陈少宽,海军第一舰队参谋长陈继良,空军总司令梁飞虎,空军总参谋长唐飞宇,以及政府代表唯一参会的国务院副总理李渡。

是的,作为军方高层会363议,华夏民国名面上的总统林森和副总统唐绍仪都没有参加。

“这是苏俄最新的情报,你们看看吧。”当薛霖步入会议室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圆桌会议室内,已经将星云集,薛霖让薛思将情报文件传递给众人。

“看过之后,直接烧掉。”薛霖坐下的同时,对正传递情报文件的众将领吩咐道。

众人也明白这份情报的机密性质,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翻阅起来。

会议室内只剩下沙沙的翻页声,薛霖给自己点了支烟,稍微等待着。

不多时,会议室内其余几人的神色变得越来越凝重,而蒋白里却反而越发兴奋了起来。

蒋白里翻看得最快,仅仅两分钟,变看完了,将情报文件在自己面前的烟灰缸里烧成灰烬。

而随着时间的过去,其他人也纷纷看完了情报,将文件烧毁。.

第792章:开始准备吧!

会议室内,只剩下文件被火焰吞噬的焚烧声,所有人都心情沉重地看着那些文件慢慢化作灰烬,室内充斥着一股纸张燃烧过的味道。

薛霖吞吐了一口烟气,看着大家的反应。

在这里的十一人,都是华夏国防军的最高级将领,即使李渡也是从军队中退役出去的,在此之前,很多人早已知道了薛霖北上与苏俄作战夺回那些土地的计划,但其中还有些人是最近才知道的,比如被多次邀请,最终同意出任海军总参谋长的陈少宽,和第一舰队参谋长陈继良。

“苏俄内部的动荡,会持续多久?”坐在薛霖左手的李渡看向了薛霖右手的情报部长薛思。

“这次苏俄内部的整肃运动规模非常大,已经涉及了多位军方高级将领和苏俄政治中心人物,但我们认为这场整肃运动还会扩大,保守估计会持续3-4年的时间。”薛思综合了苏俄国内的政治斗争情况,做出了情报分析。

“根据我们的秘密情报,基洛夫的死与斯大林脱不了干系,因为我们有详细的情报证据表明基洛夫的警卫队长鲍利索夫已经被安全局收买了,而他在基洛夫死后第六天,也就是凶手的同伴尼古拉耶夫被枪毙的同一天,在去往受审的路上死与车祸,然而我们的情报显示,那辆车上除了鲍利索夫,没有任何一个人受伤!”薛思那张万年不变的死人脸,配合着冰冷的语气,让与会的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李渡忍不住吸了口冷气。

按照现在的推断,基洛夫绝对是死与斯大林的策划!那么这场整肃清理运动,必然是斯大林蓄谋已久的!断然不会很快结束。

不管是李渡还是蒋白里,都没想到苏俄内部的政治斗争已经残酷到了如此地步,这与当年辛亥革命后,宋教仁遇害案是多么的相似啊!

虽然两个案件多有不同,但作为国家高级领导人被害,都应发了极大的‘政治海啸’,当年宋教仁遇害后,民国初期的政治刺杀此起彼伏!弄得人心惶惶!才有了后来军阀们输了后自动下野不会被追究的‘游戏规则’诞生。

从肉体上消灭政敌,是最残酷的政治斗争,而每一个出现这种政治斗争的国家,都会引发一场‘政治海啸’,没有几年的时间是平定不了的。

“苏俄本来就是穷党掌控军队,穷党的党员甚至已经遍布了军队各层,而现在这场整肃运动下来,最先受到冲击和影响的,绝对是军队.‖!”蒋白里忽然起身,目光炯炯地望向薛霖。

这样的情况在国防军中也存在,华夏复兴党初建的时候,吸收了很多军队中的指导员和高级将官,在这个时代,军人入党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过薛霖很注意将军队与政治分离开,军人不涉政,政员不涉军,是一条红线!

“苏俄内部的整肃运动是必然错误的,我们要引以为戒,断然不可学习这种陋习。”薛霖肃穆道。

华夏当年学习了苏联的整肃运动,结果呢?

历史已经证明了,薛霖可不想国内再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根据苏俄内部的整顿,我们的攻势计划要提前了吗?”发出询问的是陈少宽。

这位海军上将回来后,只答应担任参谋职务,于是薛霖将他任命为海军总参谋长。

陆军部长陈震和蒋白里等人也纷纷看了过来。

在原本的计划中,华夏准备在1935年内对苏联发动战争,争取在《上海停战协议》结束的1937年2月28日前结束战争,但同时也会做好应对日国的偷袭。

“计划不变。”薛霖双手撑在桌子上,十指在鼻前交叉,缓缓道:“不过我们,也可以开始加速准备了!”

“今年内苏俄内部的整肃运动虽然会蔓延,但绝对不可能到最大的程度,继续等待,做好1935年最迟夏季发动攻势的准备!海陆空三军都要对北方的低温环境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驻扎在中苏边界的部队可以开始对苏国进行小规模摩擦,舆论那边也加大苏俄霸占外蒙、试图分裂外蒙的宣传。”随着薛霖的命令落下,会议室内众将纷纷起立敬礼。

原历史上的苏俄整肃运动分为数个阶段,在前期只有中低级军人和政治家遭到清洗,到了莫斯科审判后,整肃运动才会波及苏俄高级领导人和高级军事指挥官,苏俄政委的权利才会进入巅峰。

这个时候的苏俄军队也是战斗力最底下的时候,苏俄政府也是最混乱的时候!

虽然现在才1934年,但基洛夫被害案都提前了大半年,薛霖估计,斯大(的的的)林的整肃运动也会提前一些,这正好给了华夏一个机会!

刚整合的华夏依旧有许多问题,如果沉寂在内部发展中,必然会将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引发动乱,而对外摩擦则是一个吸引火力,汇集国家凝聚力的最好方式。

哪怕是战争!

“` …另外,将李云龙的第十一军调往疆省,第一军和第二军依旧驻扎绥远和察哈尔两省,第四军调往奉天和吉林省,原驻扎奉天和吉林省的第三军调往黑龙江,第五军调往宁夏和甘肃,第七军、第八军、第九军调往山西与河北,准备冬季训练!”薛霖对八支军级部队发出了调令。

“是!”陆军部长陈震起身敬礼。.

第793章:调动和征兵

随着薛霖的命令,从七月开始,华夏国防军进入了大规模移防,九支军级部队和大量的二线国民警备队,总计两百万兵力开始向黄河以北调动,仅东三省就汇集了两个军,超过三十五万兵力。

而绥远、察哈尔的内蒙草原上,更是部署了华夏国防军中最精锐的装甲部队。

远在边陲的疆省也新调入了一个军,第十一军是原陕军改编,大多数官兵都是西北人,更容易适应西北的环境,因此被调往疆省归赵鹇指挥,如此一来,疆省的兵力将超过四十万人。

不仅是陆军,空军也开始了大规模调动,从七月开始,七支战斗航空师有五支调往了黄河以北。

目前华夏国防军空军部队总计有七个大型空军193基地,编有七支战斗航空师,一支战略运输航空师,一支战术运输航空师。

七大空军基地分别部署在沈阳、北京、兰州、迪化、成都、南京、广州,每个大型空军基地下还下辖有各个小基地或分基地,比如成都空军基地除了成都军用机场,还有重庆军用机场、昆明军用机场等。

华夏空军在统一战争后进行了一次军制重组。采用了三三大编制,2架飞机为一支飞行小队,三支飞行小队为一支飞行中队,三支飞行中队为一支飞行大队,三支飞行大队为一个航空团,三个航空团为一个航空旅,三个航空旅为一个航空师。

每一个航空师拥有500架战机,每个大型空军基地部署有一个航空师,整个华夏空军有(acaj)超过4500架各式战机!是目前全世界拥有飞机最多的国家!

而且华夏所拥有的各式战机都很先进,至少领先了各国五年的时间,不过这个差距正在渐渐被缩小,在东北战场和华夏内战中新式金属战斗机发挥出的强大战斗力让所有国家都看到了这个新军种已经发展成熟,于是各国也开始纷纷组建各自的空军部队,研制新型的单翼金属战斗机。

目前华夏飞机生产主要是由沈阳飞机制造集团和太原飞机制造集团负责,除此之外还有成都、重庆、武汉、南京四家正在组建的航空制造企业,主要以目前国防军中主力装备的Me-109战斗机和P-51野马战斗机为制造目标,每年能生产200架Me-109战机和150架P-51野马战斗机,以及120架C47运输机和100架B-17空中堡垒轰炸机。

这个产能还不能和欧美列强相比,但毕竟都是当前最领先世界的新式飞机,而且这个产能只会越来越大,加之国内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建设,预计三年后就会迎来一波井喷式发展。

陆军和空军都调动了超过七成兵力北上备战,海军自然也没有闲着。

虽然苏俄经历了内战后,那只曾经庞大到令世界胆颤的‘沙皇的白色舰队’已经消失无影,连波罗的海和黑海舰队都只剩下四艘一战时期的老式战列舰在服役,满载排水量也不过25800吨,除了战列舰外,苏俄海军的重型巡洋舰中只有一艘‘红色高加索’号,而驻扎在海参崴的远东舰队更惨,只有几艘驱逐舰和鱼雷艇,连轻巡洋舰都没有。

但是华夏海军将面临的可不是欺负这些烂舢板,而是可能沉中苏战争时发动偷袭的日国海军!

以拥有十艘战列舰的日国联合舰队作为假想敌的华夏海军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加强训练。

全国军队大训练的背景下,薛霖在北京签署了一份《征兵令》,将在今年的9月-11月进行一波大征兵,而此次征兵也不同以往。

以前征兵的时候,大部分来应征入伍的都是农民和吃不饱饭的汉子,为了一份口粮而当兵,即使有文化有展望的学生应征入伍也数量稀少,所以军队的文盲率以前一直很高,即使从东北战争结束时就开始不断加强士兵的文化培训,无数指导员在基层进行扫盲教学,如今近两年过去了,国防军中依旧有超过三成的文盲士兵正在扫盲。

这一次的征兵,主要是招收文化兵种,以做好坦克兵种、炮兵、医疗兵种、空军飞行员、地勤等素质兵种的预备兵员储备。

所以这次征兵的目标是最低小学文化,认识五百个字的人群,同时也加强了女兵的征召条件,以补充野战医院的护士、医生以及后勤力量。

更是为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

因为征召的兵源文化要求高,因此这次招兵的范围也主要放在了城镇地区,特别是受到西方文明冲击最先开放进行近代化教育的东部沿海地区。.

第794章:远洋舰队的经历

阿拉伯海域,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乘风破浪。

这是一支拥有一艘战列舰、一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巡洋舰、三艘轻巡洋舰、三艘驱逐舰和八艘辅助船只的庞大舰队,从他们进入印度洋的第一天开始,就遭到了英格国印度洋舰队的全程跟踪。

在海风中肆意废物哗哗作响的青天白日国旗和蓝白相间的海军旗证明了这支舰队的身份,船底的海洋寄生物和饱经风霜的舰体诉说着他们的遭遇,水兵们一遍检查着舰船情况和武器情况,一遍咒骂着几天前的那场风暴。

“航速20节,预计三小时后进入亚丁湾海域!”镇远号战列舰司令塔内,二副正在大声向舰队司令兼镇远号舰长的戚靖海汇报最新的情况。

“海况如何?”戚靖海询~问道。

“海况良好,亚丁湾海域和红海海域最近几天都没有异常天气!”二副-很快回应道。

“嗯,命令舰队保持航速,做好警戒,听说亚丁湾的海盗可不少。”_戚靖海下令道。

“是!”二副立正敬礼,立刻将戚司令的命令传遍整支舰队。

透过玻璃窗,戚靖海看到了几只海鸥在舰队四周翱翔,心情不错的他走到后方的作战实验桌前,参谋长宁晋正带着几名参谋在海图上勾画着,为舰队的航行规划最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