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294章

作者:一条咸鱼

而如今,王以哲亲自指挥着第三军主力和第二十一警备旅、第三重炮师、第三骑兵旅等三万部队强攻黑瞎子岛,夺回这片在1929年失去的领土!

黑瞎子岛上炮火连天,两千多华夏士兵和近五千苏军士兵围绕着这座岛屿,展开了没有退路的残酷争夺!

王以哲动用了第二集团军直辖的一个重炮师,超过六百多门重炮,对黑瞎子岛以及江对岸的伯力等苏军城市、阵地防线展开隆隆的炮击。

天空中,数百架银翼战机翱翔于苍穹之上。

在大空袭中几乎失去了所有战斗机的苏俄只能忍受着被华夏空军轰炸的痛苦。

而江对岸的伯力城内,布柳赫尔也惊讶于华夏军队的重火力。

“至少五百们重炮,而且都是20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残破的东正教堂塔顶上,布柳赫尔冒着华夏空军袭击的危险,在最高处观察着周围的战局。

“至少是一个军区的重火力啊!”戈沃罗夫也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时远东特别军区炮兵参谋长的戈沃罗夫很难想像华夏军队竟然能拿出这么多门重炮!

要知道即使在伟大的苏维埃,也只有五十万人以上的军区或方面军才有这么多重炮!

“黑瞎子岛怕是难以守住了。”戈沃罗夫高高的发际线已经满是褶皱,他对布柳赫尔道:“总司令同志,华夏军队已经抵达斯米多维奇,第十九军溃败了,北岸,估计难以守住啊!”

布柳赫尔放下了望远镜,陷入了沉思,双目深邃地看着泾渭分明的江面。

从军二780十多年的他也从未见过华夏军队这般猛烈的攻势。

即使当年从广州一路打穿了大半个华夏的那支北伐军,也没有过这般精良的装备和高昂的士气,以及强大的组织度。

“根据情报,我们对面的是华夏国防军第三军,军长是王以哲,以前东北军的老人,我还在哈尔滨见过他几面。”布柳赫尔的眉宇始终没有松开。

“他用于进攻伯力的只有七万兵力,而我们有十七万兵力!”布柳赫尔沉声闷道:“可是现在被打得狼狈不堪的却是我们!”

“好似六年前那场战争颠倒了过来。”布柳赫尔不解:“华夏军队,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正在布柳赫尔感叹华夏军队的变化时,一名参谋急匆匆地从楼梯口上来,慌张道:“总司令同志!双子城和海参崴!失守了!”

“什么?!”戈沃罗夫猛地一惊,怒叱道:“双子城和海参崴有两个步兵军十几万大军!怎么会这么快就失守?这才第几天?”.

第883章:布柳赫尔的反击计划

从接到第十八步兵军军长克鲁托伊的汇报,在双子城以北五十公里外遭遇华夏军队的进攻到现在也不过三天的时间,从第十八步兵师七万多人被围困在双子城也不过一天的时间,怎么一下子就接连丢失了双子城和海参崴这两座重要的城市?

不仅是戈沃罗夫惊诧不已,连自认为对华夏军队还算了解的布柳赫尔也大吃了一惊。

他立刻带着戈沃罗夫等人来到了教堂地下室的指挥中心。

这里电音缭绕,苏俄高层军官来来往往,大家的神情都很严肃紧张,即使布柳赫尔的到来,也不能冲消这股阴霾。

指挥室内,偌大的地图摊在桌上,上面插满了代表华夏军队的蓝色小旗子和代表苏军的红色小旗子,远东特别军区的所有参谋们都围在桌边,讨论着布柳赫尔给他们的命令,指定反击计划。

“海参崴还双子城失守的消息封锁了吗?”进入指挥室后,布柳赫尔对参谋长希普金询问道。

时年四十七岁的希普金方脸光头,正趴在地图上带着参谋们制定详细的反攻计划。

“已经封锁了。”希普金从地图上抬起头来,说道:“不过现在的形势很不利,我们在海参崴和双子城的十几万大军被围歼后,进攻海参崴的华夏军队就能抽调出至少十万部队支援伯力战场,必须尽快将伯力的战局打开一条出路~.!”

“沙库罗夫将军和克鲁托伊将军有汇报失守的详细过程吗?”戈沃罗夫上前询问。

无论是第十八步兵军还是第二十五步兵军,都配备有很多大功率电台,而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不仅铺设有有线电报,还有一些中转基站。

“昨日华夏空军的大规模空袭不仅袭击了我们的机场、仓库、火车站、桥梁等设施,还空袭了我们在铁路沿线的中转基站,最后一次和双子城的第十八军联络是今日凌晨两点,得到的电报都是华夏军队攻势猛烈,前线将士损失惨重,请求支援等。最后一次和海参崴的第二十五军联络是今日凌晨三点。”普希金干瘦的脸庞上满是沟壑,他对戈沃罗夫说道:“之后,就再也没有他们的欣喜了。”

“直到海参崴的飞行团逃出的两架战机飞到伯力,我们才知道海参崴和双子城沦陷的情报。”布柳赫尔拿起文件迅速浏览了一遍。

“而且华夏军队动用了一艘战列舰在内的庞大舰队,封锁了海参崴港区。”普希金补充道。

战列舰!

当听到这个国之重器的时候,戈沃罗夫等苏俄将军们纷纷吸了口冷气。

作为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最终之作,这个时代的战列舰无疑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军工体系上的成就。

虽然华夏的几艘主力舰都是买来的,但这并不能妨碍华夏拥有好几艘主力舰的事实!

而苏俄只有几艘老旧的一战时期的战列舰撑场面,还是排水量两万多吨的小家伙,虽然已经在计划建造苏维埃的新式战列舰,但此时华夏海军对远东海域的威胁却是前所未有的!

“反攻计划做得怎么样了?”军帽下,布柳赫尔那张久经战火的脸凝神聚气,看着地图上明显对苏俄劣势的战局。

“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普希金将计划书递给了布柳赫尔。

后者看了一眼,虽然不尽人意,但此时的局势对于苏军来说已经是下风当中,只能寄希望于反击战来打开局面了。

布柳赫尔点点头:“` …就这样吧,命令部队,今晚发动反击。”

“今晚?”普希金惊诧道:“这么快吗?第十九军刚败退到江北的沃洛恰耶夫,部队的调动……”

他的话语还未说完,就被布柳赫尔打断了:“华夏人不会给我们那么多准备时间的!现在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而且夜间的华夏飞机不会出现在战场上,失去空中优势后,白天我们根本就是一群在雪原上的兔子!”

布柳赫尔的军事宏观将此时的战局看的很清楚。

华夏军队虽然只有七万人,而伯力周围的苏军有十七万人,但华夏军队无论是武器装备比苏军精良,士气也高昂,更是占有空中优势(得王赵)和火炮优势,苏军的情况很危急!

“是!”普希金等一众苏军将领只能点头应下。

布柳赫尔立刻在指挥室内下达了命令,很快,军官们纷纷动员了起来,迅速将命令通过无线电报传送到了在伯力周边的十七万苏军中,三个军,十二个师得到了详细的反攻命令。

一名苏军中校参谋在完成了传达命令,从电报室出来后,微微伸手把军帽往下盖,遮掩了双眼,走出了总指挥部。

而此时,天色已经渐黯,双方军队完成了最后一次进攻与防御后,也开始收拢兵力,准备暂且休息,迎接明日更加惨烈的战斗。.

第884章:命令部队,准备夜攻!

黄昏之后,华夏军队的攻势渐渐缓和下来,部队开始撤回之前占领的苏军堑壕阵地中,加强堑壕阵地的防御,为即将来临的夜幕做准备。

当最后一抹斜阳沉入地平线,整个远东陷入黑暗之后,华夏军队也全部停止了进攻,撤回了之前整顿的阵地休息,空军的战斗机也在夜色降临前撤回了机场。

一天的激烈交战随着气温的降低而进入了难得的休息,华夏士兵和苏军士兵依托在各自的阵地内,喝着茶或者热水,吃着后方送上来的热腾腾的食物,开始补充体力起来。

王以哲也趁着夜色带着几名军官登上了黑瞎子岛。

进攻黑瞎子岛的是第21警备旅下辖的211警备步兵团,作为华夏军队最早的一批常备警备旅,21警备旅也是身经百战的老部队了,军官大部分都是经历过东北战争和北方战争的老兵,很多都是王以哲以前的部下。

所以当王以哲踏上黑瞎子岛南端,北代岛的时候,211警备步兵947团的团长亲自带着一个警卫连接应。

“总司令!兄弟们已经拿下黑瞎子岛大半了!明日就能彻底拿下黑瞎子岛!”临时码头上,211警备团团长王锡材是东北军中的老军官了,曾在王以哲的119师下任营长,见到王以哲,他特别兴奋,激动地对王以哲敬礼道:“总司令!中东路战争的一箭之仇,兄弟们可都还记着呢!还请总司令带领着兄弟们夺回黑瞎子岛,打过黑龙江东岸!”

“夺回黑瞎子岛!打过黑龙江东岸!”周围的士兵们都高声呐喊起来,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

“好!明日夺下黑瞎子岛!进攻伯力!把满清丢掉的这片土地,在我辈军人手中重新夺回来!”王以哲看着部队高昂的士气,也有感而升,大声回应着士兵们。

在士兵们的簇拥下,王以哲视察了一番阵地,对在黑瞎子岛上鏖战了一日的官兵们进行鼓舞。

到晚上八点左右,才从码头回到江对岸的东安村总指挥部。

“总司令,中央情报部的加密电报!”刚回到总指挥部,参谋长刘多荃就拿着一份密封的文件走了过来。

“哦?中情部的电报?”王以哲一听是中情部的电报,神情严肃起来。

接过电报一看,果然是中央情报部特用的封蜡法,而且还是最高级别的红色密蜡封口,立刻带人走进了指挥室。

中央情报部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部门,成立的时间明面对外宣传是薛霖在1932年初起兵的时候建立的,但其强大的情报能力和渗透能力,任何一个跟中情部交手过的外国情报部门都觉得至少存在了二十年以上的时间!

而在军中,王以哲也知道这样一个情报部门的存在,经常给军方提供很多机密情报,帮助军方在战争中得知敌军的军队调动、物资储备等详细情报。

不过他还是第一次接到封了红腊的机密电报。

拆开文件袋拿出里面的文件,王以哲只是看了一眼,原本凝重的眉宇松开不少,嘴角甚至还带着些许笑意。

“老王,怎么回事?”刘多荃见一向沉稳、冷(aceg)静的王以哲都笑了出来,忍不住询问道。

“是布柳赫尔那个老家伙,坐不住了。”王以哲将电报递给了刘多荃。

作为第二集团军总参谋长,刘多荃也是一名老将了,早年是保定陆军第九期毕业,也就是现在陆军部长陈震的同届同窗。1925年加入张小六的警卫队任副队长,因有勇有谋得到了张小六的重点培养,一路高升。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曾是西安事变的总指挥!张小六出国后东北军群龙无首,任由蒋校长宰割,刘多荃也由师长升军长,抗战中由中将被降为上校,再凭战功升上将。

可见此人在军事上的谋略。

看过密电后,刘多荃惊讶道:“苏军准备在凌晨两点发动全线反攻?”

他惊讶的不仅是苏军准备的夜袭反攻,更惊讶于情报部竟然将这份敌军反攻的情报精确到了凌晨亮点!

可想而知情报部的渗透能力多么恐怖,刘多荃不由想着‘恐怕布柳赫尔那个老家伙身边也被渗透了吧。’

“傅作义打下了双子城,宋濂和伊俊才打下了海参崴,布柳赫尔的远东特别军区被我们吃掉了一半的兵力!这老家伙现在是着急了。”王以哲来到地图前,戴着白手套的右手在海参崴和双子城移动。

“海参崴和双子城的战斗结束,我们就能抽调宋濂的第四军十余万兵力北上,不过两三天的时间便能在兵力上压倒布柳赫尔,所以现在他坐不住了,想重新掌握战局。”王以哲嘴角轻笑:“不过可没那么容易啊!”

他看向地图上的伯力,自信满满道:“因为,我可一直防着他这一手呢!”

“命令部队!准备夜攻!”王以哲一拳打在伯力,脸上满是兴奋之色:“今天我就要跟布柳赫尔这个老家伙硬碰硬的打一场夜战!把六年前中东路的耻辱,加倍奉还给他!”

“是!”刘多荃立正敬礼,浑身热血澎湃,迅速将命令传达下去。

很快,夜幕中的七万华夏国防军开始行动起来。.

第885章:伯力之夜(上)

王以哲的命令迅速传达到了围攻伯力的七万华夏国防军之中,从沃洛恰耶夫卡,到克鲁格利,停止进攻的华夏军队开始进行布防以及休整。

士兵们迅速抓紧时间休息,八点过后,除了在前线堑壕里站岗放哨的部队,大部分主力都撤回了第二条支援堑壕内休整,而后方第三条预备堑壕里原本在休整中的士兵们也被分发了紧急任务,~纷纷开赴前线。

晚上十一点,王以哲还没有睡,依旧在灯火通明的指挥部内策划着此次夜战的详-细。

刘多荃小恬了片刻后,来到指挥部内,看着王以哲已经熬出黑眼圈的眼睛,心疼道:“总司令,休息会儿_吧。”

正在地图边竖立着,看着伯力周边的地图深思的王以哲缓缓摇头:“今夜,我就不休息了,倒是你,老刘,快去睡吧。”

刘多荃也没了睡意,走到地图旁的椅子上坐下,点燃了一支烟,就这么看着王以哲渡步徘徊在地图钱,始终像是要抓住什么一般。

“老刘!”忽然,王以哲双眼猛地绽放了一缕光芒,神情一副茅塞顿开的样子,对刘多荃道:“立刻命令炮兵部队准备所有的照明弹!夜战开始后,给我全部打出去!”

“什么?!”坐在椅子上的刘多荃猛地一惊,全部照明弹,整个集团军炮兵备用的照明弹都在抚远囤积着呢,那得有十几吨啊!

“我忽然想到了以前在国防大学时看到的一篇假想战役。”王以哲嘴角微翘:“这次,就让布柳赫尔尝尝被火力碾压的滋味吧!”

3月7日凌晨一点,休息了几个小时后,军官和指导员们挨个挨个把士兵们唤醒了,醒来后的士兵们想起昨天晚饭后下达的命令,纷纷拿出水壶,用冷水洗了个脸,随后开始检查装备。

从沃洛恰耶夫卡到黑瞎子岛,再到克鲁格利,窝在堑壕阵地里的七万华夏士兵纷纷在夜幕中醒来,接着月色,开始做最后的战斗准备。

凌晨一点三十分,苏军阵地出现异动,负责见识的华夏军队前哨战的哨兵们立刻将消息传递到后方,很快,三个方向传来的情报,让在总指挥部负责指挥此次夜战的王以哲明白,苏军要开始进攻了。

凌晨一点五十分,沃洛恰耶夫卡苏军,苏俄第十九步兵军的阵地里,上万名苏军士兵穿着灰色或绿色或白色的军服、斗篷,从堑壕里小心翼翼地爬出来,在军官和政委的带领下,以匍匐前进的方式,向华夏军队的阵地靠近。

天空繁星朵朵,一片漆黑的大地上,成千上万的苏军士兵手持武器,在冰雪还未完全消融的冰冷地面上匍匐前进,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上,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惊慌。

这样的场景不仅发生在沃洛恰耶夫卡,黑瞎子岛上,苏军出动了两个步兵团,近四千名步兵试图夺回这座江河中的岛屿。

在克鲁格利,这座位于森林中的小城,苏军第三十九步兵军依托森林做起来的防御线上,身披雪地迷彩斗篷的苏军士兵正在爬出堑壕和掩体,在森林里小心翼翼地前进。

0 …求鲜花…… …

而在苏军士兵看不见的黑暗中,华夏军队阵地内,一名名华夏士兵弯着腰低着头躲在堑壕内,努力使自己不冒出,一名名年轻的华夏小伙子,一张张年轻的黄种人脸庞上,眼睛如星空般明亮,充满了战斗的欲望和夺回故土的荣誉感。

他们手持加兰德半自动步枪、M1897霰弹枪、汤姆逊冲锋枪,做着最后的准备。

机枪兵也小心翼翼地提着收敛起来的MG-42通用机枪,三脚架已经部署在了沙袋或泥土砂石构筑的火力点上,连排级的支援火力,40毫米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70毫米步兵炮在后方一点的堑壕里,纷纷准备就绪。

……

从前线的连队、营、团级指挥部,到后方的旅、师级指挥部,都在等待着苏军的进攻。

3月7日凌晨两点整,苏军已经潜行到了华夏阵地200米内!后方的迫击炮阵地和重机枪火力点也开始部署完毕。

苏军士兵们开始给步枪上刺刀,因为政委们说,华夏军队不过是靠着装备和火力罢了,近战能力一定很差。

上号刺刀后,苏军士兵已经潜行到了阵地前五十米的距离。

华夏阵地上,前线负责监视的连排级军官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只要在进入十几米,苏军士兵就可以往华夏阵地的堑壕里扔手榴弹了。

他们看了眼第一条堑壕里躲藏的士兵们,太密集了,不敢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