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1290章

作者:天命杨昭

众谋士们听完面面相觑,不知道主上这话是什么意思。

正在此时,亲军入内,将最新情报递给了陈平。

当陈平看到帛条上的内容时,神色大变,惊呆在那里。

杨昭似乎早有预料,便道:“发生了什么事,赶紧告诉大家吧。”

陈平惊奇了好一会,才大声道:“九江城传来的最新情报,那吴明彻病情恶化,已经回宋国养病去了。”

此言一出,大堂内一片哗然。

陈平忍不住问道:“主上到底是施了什么计策,让吴明彻调离九江城?”

杨昭却淡笑道:“哈哈,什么计策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吴明彻已走,咱们便可无后顾之忧,专心去对付萧绎了。”

……

南墓,长江码头。

栈桥之上,王家两兄弟正立于桥头,望江兴叹。

片刻后,王猛道:“三弟,时间不早了,你快上船吧。”

王均犹豫了一下,道:“二哥,既然你认为萧绎难胜杨昭,为何不随我一同避往宋国。”

“萧绎还是有一丝机会的,我要帮他最后一搏。”王猛愤慨道。

王均忧道:“可是如果事败,二哥岂不是有生命之忧?”

王猛自信道:“放心吧,为兄自有脱身之计。”

话到如此,王均只好拱手拜别,叹息上船。于.

===第1051章 送上门来的大好事(求全订)===

风卷枯草,寒气冻人,高澄却冒着寒气,纵马加鞭的朝着自家府邸奔去。

片刻时光,高澄就抵达了府中,只见在大堂中,高欢高踞上坐,其余诸弟兄分列在两旁。

高欢正在看着一封书信,神情复杂,似乎在权衡什么。

高澄进门拱手道:“不知父帅召儿回来,有何急事?”

“你妹妹来信了,你看看吧。”

高欢把书信递给了他。

妹妹?

高澄已经多时没有妹妹的消息,于是赶忙拿起书信看了起来。

在妹妹的心中,首先是给家人报了平安,然后 就开始劝说他的父亲不要再跟宇文泰血拼,最好是摒弃旧怨,和杨昭联手对付赢政。

看完这封信。高澄问道:“那父帅怎么看呢?”

高欢叹了一声,“那杨昭说的也有道理,现在想想,咱们之前确实是中了赢政的借刀杀人之计,嬴政真的是太阴险了。”

高欢的言语之中,充满了对赢政的愤恨。

听了父亲的话,高澄也冷静了下来,赞同的点了点头。

沉吟半晌,高澄道:“儿也觉得杨昭的建议确实不错,但是那宇文泰不知道会不会答应?”

“这倒不用担心,那杨昭再信里也说了,已经和宇文泰沟通过了,宇文泰已经说了,只要我们愿意,他愿意尽释前嫌,重归于好。

高澄沉思了起来,他清楚的知道,那宇文泰和自己的实力不分伯仲,继续打下去也只是两败俱伤,永无胜负。

权衡半晌,高澄道:“父帅言之有理,儿赞成。”

高澄首先开了口,其余高家诸子弟,也都附合起来。

高欢看到大家都支持自己的决定,十分高兴,立刻下令大摆盛宴,款待了杨昭使者然后让使者将自己的回信带了回去。

这时,高澄突然想到什么,说道:“父亲,如今杨昭提出联合,那咱们不如把小妹接回来,免得她再受苦。”

“恩,言之有理,她也受了这么久的苦了。”高欢微微点头,准备答应。

身边堂弟却道:“小妹落入杨昭已久,与其将她接回来,倒不如把她嫁给那杨昭,日后还可以当我们的眼线,帮我们做内应。”

听得此言,高澄急道:“小妹是为高家才落入敌手,现在不把她救出来,反而要把她嫁给敌人,恐怕小妹会寒心的。”

堂弟却漠然道:“小妹是高家人,为家做点牺牲也是应当的,况且她落入杨昭手里这么久,谁能保证杨昭那禽兽有没有侵犯她?若已经侵犯了,接回来还有什么用?”

“你——”

高澄听完气的捶胸顿足起来,但是细想,又觉得有理。

这时,一直沉默的高欢叹道:“哎,杨昭终究是我们的敌人,现在联合起来,也只是暂时之举,把云美留在那里,说不定日后确实可以帮助到我们。”

高欢这般一说,便是表明了自己的决定。

无奈之下,高澄只好闭口不言,暗自叹惜。

襄城,军府。

杨昭的细作传来情报,言是刘邦突然中风,整个人已陷入了昏迷的状态,而军政大事都委以旁人主持。

这消息很快传到了大街小巷,军民们议论纷纷,惶惶不安。

种种迹象表明,刘邦大限将至,旁人正在抓紧夺权,为扶刘尚继位做着准备.. .....

这日,杨昭正在与众谋士商议对付南墓的对策,门外亲军来报,言是出使高欢那的使者已经归来。

杨昭精神一振,摆手道:“请使者进来。”

不多时,风尘仆仆的使者步入堂中,拱手拜见。

“此番关中之行,不知结果如何?”杨昭客气的问道使者。

使者欣然道:“回主上,宇文泰和高澄二人都答应了联合之事。”

听得此言,杨昭以及众人闻之,都面露喜色起来。

“很好,咋们这会让赢政尝尝三路联合的厉害。”杨昭哈哈笑着,并挥手准备让使者退下。

这时,使者表情一转,再道:“回禀主上,高欢虽然答应了,但是还提了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