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1325章

作者:天命杨昭

杨昭一听到赵匡胤回援时,又撤兵回鄂州城,拥兵观望。

如此往复,杨昭和赵匡胤就像猫和老鼠一样,来来回回,就是抓不到,倒是把赵匡胤折腾的不轻。

赵匡胤无奈的站在废墟之上,沉思起来,如果继续驻守九江城,粮草的压力又太大,不留兵嘛,又怕九江城再次被杨昭夺回。

此时的赵匡胤感觉到,如今的九江城,已经成为了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却又弃之可惜。

最终,在田川的建议下,赵匡胤将驻军之地,由九江城移至了桂口。

桂口一地,据守着青狮湖的江口,也是一个军事要地。

宋军的退出,九江城就成了两国之间的无人区,方圆百里,寸草不生,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看到赵匡胤退到桂口,即使他真有胆突袭杨昭,也必须要通过百里的废墟,自然会引起杨军的注意,所以,宋国的威胁终于降到了最低。

此时的杨昭,终于腾出空来,专心对付萧绎。

于是,当赵匡胤一退到桂口,杨昭留下薛安守卫鄂州城之后,就自己带着大军去与李松、陈霸先二将会合。

萧绎听到杨昭的大军即将前来,想也不想,立刻退还了长沙。

中军大帐。

肉香缭绕,酒气扑鼻,杨昭正在设宴款待李松和陈霸先。

“本将能安心退宋,全靠你两这后方坚守的好,来,咱们喝一杯¨~。”

二将听到杨昭的赞扬,欣慰不已,连连称谢,举杯饮尽。

美酒下肚,气氛也愈加轻松。

“如今,宋国威胁已经降低了,本将就想立刻用兵,灭了萧绎那小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杨昭询问道。

李松却道:“主上,恐怕眼下不是最好的机会啊。”

“此话怎讲?”

杨昭觉得好奇,便问道。

“萧绎虽然是强弩之末,但是毕竟还有一万水军,还有谢玄此将,还是有些战斗力的,主上若是执意要攻,自然是可以拿下,但是现在正值秋收之际,若耽误了秋收大事,也是得不偿失啊。”

李松说道。

杨昭点了点头,欣慰的说道:“没想到,你想的还恨周全,那依你看,本将接下来又当如何?”

“末将以为,秋收大事,主上应全力以赴,在萧绎那边,我们可以略施小计,让他放松警剔,等到秋收完毕,主上一举南下,杀他个片甲不留。”

李松又道。

杨昭暗暗的点了点头,内心已经十分肯定李松。

杨昭顺势问道:“那你说说,怎么略施小计?”

李松立刻移座近前,附耳将他的计策小声的说了出来。

杨昭听着听着,脸上扬起了一丝冷笑。

两天后,杨昭又留下了李松和陈霸先镇守巴城,然后带着其余大军尽皆北还。

在走的时候,杨昭在李松的建议下,还派人向萧绎送了一封手书。

在书信中,杨昭说他之所以进攻南墓,都是受萧琮之邀,如今萧琮已死,他愿与萧绎就此息兵,互不相侵。

杨昭带兵回往襄城之后,就让三军青壮,都投入到了秋收当中,将士们都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全力秋收,一方面是确实需要,另一方面,自然是想麻痹萧绎。

出了秋收之计意外,杨昭还实施了李松惑敌之计的第二步:上坟。

从巴丘回来的第二天,杨昭就调遣了几百名知名工匠,对萧衍的墓坟大加修葺。

等到坟墓修完的这天,杨昭率领着众部属,亲自前来祭拜萧衍。

在众人面前,杨昭还宣读了一份祭文。

在祭文中,杨昭深切悼念了萧衍,还肯定了他的 治国功绩。

悼念结束以后,杨昭还在坟墓前面喝起了酒,一边喝,一边怀念起过去的种种,回忆起过去那段互相扶持,共御外敌的感人岁月创。

……

左右听到看到这一幕幕,都被感动的不醒,忍不住潸然泪下,整个祭奠现场,也是充满了哭啼之声。

此时,跪在坟前的桓柔和桓姝二妇,更是哭红了双眼。

一番祭奠之后,夜幕悄然降临。

杨昭这才将哭泣的桓家二妇扶了起来,安慰道:“¨〃两位夫人请节哀吧,我想先夫也不想看到你们如此难过。”

“将军你大仁大义,妾身二人感激不尽。”

那桓氏二妇连连谢道。

杨昭道:“这都是本将应该做的,天色不早了,夫人们先回城吧,以免受凉。”.

===第1084章 声东击西攻萧绎(求全订)===

州牧府。

萧绎手中拿着杨昭祭奠的祭文,怔怔的发呆,满脑子的疑狐。

“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萧衍内心不停的揣摩着。

旁人可能对真相有所不知,但是萧绎怎么可能忘记。

如果不是杨昭无端入侵梁国,父亲怎么可能气出大病,如果不是杨昭霸占自己的母亲,还将母亲的画像赠给父亲当生日礼物,父亲怎么可能会死。

所以说,父亲就是被杨昭活活气死的。

他不仅气死了自己的父亲,还设计让自己亲手射死了弟弟萧琮。

就这样一个诡计多端的人,怎么可能突然愿意和平相处了?!

“假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