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298章

作者:天命杨昭

杨昭剑眉微微一皱。

滑台城乃黄河南岸重镇,正对北岸黎阳城,便是通往河北的门户。

杨昭预测到窦建德挥师南下,必会由黎阳渡河,兵围滑台。

故此,杨昭在西征之前,便任命梁国公杨义臣为河南道行军总管,统兵五万镇守滑台,并以新文礼,新月娥兄妹为副将,辅佐杨义臣。

只要滑台城不失,窦建德纵有百万大军,也休想在黄河以南立足,更莫谈威胁洛阳。

但眼下,却出现了意外。

杨义臣竟为流矢所伤,五万大军失去了主心骨,新文礼资历能力都远不及杨义臣,无法镇得住军心。

“陛下,滑台若失,窦建德大军将横扫河南诸郡,洛阳必将有危,介时李渊再卷土重来,我军就要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先救滑台要紧。”

李秀宁强压下了复仇怒火,竟是劝杨昭放弃追击李渊,回师东援滑台。

她虽然深恨李渊,但到底还没被怒火冲昏了头,不敢因一己之怒,误了杨昭25的大局。

杨昭再无犹豫。

当下,他也来不及庆贺长安攻克大功,留杨林统帅五万兵马,坐镇长安,抚平关中诸郡,防范李渊父子卷土重来。

杨昭则亲率十万大军,即刻起程东归。

大军一路疾行,两日后抵达了陕县,与李靖所部会合。

为了防范晋军分兵,再由河东偷袭陕县,截断他西征关中大军的归路,杨昭特意留下了李靖这员军神,坐镇陕县。

入夜,县府。

杨昭召见了李靖,将关中战事经过,以及滑台方面的消息,都说与了他。

“陛下用兵之神,虽孙武再生也未可匹敌,尤其破长安的手段,当真是神来之笔,当真是叫臣开了眼界。”

这位自负将才的军神,对杨昭是由衷的佩服。

杨昭一笑道:“恭维的话就不必说了,药师,朕此番去解滑台之围,你有何妙策?”

李靖拱手道:“妙策臣不敢当,倒也有一些见解,不知当讲不当讲。”

“咱们君臣之间,自当知无不言,坦诚相待,你但说无妨。”杨昭摆手道。

李靖便拿出地图,铺在了杨昭龙案前。

“陛下虽然新破长安,将士们斗志正盛,但连月的征战,士兵们必已疲惫,粮草消耗也甚巨。

那窦建德养精蓄锐已久,此次出兵不过半月,士兵斗志体力都正处巅峰,且他背靠整个河北,粮草充足。

所以,臣以为,此次陛下解滑台之围,利在速战,决不可与窦建德相持太久。”

李靖不愧是军神,这番话与杨昭不谋而合,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杨昭点头道:“不错,朕也有此意,药师你想必已有良策。”

“陛下请看。”

李靖移步上前,手指向了地图。

“窦建德倾巢而出,后方反倒兵力空虚,倘若陛下分一支万余人的兵马,从小平津渡河,沿着黄河北岸,大张旗鼓的东进,宣称要攻取黎阳,必会令窦建德大为惊恐。

黎阳城乃北岸重镇,又是夏军的粮草屯集转运之所,一旦有失,十七万夏军便将被截断在黄河南岸。

所以臣料想,窦建德要么直接全军撤回河北,要么就会分出重兵,前去镇守黎阳。

若是前者,滑台之危不战而解,自然是最后。

倘若是后者,夏军在南岸的兵马至少会减半,介时陛下趁势率大军直奔滑台,里应外合,必可大破敌军。”

李靖洋洋洒洒一番话,为杨昭献上了一计。

“魏围救赵,声东击西?”

杨昭抬头看向李靖,说出了这八个字。

李靖一笑,拱手道:“正是如此。”

杨昭站起身来,盯着地图沉吟良久,权衡李靖这一计的利弊。

蓦然回首,他眼中已尽是决毅。

“李靖听令。”

“臣在。”

“朕命你率一万兵马先行,由小平津渡河,杀入河北境内,打着朕的旗号去奔袭黎阳,即刻出发。”

“臣领旨。”

李靖再次受到重用,率一万兵马,星夜兼程,先行赶往洛阳。

杨昭则自统主力大军,随后东进,过洛阳而不入,直奔滑台城而去。

滑台城北,夏军围营。

御帐内,一片惊哗。

窦建德脸色凝重,眼神中闪烁着惊讶费解,久久不语。

御前的夏国众臣们,则是惊议不断,啧啧称奇。

长安被破,杨昭率军东归的消息已然传到,岂能不令夏国君臣震惊。

“李渊十几万大军,竟然守不住长安城,被那杨贼这么快就攻陷,实在是出乎朕的意料啊。”

窦建德将那战报,扔在了案几上,不由叹息起来。

他言语中,隐隐有几分忌惮之意。

“李渊父子无能,失了长安也在意料之中,父皇无需在意。

眼下那杨义臣已重伤,滑台隋军士气低落,我们只需再猛攻几日,必能破城。

到那时,那杨昭纵然率大军前来,又能如何。”

一片惊异中,响起一个傲然狂烈的女子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