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364章

作者:天命杨昭

宫中,一身喜服的裴翠翠,正坐在喜榻上,神色既是期盼,又有几分不安。

“今晚陛下同纳二妃,不知会先来临幸谁,要是我就最好不过了……”

裴翠翠揉着巾帕,心中思绪万千,时而脸红如晕,时而又白。

半晌后,她又安慰自己:“你已经成了陛下的妃子,这是天大的幸运,天下多少女人盼都盼不来,我怎能奢望更多,陛下什么时候临幸,不都是一样么。”

正自宽慰时,宫女兴冲冲的进了来,喜道:“娘娘,恭喜啊,陛下翻了娘娘的牌子,已经到宫门外了。”

裴翠翠欣喜万分,一跃站了起来,匆忙整理衣容,既是含羞又是憧憬的赶往了宫门外。

此时,杨昭已下了御辇,正信步走来。

“臣妾恭迎陛下圣驾~~”

裴翠翠福身屈膝见礼,盈盈下拜。

“爱妃免礼吧,快快平身。”

杨昭一笑,便俯下身来,温柔的将裴翠翠扶了起来。

四目相对。

裴翠翠心头怦然而动,眼中不禁盈起了几分感动欣慰的热泪。

经历了那么多波折,今日,她终于能成为杨昭名正言顺的女人,那份不容易,那份感慨,唯有她自己才能体会。

“翠翠,天色不早,我们早些休息吧。”

杨昭携起了她的手,面带笑意,牵着她步向殿中。

裴翠翠当然知道要发生什么,既是期盼又有几分忐忑,含着带笑,紧紧的抓着杨昭的手,随着他入了宫门。

宫门反掩上,不多时,里边的红烛便尽灭。

·· ·····求鲜花·· ···

门外守候的宫女们,皆是低眉窃笑。

月上眉梢,正是良辰美景。

当晚,杨昭便临幸了裴妃。

第二晚,自然便该着新妃,两位新纳的妃子,都接受到了君恩。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杨昭不忘萧美娘的叮嘱,在宠幸两位新妃之时,尽量都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不冷落任何一位妃子。

宫中享帝王之乐时,杨昭当然不会忘记他中兴大隋的初心。

覆灭晋国,一统北方的战争,已迫在眉睫。

自大军班师还朝后,抚定河北,休整士卒,编练新军,屯集粮草的诸事,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

......... ..... 0

河北诸郡刚刚收复未久,还未从战火的荼毒中恢复过来,杨昭为了减轻当地百姓的负担,不但没在河北征兵,还轻徭薄赋。

所以,此次灭晋,依旧只能靠关中,河南等中原诸郡来提供兵源粮草。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晋国只并州一隅之地,民少地贫,经历了河北之战的失利,又损失了数万精兵。

根据现有的情报,李渊父子现下能够调动的兵马,不超过九万人。

而大隋,就算不调运河北之兵,此番灭晋至少能动用三十多万兵马。

三倍的兵力优势,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大隋对晋国,可以说是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李渊唯一所能依仗的,就是并州的山河之险了。

并州之地,表里山河,西面有黄河天险,南面有王屋山,中条山等数条山脉阻挡,其东面,则是不逊于秦岭的太行山险。

除此之外,并州内部,还有壶关,雁门关,娘子关等数座雄关,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地利,就是李渊父子的唯一优势。

杨昭却毫无忌惮。

春耕结束,夏粮收获,转眼已进入到了秋末。

府兵们务完农桑,终于进入了农闲之时,伐灭晋国,一统北方的战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这日午后,大隋朝的精英们,尽集于太极殿。

杨昭召集满朝文武,共商伐晋大事。又.

===第352章 观音,是舅舅误了你(一更求全订)===

李秀宁,竟要再次请缨出征。

而这一次,杨昭要灭的,可是李渊父子,是她的父兄。

“秀宁,依朕看,这次你就和她们一样,都留在宫里等朕回来吧。”

杨昭不想让李秀宁为难,好意拒绝了她的请求。

李秀宁正色道:“臣妾知陛下担心什么,正因为臣妾与李家的关系,所以这一战,臣妾才必须前去,唯有如此,才能斩断羁绊,解开臣妾最后的心结。”

杨昭心头一震,立时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

沉吟片刻,杨昭便拂手道:“朕明白了,既是如此,那朕就依你所请,你跟朕一同前去伐晋吧。”

“多谢陛下!”

杨昭翻身跃上乌骓,辞别了众妃,策马离宫。

这一天,洛阳百姓万人空巷,恭送他们的天子,再次御驾出征。

杨昭率军离开洛阳,由小平津渡河,进入到河内郡,向北直奔上党郡而去。

上党一郡,虽是表里山河,但毕竟不是与世隔绝25,还有一条上党径,与河内郡连通。

杨昭入河内后,便选择这条山径,悄无声息的进入晋国境内。

上党径位于太行山间,盘旋曲折,崎岖难行,与秦岭蜀道不相上下。

杨昭和他的将士们早有准备,一路开山架桥,日夜不停的向北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