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525章

作者:天命杨昭

江面上,无数战舰从长江入洞庭湖,驶入巴陵水营。

杨昭在攻克江夏,诛灭刘光世后,进入了南湘。

江夏已得,楚地东大门已握于手,险要尽得,就算北归,也不必担心明军威胁。

所以,杨昭决定班师北归,去应付高句丽的南侵。

北归之前,杨昭要先解决了逃往南湘的赵恒,尽得楚湘之地,永绝隐患。

楚湘之地,古名为荆州,以长江为界,江北诸郡称之楚地,江南诸郡称又之湘地,又称南湘诸郡。

这南湘之地,下有沅陵,巴陵,武陵,长沙,衡山,零陵,桂阳七郡。

郡数虽多,却多为山地丘陵,土地远不及楚地诸郡肥沃,人口自然也要远少于楚地,故经济军事实力并不甚强。

南湘七郡中,只有长沙郡土地丁口较为可观,为七郡之首。

赵恒乃赵光义次子,赵构之弟。

那赵构为赵匡胤喜爱,一直养在身边,赵恒则跟随于赵光义左右。

当初赵光义退守江陵后,便派赵恒前往南湘诸郡坐镇,一来筹措粮草,征募新兵,二来也可稳定南湘人心。

如今,赵光义覆没,赵恒则奉赵匡胤之命,盘踞于长沙郡一带,仍旧抱着一线希望,以期能撑到赵匡胤杀过三峡。

杨昭收拾完了刘光世,便要顺道把赵恒也灭了,拔除赵匡胤在三峡以东,最后一根苗子。

大隋兵锋入湘,南湘诸郡无不震恐。

巴陵,沅陵,武陵诸郡郡守,恐惧于杨昭的天威,纷纷开城请降。

而衡山,桂阳和零陵三郡太守,因中间还隔着长沙郡,不好公开投降大隋,却又各种借口,拒绝了赵恒的调兵之令,观望成败。

赵恒能动用的兵马,唯有长沙太守王若钦麾下,不足八千的湘兵,以及他自己东拼西凑出的五千兵马。

杨昭以郑成功为先锋,沿湘江南下。

赵恒不敢正面交锋,接连将北面各城弃却,一路退至了郡治长沙城一带。

王若钦率八千长沙兵入驻长沙城,赵恒则率五千兵马安扎于城西水营,形成了犄角之势。

此时大隋的主力兵马,已陆续在北归的路上,杨昭用于征讨南湘的兵马,也就四万左右。

郑成功所率先锋军,不足两万,推进至长沙城后,兵力不足,无法展开进攻,双方形成对峙。

接连的大战,再加上几天江上颠簸,士卒精力疲惫,为确保将士体力,杨昭不得不放缓行程,让将士们下船登岸休整。

临时行营,皇帐。

“陛下,郑将军从长沙城发来了消息¨~。”杨业跟入了大帐。

杨昭将战报展开细看。

一旁的杨业,却眼神中闪烁着一丝诡笑。

杨昭情报放下,问道:“长沙形势,你有何看法?”

杨业便道:“王若钦有兵八千,赵恒手握五千兵马,加起来近一万三千人马,郑成功却仅有两万兵马,赵恒以逸待劳,占有优势,却不敢主动用兵,这其中必有原由。

臣猜想,那王若钦,未必对赵恒完全听命。”

杨业所说,正是杨昭所想。

他便冷笑道:“他们各怀鬼胎,只能坐等朕灭掉他们了。”

杨业却道:“陛下亲临长沙,灭掉赵恒小儿自然不在话下,但眼下幽州战事吃紧,陛下要急着北归,如何能以最短的时间灭了赵恒,才是首要。”

“你心中,应该已有计策了吧。”杨昭笑问道。

杨业眸中掠起几分诡色,冷笑道:“秦桧南逃路上,为我军所截,此人乃赵光义心腹,必得赵恒信任,臣以为,此人可以一用。”

秦桧。

杨昭会意,不由笑了。

……

三天之后。

杨昭亲率后续步骑,抵达长沙城。

会合郑成功的先锋军,隋军兵力达四万之众。

隋军从数量上,三倍于敌军,皆为精锐,这一战优势明显。

当天,杨昭便令诸将,把长沙围住,切断王若钦与赵恒之间联系。

杨昭却没即刻攻城。

他不想把这一战,变成消耗战,以拖延他北归的时间。

且长沙郡是南湘七郡中第一大郡,长沙城虽不及江夏坚固,也是城高墙厚。

王若钦所率八千郡兵,以凶悍著称,战斗力也还是有的。

皇帐。

杨昭闲品着美酒,片刻后,一名眼神不安的文士被押入。

秦桧。

在听闻刘光世兵败后,他即刻选择弃营而逃,试图穿过隋军防线,前往长沙投奔赵恒。

可惜在途经巴陵时,降卒出身的一队隋军,认出了秦桧,便将他捉拿了起来。

杨昭本打算要了他的命,不过根据杨业献计,却打算再利用下他。

“¨〃来人啊,赐座!”

见秦桧入帐,杨昭给予了相当的礼遇。

秦桧愣在原地,一脸受宠若惊。

他以为,他乃赵光义心腹,被俘之后,杨昭必杀无疑。

却没想到,杨昭会这般礼遇他,自令他感到手足无措。

杨昭竟还给秦桧上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