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603章

作者:天命杨昭

各种矛盾汇聚一起,明国军民,对朱元璋的失望,已近极限。

江宁被围,使江宁士民陷入危难,明人对朱元璋不满,达到空前。

几万份《告江宁军民书》,往城中一箭,催涨军民对朱元璋不满,这种情绪,像火药桶,随时可能被引爆。

杨昭也知道,光靠檄文,不可能拿下江宁,想破城还要靠硬的。

杨昭进行心理攻势时,叫士卒抓紧休整,令后方文臣将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

杨昭意图明了,先对敌人精神打击,只等粮草足够,再发动全面进攻。

隋军士气高涨,杨昭信心百倍,做着攻城准备,城内朱元璋却沉浸苦恼中。

朱元璋可用之兵,只有三万,士气低落,人心惶惶。

城外隋军,却达二十四万,朱元璋要对抗七倍隋军。

兵微将寡,朱元璋只得从明国腹地,抽调郡兵,填补兵力不足。

郡兵虽战力低头,好歹能充人头装样子。

朱元璋抽调兵马,又向江宁城士民发令,想要强征他们,充实守备力量。

若城中的士民真心出力,朱元璋至少能凑出五千兵马。

朱元璋的愿望,却被杨昭破坏了。

原因在于《告江宁军民书》。

张居正所写这道檄文,勾起城中士民仇怨,威胁之词,使他们畏于杨昭之威,恐助朱元璋,城破后会被清算。

种种考虑下,江宁城中士民不敢相助朱元璋,各样理由拒绝。

朱元璋令下多日,却只得不到九百人。

大殿。

朱元璋看着《告江宁军民书》,脸庞扭曲变形,燃烧恨意,眼珠几乎迸射出来。

“¨〃你这个叛国之贼——”

朱元璋怒骂,将檄文几下撕碎,扔到阶下。

“杨贼,你这个奸贼,你以为得叛贼相助,凭一道檄文,就能煽动朕的子民,背叛朕吗!”

朱元璋咆哮即骂。

侍从们胆战心惊不敢说话。

殿外响起了脚步声,徐达刘伯温走了进来。

对视一眼,他们已明白什么。

刘伯温宽慰道:“杨贼可笑,单凭一叛贼,就想瓦解我士气,可笑啊。”

刘伯温一番话令朱元璋表情好转,怒气渐平。

徐达轻吸口气:“陛下,江宁之重在于台城,那里必是杨贼主攻,臣请陛下给臣拨一万兵,臣必可守住台城。”

徐达不提便罢,一开口,朱元璋就沉声道:“上次朕给你三万兵马,你没守住当涂,现在你要兵,你到底有没信心守住?”

朱元璋气昏了头,竟在质疑徐达能力。

朱元璋对徐达是何等信任,何 曾说过这样重话。

徐达身形一颤,面现愧色,心头刀割。

当涂一败,徐达确实自责,回京便向朱元璋谢罪,请朱元璋别择贤能守江宁。

朱元璋对徐达有抱怨,但诸将死伤无数,放眼众将,只有徐达有统帅之才。

朱元璋没办法,只安慰徐达几句,叫徐达担当重任。

不料他被气昏头,怨气冲脑,不给徐达面子,埋怨起徐达尤。

话一出口,朱元璋意识到伤徐达心,不知该怎么收回,又不伤颜面。

徐达尴尬立在那里,羞愧伤感,不知如何是好。

李善长见状,便也教育道:“徐将军啊,你当涂失利之事我不说了,你看看你推荐那张居正,竟背叛陛下,还写这檄文诬蔑陛下。”

张善长乃文官之首,与徐达素来不和,如此正好落井下石。

他这番话一出口,朱元璋刚平伏下怒火,转眼被点燃。.

===第560章 诸将奋勇,攻陷台城(四更求全订)===

李愬率领陷城队扑城下,云梯起,成千上万隋军,疯狂向城头爬去。

隋军热血昂扬,不惧生死,向城头狂爬。

城门一线,千名士卒纵巨大冲车,对城门轮番撞击。

台城西门,五万隋卒,覆盖城墙,向城头漫去。

朱元璋知存亡时刻已到,由不得他躲下去,只得-咬牙顶着箭矢站起。

只见城前隋军漫漫,铺天盖地,望不到-尽头。

朱元璋倒吸口凉气,眉头皱起,背上升起寒意。

深吸一口气,他屏压惧意,脸上挤出傲色,大喝:“大明儿郎,站起来,保家卫国,将隋狗杀尽!”

朱元璋一喝,激励起士卒信心,诸员大将各自喝斥兵马,从城垛站起应战。

明卒士气低落,基本战力还有,在朱元璋及诸将催逼下,勉强鼓起勇气,站起反击隋军进攻。

城头箭如雨下,明军弓弩手顶着隋箭,向隋军陷城队反击。

利箭如雨。

一块块飞石,如流星砸向城下。

巨大檑木,呼啸滚落。

鲜血飞溅,惨叫声不绝。

隋卒被射中头颅,血肉之躯被檑木辗碎,云梯被推翻,沿城隋军成片倒在血泊中,损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