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第139章

作者:百分之七

这三条建议的确都是有用之策,但全是逃避之法,也就是打不过你,我跑还不行?

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解决之法。

江北然看完奏折后虽然表示同意,并让石兴安抓紧去实行,但心里却是把这件事给惦记上了,准确的说是把石兴安之前那条凿运河的建议给惦记上了。

从一开始石兴安便承认了,那条奏折的确有试探之意,但也不是完全无法执行,只要皇上能调动修炼者,这一大工程绝不会太过劳民伤财,而一旦建成,那可是功在千秋之事。

看着地图上一块又一块的旱灾地区,江北然靠在龙椅背上开始闭目沉思。

‘调动修炼者吗……’

很难,非常难,要知道不论是正派弟子还是魔教弟子,他们帮助老百姓的前提都是“一时兴起”或者“举手之劳”。

也就是对他们来说很轻松或者很容易完成的事情他们是愿意帮忙的。

但开运河这种事情,就算让修炼者来,也是一件无比浩大的工程,因为凿运河又不是运起玄气一顿狂轰乱炸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份精细活。

也就是说需要大量修炼者放弃修炼的时间来帮老百姓去挖运河,一天两天的,也许他们还能凭着一腔热血去干,但一年呢?十年呢?

当然,如果能付出相应的酬劳,想要驱使修炼者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江北然一开始就发现了,在这个玄幻世界里有的也不仅仅是强强对决和天下第一,更多的还是“柴米油盐”。

修炼者也需要赚钱。

但疲弱的朝廷压根本不可能给出让修炼者满意的报酬啊。

‘果然不管想实现什么目标,先赚钱才是第一位的啊。’

想到这里,江北然的思路一下就活泛了许多,毕竟他在归心宗时,脑子里就早已有了江氏娱乐帝国的雏形,只要再完善一下,那等他彻底熟悉了朝廷,以及黑白两道瓜分完“蛋糕”后,江北然认为这件事绝对是有搞头的。

少林功夫加足球嘛,能没搞头?

“尽忠啊。”江北然闭着眼睛喊道。

“奴才在。”伺候在旁的顾尽忠连忙应声道。

“去帮朕把《问水集》和《水道提纲》拿来。”

“遵旨。”

江北然第一天来时便给了顾尽忠一个可以说简单,也可以说不简单的考题,那就是让他将静心殿里的所有书列出一个清单。

若是顾尽忠这内官监私礼做的称职,那自然可以依据采买时留下的依据或记录迅速将清单办妥,但若是他不称职,那想要在一天里完成还是很有困难度的。

最后事实证明这位内官监私礼做的还不错,虽然超了一点时,但还是顺利整理出了静心殿所有书籍的清单,并且还将书中大概内容的注给做好了,若是把他放官场上,也算得上一位能吏。

不过这也让江北然对那个邓博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皇帝若是很行,那自然是君圣臣贤,主圣臣良,但若是皇帝不行,那手下自然都是些贪官污吏以及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

也就是说既然能从领头的看出他的手下什么水平,反过来也一样,手下的什么水平,也能看出一些他们领头的什么样。

但这邓博手下既有那些完全就是“混子”的年轻官吏,事后在江北然的查问下,这些人的确是通过“买官”入的朝堂。

而当一个朝廷开始买官卖官时,那基本也就快走向尾声了,可朝堂上却又有不止一个像石兴安这样的骨鲠之臣,当江北然那日“早朝”仗责完那些尸位素餐的衮衮诸公,不少大臣都纷纷来谏,提出了自己的种种看法。

当江北然将他们招入宫时,他们不仅能对自己的管辖领域对答如流,且还能为其他在其他事情上提出新思路。

甚至像顾尽忠这样被留在宫里的太监,大多也是有能力的,他们并不是只会溜须拍马,伺候人的小太监,而是真正为皇帝和大臣之间架起桥梁的宦官。

能把一个朝廷的大臣搞到如此两极分化,江北然也觉得那邓博也算个奇人了。

江北然也询问过那些大臣对邓博的看法和印象,他们回答的也很痛快,认为邓博是个有志向的皇帝,但步子迈得太大,且受了小人蛊惑。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邓博刚登基时也是励精图治,勤勉的治理着国家,但后来却突然性情大变,仿佛一夜间对治理国家失去了兴致,只是表面上还会上朝议事,主要精力却转投到其他事情中。

了解内幕的江北然自然知道邓博那段时间应该是酝酿他的颠覆峰州计划去了。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邓博的理念和殷江红算是相通的,都认为皇朝的威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然而他却不打算带着殷江红一起玩,打算在废墟上重建一个他有话语权的朝廷,那殷江红能答应?

但当江北然问起这个蛊惑了邓博的小人是谁时,众大臣就纷纷表示不知道了,同时话语中还透露出了担心,怕江北然有一天也会性情大变。

“陛下,书拿来了。”

收起脑中的诸多想法,江北然睁开眼坐起身将两本书接了过来。

翻开《问水集》,江北然一边看一边朝着束罡的方向开口问道“太傅,以你所见,凿运河一事是否可为?”

束罡躬身道“老臣不懂水利之事,只知书上曾记载过开鸿沟的先例,是以引河水循安洪之水入衡。”

“哦?是哪本书?”

束罡思考片刻,回答道“书名为《安洪水利录》”

‘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满意的点点头,江北然立即开口道“尽忠啊,去替朕将此书拿来”

“遵旨。”

很快,顾尽忠便拿着一本封皮有些陈旧的书走了回来,江北然接过后立即翻看起来。

但看完后却有些失望,因为这所谓的鸿沟和运河比起来,那最多也就算个自来水管,简直没有可比性,若是真要挖运河,这本书上面所写的东西虽然可以借鉴一些,但能借鉴到的并不多。

不过这鸿沟挖通后的好处却是让江北然更加坚定了要凿运河的心。

首先一点,只要将运河从南挖到北,成为一条大动脉,一下就可以让南北贸易变的极为便利。

当然,江北然更看重的还是抗灾防灾这一点,运河的开通对于某些旱灾地区来说可就是开通了“生命之河”。

一旦灾情发生,赈灾物资可以迅速通过大运河送往灾区,且人工运河本身就是起到了输送水源的巨大作用,一旦发生旱灾,地方和朝廷都可以通过运河便捷的将水送往受灾地区,完成对干旱地区的滋润。

这无疑可以极大提高朝廷的赈灾能力以及灾情发生后广大百姓的存活几率。

小小一条鸿沟就能救一郡之地,那若是那开了运河,可以说整个峰州以后都不用太过担心旱灾了。

至于修运河的难度嘛,江北然虽然不知道水利工程怎么搞,但既然隋朝就能凿运河,江北然相信技术难度上不会太高,晟国内应该也能找到相应的人才。

放下书,江北然看向束罡问道“太傅啊,若是让你举荐一人来开凿运河,你会举荐谁?”

束罡听完拱手道“老臣很少过问朝堂之事,实在不知该举荐哪位官员,还请皇上恕罪。”

因为太傅一职的特殊性,在已经被架空成虚衔的情况下,就算束罡想去跟朝堂上的官员打交道,大多数官员也是避之不及的。

江北然之所以这么问,也就是随手敲打一下,当皇帝嘛,这点精致的小习惯还是要有的。

将开运河这一注定需要很长时间来筹措的事情放到一旁,江北然思考片刻道“太傅,如今朕已经逐渐熟悉朝堂之事,也明白晟国已是百废待兴之态,你认为朕接下来刚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

邓博在位十余年,大多数心思都放在了如何颠覆黑白两道上,对国家的治理自然是没有太过上心的,因为在他的计划中,峰州是注定要乱成一片,他治理的再好也没用。

所以如今的晟国,百姓住在繁华之地或者附近有正派或魔教接济的镇子里还算能活,但一些偏远的郡县以及村庄可就是民不聊生了。

在还不能调动修炼者的力量去帮助民众时,江北然还需要先想出些政策来帮助他们自救。

束罡听完拱手回答道“老臣以为现在的政策皆需与民休息,恢复最基本的生产力,譬如轻徭薄赋之策。”

江北然听完点头道“理当如此。”

见江北然采纳了第一条,束罡继续道“邓博在位期间,买官卖官,横征暴敛,滋生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若想让国库再次充盈,须大力反腐,调拨一批廉洁奉公的官员上任。”

江北然听完叹口气道;“可一时之间去哪里寻得如此多廉洁奉公的官员呢?”

“皇上可开恩科,招天下能人来士。”

“这倒是个主意,朕明白了,还当如何?”

“老臣还有一谏,不知当说不当说。”

江北然听着眉头一皱,“朕从开始不就说过,无需担心朕猜疑与你,就凭你们,还害不了朕。”

江北然这话虽然霸道,却是让束罡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

于是他躬身继续道“老臣建议加强中央集权,重新架构朝廷格局。”

“哦?”江北然一下就听懂了束罡的意思,“太傅的意思是……朝廷内有些大员的权力过大了?”

“正是。”束罡呼应道。

“好,此事朕与你晚些再详细商讨,下一策。”

“请陛下布施新政,管理全国军队。”

“军队……”

江北然咂了咂嘴,没错,晟国也是有军队的,但军队并不是用来打仗,毕竟在修炼者面前,军队数量再多也只是炮灰,在这个国家中,军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百姓,让他们不要乱跑乱闹。

另外治安也不可能全靠正派宗门来管,一些普通的山贼土匪,还是需要军队去清剿。

“军队有何问题,还请太傅细细说来。”

束罡拱手道“老臣只知国家之军队已成了某些权臣的私军队,若是不加以管理,恐成祸患。”

“朕明白了。”江北然用力的点下了下头。

第二百零一章 国家形成

傍晚时,与江北然探讨完新政令的束罡告辞离去。

在门口等了一下午的沐瑶一见到束罡出来,便迫不及待的转进了静心殿中。

正用毛笔将刚才所议之事一一写下的江北然抬头看了沐瑶一眼,又重新低下头道“给你的书看完了?”

“看完了。”沐瑶点头。

“有何感想?”

“原来这片大陆上一开始是没有修炼者的啊。”

江北然听完不禁在心里吐槽道‘合着原住民大多也没这常识啊。’

在翻阅史书时,江北然才知道原来古代时这个大陆上也尽是些普通人,实行的是人王分封制,也就是全大陆只有一个主人,被称为人王。

人王死后,大陆就由他的嫡长子继承,称为下一任人王,而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则称为诸侯,并可以获得一块巨大的封地,拥有这块封底上所有的资源和子民。

而这一块又一块的巨大封地,慢慢变演变成了国。

接着同样的剧本再次上演,当各国诸侯死去时,他的嫡长子就会成为下一任诸侯,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则在诸侯国内得到一块小封地,这块小封地就称之为家,这些家的主人被成为大夫。

同样的剧本再往下,大夫的儿子继续封地,谓之士。

但士是最低一级的贵族,不会再有封地,但他们还是贵族,拥有着做官的权力。

如此一来,人王、诸侯、大夫和士就组成了这片土地上最初的贵族阶级。

士再往下,就是完全没有身份的平民了,被称之为庶族。

但庶族并不是最底层的,再往下还有奴隶。

贵族阶级有财产,有身份,庶族阶级有财产,无身份,奴隶阶级则是彻彻底底的黑户口,无财产也无身份,一生都只能被压榨剥削。

在这个最初的王朝,官员是世袭的,贵族阶级完全垄断了获取知识和做官的权力,各阶级之间没有任何上升渠道。

用网友们最喜欢的话来讲就是。

有些东西你出身的时候没有,那你这辈子也就一定不可能有了。

这样的统治持续数百年,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天下原来并不是无限大的,人王并不是永远有国能分给诸侯,诸侯也不是永远有土地给大夫……

这套看似永动机似的分封制度开始崩塌,给不出土地的人王被迅速架空,国与国之间开始为了土地而争斗。

而在战争期间,历史才出现了独属于这片大陆的拐点。

无数的庶民和奴隶在战争时激发了自己体内潜能,他们开始吸收天地间的灵气,并迅速涌现出了第一批修炼者。

成为修炼者后,这些长期被贵族阶级压迫的庶民和奴隶开始了对贵族阶级的血腥报复,但他们这些修炼者杀光了贵族,自己坐上王位时,又一个全新的问题出现了。

如果花精力去统治国家,修为跟不上的话,隔壁国家修炼者突破了,就会迅速打过来。

但如果皇帝一心修炼,不理朝政的话,国家又很快会民不聊生。

于是全新的政治体系出现了,修炼者从普通人中选出一个皇帝作为他的代言人,而修炼者自己则建立起宗门监督国家。

如此一来,这个大陆独有的国家体系雏形便初步完成。

之后的时间里,国家之间的互相攻伐从未停止过,但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土地,更多的还是为了修炼资源。

几个强大的宗门迅速占据了修炼资源最丰富的中原地区,一边摸索着该如何突破当前的修为,一边合纵连横。

起初因为成为修炼者的大多数都是奴隶和庶民,所以他们极度厌恶贵族阶级,将朝廷当成了玩物,里面的皇帝和大官都是徒有个头衔,其实压根就没什么权利。

如此时间一久,国家的治理自然又乱了起来,于是在这个新拐点上,修炼者群体又出现了不同的选择。

比如峰州这边就如殷江红说的那样,在发现各地民不聊生后,修炼者成为了正派,让自家弟子到处维护和平,但依然不给朝廷一点管制修炼者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