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28章

作者:不落骨

“免礼。”赵姬随声说道。

“母后怎么来了?”嬴政看着赵姬问道。

“本宫听闻今日朝议久久不结束,所以来看一看,路上也听说了一些今日的朝议的事情。”赵姬端坐着说道,王太后的气场大开,下方的大臣们低着头不敢抬头。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秦国朝堂所有势力的一次博弈了,吕不韦的丞相系、华阳太后的楚系、赵姬的赵系,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危机感,谁也不敢确定自己会不会是这次博弈的牺牲品。

“母后这件事是.”嬴政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长安君素来有贤名,丞相可要慎言,不如派人去查一查,还长安君一个清白。”赵姬不紧不慢的说道。

下方的成蟜脸色一变,请功和举荐的事情的确是他上报的,而且就在昨天芈朔给了送来了不少珠宝钱财,说是为了感谢,成蟜也没有拒绝,拉拢朝臣和培养势力少不了钱财的支持。

华阳太后看着成蟜的脸色就知道情况大事不好,于是说道

“那便查一查,如果长安君真的和他们同流合污,定不轻饶。”

“那就让廷尉去查一查。”嬴政说道。

“诺,臣这就派人去查。”姚贾说道。

“不用了,昨天臣的下属看到一行人驾着马车前往了长安君府,当时臣就觉得有些问题,便派人事后抓住了驾车之人,这是臣审问出来的。”吕不韦拿出一卷竹简说道。

嬴政点头示意,赵高接过竹简递给了嬴政,嬴政看完之后并没有多大变化,而是给了华阳太后,最后给了赵姬。

“丞相说有人给长安君行贿,而竹简上的便是行贿数目,可对?”赵姬说道。

“没错,是真是假,只要搜一搜长安君府便知。”吕不韦说道。

“长安君有何要说的?”赵姬看向了成蟜说道。

赵姬和吕不韦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成蟜,哪怕无法要了成蟜的命,也要让成蟜再无争夺王位的能力,赵姬身处后宫对于后宫的事项了如指掌,包括成蟜的生母夏太后。

成蟜的母亲是楚国人,加上夏太后的关系,所以华阳太后才会支持成蟜,如今夏太后的身体日渐虚弱,恐没有多少时日,只要借助这次的事情将成蟜的势力打压下去,成蟜便再也翻不了天了。

“终究是丞相的片面之词,长安君你自己来说,这件事究竟是如何?”华阳太后质问道。

“回禀大王,太后,芈朔确是带着钱财来拜访我,但是为了让我替他购买粮食以便救助灾区百姓,而臣举荐和请功的人员名单乃是和芈朔商议之后定下的,谁知此人竟然阴谋勾结地方,是臣识人不明,差点酿成大错,还请大王、太后治罪!”成蟜说出治罪两字的时候格外的重,他的心里已经在滴血了,他知道这次之后他将再无翻身的机会。

“既然是芈朔让长安君购买粮食,自然不存在贿赂一说,这只能说是长安君识人不明。”华阳太后说道。

“太后此言差异,臣听闻芈朔前后三次带着财宝去拜访长安君,如果是购买粮食恐怕用不了这么多吧?”吕不韦继续说道。

华阳太后脸色一沉,下方的朝臣再次根据这件事争吵了起来,楚系认为成蟜是识人不明,丞相系和赵系则是认为长安君有着受贿的嫌疑。

“够了!”嬴政拍案说道

“芈朔拜访长安君之事目的不明,等到廷尉调查清楚自然可以给长安君一个清白,但长安君识人不明差点举荐宵小之徒,不得不罚,罚俸一年,在家闭门思过三月,剥夺朝议资格,等到廷尉调查清楚之后,遣返回封地,与民劳作一年以作惩罚。”

嬴政的话出来,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成蟜更是低着头脸上满是狠厉,这些惩罚看似不痛不痒,哪怕是剥夺朝议也不过是暂时之事,但是遣返回封地,这意味着长安君再无竞争大位的资格,除非嬴政意外死亡或者造反。

“廷尉人力有限,而昌平君素来有贤名在外,责令昌平君负责协助廷尉调查这次治灾之事,诸位可有异议?”嬴政继续说道。

嬴政知道这次之后成蟜再无能和嬴政争夺王位的可能,所以不如卖个人情给楚系,从而拉拢楚系,毕竟他的手上能用的力量太少了,如果楚系真的一蹶不振,那么整个朝堂就是吕不韦的一言堂了,加上此事过后楚系必然遭受不小的打击,此时拉拢定然有效,楚系虽然鱼龙混杂,但还是有着能做事之人的。

大臣们看着拍案决定的嬴政,明白了这位大王不再是之前那个对人听之任之的傀儡了,已经露出了自己对权力的獠牙,这让这些大臣一时间不知道时好时坏,但是武将们对此却欣喜异常,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有野心的君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更多的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

“臣无异议。”吕不韦率先说道。

“臣等无异议。”

“两位太后呢?”嬴政看着身旁的赵姬和华阳太后说道。

“哀家没有异议。”赵姬说道。

华阳太后的脸色有些难看,最终不过是叹息一声说道“哀家也没有异议就这样办吧。”

“既然如此,今日朝议就到此结束。”嬴政脸上带着笑容说道,今天的朝议是他继位以来最开心的一次,他第一次不再是听之任之的角色,而是做出最终命令的角色,这让他很是兴奋,心中更是感激子游,没有子游他根本无法在楚系和丞相系的鹬蚌相争中渔翁得利,等到今天之后,他在朝中也有了自己的势力。

第68章 ,什么叫流氓

很快赵高便从咸阳赶回了樗里,看着正在教导樗里翊仁义道德的子游,赵高没由吭声凑过去想要听听。

“老师您说的仁真的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仁吗?”樗里翊看着子游呆滞的问道。

“当然,你觉得身高九尺二,动若狡兔,力能距城关的人,说出的仁是什么?将人一分为二的技术是为仁。”子游解释道。

“为什么义是将人头颅锤进胸膛的力量?”樗里翊咂舌问道。

“要不呢?孟子说苛政猛于虎,我问你孟子叫什么?”子游反问道。

“轲?”樗里翊说道。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孟轲,正式起来要比老虎还猛。”子游说道。

不仅是樗里翊愣住了,就是一旁偷听的赵高都开始怀疑自己对仁和义的认知了,但是子游作为儒家荀子的弟子、小圣贤庄二师公总不可能歪曲这些经典吧?难道这才是仁义的真正解说吗?只不过世人都被误解了?

“您确定吗?”樗里翊觉得自己拜错老师了。

“你觉得儒家的学问是什么?”子游问道。

“教导人向善,劝说君王行仁政?”樗里翊问道。

“孔子周游列国,在这个时代你觉得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能周游列国吗?还能让那些君王认真的听他说说话,最后还能来一句善吗?”子游问道。

“不能。”樗里翊想了想说道。

“所以普通人别说周游列国了,出个门都可能被打劫,而孔子呢?带着自己七十二圣贤和三千弟子周游列国,你觉得他是带的弟子吗?他带的是七十二个宗师,三千文能一骂五,武能一挑十的军队,你觉得这样的人谁见了不好好听他的话?”子游说道。

樗里翊震惊了他没想到事实上是这样,而赵高更是傻了,这真的是儒家吗?怎么越听越像是某个强盗团伙?

“你要记住辩论的终极是物理辩论,要想让人好好听你说话前提是有让人坐下好好听你说的资本,能辩论和能打只会其中一个,只能被叫做说客和游侠,有学问又能打的那叫大儒!”子游说道。

子游的话让樗里翊和赵高陷入了沉思,仔细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

就拿当今两大显学来说,墨家那群像是搅屎棍一样的家伙,每次大国攻打小国他们都会冒出来帮助小国,不仅没事,反而成了当今的显学。

儒家更不用说了,用后世的话儒家是最大的喷子,还是骂不过的喷子,一句话就能让一个家族身败名裂,墨家还收敛点,把老窝机关城建在深山中,其他人不好寻找,而儒家直接在桑海,建造了小圣贤庄,但是也没见谁敢去挑衅,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樗里翊看着子游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哪里又很对,子游看着樗里翊的疑惑摇了摇头,樗里翊不是武和厚,他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家族、使命、国家,所以他学的注定是实用为主。

儒家的学说只能帮助他修身,不让他忘记初心,子游想着自己要不要搞到鬼谷的学问,明显纵横家的学问更适合樗里翊,至于说儒家弟子樗里翊为什么要学纵横?樗里翊之后这纵横不就姓儒了?儒家的义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孟子和墨子之间辩论,一边骂着墨家是禽兽,打的齐墨(墨辩)一脉断了传承,一边悄悄吸收他们的学说,让儒家从曲高和寡的贵族式内圣修身之学,逐渐有了兼济天下的外王之学,也就是儒侠。

但是让子游去跟鬼谷子辩论,子游觉得还是没必要的,他还没傻到去挑衅一个大宗师。

赵高从沉思中出来,轻轻的敲了敲门。

“先生,赵高求见。”赵高在门外行礼说道。

“进来。”

赵高推门而入,对着子游一拜说道

“先生,朝议结束了,正如先生所料的那般,长安君失去了对大王的威胁,楚系昌平君在朝议之后前往了后宫,然后拜见了大王,楚系倒向了大王。”

“意料之中的事情,华阳太后心急了,想要借着芈朔这些旧四贵的力量试探一次,但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子游说道。

其实这件事也是芈朔和长安君的短视,在这种关头如此亲密,丝毫不避嫌,只要有人想要借题发挥,便是把柄,尤其是他们的对手是吕不韦和赵姬,这是什么?这是外戚和权贵功臣的组合,这样的组合无论放到什么朝代都是王炸组合,谁都得小心点,要不然指定没好果子吃。

“这次之后,大王在朝堂中便有了自己的亲信,大王这次让我来问先生,虽然长安君的事情完成了,但治蝗之事还是难以推动,百姓们对于蝗灾还是恐惧,想问先生有何办法?”赵高问道。

子游沉思了一下,崇拜鬼神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是必不可少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区分崇拜和迷信,让百姓们不再痴迷和迷信鬼神之说,而是用敬畏的心理去看待鬼神,要想这么做只有一个办法,用魔法来打败魔法。

“你告诉大王,让大王再等上三天即可,到时自然有办法解决这件事。”子游说道。

“诺!还有一件事,秦墨派人拜见的大王,他们希望和先生见一面。”赵高说道。

“秦墨?”子游有些诧异。

墨家在墨子死后,各地的墨家逐渐分散成为了三个派系,相里氏之墨的秦墨,邓陵氏之墨的楚墨,相夫氏之墨的齐墨。

楚墨的邓陵子,此派更多的是以侠客的身份,到处行义。他们反对各国的战争,认为这些战争都是权贵们为了自己利益发动的,不利于百姓,他们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个世界,现在的墨家钜子六指黑侠也属于墨侠一脉的,也是如今墨家最大的一脉,这一脉干出的事情也是最著名的,帮助楚阳君守城,邓陵子带领神杀部队袭击商鞅等等。

齐墨的相夫子,此派是一个以学者辩论为主的门派,他们游历各国,讲授墨家的兼爱思想,他们反对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希望能用柔和的方式去获得和平,也是思想上最幻想的一派,然后齐墨就被儒家给打的落荒而逃,传承断绝,至今没有自称是墨辩一脉的传人出现了。

至于秦墨的相里勤,他们更像是后世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注重科技研究,非常务实。帮助秦国的原因,也是因为看见只有秦国当时的制度,是最接近他们墨家的最终设想的,所以他们愿意帮助秦国完成统一战争,建立他们想象中的国家。

“是的。”赵高说道。

“秦墨吗?不见。”子游摸着下巴说道,秦墨对于秦国还是有利的,真要是见面了,子游觉得自己会忍不住对他们下手的,那么多技术型人才谁不眼馋啊?

第69章 ,欲于天战

赵高没想到子游竟然拒绝的这么绝对,但是想到了儒家和墨家的关系,也没有多想什么。

“是,我会回禀大王的。”赵高说道。

咸阳,随着李信押着大量的人员回到咸阳,整个咸阳的视线都放在了廷尉上,成蟜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的看着下方站着的姚贾。

“当真要搜我长安君府吗?”

“秦法难违,还请长安君体谅。”姚贾的样子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成蟜脸色阴沉难辨的看着姚贾,最终也只是认命的闭上了眼睛,他没想到自己败的这么快,他原本以为自己会赢下,靠着楚系全部的力量,但没想到看似铁板一块的楚系,实则四分五裂。

很快两个护卫押着一个中年人从大厅外走过,成蟜猛地站了起来,因为被押走的人正是成蟜的幕僚,也是他最依靠的人之一。

“姚大人,为什么要带走我的幕僚?”成蟜咬着牙问道。

“长安君息怒,芈朔的供词说是这人联系的芈朔,同时也是这人帮助他们欺瞒君上的,此人罪不容诛,还请君上冷静冷静。”长安君走进大殿说道。

“你”成蟜看着门外对他微微一笑的幕僚,最终闭眼转过头去了。

姚贾同情的看了一眼成蟜,如果不是大王下令要保留一些秦国宗室的脸面,恐怕这次就不是带走这个幕僚这么简单了,但是从今以后成蟜也无缘秦国朝堂的核心了。

姚贾和昌平君对着成蟜拱手一拜,便离开了。

咸阳宫内,嬴政看着姚贾上的奏折,姚贾已经将事情给审问清楚了。

“姚上卿做的很好。”嬴政说道。

“臣不过是分内之事,只不过长安君的事情还请大王决断。”姚贾拱手说道。

嬴政放下了手中的奏章,轻轻一叹说道

“长安君并没有直接参与这件事,只不过是被其他人蒙蔽罢了,按照之前的决议,让他返回封地与民同吃劳作,让其反思罪过。”

“大王仁慈。”姚贾拱手说道。

“子游先生那边有消息了吗?”嬴政问道,现在所有事情都查清楚了,但蝗灾之事依旧无法平定,百姓们依旧惧怕蝗虫,不敢捕杀,

“这是小师叔让臣交给大王的,明天小师叔便会回到咸阳,具体的事情还请小师叔与大王决定。”姚贾将一块木牍递给了嬴政。

“哦?”嬴政看向了木牍眼中逐渐露出了疑惑

“先生要寡人调动我大秦铁鹰锐士在咸阳待命?还要五千普通将士?以及让在朝武将全部待命,这是要做什么?”

大秦锐士是秦国的精锐中的精锐,每一个大秦锐士都是百战之士,经过严格挑选之后再进行专门培养出来的精锐,一般而言,秦国对外攻战中三千铁鹰锐士便可以决定战场胜负,整个大秦也不过万余铁鹰锐士。

而子游这一番操作让嬴政怀疑子游是不是想要对外开战了。

“小师叔定然有他的道理,只不过如今咸阳只不过三千铁鹰锐士守卫,至于五千普通将士咸阳的守卫足够,至于武将们,还需要大王亲自去调动。”姚贾说道。

“寡人会在朝议上说出这件事,寡人现在很好奇先生到底想做什么?”嬴政收起了木牍说道。

很快关于长安君的决议下来之后引得了整个朝堂的震动,一些忠心于长安君的大臣纷纷来到咸阳王宫上奏希望大王能够调查清楚,还长安君一个清白,但是面对姚贾给的出的证据,这些大臣陷入迷茫中,他们不知道自己效忠的长安君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嬴政下旨让昌平君和宗正前来劝说这些大臣回去,有着这两人的却说这些人失魂落魄的回去了。

文信侯府。

“只是流放回封地吗?”吕不韦把玩着手中的翡翠扳指说道“去安排一下,让把件事做的天衣无缝。”

“是侯爷,我这就去安排。”管事对着吕不韦拱手说道,随后便离开了。

吕不韦看着湖中争夺鱼食的锦鲤鱼将手中的扳指丢入了湖中背身低声说道

“对待敌人的仁慈是对自己的残忍,只有死人才不会有威胁。”

一道命令从文信侯府中传出,暗中罗网庞大的机器开始运转了起来。

第二天的朝议上,嬴政将子游的安排说了出来,所有大臣都陷入了思索中,子游的这一番调动确实奇怪,一些人也开始议论纷纷,大部分的朝臣都是保持反对的态度,因为子游的这番动作实在是诡异,让人不得不担心什么。

看着朝臣的议论,嬴政也是沉默着,他看向了吕不韦,其他的大臣也看向了吕不韦,这种事情吕不韦更有决定权。

吕不韦自然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视线,但并没有急于表态,一时间整个朝堂都陷入了沉默,嬴政看着吕不韦问道

“丞相有什么看法?”

听到嬴政点自己,吕不韦站出来直接说道

“臣认为子游先生这番举动定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此事事关重大,大王可以先下令让铁鹰锐士待命,但是咸阳王宫禁军职责重大不可轻易调动,这件事还是等子游先生回来之后再议。”

嬴政沉思了一番,吕不韦的意见的确是最正确的,他也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依丞相所言,等到子游先生回来再详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