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81章

作者:不落骨

“把他们的头砍下,带上。”白亦非说道,这些人都是不愿意投降的人,这些人也都是有着自己封地或者家族的家族子弟,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哪怕将韩国上下打烂了,也要保住自己的利益,为此白亦非只能亲自送他们上路了。

这看着这些人的尸体,白亦非也明白了为什么子游要弄死韩国上下全部的权贵了,他们并非是爱国,而是借着爱国的名义在维护自己的家族利益,什么国家,什么百姓都不过是他们利益的牺牲品罢了,留着这些人他们日后一定会因为在秦国统治下得不到足够的利益一定会掀起反叛的。

但无论如何这些人都是南阳弟子。

“诺!秦军主帅带着军队朝着大营逼近了。”亲卫继续说道。

“带上人头,随我一起去迎接。”白亦非说道。

一旁的亲卫将大军的虎符和南郡郡守的印玺以及南阳地图等等交给了白亦非,白亦非看着托盘上这代表兵权和政权的象征,在一众亲卫的拥护下走出了南阳军营中,身后是十万大军。

蒙武有些担忧的看着子游,在没有看到白亦非真的投降时,他对于白亦非投降的事情还是很担忧,万一是诈降呢?韩军的强弓劲弩可不是开玩笑的,看着南阳城头上的守军和一张张强弓,蒙武心中愈发的担心。

顿时南阳军营大大门打开,一身红袍的白亦非骑着白色骏马,手中拿着托盘,在双方只有十几步距离的时候,白亦非翻身下马,接过身旁亲卫手中的托盘,来到子游的马前。

子游翻身下马,白亦非深呼吸对着子游跪下,将手中的托盘高举过头顶,虎符、印玺和地图在太阳下格外的耀眼,蒙武眼神惊骇的看着白亦非,虽然知道白亦非要投降,但是真的见到这一幕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同时想到了子游和尉缭两个人的打赌,心中不由得起了心思。

现在的兵家全靠师徒或者父子传承,成文的兵法都是极少数的,而且被每一家看护的极好,根本不可能让外人看,尉缭输了,必须把自己的兵法送给秦国,他觉得必须死皮赖脸的去求嬴政让他看看兵法,这可是王翦把尉缭当成亲爹侍奉都没看到的兵法啊。

子游接过了托盘,确认了上面的虎符、印玺和地图之后,接过了托盘,将其举起,身后的蒙武见状高举手中的长剑大声的喊道

“大秦万年!”

身后的士兵自然看到了子游手中的虎符和印玺,齐声喊道

“大秦万胜,秦军万胜!”

秦军爆发出冲天的吼声,笙旗招展,气势冲霄。

相反韩军那边一个个垂头丧气,有的人脸上流下了泪水,白亦非脸上也是一片悲哀起身对着身旁的亲卫说道

“传令,降秦,卸甲!”

亲卫抱拳传达了军令,卸甲的命令传递在整个南阳军营中,命令所到之地,便是细细索索的盔甲落地的声音,随着韩国的大旗轰然落下,十万大军投降。

蒙武派遣了士兵接收了十万大军,将他们分开关进了军营之中,派人严格看守,现在他们投降了,难免他们突然抽风反叛,带动了周围的人一起暴动。

随着兵器盔甲的接收完毕,一杆黑色的大秦龙旗飘扬在了南阳上空,秦国觊觎已久的韩国最后一块富庶之地南阳最终属于了秦国,白亦非和子游站在城头上看着下方空荡荡的南阳郡城问道

“伱答应我的。”

“我说过的我会履行承诺,蒙武、李信带领亲卫巡视南阳,我秦军不得侵犯百姓丝毫,更不能影响其耕作!”子游说道。

“诺!”两人领命带着亲卫下去巡视。

他们也明白子游这么做是为了给今后开一个好头,因为各国乱战,尤其是秦军之前创下的杀名太重,百姓们恐惧秦军会屠城或者劫掠百姓,守城的将军也会用此来让百姓们守城,之后有了南阳的例子,百姓们的反抗就不会那么很激烈了,对以后的治理也有着极大的好处,二者也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第18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看着蒙武和李信离开之后,白亦非也松了一口气,对于百姓的看重,儒家是第一的。

随着南阳被接手之后,在白亦非这个带路人和冯毋择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带领下,南阳的权贵一夜之间全部被秘密处死,地契送到了子游手里,搜刮来的钱财整整装满了几十辆马车,在罗网和黑冰台的双重押送下这些马车有序不紊的朝着咸阳出发,地面被压出了深深的车辙印。

子游也留下了几个马车,倒不是他贪污,而是准备赏赐给军队士卒和招降十万降卒,在军功爵位和钱财的待遇下,十万降卒都投降了。

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对于士卒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如果不是为了混口饭吃谁愿意当兵,用脑袋换饭吃,就这还有一些将领克扣军饷或者贪图功劳,而秦国不仅保证了士卒的饭碗,还把这个饭碗做大做好了,土地和爵位地位的双重诱惑下,士卒们也顶不住,主要是秦国给的太多了。

而且他们确实看到了希望,南阳的权贵都被死了,土地自然闲置了出来,只要他们杀敌够多够快,这些都是他们的,只要能活下来,他们就是新的权贵,虽然不能世袭,但也足够他们为自己和后代谋取生路了,大不了就是多生几个,选一个看家,剩下的继续当兵去。

白亦非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他原本的想法是让这些士卒回到家乡务农去,但没想到他们一个个都投靠了秦军,对周围的征伐一些士卒立功之后,子游当场赏赐的土地和钱财,让这些降卒们一个个眼红恨不得现在就北上,把剩下的军队全宰了,白亦非也知道了为什么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秦国能够在对外征伐中屡战屡胜。

南阳的权贵被清理之后,治理成为了大问题,按理说暂时的治理应该是军队暂时管理,但是蒙武、李信自小就在行伍之中,而杨端和则是罗网之中,能学兵法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要再试图让人学治理内政了,冯毋择则是在想着怎么弄权贵和研究怎么搜刮出更多的钱财。

幸好之前秦国就有准备,在秦国基层锻炼的儒家弟子和秦国官吏被送到了南阳,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刚来还有些生疏,治理的事情就落到了子游的头上。

子游看着满屋子的政务,直接把笔扔下走了,妈的,之前他在丞相府都没处理过这么多的政务,留下傻眼的白亦非一个人处理这些事情,他之前就兼任南阳郡守,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而且他现在已经很满意了,之前那些权贵掌握着大小事务处理起来效率慢不说,质量还不行,但是现在这些经过基层锻炼的儒家弟子不同,虽然生疏但是效率高、肯学习、肯用功,一个个都是抱着满腔热血来的,简直是最佳打工人,这让白亦非的压力小了很多。

离开郡守府之后,子游也没有去军营,军营有着蒙武他们在也没什么事情,于是无聊的子游只能漫无目的的在南阳城内闲逛,偶尔去看看正在种地的农夫,问问收成如何。

此时咸阳接到了南阳降秦的消息,朝堂上现在充满了沉默,不少人都眼神怪异的看着尉缭,尉缭现在也傻眼了,他不明白白亦非为什么降了?你白亦非虽然不是什么当世名将,但是也能说得过去是个战将,怎么就投了呢?

吕不韦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尉缭,作为同样著书的人当然明白这书本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可是现在尉缭因为一个打赌就要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了,虽然还是自己的,但是就要跟别人姓了,不仅如此更有可能的还要被不同的人拿来当儿子用。

更有意思的是你儿子不仅要给人,你自己内心极度不情愿,但还必须尽心尽力的给人打工,啧啧啧,尉缭堪称一个悲苦。

“现在南阳平定,韩国如同案板上的鱼肉任我们宰割,韩国的治理问题伱们可想好了吗?”嬴政看着问道。

“回禀大王,秦法修订工作已经完成一部分,经过检验也适合现在的秦国,逐步推行韩国足以。”李斯说道。

“宗室也无问题,目前回国宗室弟子有三百余人,不能做到一村一人,但也能做到一县一人,经过丞相府的检验,他们可以外派。”渭阳君也站出来说道。

宗室弟子外派攻占土地,稳定地方的办法在阏与一代十分的有效,有着赢氏宗室的身体力行和百姓们的同吃同住同劳作,和宣扬秦国的政策和法律,让百姓们逐渐放下了戒心和反抗,逐渐开始把自己当做了秦人,唯一的不足就是赢氏宗室人数太少了,至于说极大力度造人原本宗室是想要这么做的,但是嬴政想过,一切随缘就好,求精不求多。

虽然嬴政这么说,但是宗室的造娃力度还是没停下来,生下来是怎么样的无所谓,后面教育好就行,如果教育不好,服徭役,只要三年徭役回家肯定变了一个人。

“已经准备好足够的人手,等到韩国被攻下之后,便可结合韩国的户籍重新编订户籍册,等到户籍装订成册便会送回咸阳。”吕不韦说道,土地和户籍是格外重要的资料,尤其是户籍,秦国正在准备修改赋税,而人口和土地将会是根本。

“道路的修建方面正在筹备材料,堪舆家的先生们已经出发去实地勘测,规划最佳路线,预计在一年内开始动工。”工部负责人说道。

秦国的基层修建根据不同的类型划分为翊、卫、梁、雍、奉、燕、扬、洛、东、南、北、西、中、郎等多个职位,这些统一归到工部负责,工部负责安排各种任务,然后由下属的具体负责人去负责监督实施。

“如此便好,丞相府和御史台负责选取合适的官吏前往韩国接手内政,继续以老带新的方法,尽快让他们接手韩国内政,稳定百姓,至于土地的划分也由他们负责。”嬴政说道。

“诺!”

相较于秦国朝堂的全力运转,韩国朝堂已经快哭了,白亦非不战而降,南阳全境沦陷让原本还抱有一丝希望的韩国彻底绝望了,任谁都没想到白亦非会投降,韩王安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最开始是不相信,第二反应是侍者在挑拨离间,当场就要砍了他,最后还是张开地入宫说明了情况,韩王安才相信。

张开地看着王位上面如死灰的韩王急忙说道

“大王,大将军卫庄还在和王翦对峙,南阳降秦是意料之外,现在应该收拢各地士卒汇聚新郑,再配合新郑的禁卫一起拱卫新郑。”

当初申不害变法,新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固,当初十万韩国新军对战二十五万魏国大军就是依靠新郑的坚固让其败走的,这二十五万大军中,可是有着全盛时期魏武卒存在的,足以看出新郑的坚固程度,再配着韩国的强弓劲弩,虽说不能转危为安,但是足以等到卫庄回援。

“依照张卿所言。”韩王安无力的挥动着手说道。

“诺!”

张开地离开了韩王宫,路上的张开地第一次回想到了姬无夜在的日子,虽然姬无夜跟他不合,但是他在的话韩国的防线恐怕不会崩溃的这么快,回到了府邸之后张开地叫来了张良。

“良儿,血衣侯白亦非带着南阳降秦了,韩国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张开地说道。

“怎么会?血衣侯可是韩国的世袭侯爵?若是投降他在韩国百姓心中经营的威望将会荡然无存。”张良瞪大了眼睛说道。

“我也不相信,但是南阳城头上飘扬的是秦国的黑色龙旗,不知道子游先生用了什么样的办法说服白亦非。”张开地说道。

“子游先生当真是神鬼难测啊。”张良苦笑道。

“韩国已经没有希望了,但是张家还有你,秦国一统天下之势不可挡,秦军所到之地权贵尽数被杀,现在马上离开新郑,良儿,带着张家的青年离开新郑,暗中潜伏起来,张家不能断绝了。”张开地抓着张良的肩膀说道。

“什么?杀贵族?秦国不要地方稳定了吗?”张良惊讶的说道。

“儒家大量的弟子入秦之后一直担任中下层官吏进行锻炼为的就是现在,南阳和被攻占的地方全部被这些人补充上去了,缺少权贵的压迫,加上秦国愿意给百姓们土地,这些地方的稳定程度甚至超过了之前。”张开地自嘲的笑了笑,真是讽刺啊,他们自以为少了权贵就没法治理地方,但是秦国却不走寻常路,而且治理的比当初更好。

至于说诸子百家,权贵们和诸子百家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但是现在百家自顾不暇,每天都要应对着自家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他们就算真想要管这件事,子游背后有着儒家,秦国背后有着道家,名家如今在秦国混的风生水起,墨家钜子在秦墨不出,被誉为下一代钜子的荆轲和子游较好,儒道名三家都支持秦国,墨家装傻,剩下的百家也只能闭嘴。

“可是.”张良还想要再说什么。

“走,良儿,张家就靠你了。”张开地说道。

张良沉默了,他留在新郑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他们的对手是子游和秦国的战力天团,他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但是他又能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的全了

第186章 ,陈平的算计

张开地看出了自己孙子的迷茫了,小圣贤庄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的孙子他了解,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想着如何复仇以及复国,但儒家已经站对秦国,他们也不会收下这样的张良,但张开地还是希望张良能去小圣贤庄,他不希望继承张家未来的张良带着复仇生活。

“良儿,韩国灭国之后不要想着如何复国和复仇,有些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天下归秦乃是大势所趋,但是只要你在张家就不会断,去小圣贤庄完成作为张家的使命,让张家正式加入儒家。”张开地眼神带着期盼的看着张良。

被攻占地方的百姓快速认同秦国的管理让张开地明白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秦国会善待韩国的百姓,他们张家五世相韩,他先后辅佐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王三代君主,他的儿子张平辅佐了韩釐王、韩桓惠王,他们在位的时候尽心尽力的帮助韩王巩固统治,维护家族的利益,但唯独忘记了韩国的百姓,他们张家和韩王以权术驾驭大臣,制衡朝堂,虽然尽力维持着朝堂的吏治,但并没有做出一件有利于百姓的实事。

正是因为韩国的百姓被压迫的太久了,秦国给予了他们应有的东西,他们才会快速认同秦国,所以张开地在这一刻明白了子游为什么说他们张家不是真正的儒家弟子了,儒家的目标是治理天下万民,他们以万民为主,而不是任何一国的王室,他明白了,但是自己的孙子还不明白。

看着眼中带着倔强的张良,张良反驳的话还没说来的时候,张开地的巴掌落在了张良的脸上,响亮的巴掌声响彻了整个房间,张良不可思议的看着张开地。

“良儿,平时对你的教育是效忠韩王室,帮助韩王统治百姓,这是我们张家的信念,但是这不是儒家的理想,儒家的目标是治理天下万民,让万民活的更好,所以子游先生说我们还不是儒家弟子,张家不欠韩王室,但是欠韩国的百姓,所以不要想着复仇了,去小圣贤庄吧,这封信你交给伏念先生,他会收下伱的。”张开地将一封信拿了出来。

或许是张开地的巴掌,亦或者是张开地的话,让张良清醒了些许,张良接下了这封信,看到张良接下了信,张开地挥了挥手示意张良带着张家的人和物秘密离开,趁着现在秦军还没对新郑进行合围。

此时韩国派出去求援的特使们也一个个都被赶了回去,尤其是楚国。

楚国看到韩国即将被灭,快速的撕破了盟约,迅速占领了割让给韩国的地盘,楚国干出这样无耻的事情其他国家也是见怪不怪了,虽着这些地方韩国已经答应交给魏国,但是一切都还没有商定好,廉颇想要重新攻下这些地方,但是兵力已经不能和项燕对抗只能固守割让给魏国的地方,防止项燕搂草打兔子,在攻打他们。

但是项燕明显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想着趁韩国没有反应能力拿回这些地方。

而魏国原本是准备让人接替廉颇,再让廉颇带人去支援一下韩国,看看能不能浑水摸鱼一把,捞捞好处,但是南阳降秦的消息传来之后,魏王直接摆了摆手示意各玩各的吧,帮不起,现在秦国前后三十七万大军,他们要去帮忙秦国没准顺手给他们都灭了。

赵国,李牧原本是准备上书给赵王,阐述一下唇亡齿寒的道理,和魏国联手救下韩国,但是也因为南阳降秦的事情放下了这个想法,哪怕赵王和魏王都答应了,他们整顿兵马粮草的时间,韩国早就没有了,在他看来王翦打卫庄是随随便便,如果王翦不是为了降低损失,直接二十万大军压上,卫庄那点人直接就没了。

燕国表示没我的事情,我正在想着怎么再干一波赵国,找找场子,而齐国作为秦国的忠实盟友,加上多年不修武备,空有大国的外表,但是没有丝毫大国的威慑,这种事情他看都不会看,而齐王建现在正在小圣贤庄和伏念探讨儒家学问。

韩国已经陷入了死地,此时韩王安正在后宫内不断的打砸着什么东西,随着一封卫庄战败,生死不知的消息传来,韩王安直接昏死了过去,一时间整个韩王宫乱作一团,幸好张开地在关键时候又站了出来,派人收拢兵卒,戒严整个新郑,迎接接下来的秦国大军。

王翦和白亦非、杨端和、冯毋择两路大军都在快速的朝着新郑汇合,生怕放走一个权贵,这些天抄家弄出来的钱财,让这些人彻底明白了韩国的权贵到底多有钱了,而且子游答应他们他们能够弄出来多少钱,到最后最少有两成会当做赏赐,赏赐给大军,所以他们现在一个个盯死了新郑中的权贵,一个都不可能放走。

而子游这个统帅,现在正在听一个年轻人吹牛逼,而且时不时的还鼓掌,在酒楼或者闹市中高声谈论国家政策或者各国征战来展示自己的才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事情,当初的商鞅、苏秦、张仪等等不少名臣都是靠着这个方法引起朝堂注意,从而一步登天。

“韩国被灭乃是注定的,秦国要想东出必须拿下韩国,韩国为四战之地,对于韩国来说是不幸,国力衰败,四周都是强国,注定只有任人宰割,但是秦国不同,拿下韩国意味着秦国有了东出之路,韩国注定为秦国的桥头堡,无论是哪个国家想要争夺天下,韩国都是第一目标。”青年站在高台上高谈阔论。

子游不由得鼓起了掌,敢在南阳说韩国被灭是注定的这份胆气足以,虽然南阳降秦,但是这些百姓心中的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呢,四周百姓虽然也细细松松的鼓掌,但眼神明显不正常。

“再说,秦国为何能一统天下,先前的国力和军队不用再说,就说近些年秦国的政策,宗室外放,在乡野历练,是为了让宗室子弟更好的明白百姓需要什么,更能稳定民心,儒家弟子的大量的外出游历,借各国之地来培养儒家弟子,等到他们学有所成再回秦国中下官吏锻炼,以达到快速接手韩国内政,从而彻底稳定韩国,一步三算,这种能力秦国的王师子游先生,真乃神人,算无遗策名至实归。”青年继续说道

“这王师大人”

子游听着下方青年如此吹捧自己,看向青年的目光不由得变为赞同,是个有眼光的人,正好他的王师府上缺一个管事,这人不错。

忽然间一队人冲进了酒楼中,为首的人手中拿着棍子,目光不善的盯着高台上的青年人喊道

“给我打!”

周围的听客纷纷四散开来,就在子游准备动手的时候,酒楼的掌柜带着一众小厮出现,拦住了这帮子人,如果这个青年在他这里被打了,他的酒楼也就做不了了。

两方混战的时候,青年偷偷的从高台上溜走了,青年刚刚走出酒楼还没松一口气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阵坏笑声

“我就知道你得跑出来,小子看你往哪跑!”

一个比青年大不了多少的男人手中拿着木棍说道,青年见此顿时脚下生风想跑,但是巷子口早就被两个人围住了,青年看着身后毕竟的人认命的抱着他蹲在了地上,将重要的部位保护了起来。

三两声惨叫响彻巷子,青年没有迎来想象中的暴打,听着惨叫声青年慢慢的松开了抱着头的手,眼睛眯成缝隙扫视着巷子,看到那三个人走了之后才站了起来,起身后看到了一袭白衣的子游。

“在下,陈平多谢子游先生救命之恩。”陈平对着子游行礼说道。

子游眯着眼上下打量着陈平,他没想到自己出来闲逛都能遇到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西汉的开国功臣陈平,陈平怎么说呢他的才智不输张良和处理政务的能力不输萧何,陈平在投靠了刘邦之后的六出奇计,不仅多次救了刘邦,还让项羽的内部分崩离析,在汉朝建立之后,还把最有能力和势力的异姓王韩信不费吹灰之力的,在云梦泽抓住,白登之围也是陈平救了刘邦。

刘邦和刘盈去世后,汉朝被吕雉把持着,那时候权势滔天说说一不二的吕雉对陈平都是毕恭毕敬的,在之后的平定诸吕之乱中陈平更是幕后制定者,足以看出陈平在刘邦建立汉朝和巩固统治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陈平的品行被外人看来不好,因为陈平善于使用阴谋诡计,这和人们追求的正大光明相反,但往往陈平的计谋至关重要也是最有效的计谋。

“你就不怕自己认错人了?”子游看着陈平说道。

“江湖传言先生一袭白衣走天下,如今南阳初定,先生作为大军统帅和王师,心中必然忧虑万民,便装巡视南阳也在正常之中,而且先生仪表堂堂,相貌更是俊伟,周身带着一股儒雅和睥睨天下的气势,若您还不是就没有别人了,而且我已经在这里说了三天了。”陈平说道。

陈平已经在这座酒楼高谈阔论三天了,自从他知道南阳降秦之后,他就来到了南阳,故意在酒楼中大肆点评秦国的政策和攻打韩国,每次到最后都会引到子游身上,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注意,等到秦军或者当地的官吏有注意到他的时候,一定会上报给子游,只要能稍微吸引子游的注意,他的机会就来了。

陈平也不是圣人,他也渴望着建功立业,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他曾经被人们推举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当时引得人们称赞他分肉均匀,但是他心中的目标却是天下,若是有朝一日他能够主宰天下,会把整个天下整理的井井有条,历史证明他确实做到了。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陈平他不在乎别人说他,所以才会用这种方法。

“你很不错,有没有兴趣跟着我做事。”子游说道,陈平的厉害之处他明白,也知道这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秦国朝堂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来,而且陈平不同于其他人,陈平的心态和手段已经够老练,只要稍微培养一下,就是一个中流砥柱,更重要的是年轻,能活,如果用得好,能够传三代,嬴政、扶苏以及扶苏的儿子,让孙子继续用陈平也不是不行。

第187章 ,收徒陈平,功劳就是脸面

陈平大喜过望,当即对着子游行礼说道

“愿为秦国效命。”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治理韩国的?”子游问道。

陈平神色凝重了起来,他知道这是子游的考验,考验他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的问题。

“治理韩国需要看秦国需要怎么样一个韩国?若是打算依照现在的韩国融进秦国其实已经足够了,但还需要留下韩王来稳定百姓,韩国经过申不害变法之后,单论君主在国家的威望和权势,韩王乃是七国之首,术治,韩国大臣的任用全看韩王的态度,百姓们也十分的拥护韩王,与其说拥护不如说是畏惧。

但是先生和秦国的目的应该不会想要一个已经腐败彻底的韩国,韩国的权贵大多已经糜烂,留下他们除了造成麻烦之外没有任何作用,一个崭新的韩国首先要清理的就是这些权贵大族,打通他们对韩国各地的把控,再将秦法引进韩国,将这些权贵大族的土地分给百姓们,从而换取百姓的拥护,在以秦法保卫他们的土地,这样百姓们也不会抗拒秦法,反而会成为秦法的拥护者。

由此不出三年韩国百姓将会成为秦国百姓,韩国位于中原,为四战之地,除了可以充当秦国东出的桥头堡,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农耕、商贾都是极好的,更是有着宜阳棠溪这样的矿山和铸造地区,可以说如果不是韩王昏庸,没有充分开发韩国,韩国绝不会像今天这样。”陈平说道。

其中很多的想法都是陈平根据现在南阳的一些政策推导出来的,说完陈平期待的看着子游。

“若是你准备如何开发韩国?”子游问道。

“韩国土地大多优渥,鼓励耕种,防止大族权贵压迫百姓出卖土地,以商贾流通赚取周围各国之财,利用矿山与棠溪铸造,强修武备。”陈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