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94章

作者:不落骨

“能够在蜀山的悬崖峭壁上摘采药材,练武之人,内力深厚,若是他们不是虞渊护卫倒是有些说不过去了。”子游摸着下巴说道“墨鸦!”

“先生。”墨鸦一个瞬身出现在了庭院之中。

“你带上五个护卫暗中跟踪这三个孩子,小心一点,不要被发现,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三个孩子应该还有大人跟来,跟着他们摸清楚上蜀山的路。”子游说道。

“诺!”墨鸦说道。

墨鸦到另一个院子带着五个护卫离开了驿馆,墨鸦带着人刚出门就看到了司马昌和一个中年男人一起走来。

“墨管事。”司马昌对着墨鸦行礼,虽然墨鸦不是秦国官吏,但是他是子游的车夫,丞相门前七品官,更别说墨鸦这个贴身车夫了。

“司马大人,这是?”墨鸦看着司马宿问道。

“这是家父,我带着家父来拜见大人。”司马昌说道。

司马宿对着墨鸦拱了拱手。

“司马家主,司马大人,先生在院子里看书,我需要出去一趟,您请便。”墨鸦还礼说道。

“那就不打扰墨管事了。”司马昌说道。

墨鸦带着人离开了驿站,司马宿看着墨鸦离开的背影说道

“看来王师大人已经准备对蜀郡动手了,就不是谁是第一个。”

“希望不会是我们司马家。”司马昌说道。

司马昌带着司马宿来到了院子里,看到子游后行礼说道

“大人,这是家父。”

“司马宿拜见王师。”司马宿行礼说道。

“司马家主不必客气,请坐。”子游说道。

司马宿和司马昌入座之后,子游将竹简放下对着司马宿说道

“司马家主送我的竹简我很喜欢,里面的东西正是我需要的,多谢司马家主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对王师大人有用即可,这次前来,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感谢大人让我犬子能够回家探望,说实话内人每日都在思念他。”司马宿说道。

“不用谢,不过是顺手的事情罢了,司马家主对明日的商会会盟的事情有什么看法?”子游看着司马宿问道。

司马宿和司马昌心中一沉,他们知道机会来了。

“司马家虽然没有成立商会,但也有着一支商队,一直挂在巴氏商会的旗下,跟随着他们一起行商,所以也知道这商会会盟的事情,巴蜀二郡物产丰厚,但是商队众多,为了防止内耗,由清夫人领头和巴蜀二郡中大大小小的商会一起成立这个了巴蜀商会会盟,一是想借着商会会盟让大家做交易,另一面也是为了重新划分蜀郡的商道、物资等等,防止无序的竞争。

总的来说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从商会会盟之后,大商会少了不必要的竞争,小商会也有了活下的希望,之前都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这些年来商道匪患死灰复燃,让一些商队吃尽了苦头,虽然大体上没有什么问题,但长久下去,蜀郡的商队恐怕再也不敢外出了。”司马宿叹息一声说道。

子游看了一眼司马宿,心中有些赞赏,不愧是一家之主,他问的是商会,硬是被司马宿带到了匪患上。

“匪患的事情我已经和曲益郡守说了,这是一件危害蜀郡百姓多年的事情,匪患不除蜀郡的百姓永无宁日,对于匪患的事情,司马家主有何看法?”子游笑着说道。

听到子游这么问,司马宿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看着司马宿一脸的犹豫难测,子游将手中的竹简铺开,上面正是关于蜀王室最后的记载,秦昭襄王遣司马错往诛蜀侯煇,封其子绾为蜀侯。蜀人葬蜀侯煇于郭外。秦昭襄王闻蜀侯煇无罪冤死,使迎丧入葬郭内。蜀人为蜀侯煇立祠。秦昭襄王疑蜀侯绾反,诛之,蜀国除,立蜀郡。

司马宿看到竹简后神色稳定了下来,对着子游一拱手说道

“大人,蜀郡匪患不在外,而在内,我可以断言成都城内绝对有和蜀山叛逆的同谋。”

“你是怎么知道的?”子游看着司马宿好奇的问道。

“蜀地三次叛乱都是先祖司马错带兵平定,最后一次先祖杀入了蜀王宫,将大部分王室全部杀死,但其中少了一个人,蜀王公子。先祖派人四处寻找,最后发现蜀王公子带着一部分蜀王室被心腹送上了蜀山,这才有了大军围攻蜀山。

蜀山面对大军围攻,哪怕有着蜀山护山大阵的保护,被攻破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派人来和先祖求和。蜀地叛乱多次,昭襄王已经下令必须彻底解决,而叛乱的根本在蜀王室,所以先祖提出的要求是交出蜀王室,否则蜀山寸草不生。

蜀山虞渊和蜀王室渊源颇深,不愿意交出蜀王公子,希望能够留下他为蜀王室祭祀血食,双方谁也不肯退步,就在即将开战的时候,当时任丞相的张子张仪带着秦王令来到了蜀郡,从先祖的手中接过了谈判事宜。

不知道因为什么,张子和蜀山虞渊的大长老签订了盟约,蜀王室从此不出蜀山,放弃复国,隐世不出,而秦国大军也放弃了围攻蜀山,从此蜀地再没叛乱,后来蜀山有了匪患。

蜀山匪患是两种人,最开始蜀山匪患指的是蜀山虞渊,蜀山虞渊居住在蜀山之上,主要靠着古蜀国的供奉生活,古蜀国被灭,秦王册立蜀侯,不再供奉蜀山虞渊,因为蜀山虞渊因为生活和蜀王室的原因,在蜀道劫路,他们只是拦截军队的粮食。

后来大军再次兵围蜀山,杀了数百装作山匪的虞渊护卫,在张子的建议下,先祖给了虞渊种子、耕作工具和技术,这才让匪患消失。

再之后的匪患便是蜀王室被灭之后的匪患,这些匪患大多是蜀地百姓,因为蜀王誓言,一些百姓以蜀国人自居,不肯归秦,纷纷逃上蜀山,这才导致匪患不断,

之后,先祖靠着当初张子留下的联络方式,联络了虞渊护卫,剿灭了大部分匪患。后来靠着先祖、张若、李太守三代人的治理,蜀郡才彻底安稳下来,蜀山匪患也逐渐停息,但不知为何近些年匪患再次猖獗起来。

大军围攻却劳而无功,能够知道大军动向所有人都知道是蜀郡内部出现了内奸,但是这个内奸历代郡守都调查过,但是都是劳而无获,没有丝毫的证据。”司马宿说道。

“没想到还有这么一番历史,能够在及时通知山匪大军动向的人,不是郡守府便是军队。”子游看着司马宿说道,军队历来都是司马家所掌握,而郡守是秦王指派,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并不是蜀郡当地人,所以嫌疑很小。

“大人何必羞辱我司马家!?我司马家乃是正宗的老秦人出身,先祖跟着惠文王、昭襄王南征北战,灭巴蜀、平叛乱、攻楚国,先父跟着武安君白起,历经大小战役七十二次,为秦国流过不知道多少热血,我司马家再怎么衰落也不可能和山匪成为一丘之貉。”司马宿当即站起来怒目子游说道。

“司马家主多虑了,我并非是怀疑司马家,司马家对于秦国的忠诚天地可鉴,谁也不敢怀疑,我所说的是其他人,郡守府和军队中不仅仅是有司马家的人,还有着其他的人。”子游起身行礼说道。

看着自己老爹突然的发怒,司马昌已经愣住了,看到子游认错,连忙用眼神示意司马宿,见好就收。

“大人见谅,是在下冒犯了,司马家有了秦王的恩赐才有了今天,因为先父之事,司马家从此远离了秦国朝堂,但我们并没有就此仇视国家,当初是先父选择了和武安君一起赴死,这是先父自己的选择。”司马宿叹息一声说道。

“哦?当初不是昭襄王赐死了武安君和令尊吗?”子游好奇的问道,当初武安君之死虽然谜点重重,但关于副将司马靳之死,却是很明确的,乃是被猜忌赐死。

“这只不过是外人的看法罢了,当初武安君和先父坑杀赵军四十万士卒,早已是怨念缠身,被天下人所嫉恨,江湖中有无数人想要刺杀武安君和先父,当初就连家人都被牵连。

后来范睢引得昭襄王猜忌武安君造反,六国为了除掉武安君,也散播着武安君造反的消息,但是昭襄王何等的雄才大略,当初武安君已经年老,江湖人士不断刺杀,加上昭襄王想要收回军权,于是便有了赐死之事。

当初先父送来的书信中明确的说着,当初他和武安君一起入秦王宫,武安君吸入秘药,全身功力被压制昏迷,先父一样,等他们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前往杜邮的路上,车中还有一封昭襄王的旨意,上面写着:武安君白起及副将司马靳被赐死于杜邮。

后来在返回杜邮的路上,如江湖中人传言的那般,农家六长老使用农家地泽二十四大阵,围杀了武安君,但是他们也配吗?一群江湖人士,武安君击毙五人,最后为了彻底堵住天下人的嘴,为白家和司马家换取稳定,武安君再次假死,先父也跟随假死而去。

后来武安君和先父回到了杜邮,便写了这封书信交代前因后果,后来我和大哥亲自前往了杜邮看望武安君和先父。在我们回来两年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武安君和先父自刎而死,传回来的书信只有一句话,怨念缠身,四十万怨灵,今以身死告慰怨灵。”司马宿叹息一声说道。

“原来如此,真没想到其中还有如此隐秘,回归正题,你觉得城内内奸可能是谁?”子游问道。

今天一天都在医院,检查完之后,说是神经衰弱,告诉我让我好好休息,别那么大的压力等等之类的,又给我开了一些药。

哎.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更新会一直更新的,我会尽力日万,但是今天就这一章了。

顺便求月票!!!!

第214章 ,传承

对于司马宿说的,子游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应该是真的,虞渊护卫守卫着最不稳定的封印之地,虞渊。张仪作为纵横家,还是鬼谷弟子,他应该是知晓这里的重要性,才接替了司马错来和虞渊护卫谈判,为的就是继续让虞渊护卫继续传承下去,守护封印之地。

司马宿看了一眼子游,沉声说道

“我认为是陈家。”

“陈家?理由呢?”子游问道。

“惠文王十四年,蜀相陈庄杀死蜀侯,归降秦国。武王元年,因陈庄背叛秦国,司马错受命协助平定蜀地之乱,甘茂诛杀陈庄。虽然陈庄当时被诛杀,三代尽数斩首,但陈家毕竟是蜀郡大族,扎根已久,只是处理了陈庄这一脉。

秦昭襄王六年,蜀侯公子辉在蜀地作乱,反叛秦国,先祖率军平定,诛杀公子辉以及郎中令等二十七人,蜀地之乱平定,根据传闻郎中令二十七人之中,陈家有三人。

陈家上一代家主无子,从旁室收养了如今的陈家家主陈枢,在此之前,蜀郡大族从来没有听说过陈枢这号人物,就像是凭空出现一般,哪怕是旁系也从没听说过这号人物,根据先祖留下的书籍记载,当初蜀王室逃入蜀山,还有着一部分誓死追随的大族。”司马宿说道。

“若是陈家一直参与叛乱,为何当初杀死了蜀侯归降了秦国?”子游问道。

“因为陈家一直有着野心,他们想要取代蜀侯,当初陈庄杀死原蜀王室公子之后,屡次向先祖表示亲近,言语之中多有表示愿替惠文王看守蜀地之意,因为陈庄的野心,加上陈庄背主,在蜀地名声扫地,不足以达到稳定蜀地的目的,惠文王和张子认为不可,立蜀侯一子为蜀侯,陈庄因此记恨,在武王继位之初,趁着秦国朝堂尚未稳定,煽动百姓反叛。”司马宿说道。

说出来可能谁也不相信,历代为蜀国重要大臣的陈家,竟然有着取代蜀王室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根深已久,陈庄只不过是第一个把这个想法落实的人,只可惜他的时机不对。

“如此说来这个陈家的确有着嫌疑,你有确凿的证据吗?”子游问道,礼崩乐坏之后,君臣相争,父杀子,子弑父,臣弑君的事情发生的太多太多了,之前有着礼法的约束,但是一旦有人开了头,就再也无法挽回,欲望就像是高山上的滚石一般,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停下。

“没有,若是大人需要,司马家可以盯住陈家。”司马宿说道,他做的这些铺垫就是为了这一句话。

“司马家可是还想要重新回到秦国的朝堂吗?”子游看着司马宿和司马昌问道。

“是,司马家自从先祖之后,也就只有先父一人传承了司马家的兵法在战场上施展,如今司马家兵法虽有人继承,却无发扬光大之地,我实在是不甘心啊,我司马家不弱于王家蒙家。”司马宿严肃的说道。

在司马宿看来如今的司马家是悲哀的,司马家以兵家起势,靠着军功有了如今的辉煌,但是后人却无法将先祖的兵法发扬光大,这是一种耻辱,作为兵家,没有军功在身,而享受荣誉,这是对他的羞辱。

对于司马宿这种想法,子游是能够明白的,不让司马家这种军功勋爵之后再次上阵打仗,这相当于让司马家的传承断了,作为贵族,安然享受前人带来的荣耀,却无法继承发扬先祖的本事,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若是让儒家的那些人放弃《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这些他们宁愿带着这些东西一起去死,司马宿就是这种想法,这是属于一个贵族的骄傲,他们可以享受富贵,但必须要继承属于自己的使命。

看着一脸严肃的司马宿和忐忑的司马昌,子游沉思了一下说道

“若是蜀郡匪患平定,对于带兵的郡尉司马信来说,将是一个天大的功劳,你可以明白?”

听到这句话,司马宿和司马昌眼中冒出一抹精光,严肃和忐忑瞬间变为欣喜,对着子游行礼说道

“司马家定不忘王师大恩大德,今后定为秦国效死,为大王效劳。”

“嗯,你们先别急着感谢我,跟我说说司马家联络虞渊的方法。”子游说道,这才是最重要的,他来蜀郡的主要目的就是去虞渊,而蜀郡的匪患只不过是一个名头罢了。

“这”司马宿有些尴尬。

“其中有什么不能说的吗?若是涉及到司马家的机密,是我孟浪了。”子游看着司马宿问道,这种事情的确是一个家族的机密,不能随便告诉别人也在情理之中。

“不,这倒不是什么秘密,而是自从先祖去世后,司马家再也没有联系过蜀山虞渊,而且这已经近百年的时间过去了,虞渊护卫的大长老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人,所以是否还有用,我就不知道了。”司马宿说道。

自从司马错之后,司马家也没有什么需要联络蜀山虞渊的事情,司马家是外人的,代表着秦国驻守在蜀郡,而蜀山虞渊是古蜀国的精神代表,二者之间不打起来都算好的了,怎么可能再继续联系?

“原来如此。”子游说道。

“这办法,我回去之后会整理好让昌儿带给大人。”司马宿说道。

“那就多谢司马家主了。”子游行礼感谢道。

司马宿和子游商议了一下盯住陈家的事宜之后,便离开了驿馆,等到司马宿和司马昌走了之后,焱妃从另一边走了出来。

“伱这是在为翊培养盟友吗?”焱妃问道。

“是啊,宗室将重心放到了地方稳定百姓,但是朝堂终究不能少秦王的死忠,六国士人在秦国朝堂的人数太多了,老秦人的地位急剧下降,现在老秦人心中还有这一口东出之气,所以不在意这些,若是天下稳定,一切步入正轨之后,老秦人发现自己辛苦的打下来的江山却没了自己的位置,难免会心寒,而且秦国的根基在关中,在老秦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秦王的忠诚支持者,朝堂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子游叹气一声说道。

子游说的是秦王而非是嬴政,嬴政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很多的人,但这不代表着以后的历代君主都有着嬴政这样的雄才伟略和人格魅力,所以朝堂上需要一个绝对支持君主且强劲的力量。

秦国自从迁都咸阳之后,秦国朝堂的六国士人越来越多,而老秦人越来越少,虽然有着老秦人不重文风,无法和其他人相比的因素,但也存在着老秦人因为楚系的事情而心寒的原因。

自从严君公子疾隐退之后,朝堂上的老秦人和宗室愈发的势弱,没有了一个和秦王一条心的势力制衡朝堂,最终很有可能导致后面的秦王被架空,尤其是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能与历代秦王一条心的势力。

在历史上,秦灭亡的原因很多,秦二世的胡作非为,赵高的擅权乱政,秦法的严酷,六国贵族的谋反,秦高压的政策,始皇帝的好大喜功等等,但都无法避开一个很致命的问题,秦王失去了老秦人的支持,再也没有了那个上下一心东出的心气。

“蜀山虞渊不能被灭,若是他们被灭了,虞渊的封印之地,恐怕要出事。”焱妃对着子游认真的说道。

听到焱妃说到封印之地,子游诧异的看向了焱妃说道

“你怎么知道封印之地的事情?”

“我可是阴阳家的东君,在阴阳家的地位仅次于东皇太一,我可以随意的查阅阴阳家的典籍,当然知道封印之地的存在。”焱妃翻了一个白眼说道。

“我知道虞渊护卫的重要性,只是希望虞渊护卫不是全族参与进来了,否则我也没有办法。”子游说道,他没有斩草不除根的习惯,若是留下他们难免会再闹出什么乱子来。

焱妃也只能希望蜀山虞渊的还有足够理智的人没有参与这场野心家的争斗。

时间来到了第二天,整个成都都变得极为热闹,巴蜀大大小小的商会在成都会盟,大量的商人带着天下各地的商品在成都贩卖,商人、百姓、大族等等所有人都参与到了这场热闹之中。

子游坐在商会会盟的酒楼二楼,焰灵姬、焱妃和少司命和他坐在同一个桌子上,而下方的大厅则是商会会长们聚集商议明年分配的事情。

随着一声钟声响起,所有人都已经到齐了,巴氏商会的会长,寡妇清,蜀郡商会的会长,一个中年人,坐在中间,其他的商贾按照经营的内容分别而坐。

随着寡妇清说完开场词之后,关于明年货物分配的商议开始了,为了公平起见,最终商议分配出来的份额是看今年的经营结果,经营越好的人越能得到好的份额,也有能力拿下这些份额。

每次出现争议的时候,寡妇清和中年人都是作为最终拍板的人。

“这位清夫人在两地商贾之中威望很高啊,她一旦说话其他人就立刻没了争议,哪怕心有不甘也只能认下。”焰灵姬打了一个哈气说道。这种场合是她最不喜欢的。

“这个商会会盟就是她提出的,作为七国第一女首富,巴氏商会遍布天下,所运送的货物无所不有,若是她想要针对一个商会,恐怕不用多长时间就会让其倒闭。”子游说道。

下方的商会议论结束之后,子游知道该自己上场了,子游来到了内堂换上了自己的官服,手中拿着的正是秦王诏书,听着外面的声音一停,子游拿着秦王诏书走到了大厅。

在坐的商贾看到子游出来,一个个诚惶诚恐的对着子游行礼,他们敬重寡妇清,但是恐惧子游。

“秦王诏,巴氏清,乃巴蜀商贾特赐巴清千金,爵位公士。”子游说完之后,将秦王诏书合上交给了寡妇清。

下方的商贾已经傻眼了,在寡妇清被赐予爵位的事情上傻眼了,他们是商贾,秦国的商贾地位极低,他们一旦被确定为商贾,就再也没有办法当官,甚至无法进入军队,更别提想在军功爵位制度下的秦国拿到爵位了,而寡妇清竟然被赏赐了爵位,哪怕是最小的公士,这代表着寡妇清不再是商人,而是一名勋爵,她的后人是有机会入朝为官,或者上阵打仗的。

封赏结束之后,子游并没有留下,而是带着人离开了,但是随着子游封赏寡妇清的事情传播出去,再次引来了一个极大的震动。

“你说的是真的吗?是王师一个人封赏的寡妇清?”陈枢严肃的看着管事问道。

“是的,家主,王师的确是一个人,甚至都没有带上亲卫。”管事说道。

“哈哈哈哈,天助我也。”陈枢大笑道,他的眼中冒出了一抹精光。

第215章 ,张良助蜀

听到曲益并没有参加寡妇清的封赏,陈枢觉得上天都站在他这一边,子游虽然是特使,但终究是外来人,封赏之事无论如何都不能绕开曲益这个郡守。子游绕开了曲益,代表着子游认为曲益没有资格为寡妇清封赏,这对于曲益这个郡守来说是何等的羞辱。

陈枢本来还在想如何拉拢曲益,之前他看到子游对曲益颇有意见,甚至连接风宴都不参加,便想着邀请曲益一叙,看看曲益的态度,但是这些天来曲益并应邀而来,没想到现在子游给他提供了机会。

“派人送上请帖,邀请曲郡守来府上一叙。”陈枢对着管事说道,他之前多次对曲益示好,但是曲益并没有接受,但是现在不同,曲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现在正是充满了愤怒,人一旦愤怒就会乱了理智,现在正是他拉拢的好机会。

管事带着一张华贵的请帖前往了郡守府,此时的曲益脸色阴沉的可怕,桌子上的政务奏章被随意的丢弃。

“大人,陈府管事求见。”一个小官吏小心翼翼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