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文抄,但是启蒙流/我在泰拉当导师 第36章

作者:王火羽白

收回目光,洛亚向陨星介绍道:

“你也是知道的,我还在巴别塔任职,所以教书这件事不会做太久。”

“放心,第一批学生我肯定好好教,不过之后就要靠你们了,我记得你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教师吧……诶,那两个小伙子呢?”

说着,洛亚带着笑容回头,想要搜寻另外两人的影子:

“我想招三个助教,正好你们三个……”

话语凝噎在这里,他仔细打量每一名萨卡兹。

——但那两个跟在她身后叫着“大姐头”的人已经不在了。

“啊,忘了忘了,”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洛亚一拍脑袋,懊恼道:

“还没给你介绍校区呢!”

于是便开始不停地讲他的规划。

说什么寝室虽然破了点但是睡得舒服,教室虽然小了点但是氛围很好……

洛亚的表情时而高兴时而无奈,看上去为学校的发展操碎了心。

陨星看着他的笑脸,听着他的滔滔不绝。

这样笨拙又真诚的温暖就如同最强的杀手锏,轻而易举地击碎了她的防御。

中立区到了,三十多个人也只剩一半了。

身边人的啜泣声越来越大,洛亚闭上嘴,抓住她的手臂,默默给眼前已经模糊一片的少女引路。

不多时,校区到了。

停下脚步,洛亚侧过头看向少女:

“陨星小姐,我郑重地邀请你进入卡兹戴尔大学,成为我的学生。”

“并且在之后继承我的衣钵,成为学校的第一批教师……”

随后他握紧少女的手,举到身前,像是要给她勇气和力量。

那双眼睛紧盯着她,但面色已经软化,只剩温暖和柔和。

洛亚轻轻地说:“你愿意吗?”

没有别的回答,也不会有别的回答。

陨星重重地点头,泪水夹杂在她的笑容之间。

——————

之后,洛亚便带着他们参观还在建设的校区,这些小伙子的天性很快就暴露出来,争相变着法和他搭话。

洛亚哭笑不得地回应,时不时还要签个名。

但那个大个子除外。

等所有人都离散,只剩闪灵站在洛亚身边时,他才缓缓走来。

即使是在萨卡兹中,这人也是相当高的,尤其是身后还背着大刀,看起来压迫感十足。

即使站到洛亚面前,他也阴沉着脸,沉默寡言。

洛亚搞不清楚他到底什么意思,但总感觉来者不善。

“额,有什么事吗?”

“我救不了他们。”他说起了别的事。

“战场上的子弹,炸弹……都会瞬间致命。”

说罢,又开始自我介绍:

“我是炎客,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我,我有给您写过问卷。”

“我来这里不是为了读书识字,而是想成为您的护卫……我杀过很多指挥官,自认有这份实力。”

这个人相当的怪,不禁让洛亚想起那份奇怪的问卷。

“哦,你是那个……说我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

“是。”

“那我不能收下你,我不需要一名没有思想杀人机器。”

洛亚果断拒绝。

“我知道了。”

非常失落,但炎客还是打开了自己的夹克,从里面拿出一朵枯萎的白花。

“这个,送给您。”

把它交到洛亚手上,炎客转身离开。

“诶,等等。”洛亚叫住了他。

转身,那人正盯着手里的花,笑得很无奈。

“那就先跟在我身边吧,直到你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为止。”

“到那时,你再自己决定去留。”

第四十章 被迫上岗

怎么说洛亚都还是巴别塔的人,新招的成员还要回到巴别塔登记。

闪灵留在校区督促建设,剩下的人被载具接了回去。

但最终只有炎客和陨星留在了文化部,剩下的人都分散到了各个部门。

——毕竟在其他人看来,现在文化部怎么看怎么像割据势力。

王侯将相……咳咳。

总之学校很快就会竣工,文化部也在准备搬迁事宜。

具体的细节不需要洛亚操心,他也不想插手这件事,省得风言风语越来越多。

生活一下子回到了过去的清闲。

文化部内,洛亚又重新拿起了画笔。

坐在一旁的陨星正在纸上写着什么,时不时停下笔,眉头紧锁,思考着下一句怎么写。

临光突然推门而入。

“我们可以出发了。”

“啊,这么快吗?”洛亚抬起头。

他才回来两天,W都还没摸够呢。

不过也没什么,按照搬迁计划,W是第二批次,只比洛亚晚了几天。

事实证明预想的资源是完全不够的,配套的设施要有,办公室也要有,甚至后面还要专门建个教师宿舍。

展示手中的半成品画,洛亚问道:“是不是很好看?”

这是他设计的校徽,很简单,就是一个红色的圆,里面插了一把剑——画的真好,阿米娅一定会喜欢。

“……”临光沉默了。

说方不方说圆不圆的不可名状物体里长出个烧火棍,很难想象这是卡兹戴尔第一所大学的校徽。

“老师画得真好。”陨星拍手叫绝。

“……”

于是临光更沉默了。

“好。”

又是一道陌生的声音。

直到这时,她才发现墙角边还站了一个人。

三比一,洛亚宣布又一神作诞生了。

——————

坐车赶路的时间既平淡又无聊。

洛亚准备在大学建成后发起一次文化运动,虽然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但总比没有强。

这些天的信件也只有塔露拉的情况汇报,大致是听从了他的建议准备筹建情报部门。

并且,整合运动幻影部队也即将成立,隶属于情报部——相当于特工了。

临近校区时已经是第三天正午,不出意外地,意外发生了。

一道突如其来的通讯:

“洛亚先生,这里是第三哨所,有难民潮冲击区域。”

“按我规定的去做。”

“他们执意要见到你。”

“我明白了。”

于是洛亚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三哨所。

按理来说,卡兹戴尔是基本不会有难民潮的,但在协议签订时,双方设想了许多种情况,中立区域出现后很大可能有萨卡兹想要前往避难由此引发难民潮。

因为厌倦战争想要在卡兹戴尔找到一个相对和平的区域实在是太难得。

所以也有相关规定:

1.双方势力人员不得进入,违反者一次遣返,二次格杀。

2.不接收从事战争行业的难民,例如雇佣兵,其余人员想要进入必须缴械。

3.所有进入的难民最多停留三天。

这个规定的要求其实相当宽松,毕竟洛亚成立的是学校,不是避难处。

风尘仆仆地来到第三哨所,这里已经建起了象征性的钢铁围墙,双方人员在入口处手拿武器对峙,剑拔弩张。

“我是洛亚,请你们放下武器。”

急匆匆地下车,洛亚挥了挥双手。

领头的人打量了他一眼,随后丢下手里的刀,剩下的也纷纷效仿。

“告诉我你们的目的。”

洛亚上前说道,语气不怒也不喜。

在卡兹戴尔朝敌人丢下武器就等于送掉自己的命,因此他也能够理解。

这些人显然是一群雇佣兵,如果他们是来避难的,那就并不符合协议的规定。

逐客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但领头的人并没有言语,只是和手下让开了身子。

门后面是一群孩子。

大概十几个,有男有女,最大的没有十二岁,或拿匕首,或拿石头。

他们相同的地方,就是身上散发出的硝烟的气味,还有凌乱不堪的身体,以及面露凶光,看着那些哨兵时充满杀意的眼神。

“每个卡兹戴尔的孩子都不是无辜的。”

第一次夜谈时W曾这么说过,那时的她比他们大不了几岁。

洛亚心里一堵,开口对领头人说:

“你知道规矩,这里……”

“我们不进去。”

领头人直接打断他的话语。

“我们救人,救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