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宁安如梦开始 第119章

作者:三轮小叔

虽然王家赶来的也就一万多护卫,可是王家本来就是来经商的,如果交趾国破坏协定,王跃这个经略使当然不会坐视不理的。

如此又过了一年多时间,通过王家商行的船队运输,买来的大量人口被运送到了凉州,触角也深入了宜化。

山寨的青壮们是来发财的,他们可不管当地百姓死活,导致民怨很大,而这些山寨之人对王家商行的人很是恭敬,经常出面调解两者的矛盾,反而更是提高了王家在缓冲区的声望,成为缓冲区两州之地的无冕之王。

因为王家处事比较公允,主要也只是经商,只要不影响他们做生意,他们一直老老实实纳税,在为祸一方的土司青壮的掩盖下,王家发展极快。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缓过劲儿来的交趾皇室想要拿回缓冲区,可是他们麾下的自己人就把消息提前告诉了王家,就怕耽误了和王家和他们合作的买卖。

连续剿灭了几次交趾李氏的进攻之后,交趾皇室镇压不住各郡的太守了,皇室也变得仅仅是个名义罢了,皇命都出不了皇城几个县城。

南方的各郡相互之间攻伐不断,百姓也过的民不聊生,反而有更多的人投奔了王家。

……

嘉佑十二年,年初。

皇帝病重,册封二十岁的皇孙赵顼为皇太孙,可上朝协助皇帝处理朝政。

皇太孙很是勤勉,不到半年时间,就让朝廷大佬们都非常的满意,而皇帝也放心了不少。

嘉佑十二年,秋

大宋皇帝陛下殡天,谥号一个仁字,新皇赵顼继位,改元熙宁,大赦天下。

经过几年的发展,王跃控制了缓冲区,控制了交趾大越国,势力范围深入大理高棉占婆等国,就连东边琉球等地也被涉足。

没了外患的影响,广西南路的驻军也开始对境内的山匪流寇进行了围剿,让商路再也不受影响。

商路交通顺畅,境内百姓也是丰衣足食,甚至有别的州县的客民,都会前来广南西路安家。

整个广南西路,发展非常的迅速,赋税也翻了一倍不止,各州县的官员也高兴坏了。

就看这种成绩,他们将来的考评都不会差了,也都期望着这样的日子。要一直保持下去。

熙宁元年,冬

新皇帝赵顼下旨,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

熙宁二年,春

急不可耐的新皇,诏命他崇拜的王安石为翰林院学士兼侍讲。

王安石和皇帝相谈甚欢,对王安石提出的变法也非常的感兴趣。

王安石更是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勉励官家效法尧舜,简明法治。

新皇帝倒是认同王安石的一些主张,只是对改革的事情还是有些犹豫,却也让王安石完善一下自己的想法,等到时候商量商量再说。

王安石随后上了本朝百年无事札,简要的解释了送出百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和原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问题,希望官家坚定改革。

他为了让皇帝相信,还讲述了当年和王跃一起在常州的诸多政令,也说了常州现在百姓都丰衣足食。

皇帝听了王安石的话之后,这才又想起远在广南的王跃,他觉得王跃是因为他这才被先皇点去岭南的。

他虽然对王安是比较崇拜,却还是说了一句,“既然王卿和燕回老师熟悉,不如朕把他招回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

王安石这些年和王跃只是偶尔书信联系,也好几年没有正儿八经联系了,这会儿听皇帝这么说,也只能暂且忍耐了。

熙宁二年,夏。

皇帝下旨召王跃进京述职,王跃安排好了工作之后,就马上回京了,一点儿留恋的意思都没有,也让人另眼相看。

王跃想走境内的官员却有些不舍得,毕竟,像王跃这样不专权,对部下有好的上级实在太少了。

只是他们心中再不舍,王跃也必须回京了,他觉得大宋的改革机会到了。

果然,他前脚刚进皇宫,后脚玩时也进了皇宫,两人一起在福宁店见的新皇帝。

皇宫,福宁殿

新皇赵顼先是和王跃寒暄了一番,然后这才兴冲冲的说了一下王安石准备改革的计划。

王跃听了之后发现和当年上学讲的那些没多大区别,他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详细的听完王安石口沫横飞的讲述之后,王跃这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介甫,你这个募役法,和咱们在常州的时候用的差不多,只是你有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王安石愣了一下,就有些疑惑的问道,“什么问题?”

王跃很是凝重的说道,“你这个办法可以让不服徭役的人出钱免除了徭役,那没钱的就只能去做了。

咱们朝廷的工程又不像当时咱们那个时候是包工的,完成一项任务给多少钱,根本不管时间。

你这个计划是按天算的,是一天给多少钱,这样说的就会慢很多,毕竟大家一起干的活儿,多干一天就能多给一些钱。

可是有的人家里人口少或者穷,他们没钱就不得不来服徭役,如果服徭役的时间过长的话就耽误了他们的耕种,反而让他们更加困难。”

如果是别的人和王安石讲道理,王安石可能真的听不进去,会觉得他们只是不赞同自己改革而反驳的。

可是王跃却不同,他非常赞赏王跃的执政方法,不管是常州还是邕州,他也都和你打听过。

虽然王跃没有提出来,却变相的修改了以前的很多条例,不仅提高了工程的进度,还没有让老百姓受苦。

所以,王安石听了王跃的提醒,就皱起眉头说道,“可是你当时也说了,他们干活儿也是挣钱的呀,虽然土地上收成少了一些,不也在徭役上挣回来了吗。

而且,我还让那些不愿意付徭役的人花钱了,还能用这些钱发给那些干活儿的人,这样不好吗?”

第二百二十一章 改革!

王跃叹了口气,很是无奈的说道,“你这个想法是好的,可是实施起来就会出现扶徭役的人不足,会大大的拖慢进度的。

咱们在常州的时候,其实雇佣的很多都是漕帮的人,他们根本就没有种地,本来就靠着打工生活,所以才不会有什么影响。”

王安石时琢磨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问题,“燕回的意思是说,我们先在常州一样取消徭役?”

王跃知道王安泽的性格,他只能旁敲侧击,不能直接给王安石建议,也就摇摇头,严肃的说道,“取消徭役当然是可以的,可有些官府没有那么多的钱去雇佣人来干活。”

王安石听了之后,就有些不悦的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该怎么办?”

皇帝对王跃和王安石都是非常看好的,他看两个人要吵起来了,就连忙说道,“你们两個可不要吵,我看不如把徭役的时间给定了,不影响百姓耕种就行。”

王跃原本是想等王安石自己想的,现在皇帝提出来了,他就连忙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圣明啊!就是这样,徭役的时间给限制了,超过了这个时间就多给一些工钱,同时,我们再雇佣一些不用种地的人。”

王安石点点头,很是认同的说道,“我们还要进行包工,这样干的活儿快一些。”

王跃一脑门黑线,这包工是官方定的时长,那有的活儿真干不完怎么办?

难不成让那些被雇佣的人,也像秦末的时候高呼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于是,他就连忙说道,“介甫的想法非常好,只是我们包工的话,需要安排人先按正常的进度试验一下,然后再给一个总体的价格。

不能没有经过实验就盲目的定价,这样很可能产生很多没办法完成的任务,反而又坑了老百姓。”

王安石看王跃至始至终都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考虑,再开始他觉得王跃是补充了他的想法,也就点点头说道,“那这一条就按我们商量的办,那别的呢?”

王安石现在只是着急变法,再加上变化也没开始,他还是能听进去意见的,再加上是王跃提出的,他也就更容易听进去,并没有像王跃想象中的那么固执。

王跃看王安石又问其他的建议,他也信心大增,就继续说道,“你的青苗法其实也挺好,不让老百姓向那些地主乡绅们借钱,杜绝了乡绅们利用借钱的套路占有百姓的农田。

只是这也有一个弊端,因为有的百姓本来是不需要借钱的,你去强制人家去借钱,还要产生那么多的利息,等于是变相的剥削了。

有很多条件稍微好一点的百姓,经过这样的剥削之后,恐怕也会变得贫困了。

还有一个,那就是下面的官员会不会利用这一条法案谋利?这都是一个问题。”

皇帝听了王跃的提醒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他也就凝重的问道,“确实有这个可能不知道老师有什么想法?”

不等王跃回答,王安石却说道,“朝廷有御史,又有那么多官员看着,想来下面的官员并不敢那么做。

至于说强制借贷的问题,可如果不这么做的话,百姓还是很可能向熟悉的地主乡绅借钱,毕竟,大多数百姓是不愿意和当官的打交道的。”

王跃没想到王安石连这个都懂,他也就笑着说道,“其实,介甫兄如果害怕百姓们不向官府借贷,只需要立一条法案就行。

没有经过官府认证的借贷,都是不承认的,不受朝廷法度保护。

等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是地主乡绅或者是那些钱庄也会主动的带着想借款的百姓来官府认证的。

我们只需要收一个手续费,这就是一项收入,朝廷又不用专门拨款,简直是一举两得。”

新皇帝听了王跃这话眼睛就亮了,连连称赞的说道,“老师这个建议好,不用强行往外面借钱,国库也不用额外的拨款了,还能有额外的收入。”

王安石看皇帝都同意了,他觉得这样好像也不错,虽然收入会少一些,可也像王跃想的一样,这也间接的减缓了土地的兼并。

毕竟,有官方监管的借钱,利息就不会太差,他也就补充的一句说道,“这一条也要像前面那一条一样。在条陈上规定的清清楚楚,借款的利息多少给规定死了,手续费多少也规定死了。”

王跃看王安石主动的补充了,他也就笑着,点头称赞道,“介甫这条补充的好。”

王安石脸都有些红了,他和自己的幕僚想出来的绝佳方案,到了王跃这里都需要再完善一下,让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会儿听了王跃的称赞,他也就连忙说道,“燕回老弟也不要再称赞了,你还是说说其他几条,有什么不足的吧?”

王跃点点头,也就继续说道,“还有那个农田水利方面的条陈,我觉得把兴修水利列入官员考核的标准,会导致官员强制百姓兴修水利,也就是扶徭役。

所以,可以列入考核,但和前面说的一样,定好了每个人每年服徭役的时间,不准强制让人去劳作。”

王安石觉得王跃对这条也没什么想法,只是强调了一下扶摇仪的时长而已,他也就点点头说道,“这都没问题,其他的有问题吗?”

王跃看王安石都有些紧张了,就有些哭笑不得,他连忙解释说道,“其他的都很好,但介甫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

王安石仔细琢磨一下,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就有些疑惑的问道,“还请燕回给我讲清楚,我到底忽略了什么。”

王跃叹了口气,很是无奈的说道,“你剩下的几条建议,虽然明面儿上动的是地主和商人,但你考虑过地主和商人大多是什么人吗?”

王安石有些懵逼,他疑惑的说道,“当然知道了,要么是世家大族,要么是一些官员的亲属。”

王跃点点头,很是认真的说道,“方田均税和市易法这两条能够实施的话是非常好的,只是他们的对象却是官员,阻力会非常大的。

就比如说我家,原本是行商的,可是我现在也做了官。

就比如说介甫,想来你家虽然是士族,可是家里的田地也不会少了,毕竟,有了钱投入土地,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能读书当官儿的人,特别贫困的都非常的少,一旦做了官,土地来的就容易了。所以,你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听了王跃的话之后,王安石就有些恼怒的说道,“燕回,你太让我失望了,你竟然也要阻拦这两条建议?我还以为你是为了老百姓,不顾个人利益的人呢?”

王跃有些哭笑不得,就连忙解释说道,“介甫,你冷静一些,咱们在一起那么长时间,我是什么人你还不了解吗?

我的意思是说,你一下子得罪那么多人,可是又不是你亲自去主持的,还是那些官员去主持。

具体的主持力度,你根本就不清楚,你只能看增加了一些数据而已。

所以,我的建议是,要么先挑选两三个路执行,我亲自去给你看着,保证能够彻底的执行。

即使你选择我老家两浙,我也绝对不会出半点岔子。

可一下遍布到全国,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去看,只看数据,改革是容易出问题的。

到时候整个朝堂就成菜市场了,天天都在吵架,不仅陛下为难,就连咱们的改革执行的都会很缓慢。”

王安石原本很生气,可王悦竟然说改革两者他都强制执行,他突然就觉得自己误会王跃了。

他就向王跃拱手行了一礼,这才认真的说道,“是我误会燕回了,只是改革本来就是为了革新朝政,我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王跃很是无语,就没好气的说道,“介辅,莪没有说不改革,你要明白我也是支持改革的,我们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我只是说,不要一下子全国改革。

这样的话,那些反对改革的人就会捣乱,朝中诸相即使不反对改革,他们也会觉得这是动乱朝局,然后才给你压力的。到时候,他们请动太皇太后给陛下施加压力,咱们的改革说不得又得中断。”

皇帝经过王跃的提醒,觉得是有道理的,毕竟,如果改革的只是少数,确是会引起朝廷的动荡,到时候那些老臣肯定会求太皇太后的,如果太皇太后以孝道压他,他也会很为难,他就有些激动的问道,“老师,以你的想法该怎么办?”

王跃笑着说道,“其实很简单,我们改革,还不能引起震荡,就最好先挑选两三路土地兼并严重的地方进行改革,如果改革成功,那再推向全国,朝中诸公也不会再反对,那些下面为了家族利益的官员士绅也只能任命了。”

王安石还在琢磨王跃的话,他觉得王跃的担心有些多余,毕竟只要皇帝愿意,其他的人恐怕也不会阻止,可是太皇太后那边,还真是麻烦。

第二百二十二章 墨兰的婚事!

皇帝听了王跃得话,也就决定试试,他犹豫了一下问道,“那以老师得看法,该从哪里开始?”

王跃早就有准备,他很是严肃得说道,“诸国边境得几路暂时不要动,如果陛下想要有机会亲眼看看改进得结果,就在京都附近几路开始改革。如果陛下怕皇亲国戚勋贵太多,引起不必要得麻烦,可以先拿两浙江南东路等地进行改革。”

皇帝听明白了王跃得意思,那就是想要提前感受太皇太后得压力,那就从京都附近得几路开始改革,如果他怕麻烦,就拿其他得州县开始。

他有些举棋不定,就看向王安石问道,“介辅,你觉得哪里开始比较好?”

王安石看局部改革已经定了,为了显示决心,怎么也要从他老家开始啊,而且,只是两三个路,他觉得步子太小了,他就很干脆得说道,“陛下,臣觉得可以在燕回说的两浙路江南东路得基础上,加上福建路江南西路和广南东路,这分别包括了臣和燕回老家,这样可以显示朝廷改革得决心。而且,就像燕回说的,如果规模太小的话,显示不了改革的决心。”

皇帝看王安石舍小家保大家,他就很是感动得说道,“既如此,就以介辅和老师的意思,只是,谁去主持改革呢?”

王跃可不想在朝中太太个人吵架,就连忙出列说道,“臣愿往!”

王安石也马上反驳道,“燕回,还是我去吧,我很讨厌掣肘,留在京中少不得要和其他人争吵,再说了,我也想亲自看看改革的效果,也好为后续推广全国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