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女武神们的平然日常 第96章

作者:天意不可逆

  “休伯利安号也划归到了你的名下,我会给你配上相应浮空舰。”

  “当然,现在的情况下,成为融合战士的人选还需要你们进行细心的进行甄别。”

  “这是你的任命书。”

  见高肃没有停下自己的讲述,德丽莎选择拿出任命书放在了他的面前。

  高肃蔑了一眼桌面上的任命书,然后走到德丽莎面前,蹲下身子,和她对视道:

  “我们刚刚似乎是在各讲各的,德丽莎,但,我希望身为天命主教的你能够明白一个道理。”

  “人类有进化到高级文明的潜质,但,现在的文明没法跳过或者加速进化的过程,我们得按部就班。”

  这番话一出,德丽莎本就因为寿命论而担忧高肃的心,愈发的提了起来:

  “舰长.....”

  “听我说完。”

  高肃打断德丽莎的话,严词跟她说道:

  “快代表不了什么,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的,德丽莎。”

  德丽莎抿唇,她只能点了点头,随后,又再次听着舰长继续说道:

  “虽然延长寿命是好事,但是人类的传统道德伦理再次遭到颠覆,基因药剂和融合战士计划的重新使用的后果也需要周全考虑,不能让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哪怕亿万分之一的几率都不行。”

  德丽莎看向高肃:起eQr厁O丝久齐山:寺灵猛

  “那么,舰长,你的这番话,我是否可以理解为,只能够用人类来进行活体实验?”

  “可以这么认为。”

  高肃点了点头,随后继续说道: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为了防止基因药剂只被精英阶层使用,天命不得不也必须垄断基因药剂和融合战士的诞生方式。”

  “毕竟,我们还不知道外太阳系的敌人是怎么个情况,黄泉只是一个个例,而个例往往不能代表什么。”

  德丽莎见高肃一直蹲着跟自己平视,她从椅子上跳下,将他给扶了起来坐到椅子上,然后顺势坐到他的膝盖上:

  “印 卅尔林〉彡〩(二〔)〇q「 {i④ ⒏这样子跟我讲吧,舰长。”

  “过了冥王星轨道就到了太阳系外围,出了太阳系的外围还有柯伊伯带,过了柯伊伯带还有厚达一光年的奥尔特星云,它将太阳系包围在其中。”

  “因此整个太阳系说起来,它的直径范围要超过一光年,出了奥尔特星云之后,太阳系边缘外有一个巨大的结界。”“这个结界由无垠的氢元素以及虚数能组成,呈球状将整个太阳系包裹在其中,成为了包围太阳系的巨大结界。”

  “所以,太阳系外的虚数潮汐,我们大可不必先如此着急去突破,可以先着手太阳系内的行星与恒星开发。”

  对于高肃的话,德丽莎自然是听得明白,她随手在桌子上点了几下,电脑屏幕升了起来,她指着屏幕上太阳系星图上那一颗火红色的星球说道:

  “你的意思是,我们先开发火星,对么?”

  “没错。”

  高肃点了点头,火星上的气候十分恶劣,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非常干燥,温度低,表面平均温度零下55℃,水和二氧化碳非常容易冻结。

  在火星的早期,它与地球十分相似,像地球一样,火星上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转化为含

  碳的岩石,但由于缺少地球的板块运动,火星无法使二氧化碳再次循环到它的大气中,从而无法产生意义重大的温室效应。

  火星的那层薄薄的大气主要是由遗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气(2.7%)、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平均大气压强仅为大约7毫帕(比地球上的1%还小)。

  但它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盆地的最深处可高达9毫帕,而在奥林帕斯山脉的顶端却只有1毫帕。

  但是它也足以支持偶尔整月席卷整颗行星的飓风和大风暴。火星那层薄薄的大气层虽然也能制造温室效应。

  但那些仅能提高其表面5℃的温度,火星的两极永久地被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覆盖着。

  这个冰罩的结构是层看式的,它是由冰层与变化着的二氧化碳层轮流看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升华。

  只留下剩余的冰水层,南部的二氧化碳从没有完全消失过,南极冠的冰,假如全部融化成睡,可覆盖整个火星。

  “火星探测,打算什么时候进行?”

  .............

第一卷:真的战胜崩坏了吗 : 第一百五十六章:奥托·阿波卡利斯的遗物

  “火星探测的话,天命这几年有进行过,舰长,我给你找找看看。”

  德丽莎用她那短小的手敲打的着键盘,不一会儿,天命探测火星的资料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探测器扫描,火星拥有生物化石,曾经比现在更加温暖,存在流动的水和生命。”

  “但是一场未知的危机降临火星,刮走了火星上的大部分空气,所有的生命死亡。”

  “与此同时,还在火星上检测到了数个巨大的崩坏能结晶矿产。”

  “加上收集到的崩坏能信息,可以肯定,火星曾经也直面过崩坏,不过,这里有个火星移民计划,似乎是爷爷年轻时候的设想。”

  德丽莎点开一个文件,开始播放了起来:

  火星环境地球化是人类欲将距离地球最近的火星变成更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

  主要内容就是改变火星目前的气候和大气,使其与地球更加相似,创建一个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这个过程就称为地球化。

  此类工程的规模将无比庞大,需要为火星提供水,提供空气,直到星球的环境适合人类进行生存。

  那么,为什么要在火星建设生存基地,改造这颗星球呢?首先,火星是距离地球比较近,虽然现在它还是一个寒冷干燥的星球,但是它拥有维持生命存在的所有必需元素,其中包括:水、二、氮。

  火星目前的大气与数十亿年前地球的大气非常相似,地球最初形成时并不存在氧气,也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大气层完全由二氧化碳和氮构成。

  直到地球上进化出了光合细菌,才产生了足够的氧气,从而进化出动物。同样,现在火星上薄薄的大气层几乎完全由二氧化碳构成。

  95.3%的二氧化碳、2.7%的氮、1.6%的氩、0.2%的氧,相比之下,地球的大气层由78.1%的氮、20.9%的氧、0.9%的氩以及0.1%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构成。

  从这份详细对比中可以看出,现在所有访问火星的人类都必须携带大量的氧气和氮气以维持生命,

  火星的平均表面温度低达-62.77℃,最高温度为-23.88℃,最低温度低于-73.33℃。

  相比之下,地球的平均表面温度为14.4℃左右,但是可以通过温室效应提升火星的温度。

  火星还有几个与地球非常相似的特征使人们考虑将其作为居住地,其中包括:自转速率为24小时37分钟,地球:23小时56分钟。

  自转轴倾斜度为24度,地球为23.5度,引力是地球引力的三分之一。

  与太阳的距离足够近,因此有季节之分。火星距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距太阳的距离远50%左

  如果要获得适合人类居住的大气,方浩利计划将星球的大气全部冷冻液化储存,然后加工冷冻的大气,放进空气加工厂,配比得到适合人类生存的空气,再将这些空气放进火星。

  这一项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在火星两级上建立很多大型空气冷冻工厂,需要足够的能量供给,方浩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建设大型核聚变反应堆发电厂。

  如果要获得水资源,需要利用强大的牵引力改变彗星运转轨道,令其撞击火星以带来海洋所需要的水,提高火星大气中的含氧量。

  宇宙中存在着一些超乎理解的地方,核聚变反应就是其中一个,核聚变反应的本质就是物质

  转化为能量,说明世界的一切都是由能量构成的。

  在这个宇宙,无论什么能源都是由核聚变反应形成的,哪怕是核裂变都是。

  世界上本来只有能量,宇宙诞生之初,不知道为什么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是如此巨量,充斥了整个原始宇宙,而且将宇宙不断撑开。

  随着原始宇宙的温度渐渐冷却,压力逐渐降低,这些能量渐渐形成氢元素

  核聚变就是将氢元素通过高压而发生反应,然后构成各种元素,包括可以发生核裂变的元素。

  在自然界,氢气聚集在一起会慢慢构成气团,气团越大内部因为引力产生的压力越强。

  如果引力达到极限值,氢原子就会因为太大的压力让两个氢原子碰撞,然后释放庞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

  巨量的光子会产生巨大的光压,让氢气团的内部压力更大,结果就会持续不断地产生核聚变,一直到核聚变成为铁元素为止。

  氢气在恒星内部通过聚变转化成氦,这样的反应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光压会抵消掉朝向恒星内部的引力作用,恒星因此保持稳定。

  像太阳这样的小质量恒星,由于质量的限制,无法通过聚变生成比碳更重的元素,因此一旦氦耗尽,核聚变就会停止,太阳会变成一颗白矮星,然后慢慢冷却。

  但是如果恒星的质量达到太阳的8至25倍,核聚变就会一直进行下去,生成更重的元素。

  氢耗尽后,氦开始燃烧并生成碳;氦耗尽后,碳开始燃烧并生成气:碳耗尽后,氖开始燃核聚变会像链条一样一直进行下去,直到生成铁。

  铁聚变成更重的元素,需要消耗的能量大于它释放出的能量,因此聚变只能到此为止。

  聚变一旦停止,光压便无法再抵挡强大的引力,恒星的外层就会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向内坍缩,物质高速撞上坚硬无比的内核,然后向猛烈反弹,形成壮观的超新星爆发。

  而这时,核心产生引力坍缩,恒星会变为白矮星,它是一种非常致密稳定的星体。

  若其核心保留了1.44倍到3倍太阳的质量,即超过了钱德拉塞卡极限,就不会成为白矮星,坍缩会持续进行下去。

  密度会急剧增高,这时电子和质子会因为受挤压而结合成中子,星体内的物质几乎全部由中子组成。

  后,整个星体内会产生巨大的中子压力,与引力相抗衡,并阻止进一步坍缩,终于又一次达到了平衡状态,这样产生的天体我们称之为“中子星”。

  恒星的内核也会在爆发中变成致密的中子星。中子星是恒星衰变的一种归宿,它是比白矮星更致密的天体,它的密度可达到白矮星的几亿倍。

  1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重达一亿吨到10亿吨,一颗质量和太阳相当的中子星,直径仅为20公里左右,而太阳的直径近140万公里。

  中子星的本质就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原子,如果中子星高速旋转就会成为脉冲星。

  简言之,脉冲星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它在高速转动下经过复杂的能量转化过程产生辐射。

  脉冲星辐射的能量靠消耗其自转能而来,故其自转会逐渐变慢,从而导致辐射周期缓慢变长。

  如果恒星的质量达到太阳的25倍以上,其内核就会变成一个黑洞。

  如果黑洞质量持续增加,就会达到一个压力的极限值,最终黑洞爆炸重新释放无穷的能量。

  质量超过太阳100倍的超级巨星在超新星爆发中几乎会尸骨无存,宇宙诞生后不久,太空中曾经出现过许多质量达到太阳几百甚至几干倍的超大质量恒星。

  它们是由纯氢和纯氦构成的,这些巨兽的寿命极短,爆发时产生的能量也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会将恒星的全部质量转化为光子,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

  但是,核能就现在而言,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了,不仅如此,宇宙当中还充斥着大量的崩坏能。

  那么,这些崩坏能也能进行聚变以及裂变反应,这可真是太奇妙了。

  很可惜,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天命只能够将崩坏能的裂变当做武器使用.....

  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做一个设想,在那遥远的未来,人类会将崩坏能这种能量,大量的运用在生活当中吗?

  奥托·阿波卡利斯

  时间不详

第一卷:真的战胜崩坏了吗 : 第一百五十七章:格蕾修:我想回福洛斯了

  “看起来,爷爷很早的时候是打算移民火星的,但是,是什么阻止了他呢?”

  德丽莎面色凝重,她有些不解,毕竟,就以她对奥托的了解来看,这并非是他会停下的事情:

  “太空探索,最为重要的事情是获得宇宙里面的在地球上属于珍稀的矿产。”

  稀有矿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在的科技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电

  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

  稀有矿产在材料领域作用巨大,可生产荧光材料、稀土金属氢化物电池材料、电光源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激光材料、超导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磁致冷材料、磁光存储材料、光导纤维材料等。

  地球上的稀有矿产储量稀少、开发难度大、成本高、有的元素只在特定的地区有少量矿产

  严重制约了地球科技的发展。

  比如铑,这是一种银白色、坚硬的金属,具有高反射率,铑金属通常不会形成氧化物,即使在加热时,在大气中的氧在融化中被铑吸收,但在凝固的过程中释放氧气。

  铑的熔点和密度比铂低,不溶于多数酸,它完全不溶于硝酸,稍溶于王水。

  铑可用来制造加氢催化剂、热电偶、铂铑合金等,也常镀在探照灯和反射镜上,还用来作为宝石的加光抛光剂和电的接触部件。

  因为不被氧化的特性,光学性能极好,如此重要的元素,在地球却极度稀少,比黄金贵了不知道多少倍,不过太空中有些陨石拥有丰富的铑元素,这就是太空采矿的价值所在。

  不仅仅是如此,还有月球上的金属资源以及在月球背面的海量的崩坏能。

  月球的真空环境也适合冶炼其它矿石,可以获得地球难以得到的金属,例如钠钾金属就可以大规模冶炼,可以避免金属冶炼时和空气产生化学反应。

  除此之外,月球的稀土元素资源也很多,储量量约225亿至400亿吨,磷、钾、钍、铀等元素的储量也很丰富。

  此外,月球上还蕴藏有丰富的铬、镍、镁、硅等金属矿产资源。

  可控核聚变燃料氦-3地球上仅有15至20吨,月球上据推算有100万至500万吨。如用氦-3作为原料进行发电,全世界目前一年的能源总需求量,只需100吨氨-3即可,掌控了月球就可以满足地球上万年的能源需求。

  甚至,在月球上还有前文明纪元,以及前前文明纪元对抗崩坏的遗产。

  这些对于现在崩坏被约束的地球而言,都是用来发展己身的最佳资源。

  “舰长,我还是担心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