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怨天
这一点跟唐玄宗见过的大多数青年才俊却是大不一样,要知道的是,那些年轻人虽然确实是有着几分才华,甚至其中有一些只要是磨平了棱角之后,确实可堪大用,但是在此时的唐玄宗眼里,还是太过于年轻气盛了一点儿。
而眼前的朱莫邪,却是与那些人完全不同,在他的身上,完全找不到一丝年轻人浮躁的意味。就像是此时的朱莫邪静静的站在自己的面前的模样,只是这么往那里一站,就几乎让人可以忽略了他的存在,但是实际上,他又那么明明白白的站在那里,让你无法真的忽略了他。
在唐玄宗沉思的时候,朱莫邪就静静的站在原地,唐玄宗思考了一会儿,眼前的朱莫邪带给他一个惊喜,让他不由得开始思考起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朱莫邪的:“你能否带兵去征讨吐蕃?那里还是一片蛮荒,有几分辛苦,爱卿意下如何。”
说起来,唐玄宗还是一个对下属十分不错的皇帝,在这样的时候,还会询问朱莫邪的意见。换成了等闲的皇帝,他们才不会管那里是不是蛮荒之地,甚至某些庸人连是否蛮荒都不会了解,更不会去问臣下的意见。
“禀告陛下,微臣愿往。”朱莫邪在心中默默的翻了个白眼,这才刚刚回来,这么快就要出去,但是这个时候既然是唐玄宗主动开口的,他也没有拒绝,便干脆的答应下来。
唐玄宗很是高兴,朱莫邪依旧是答应的如此爽快,而这一次的吐蕃,可是比突厥还要棘手麻烦,在那之前,唐玄宗派了不知道多少将领过去,全部都沉戟折沙。
“朕可是对你抱着相当大的期待的。”唐玄宗望着眼前的朱莫邪,呵呵笑道。
朱莫邪虽然在心中翻白眼,但是面上却是将面子维持的十分之好,面对着唐玄宗的笑容,他也只是呵呵一笑,却是什么都没有说。
当然这一回,闲下来的朱莫邪,却是回了高老庄一趟,将高翠兰接到了长安。
在长安,朱莫邪已经有了自己的将军府邸,此时的高翠兰才知道,自己的夫君在外面才短短的一月光景,就已经有了如此偌大的实业,还有那些名声。
当高翠兰走在街上的时候,到处都是在讨论朱莫邪的声音,这让她在意外之余,也大大的满足了自己的那份虚荣心。
毕竟,只要是人,就会有几分攀比比较之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对于高翠兰来讲,她还是更喜欢跟朱莫邪在一起的感觉。没有想到的是,两个人才刚刚团聚了两天,朱莫邪又要出征了。
“没有关系,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朱莫邪看着眼前的高翠兰,笑着告别。
这一次朱莫邪的出征,盼望着他大胜归来的民众愈发多了,因为此时的朱莫邪的声望,比之前更盛,关注着他的人也就愈多。
面对着吐蕃,朱莫邪依旧是调兵遣将如有神助,他毕竟是身居人皇命格之人,这等战斗,也未免对朱莫邪来讲太过于大材小用了一点儿。这次甚至还不到半个月,朱莫邪就已经班师回朝,而他的名望,在此时,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要知道的是,在这之前,唐玄宗曾经派兵遣将不知道多少人,结果都阵亡在了那里。
而交给朱莫邪之后,却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就打了一场场的胜仗,当真是让人无法想象。有好事者对朱莫邪的运兵如神表示感慨,也有许多人开始在私底下开始议论,觉得朱莫邪甚至比唐玄宗还要厉害。
要知道的是,当朝的唐玄宗,真名叫做李世民,当年在唐太宗李渊的儿子之中,排行老二。
也就是所谓的最尴尬的位置,上有太子李建成,下有弟弟李元霸,但是当年的李世民却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皇帝,这其中有着许多的缘由。
当初唐朝的前身,乃是隋朝,而隋朝灭后,却是李世民跟随着父亲东征西讨,他颇具将领的才能,在那个时代,不知道收服了多少人心,甚至一直到登基之后,还有蒙古人在私底下称呼李世民为天可汗。
所谓的天可汗,在蒙古语中,就是像是天一样的存在,比大汗更高,由此可见当时的李世民在蒙古人的心中已经到达了什么境界。
而朱莫邪这段时间来,不断的打胜仗,更是让人感觉到他的威势,比之当年的李世民也是丝毫不弱。
此时,也有有些人开始担心,朱莫邪的声望在如今已经是水涨船高,如果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要知道的是,当年的李世民既然能够创造玄武门事件,就可以说明,他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
连自己的亲哥哥和弟弟,都可以下得了如此狠手的人,又怎么可能心善。
在这样的大局舆论之下,李世民却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是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上,都可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皇帝。
第562章东征西讨
不过是这些人的流言蜚语,对于此时的李世民来讲,却只是市井之言罢了,再怎么说,也比不过此时的朱莫邪在他心中的地位。身为一个野心勃勃的雄主,连这点容忍之望都没有的话,又谈什么野心呢?
李世民用这些话语说服了自己,也重新接纳了此时的朱莫邪,但是此时的李世民却是忘记了一点,假如他真的有他自己所说的那么伟大的话,还需要用这些言语来说服自己吗?
不需要,而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已经对朱莫邪有了几分猜忌,只是他强行压下了这些罢了。
一个皇帝对一个臣子产生嫉妒的情绪,这传出去,未免会让人怀疑这个皇帝的容人之量,以后还有谁会投靠他。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此时的李世民甚至昏了头,将刚刚回来的朱莫邪派出去攻打此时休养生息了十数年的蒙古兵。要知道的是,在唐朝还没有建立之前,蒙古就已经是一头孤傲不驯的孤狼,蒙古兵的骁勇善战举世闻名,当年的李世民也是跟他们缠斗了数年才勉强打服了他们。
甚至李世民能够在蒙古人的口中留下天可汗的称号,也是这么得来的,而此时的蒙古,在经历了这十数年的修生养息之后,又开始蠢蠢欲动。
对于这些,李世民的心中自然是不可能不清楚,而这一次,他给朱莫邪的兵是最多的一次,足足三万士兵,但是,要面对的,却是蒙古整个部落。
“陛下,我的骑兵,只有八千人,其余的都是步兵,这样子,如何战胜他们?”朱莫邪也是皱眉,他之前来的时候,也已经听到了些许的市井流言,但是那个时候的朱莫邪并没有在意,在他看来,那些仗的胜利都是一些小事情,并不值得让人如此称道。
但是在看到眼前的李世民的时候,朱莫邪忽然发现,对方的眼睛变了,至少,某些东西,不再是从前的模样了,而在听到唐皇的话语的那一刻开始,朱莫邪的心,就突兀的沉了下去。
“我相信以爱卿的能力,想要打胜仗,只是易如反掌。”但是此时的李世民显然是已经下定了决心,往昔的君臣情谊,却是再也顾不得了。当年对朱莫邪的欣赏,此时却全部都变成了对朱莫邪的催命符。看着眼前的朱莫邪,李世民的眼中满是阴沉。
在这朝廷之上,诸多臣子都在场,听着李世民对朱莫邪的要求,他们都沉默了。
不管是谁都知道,这一次,完全是李世民在借机敲打朱莫邪,认为此时的朱莫邪风头太盛了吗?
要知道的是,蒙古兵之所以能够让人如此难以解决,就是因为他们是生长在马上的民族。
或许是因为集体都是游牧生活的关系,蒙古兵没有一个不是好骑手的,而骑兵对步兵,十个对一百个,都有可能战胜。这不是夸大,而是事实,当年的李世民就曾经创下过这样的记录。
但是这些对于过去的李世民来讲,也是不可复制的,而是集天时地利与人和才能做到的,这些对于眼前的朱莫邪来讲,几乎是一个死局。
朱莫邪的面色依旧平静,就像是没有看出李世民这些话语里的杀机一样,所谓的伴君如伴虎,朱莫邪的心中早就有了一番心理准备了。
因此,当这层面纱终于被血淋淋的撕开的时候,朱莫邪却是没有丝毫的迟疑,便平静的答应下来:“微臣领命。”
或许是因为之前早就有所预料的关系,所以到这一天终于到来的时候,其实朱莫邪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所谓伴君如伴虎,朱莫邪对于这句话,从来没有丝毫的怀疑,对于这唐太宗,朱莫邪更是从来没有想过,对方能够容得下自己。
无论是在什么朝代,功高震主,一向都是令人忌讳的话题,就比如说是在这样的场合下。
眼前的唐太宗能够容忍自己到现在,却不代表着能够容忍自己以后,而朱莫邪对于这个结果,也早就有所预料。
昂头走出大殿,身后的朝臣之中,神色各异,这些时间以来,朱莫邪可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这朝臣之中,就有着许多人被朱莫邪给收买了的角色,只是此时的他们,全部隐没在其中。
让李世民以为,自己的朝廷,依旧是铁板一块,朱莫邪走出这大殿的时候,仰头看着匾额上闪闪发光的金字,此时的他已经看出来,大唐的龙气相比较之前,已经有所削弱的气象。
看到这一点,此时的朱莫邪有几分若有所思,这是因为自己到来了的关系吗?
这一点朱莫邪并没有说破,但是李世民此时的情景,却是让他知道,两个人的君臣关系,恐怕很快就要走到终点。
朱莫邪再次起征,而这一次,长安的百姓也对金銮殿上的事情有几分了解。
虽然没有人想到,这个消息会传播的这么快,但是就像是传播消息的人自己也没有料到的是,此时的朱莫邪,在民间的威望之高,早已经不是普通的人可以领教的了。
当听说皇帝只给了那么点儿骑兵让朱莫邪去打蒙古人的时候,就有人为朱莫邪叫不平了起来,朱莫邪这几个月来,已经成为了长安城内声望最高的将军。
这其中自然不是因为朱莫邪经常打胜仗的关系,还有许多则是朱莫邪确实做了许多让老百姓觉得他好的事情。
这是一个好官啊,还年纪轻轻的,为什么皇帝就要这样对待他呢?
第563章伴君如伴虎
市井之中也有许多饱读诗书之人,自然是不难猜出此时的皇帝的意思,想要敲打朱莫邪,甚至是磨一下他的锐气,而这其中更严重的,就不是他们敢猜测下去的。
但是大家的舆论却是在这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偏向朱莫邪一方,毕竟人们总是喜欢同情弱者,在这场局面之中,此时的李世民无疑是扮演了大恶人的角色,这些百姓也是很有自己的三观的。
朱莫邪在之前打胜仗,有许多是运用了自己超前的眼光,还有在此时的他,帝龙之躯小有成就,简单的做一些影响当时的天气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到。
或许会有人觉得朱莫邪此举实在是太过于逆天,毕竟,不管是这么说,在这个时代,修道者虽然多,但是想参与进朝廷国事之中,却是不可能的。首先,天道就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修道跟凡人,注定不可能产生交集。
但是像是朱莫邪这样身具人皇命格的人,却是可以超脱之外的,何况此时的他是在两军交战的时候动一些小小的手脚,这样子一来的话,即使是天道,也不会多说半句。
朱莫邪这次来到蒙古,一开始,他曾经吃了一些小亏,但是很快的,在调整过来以后,朱莫邪开始连连胜利。
逼得蒙古人动用了刺客,军帐之中发动行刺,却没有能够刺破朱莫邪的身体,这点实在是骇人听闻。
以至于其他军帐内的将军,在此事之后,看着朱莫邪的时候,都有几分看鬼神的感觉。
毕竟这已经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层次了,这个时候,众人才想起来,在一开始的时候,朱莫邪可是以能人异士的身份位列朝廷上的。此时的他,顶多也就算是回归本职了而已,那些想要朱莫邪死的人这次,恐怕就只能失望了。
朱莫邪曾经向大唐皇帝要粮草和兵马,但是等来的却只是一张圣旨,其中李世民假惺惺的安慰了一番朱莫邪被刺杀的事情,然后对朱莫邪没有受伤的事情表示了十分的欣慰,这些外交令十足的话语,听着只是让朱莫邪觉得十分的恶心李世民的语气。
在此时这样的环境之下,对于眼前的一切事情,很多的时候,朱莫邪都是秉持着无语的态度。
尤其像是眼前的李世民这样的人,更是让朱莫邪感觉到不适应,这李世民的心中,恐怕只是期盼着自己死去吧,只是没有抓到自己的把柄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却还对自己如此假惺惺的表示慰问,实在是让朱莫邪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才好。
假如是换成了其他的时候的话,朱莫邪早就已经随手将这圣旨给丢掉了,既然李世民都已经如此绝情,那么,朱莫邪自然也不需要客气。
这朝廷之上的动作,朱莫邪愈发的频繁了起来,想比较做皇帝的经验,李世民还比不过此时的朱莫邪。
许多的东西,朱莫邪比李世民更加经验丰富,在此时的情况下,他更是知道隐秘的必要性,所以许多的时候,朱莫邪的动作更加的小心翼翼,就算是当年最负盛名的明朝锦衣卫在此地,也未必能查出朱莫邪使用的那些手段。
要知道的是,当年的朱莫邪可是掌管锦衣卫的,如何对付那些朝廷命官,朱莫邪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某些黑暗的事情,朱莫邪早早就在做了,他可不是习惯听命别人的命令行动的人,只是看不惯这些外敌如此欺压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而已。
在此时的境况下,当朱莫邪再次打胜仗的时候,等待着他的长安城里,又发生了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莫邪仿佛并不知情,他只是安心的将眼前凶狠的蒙古兵一波又一波的打退,这些蒙古兵在见到了朱莫邪大军的旗帜之后,便望风而逃,如此威势,比之当年的李世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至于后来的大唐都开始流传起朱莫邪比李世民更胜一筹的话语,虽然这是市井流言,但是胜在传播范围极广,没有多久,便传到了长安城内。
此时的李世民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可以广纳贤士的二郎了,如今的他,是大唐的皇帝,他无法再容忍朱莫邪。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东西,即将开始清洗。
就比如说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此时的朱莫邪则是在不停的和那些骁勇善战的蒙古兵做着最后的斗争。
“他比天可汗还要可怕一万倍,他是我见过最可怕的将领!”蒙古人对朱莫邪的称呼,显然比李世民要可怕的多,当年他们觉得,李世民就已经是极为厉害的了,但是在见到了朱莫邪之后,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可怕。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这些人哪里还有跟朱莫邪对抗的心情,完全溃败。
如此消息传回唐国境内,满国欢庆,不少人都将朱莫邪看做了神人一级别的存在。
相对于皇帝,朱莫邪的影响力更为广大深远,这样的威势,已经足以让那王座上的男人不安且嫉妒。
“朕居然会嫉妒,他的一切都是朕赐予的,朕要收回,有谁能说一个不字。”王座上的人在发狠,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朝堂上的大臣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劝解眼前的李世民,毕竟他才是皇帝,在这个封建时代,王权才是最让人敬畏的力量。而在这大臣之中,有一些面孔,却是光怪陆离,闪动着跟其他人不同的诡异神采。
当朱莫邪还在外面跟蒙古人作战的时候,一道圣旨却随之而至。
第564章圣旨到
“又是圣旨,打开念吧。”在这军营之中,朱莫邪干脆连站起来都懒得站了,直接让那负责传圣旨的太监念诵而来。
“将军,您应该摆上香案。”那小太监显然是一个不经人事的,至少,在眼力见上,还有几分不够,在看到眼前的朱莫邪那不够尊敬的态度之后,他还有几分倨傲的劝解朱莫邪道。
“大胆。”朱莫邪冷冷的瞥了这小太监一眼,旁边的副将已经站了出来,这些副将都是朱莫邪的心腹,对于这太监那趾高气昂的模样早就已经是看不习惯了,立即站出来,冷冷的用刀鞘削了对方一记:“居然敢对将军这样说话,你信不信我砍了你。”
“你,你居然敢!”那小太监显然没有经过这样的阵势,受过宫刑的人,先天上和这等军伍中人无法比拟,此时就连气势也被压了下去,看着眼前的副将,狼狈不已。
“把那个圣旨拿过来念。”此时,朱莫邪开口说话了,他直接无视了那个不长眼的小太监,吩咐副将去念圣旨,本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是在这军营内,却没有人如此觉得,这军营早就已经被朱莫邪治的成了水桶一块了,在这军营内,就算是皇帝来了也不一定管用,何况是眼前的这么一个小太监。
“是将军。”那副将是忠心耿耿的性格,他的命是朱莫邪救下的,在当时就已经发誓将自己的命献给了朱莫邪。
他不忠于皇帝,只忠于朱莫邪,自然不管这所谓的礼数,直接按照朱莫邪的吩咐打开了圣旨。
在看到圣旨的内容之后,他的面色微微一变:“将军,皇帝要你卸下兵权,然后回去领罪。”
到底是对过去的皇帝有几分畏惧的心态,在念到李世民的这番话的时候,他有几分变色,显然是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要对功劳甚大的朱莫邪至此。
“噢,要我领罪,真是好大口气。”朱莫邪随手拿起案上的一杯茶盏,轻轻吹了一口,轻描淡写的评论了那圣旨一句。
这劳什子圣旨,在此时的朱莫邪的眼中,当真是分毫不值。
要知道的是,在这军营之中,最大的就是朱莫邪,那副将听的微微色变,却没有说话,只是低头。
心中却是对朱莫邪十分的敬佩,而且,这李世民既然已经撕破脸,那么,朱莫邪的下一步如何动作,也是他继续追随的目标。而看眼前的朱莫邪的态度,显然是不会乖乖就范的。
听到朱莫邪这句堪称大逆不道的话,刚才还神态畏缩的小太监立即怒了:“大胆,岂容你如此污蔑皇上!皇上要你卸下兵权,回去领罪,你竟敢不从莫非——”
太监的嗓音比之女子更加弱气尖厉,尤其是此时激动起来说话,更显得刺耳,在这军帐之中,外面的人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如此喧哗,却也不敢向里面张望。
朱莫邪喝茶的动作顿了一顿,抬头淡淡的看了这太监一眼:“聒噪。”
“是。”那副将立即伸手,仿佛老鹰捉小鸡一样,将那小太监擒拿在了手里,身在军伍的人,体格十分壮实,这弱鸡一样的小太监在他的手里,当真是得任由他捏扁揉圆了。
那太监这才反应过来不妙,立即开始拼命的挣扎:“不,你想做什么。”
就在这个太监闹腾的时候,这副将已经是直接一剑出鞘,手起剑落,人头骨碌碌的滚在地上,模样可怖,但是对于朱莫邪这等人来讲,却是如若无物,他继续低头喝茶,就像是刚才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蠢货,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居然敢在此闹腾。”副将嫌恶的看了地上太监的脑袋一眼,不再说话,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候朱莫邪开口,就像是之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副将是朱莫邪的心腹,收到朱莫邪的一个眼神,就胆敢将皇帝派来的传旨太监的人头斩落的人物,对这太监死去的惨状又怎么可能会有什么畏惧的神情。
朱莫邪对此倒是十分的赞赏,他觉得这军人就该有这股子气概才是,他喝茶只是在梳理自己脑海中的思绪,刚才那副将念诵的圣旨,朱莫邪随手拿来看了。
上面是李世民想要自己交出兵权,回去领罪的文字,只是,朱莫邪在看完之后,便随手将这圣旨扔到了面前的地上,对于那王座上的李世民,朱莫邪只有冷笑。
须知道,他何罪之有,朱莫邪知道回去之后等待着自己的下场是什么,或许这只是李世民想要敲打自己的手段之一,同时考验自己的忠诚罢了。
但是朱莫邪凭什么配合他玩这种君臣游戏,玩了这么久,朱莫邪已经开始感觉到厌恶了。圣旨中,李世民的语气口口声声都是说自己有罪,要自己回去认罪,当真是让朱莫邪呵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将军,外面的人听到响动,询问将军有没有事情。”副将的声音打断了朱莫邪的思绪。
“让他们进来。”朱莫邪没有放下茶盏。
外面的人在之前曾经听到那太监独有的尖厉嗓音在此叫嚷,但是片刻之后又归于宁静,心中好奇,此时却是忍不住走了进来。
上一篇:崩坏,女武神们的平然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