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但是群穿成灰风 第111章

作者:火锅店铺

  “你知道吗?就在昨天,我的研究项目还是默默无闻无人过问的不起眼的小小科学项目,除了你以外,没有人愿意给我们投资,然后今天,我的个人电脑邮件箱里,都已经快要爆了,除了我的那些同僚和同行们,还有来自各大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投资意向,光是在美国境内就有不下15家公司向我伸出了橄榄枝。”

  就在二人在房间里谈话时,门被敲响了,一名星期一的工作人员推开门。

  “老板,出事儿了!”

  “什么事?”

  “是木星附近那艘疑似飞船的东西,它动了!”

  “并且正在直接朝着火星飞过来!”

  “什么!”戴夫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身按住那位员工的肩膀。

  “它的运行轨迹和速度呢?”

  “老板,我知道这难以置信,但是根据我们观测的结果那玩意儿现在是在以直线离开木星第二拉格朗日点,朝着火星前进,跟之前地球观测到的记录一样,没有任柳林拔巴是何的加速过程,突然就毫无预兆的达到了光速的超过光速的50%,并且直冲火星而来。”

  “根据他目前的速度和与火星的距离计算,最多72分钟,那玩意儿就会抵达火星。”

  “带我去控制中心,快!”

  作为一个研究核物理出身的科学家与企业家,戴夫敏悦的意识到,他们…人类可能已经站在了一个,将会决定自己未来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或许一切都取决于这前所未有的第一次接触。

  ………

  “真鸡儿刺激啊…不是吗?”拿着一份报纸的紫发少女拍了拍过去的自己的后背,而紫发少女手里报纸的头版侕澪扒吴淋揪傘流疚头条便是:

  【人类即将面临第一次接触!全球各地天文台在木星附近观测到巨大的不明外星建筑与飞船!】

  而在二人所坐的公园长椅上,放着一台收音机,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这条爆炸性的消息,此时,几乎所有的电视台,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宣布的这条前所未有的消息。

  【本台最新消息,木星附近的巨大外星建筑相关消息已经坐实,地球方面的多个天文台与太空观测卫星和望远镜已经确认,木星附近的不明外星航天器正在朝火星方向加速,各国政府还未对此作出回应。】

  【根据全球天文台的观测数据表明,该飞船最大曾达到光速的50%,且未观测到任何加速过程,根据该飞船目前的速度,会在72分钟后抵达火星。】

  【联合国安理会正在召开紧急会议筹划对此事件的对策。】

  “藻赤柒,你们那边准备好了吗?”

  “当然,偶也挺好奇,你那边是个什么情况的呢?”星门另一边慢域空间内,这艘名为漫游者号的飞船上,藻赤柒回过头望了一眼船上的同伴们。

  “各位,都准备好了吗?偶要过门了哟!”

  “别拖沓啦,过个门而已,瞧把你得瑟的。”一位同样在船上的璃鳗看着高兴的有点忘乎所以的藻赤柒催促到。

  “OK,通过虫洞分界面倒计时5,4,3,2,1!过门!”

  船外的星空再次从慢域空间那充满混沌色彩的边缘晶壁变成正常而漆黑的宇宙背景,漫游者号已经来到了太阳系这一侧的木星第二拉格朗日点。

  ………

  “教授!那个外星建筑又有动静了!”

  “这是我们刚刚观察到的画面,算上光速的延迟,大概是48分钟前发生的。”

  一名研究员拿着一块平板重庆正在纸张乱飞的会议室内,一大群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甚至是数学家们正在争执个不停,伴随着研究员推开门跑进会议室,所有人的声音都安静了下来。围到那名研究员身旁,探出头去看研究员手上的平板。

  “有东西从那个圆环内侧疑似是虫洞的东西里钻出来了。”

  “这个造型……看上去像是飞船?”

  “它现在的位置呢?”

  “不知道,这个疑似是飞船的东西在从圆环里钻出来之后,我们观测到这艘飞船发出的光突然出现了蓝移,然后它就消失了。”

  研究员切换到下一幅图片,那是全球各地的望远镜观测到这艘飞船在消失前的记录到的最后一个画面,画面中,飞船已经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蓝移。

  “光线蓝移?代表它的位置正在靠近我们,且肉眼可见的光线蓝移就意味着……他靠近我们的速度,可能…相当接近光速!”

  在场的人纷纷倒吸一口冷气,作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他们这种体积和质量的物体达到接近光速或达到光速需要多么可怕的能量,而仅仅是这艘飞船展现出的速度已经让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航天器都显得如同小孩子的玩具一样可笑。

  “各位教授!不好了,那艘消失的飞船又出现了!”

  就在这时,另一个气喘吁吁的研究员撞开了门,对会议室里沉默的众人报告。

  “出现在哪了?火星吗?”

  “不…它出现在…500公里的地球低轨道区域…我们这个VIOersan逝疤事位置直接去外面抬头看就能看到了。”

  “什么!”在场的所有教授和专家们纷纷急急忙忙的走到窗户前,拉开窗帘,窗外,城市上方的湛蓝色的天空之外,多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庞大金属山脉,漫游者号长达20公里以上的舰体,横亘于只有500公里高度的地球低轨道区域,宛如一座高悬在天空之上连绵不绝的由色核力装甲材料制造的金属山脉。

  而在场的所有科学家们,震惊的已经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有一位专精于轨道力学的航天专家不容易回过神来,便意识到一个好像被他们忽略了的问题。

  “等一下,木星现在和地球的相对距离是九亿公里,对吧?”

  “那这个东西即使快到接近光速,也应该要花至少48分钟才能抵达地球吧?”

  “刚刚你送来的那第一份观察数据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呃… 大概不到五分钟前,更准确一点的说,好像是四分钟四十八秒前出的观测数据?等等…你是说?!”

  “这东西靠近的速度快到蓝移,除了接近光速以外,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是我们的观测极限就只有光速?”

  “九亿公里的距离,只花了四分钟四十八秒,可是48光分的距离呀,光都要走48分钟,这玩意儿只用了4.8分钟!!!”

  “也就是说…光速的10倍吗?”

  “而那艘飞船发出的光剧烈蓝移很有可能是……第三方观测到超光速移动的现象?难道是曲速泡?”在场的科学家感到难以置信,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发现,或许足以改变人类的未来。

  ………

  而相较于科学家们的兴奋,各国的政府高层就不那么好受了,一艘庞大的跟山脉一样的巨型外星飞船就悬停在地球的低轨道上,如此巨大的质量和体积停泊在如此低的轨道高度上,还能几乎不受影响,光这一点就已经代表了外星文明的科技可能领先地球无数年,而各国在低轨道区域的卫星都只能采取紧急避让措施,以防撞上那艘外星飞船。

  而这样一艘庞大的外星飞船,即使只是停在这里,什么都不干,也足以对整个人类社会和政府造成难以想象的压力了,而就在各国政府神经要紧绷到极点时,这艘外星飞船终于向地球发送了一条通讯信号。

  这条通讯的内容是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数百种语言发送的一小段十分简短的文字。

  【人类,你们好】

第191章以平地摔为开端的狼狈的第一次接触

  在穿过星门后,藻赤柒特意让飞船在太阳系这端的星门出口处停留了了大约两个多小时,除了给地球上的人类留出充足时间的观察窗口以外,也是因为它之前也没干过让飞船一次性跳到距离行星这么近的地方。

  由于曲速引擎运转需要的巨大能量,如果飞船在脱离曲速时,那些积累在曲速泡前端的大量霍金辐射和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没有被捉前消除干净的话,很有可能会对目的地行星或恒星本身造成毁灭性破坏,所以,出于安全起见,无论是璃鳗还是天空星,双方的舰载AI和管理整个文明的超级人工智能都不建议任何载人飞船使用曲速引擎跳到距离行星或恒星过近的位置,尽管双方使用的曲速引擎都可以保证在脱离曲速前将曲速泡外积累下来的包括霍金辐射与高能粒子等各种危险因素消除,但是,无非是无人舰,比如在对大麦哲伦的黑雾的打击中,天空星的无人舰队就不止一次的在针对被长程打击后的恒星系的扫尾工作中,刻意不扫除曲速泡前端积累的大量高能粒子与霍金辐射,在脱离曲速的一瞬间,将其定向释放出去,在星系内制造了大规模的伽马射线暴和近光速高能粒子喷流,来将黑雾在星系内的残余力量清扫殆尽。

  不过即使是那几次,并不需要将舰队和飞船一次性跳到距离行星如此近的地方,藻赤柒这次短途曲速航行,确实是创造了一个新记录,在距离行星只有500公里的低轨道上安全的脱离曲速,虽然理论上天空星与璃鳗文明的飞船基本上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是通常没人会这么干。

  “太鲁莽了吧?”空想曲光号上,玹张吴柯对藻赤柒的操作如此评价道。

  “要是稍微出点岔子,曲速泡外面积累的高能粒子没清除干净的话,那颗行星可就灰飞烟灭了。”

  “所以这家伙特意在星门前面停留了整整两个多小时,让飞船运行了数千次全面自检程序,并且进行了高达数亿次对这次跳跃的模拟计算,来保证万无一失。”

  “飞船运行自检程序的这段功夫,还顺便给地球上的人类留出了足够多的观察窗口和时间。”

  “藻赤柒也真是的,从偶认识它开始,这家伙就一直这么莽撞。”

  “算啦,反正地球那边交给它就好了,至于送我们船上二位回家,就只好我们亲自来干咯。”

  地球上,那艘仍然悬停在低轨道上的不明外星飞船朝人类发送了第一句问候,这条问候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了全频段广播,并在全世界引发了一轮轩然大波,人们纷纷开始猜测这艘外星飞船是从何而来?又有什么目的?是否对人类抱有敌意等等等。

  ………

  联合国纽约总部大厦,安理会紧急会议现场,一整支专家团队正在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析。

  “根据正在朝火星航行的那艘飞船和我们头顶上这艘进行的外观等方面对比,它们很有可能使用了相同的技术,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这两艘飞船应该是使用同一套技术体系制造,或者干脆就是来自同一个文明。”

  “另外,考虑到我们观测到头顶上这艘飞船,在木星轨道附近消失之前,发出的光线产生了肉眼可见的剧烈蓝移,包很有可能拥有接近光速或者超光速航行能力,因为光线蓝移,这种现象只有在一个物体靠近观察者所在位置的速度极端接近光速时才会出现。”

  “我们仍然拥有大量的载人航天与在轨卫星在十分接近这艘飞船的位置和轨道上运行,请看这是他们近距离拍摄到的这艘飞船的图像。”

  联合国安理会大厅内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录像,这段录像是国际空间站上两名正在进行舱外行走的宇航员宇航服上携带的摄像机所拍摄到的。

  画面一开始,两名宇航员的视角从气闸舱内爬出,他们一边将宇航服上的安全绳扣在舱外的扶手上,一边在无线电频道里交流着。

  “嘿,指挥官,你确定这东西不会再下降轨道了吗?以这个东西的体型来说我们距离它的轨道实在太近了吧?”

  “外星人怎么想的?我怎么知道?不过目前来看,空间站和这艘巨型飞船之间的距离,还是暂时安全的。”

  “我听说在500公里高度上运行的在轨卫星已经全部采取紧急避让措施,咱们的空间站,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能需要进行紧急制动和变轨。”

  “前提是这艘飞船的轨道高度突然下降……”

  “好啦,别磨磨蹭蹭的了,赶紧把仪器都架好,我们需要拉近距离观察一下这艘飞船。”

  “这任务为啥要交给我们?正在560公里轨道高度上的开路者六号距离不是比我们更近吗?”

  “他们的船是负责向高轨道区域和月球运货的。可不像国际空间站上有这么完善的各种科研设备。”

  伴随着摄像机镜头的拉近,那艘巨大的外星飞船也逐渐占据了整个画面。

  “嘿,长官,你有没有觉得这艘飞船外壳的有点……亮?”

  “确实亮过头了,这艘飞船的外壳一定是用某种超高反射率的材料制造的。”

  “奇怪,我没看到飞船上有喷口一类的东西?”

  “这艘飞船或许不是像我们这样用朝后喷射攻制的方式进行推进的?”

  “据我所知,没有任何公制推进那么短的时间和距离,那把飞船加速到亚光速,这东西很有可能使用了某种咱们不知道的推进技术。”

  “呃,指挥官,我接收到了我们在更高轨道区域安装了探测雷达的卫星的消息,他们说他们无法在雷达上看到这个东西!”

  “什么?那么大个东西他们竟然还能看不到?是雷达瞎了,还是我的眼睛瞎了?”

  “应该不是,他们现有雷达使用的主要频率上都试了一遍,发现这东西好像对雷达发出的所有频段的电磁波都是隐形的。”

  “他们把从L波段到Ka波段的几乎所有频率都试了个遍,发现只。通过直接的目视观测或者可见光波段观测才能看到这艘飞船。”

  “这艘飞船在雷达上几乎是等于不存在的。”

  “你的意思是……全频段隐形?”

  “没错,地面上那几个负责操作卫星上雷达的操作员确实是跟我这么形容的,他们说这艘飞船在雷达的各个电磁波频段上实现了近乎于完美的隐形。”

  “卡尔,你觉得这玩意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

  “反正大概率不是我们能理解的东西。”

  “我们无法扫描它的内部,雷达探测不到这个东西,现阶段的所有非破坏性扫描方式都穿透不了那层知道是什么材料制造的反射率高的吓人的外壳。”

  “正在校准摄像机和常规可见光波段光学观测仪器,镜头拉近中……”

  “它貌似看上去是绝对光滑的。”

  “说起来,队长,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情。”

  “我没在这艘飞船上的任何部位看到散热装置,整艘飞船的不同部分也没有任何热量变化,就算它的技术再先进,也总不可能违反热力学定律吧?”

  “按理说,在靠近反应堆或者引擎之类的地方,热量应该比其他部位要高才对呀,但是叫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整艘飞船没有任何的热量变化,这艘飞船的表面温度,好像完全维持在绝对零度级别。”

  “你这么一说,确实有点奇怪,能不能这真是一艘违反物理定律的飞船吧?”

  “我们的宇航员在近距离上对这东西进行了观察,总之能确定,构成这东西的反射率高的可怕,而且表面维持在绝对0度,完全没有任何热量变化。”

  “这代表这个物体的温度就是零开尔文,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任何动能和势能,意味着构成这个东西的外壳没有任何分子热运动!”

  “这在物理学上来说,近乎是不可能的。”

  “而据我们所知,表面绝对光滑并且没有任何分子和原子运动的物质,只有可能是中子简并态物质一类的东西。”

  “教授,你的意思是说……这东西,有可能是中子简并态物质制造的?”

  “不能肯定,但是,确实不排除这个可能,毕竟可以脱离中子星环境存在的,稳定的中子简并态物质简直是难以想象,在我们的认知中,想要让中子简并态物质脱离中子星存在后依然保持稳定,就只能维持住对中子简并态物质的极端压力和温度,而想要维持住这个级别的压力和温度的能量,足够轻松撕裂整个地球的了。”

  “如果祂们的飞船真的是用这种物质制造出来的话,那只需要动动手指头,整个地球乃至太阳系就会如同字面意思上一样灰飞烟灭。”

  屏幕前的教授说到这里,他听到台下的人纷纷紧张的咽了一口口水。

  “火星那边怎么样了?”

  “20分钟前刚刚收到他们的回复,他们说会尝试让刚刚返回的游侠号,接近那艘外星飞船。”

  ………

  “您是说…我们现在正在朝着火星前进?”

  库兹涅佐夫有一些难以置信。

  “大概还有36分钟,目前已经路程过半了,我们的飞船现在正在以0.5倍光速航行。”

  “以及,这个东西——你们的小行星拖船,大概会在我们进入火星轨道的时候,跟我们产生几次交汇,根据计算,最近的一次交汇距离大概会在12公里以内。”

  “这是…游侠号?”画面里为了推动金发姑娘小行星而经过大量改装的游侠号库兹涅佐夫既感到陌生,又十分眼熟。

  “我们打算把你们两个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