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火锅店铺
“用可以实现指数级自我复制和增长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创造的富余生产力给人类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不香吗?光靠人口增长提供的年轻劳动力有个屁用啊?就不能搞点更先进的东西吗?”红发猫娘分析着这个宇宙的地球现阶段的代表着无数社会矛盾开始浮现的信息,无奈的摇了摇头,看上去这个地球上的人类要改进变革的东西还一点两点,而是堆成山的问题。
“算了,自然进化出来的完全没受过任何干涉的智慧生命和文明发展模式和结构就是这么让人无语,没事就看看在我们一定程度的干涉下人类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自己文明这坨已经积累了几千年的屎山结构吧。”
………
注:戴森云这个东西在地火轨道夹角之间的区域全部铺满差不多L*10^-4
即使你每个人都能管相当于地球现在产能的巨量工厂群,那也需要10^11个人
如果每个人只管一个大型国家规模的工业系统,则需要十万亿工程师,你建造戴森云之类的恒星天体工程只能要么完全搞人工智能无人化建造方案,要么接受巨量流沙般数量的碳基猴子淹没整个太阳系的图景,二型文明如果还要人这种碳基猴子来参与社会的生产建设,那你简直就是星际文明中的耻辱。
我认为依靠完全无人化的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的方案更靠谱,反正这戴森云多少得修个几百上千年左右。
现在你有台冯诺依曼自我复制机器,它能够自我复制,问它一段时间内能复制多少个自己,现有技术下,25吨的8mmd0.5mm钢管生产机或钢板压制机的OMPT只有2天
复杂些的比如螺母也不超过一个月,而更复杂的比如芯片生产则只占机器很小一部分质量分数,小行星的环境比地球表面差些,但估计也久不了多少,因为造戴森云意味着已经至少K1,所以初始输出是比较宽裕的,可能达到TW量级,如果你直接把这数字无脑带入简单的指数,那么你多半会得到极度逆天的增殖速度和结论,也就是这玩意儿两年就能把小行星带吞了。
当然,由于现实情况不可能这么简单,可以假设引入一些影响因素拖慢它的我复制和增殖进度,比如新工厂向另一个目标小行星移动的耗时,还有调试设备所需要消耗的时间,以及因为故障维修消耗的时间。
拖到一个很慢的速度,比如五年复制一次自己,它依然可以在150多年内从1TW成长到完工千分之一规模的戴森云,你要是取大一点的值,比如自复制周期一年...那三十多年恒星黄道面就被遮天蔽日的戴森云挡住了,
因为说到底,冯诺依曼自我复制机这个东西是1+1=2,然后2+2=4,4+4=8,这种模式进行无限制的指数级增长的,当然前提是小行星带没有明显的抑制因素阻止它的指数增长。
第195章特伊亚文明戴森云工程的启动
尽管困难重重,但这份在月球上建造质量加速器的提议最终还是得到了通过,虽然该项目只获得最初预计当中一半的投资,但也足够,月球质量加速器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以及第一阶段建造工作了。
该项目最终被作为,开采火星金发姑娘小星星的配套基础设施之一,由于目前人类的材料学技术,尚且不够成熟,在火星或地球,建设天钩依旧有着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因此,世界各国对于这座质量加速器实际上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而是更关注,用于地火轨道转移运输的新一代团结号飞船,不过,这倒是让参与质量加速器建造计划的专家组和技术人员们,有了相当充分的自由度,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设计方案,解决一系列技术和工程上的难题。
…………
自己是工程师,并不是什么哲学家或社会学家,玛高很清楚这点,自己只不过是对哲学和社会学有一点点的涉足而已,她也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对一个文明历史至少是人类十倍以上的外星文明的社会甚至是人类社会进行批判和评价的能力。
不过有对于人一点或许是很准确的,那就是现阶段的人类社会还处在很低级的阶段,人类因为作为生物的本能所带来的劣根性,根本无法不为了争夺利益和沟通带来的不畅通而团结一致,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或许,人类必须在生物基因以及道德层面上得到前所未有的进化,以技术手段消除和改进自己的自然缺陷。
而自己眼下的这个外星文明的社会,就向自己证明了,更高阶段的星际文明社会,可能已经彻底摆脱了地球生命那种优胜劣汰,争夺利益的低级发展模式,而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全新的社会形式。
但玛高还有一个小小的疑虑,那就是她从那只与她进行深入交流讨论的璃鳗处得到的一个信息,那就是即使自然进化出的智慧生命,想方设法的用人为技术手段,在后天层面上改造自己,其进化速度和智慧生命本身获得的强化也远远赶不上ASl
超级智能的那堪称变态一样的迭代速度,这一点已经是由璃鳗自己亲自验证过了,在它们建造恒星天体工程期间,为了解决恒星天体工程建造和运行所需要的庞大计算量,超级人工智能开始被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使用,尽管璃鳗知道超级人工智会以一个极快的速度迭代,但随着恒星天体工程的规模和建设进度增长,能源与基础算力都获得爆炸式提升的璃鳗文明的ASI超级人工智能还是超出了所有璃鳗的预料。
同一时期,成熟而稳定的琞者化技术开始大规推广,璃鳗通过与自己体内的纳米机械完全融合从而变成一种由纳米机械聚合体构成纯粹的机械合成生命,但璃鳗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诚然,成熟的琞者化术为每一个璃鳗个体带来了飞跃性的提升,它们成为了过去自己眼中超人一般的存在,拥有了无穷无尽的寿命,超出原本水平几千上万倍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几乎可以适应任何极端环境的近乎于不死不灭的躯体等等,它们在一开始乐观的认为只要自己完全了大范围的全文明琞者化飞升,自己在能力和进化水平上,就能和被自己设计于用来建造恒星天体工程的超级人工智能齐头并进,至少是能跟上对方的迭代进化脚步,但很快,璃鳗们就发现,现实跟自己的预期差的有点大,即使是完成了全文明的琞者化飞升,璃鳗和你创造的超级人工智能之间的差距,依然是大的犹如天堑,对方的迭代进化速度快的把自己甩的连车尾灯都看不到,即使完成琞者化飞升后的璃鳗个体已经拥有了比一些高级agi通用人工智能还要强大的智慧、思考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但是在面对以恒星级天体工程提供的庞大计算力的自己制造出来的超级智能面前依然是杯水车薪。
对于这个问题,璃鳗们最终以一种比较乐观的态度,接受了事实,自己作为自然进化出的物质生命,跟超级人工智能这种完全依赖信息存在的智慧形式天生就有着难以逾越的上限差距,如果璃鳗一定要不计一切代价的追天生上限就比自己高的超级人工智能的话,那么有可能会导致璃鳗文明在极短时间内变成类似格式塔蜂群意识的文明并完全丧失自己原本的人性,这对璃鳗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来说显然是极其不利的,再加上璃鳗们自己也无意这么做,当时已经接管了整个璃鳗社会的超级人工智能,也没有任何的恶意,璃鳗们也就接受了这种在ASI提供的极端富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文明结构。
当时, 璃鳗社会也在这种物质和精神都得到巨大满足的前提下,兴起了被称作虚无乐天主义的思潮,这一思想提倡宇宙本身或许并没有意义,保持乐观并追求自己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人生的意义,在这一时期,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努力,【猎阳星网】这个远超旧时代璃鳗文明顶点的恒星级天体工程终于彻底完工,中子星恒星级天体工程所提供的近乎于无穷无尽的能源供给下,环绕整个恒星系,长度达到几十个天文单位的足以统一,四大基本力的尾波粒子加速器也在随后建成,在拥有了一系列的设施与技术后,璃鳗们真正意义上拥有了恒星际航行的能力,依靠恒星级天体工程,由激光帆与反物质引擎混合驱动的方式,将恒星际飞船的航行速度加速到接近0.85倍光速以上,飞船上携带的冯诺依曼自我复制机,将会自动的,在新抵达的恒星系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拆解当地的物质,建造新的恒星级天体工程。
“这就是偶们文明之前的历史了。”那位璃鳗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这只璃鳗刻意避开了有关“那位大人”与天空星文明的事情,毕竟对于现在的地球文明来说,天空星文明的存在形式本身就过于超乎常理,有关她们的信息,还是等到合适的时候再说更好。
“这…确实让人感觉挺…震撼。”
玛高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对方这过于超出人类想象文明发展史与科技水平,对方说的这段历史显然是它们在从一型文明发展到二型文明期间的过程,而从玛高对这艘飞船背后所代表的科技水平来看,如今的璃鳗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卡尔达肖夫二型水平的文明,根据对这艘飞船现有信息的判断,它们大概率拥有某种超光速移动技术,这比对方描述的依靠反物质和激光帆驱动的能达到0.85c的亚光速飞船显然不在一个水平上,因此,玛高判断对方描述的一定是自己文明在相当长久以前的一段历史,它们科技水平一定相比那个时候又获得了巨大的提升,才能来到太阳系的,至少在对方的描述里,玛高并没有听到诸如曲速或虫洞一类的有关超光速技术或理论的字眼。
而自己所处的这艘船,玛高也没发现它有人类常规认知中的工质引擎那样通过朝后喷射工质获得推动力的喷口或者其他什么功能类似的结构,至少在玛高的认知中,在人类当前的物理学和工程学体系中,没有任何工质引擎能在短短1.5秒的时间内,把飞船加速到光速的一半以上。
对于玛高这样的专业工程师来说,这艘飞船的推进方式就如同谜一样,玛高现在感觉自己简直像是遇侕玲吧邻厁陆氿上了2001太空漫游里的那块人类无论如何测量,都是精确的,1:4:9的石碑,赤裸裸的嘲讽着人类的不自量力。
玛高是工程师不假,但是在这艘飞船上,生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方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极其舒适的生活环境,自己所处的显然是专门为人类准备的生活区内,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自己的房间里,甚至还有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盆栽,当然,里面的植物都是地球上的,璃鳗声称这是为了保证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玛高这个工程师和航天轨道力学等领域的实践型技术人才,但是对于量子力学、超弦理论、高能粒子物理等领域不能说是没有涉足,只能说是一窍不通,在玛高上大学和进入航天局工作那会,这些科学领域别说发展了,甚至才刚刚起步,完全处在盲人摸象的阶段。
而这艘飞船的推进方式和玛高在其内看到的各种设备与技术显然就使用了超出人类当前物理学认知体系的基础理论,对于这些东西,比如那台玛高几乎天天都在用的分子打印机,它的具体技术原理和制造方法对于玛高自己来说就是个完全的黑箱,每次使用它的时候,玛高都有一种自己在星际迷航片场使用复制机的错觉。
——琉淋貳珊吧岜
天大将军六恒星系,数座城市般大小,连绵不绝的自动化工厂群与超级计算机服务器阵列正在这颗4000多公里直径的气态巨行星卫星上运行,特伊亚文明社会管理通用强人工智能所控制的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已经进入了第二个自我复制周期,它不断的挖掘着这颗行星上的一切有用资源,并将其冶炼,加工,制造为更多的采矿机械,自动化生产线,高精度工业机床, 大型运输载具等等。
在数座大型氘氘聚变反应发电厂提供的富裕能源帮助下,特伊亚社会管理通用强人工智能,已经完成了一次对自身所有工业设备和设施的复制,并建造了更大规模的服务器阵列集群,以提升算力,第一个复制周期的1+1=2已经完成,在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大质量卫星上,特伊亚文明的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即将进入第二个自我复制周期的2+2=4阶段。
赤道区域,已经有两座质量加速器已经完工,讲座已经完工并运行的质量加速器开始周期性的朝轨道上发射太阳帆与光伏膜,还处在戴森云早期阶段的行星轨道太阳能发电站,在太空中展开完成部署后,便开始收集星系中央恒星几乎每分每秒都在散发出的源源不断的热能与光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以激光的形式传输到地面上,加速地表上,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的能源储备和自我复制效率。
对于特伊亚文明来说,它们现有的技术水平无法将一整套能源和整个文明的工业体系浓缩到像璃鳗或天空星那样只有单个原子甚至是夸克大小的诺伊曼自我复制机当中,因此,它们的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只能采用这种笨重而庞大的运行结构,光是包含了一系列工业母机的第一个自我复制单元的总重量就超过上亿吨,需要动用一整只火炬船舰队的运力来运输,虽然在天空星和璃鳗们看来,这种早期的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工业体系,虽然还显得相当粗糙,但是已经意味着整个文明的所有必要的生产管理活动都可以脱离不稳定的自然智慧生命个体的维系了,在这个前提下,文明便可以拥有建设行星级乃至恒星级天体工程的基础,当然,也仅仅是基础,对于恒星级天体工程来说,强人工智能或超级人工智能的规划统筹能力也是极其关键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了岔子,是很有可能导致功亏一篑的。
天空星和璃鳗文明对于超级智能的定义标准是相当高的,只有拥有相当于整个行星级别输出功率和耗能的人工智能才能称得上一个符合标准的的ASI超级人工智能,现在的特伊亚文明的人工智能,双方的标准来看,还只能算是一个拥有比较高水平算力的agi通用强人工智能。
在藻赤柒的飞船离开以前,它在天大将军6a恒星系边缘的柯伊伯带内的一颗小行星上留下了用于建造星门的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就如同卡莉西等人在太阳系里行动的复刻一样,处于隐秘行动模式的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在特伊亚文明完全没有发现,也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那颗小行星的内部直接挖空了,藻赤柒在临走前设置了一个并不算长的倒计时,在倒计时结束后,那颗已经被挖空的小行星就会自动移动到,天大将军六A对外围的那颗气态巨行星的附近,并完成星门的建造,为特伊亚文明提供一个可以让它们同时两条腿走路的机会——即完善和建造自己星系内恒星级天体工程的同时,对其他恒星系进行探索和开发。
对于两个宇宙当中大部分的文明来说,在完成恒星级天体工程前,就进行恒星际航行是相当困难的,没有恒星级天体工程提供的充只能量和物质,就无法大规模生产足够让飞船进行远距离恒星际航行的反物质燃料,而聚变火炬船即使达到理论性能极限,也只能维持0.2c速度以下的低亚光速航行的限制,让只依靠聚变火炬船就进行恒星际航行,变得极其困难和不现实。
只有依靠恒星级天体工程拥有了大规模量产反物质和戴森云激光所提供的超远距离激光帆推进的能力之后,飞船才能突破物理理论极限,达到0.5c以上的高亚光速阶段,整个文明才能把握进行相对安全的和高效率的恒星际航行,根据在这一时期璃鳗与天空星文明的计算,通过反物质推进,可以使飞船达到0.7倍光速以上,而作为反物质引擎辅助作用的激光帆只要加速距离足够甚至可以将飞船进一步加速到光速的0.9倍以上,原本在天空星文明上门送上无惯性引擎和超光速技术这一大礼包之前,璃鳗们设想和计划中的恒星际航行便是打算依靠在各个恒星天体工程的戴森云激光为反物质与激光帆混合驱动的恒星际提供动力,将飞船加速到光速的0.9倍以上,在不同的恒星系间航行,如果目的地有戴森云激光,那就依靠目的地的戴森云激光减速来节省燃料,如果目标恒星系统没有经过开发或缺少能制造戴森云激光的恒星级天体工程,那么飞船就需要携带更多的反物质燃料用于在靠近目标恒星系时减速。
这项工程即使是在,获得了天空星送上门的无惯性引擎与超光速大礼包后,也依然在进行,戴森云激光除了为恒星际飞船提供减速的动力以外,本身也是一件多功能的能源与工业生产设施,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能直接作为一种廉价的武器使用,即使是最低功率模式只有恒星1%左右的能量输出的戴森云激光,也足以在一瞬间将一整颗地球大小的类地行星烧成玻璃或是直接摧毁整颗行星,对于任何一个拥有着恒星级别输出功率的二型文明来说,这都是一种极其廉价且划算的灭星手段,只需要消耗整个戴森云激光几秒的输出,就可以轻松的毁灭一颗行星,这种廉价的灭星手段,不仅仅是璃鳗和获取超光速技术之前的天空星拥有,曾经盘踞在大麦哲伦星团区域的失控超级人工智能黑雾,更是这种这种恒星系打击方式的忠实用户,因为自身的可怕功率,戴森云激光束拥有高达数万到数十万光年的有效射程,只要计算好目标,恒星和行星的运行速度以及相对位置,一发戴森云激光就足以轻松的毁灭和抹除一个一型文明,因其作为光速武器的特性,那些仅仅拥有恒星系内初级航行能力的,一型文明根本无法及时预警和防御,在黑雾控制大麦哲伦恒星系上百万年的时间当中,几乎所有大麦哲伦星系中的,准一型或一型以上文明,几乎都是在一发或多发戴森云激光中彻底灰飞烟灭的,在它们意识到自己遭到攻击的那一刻,就是毁灭降临的时候。
…………
另一侧宇宙中的大麦哲伦星系中,前黑雾控制区内,无数的超新星闪耀在这片区域的星空之上,在清除黑雾的过程当中,天空星与璃鳗文明为了清除这个肿瘤,直接采取最简单粗暴,同时也是星际战争当中最高效的方式——超光速长程打击,大麦哲伦星系当中,17%以上的恒星都被摧毁,除了其中一小部分,因为质量过大遭受打击后直接塌缩大质量黑洞以外,大部分恒星都化作了爆发的超新星,如今,在大麦哲伦星系的这片曾被黑雾控制的星域当中,数十亿颗超新星制造的伽马射线暴横扫整片星区,受这片星域内的超新星集群影响,如今整个大麦哲伦星系都化作了绝对的死地,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自然生命,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和演化。
来自天空星与璃鳗的复合型恒星天体工程建设专用巨型殖民舰与大量的无人舰队正在那些已经在超新星爆发后逐步冷却为中子星和白矮星的少数天体上建造恒星天体工程,以减轻这些极端天体对于周边宇宙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在各个被完全摧毁的恒星系内建造星门,以防范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状况。
由于在清除黑雾的行动中一次性摧毁的恒星数量太多,即使是天空星和璃鳗双方全力以赴,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彻底消除大量超新星爆发带来的影响,并把大麦哲伦星系俢复到能供生命诞生和生存的环境。
不过,如此多数量还聚集在同一星域内的超新星,也带来了一些意外的好处,比如这些星系内多到近乎用不完的能源以及超新星爆发中才能产生的稀有超重元素,无以计数的冯诺依曼自我复制机,被投放到这些星系之中,并以最大化的效率将这些超重元素100%的采集并利用起来,这些能让地球和特伊亚文明馋到流口水的稀有超重元素,被天空星和璃鳗以近乎不要钱的白菜价的方式,投入到大麦哲伦星系内数量众多的恒星天体工程的一部分。
地球,某处不知名的海岸边,一个长着紫色长发的身影将一缕银沙一般的物质洒入海水与周围的大气之中。
“你这是?”结城问道。
“放心,我撒下去的都是经过调整的处于休眠状态的部分,一个小小的后手,你还记得如果我们刻意让这东西失控会有什么后果吧?”
“如果刻意让这东西完全失控的话,48小时之内就足以将地球生态圈和地球表面的所有东西还原回寒武纪之前的状态。”
“你不会是想?”
“大概率用不着它,毕竟这东西跟我们飞船上的其他舰载武器一样,都属于对行星杀伤力严重过剩的东西,这还是其中破坏力最小的一个之一。”
“如果只是让它专门针对某些目标的话……比如…地球表面的某些有机生命或某类被指定的物质,那么它就只会分解并吞噬被指定的那种物质。”
“比如人吗?”
“别把我想的那么邪恶好吧,为什么就不能是人类制造的某些用来危害自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呢?”
“毕竟夸克级的自我复制单元大小,可以让它们毫无阻碍的穿过任何物质障碍,哪怕是最坚固和密不透风的地下堡垒,然后附着在那些被指定的东西上面。”
“只要我们动动手指,或是一个响指,那些被我们指定的东西和物质就会在冯诺依曼自我复制机分解作用下,变成一堆无害的粉末和基本粒子。”
“有时候,适当的干涉一下也是有必要的嘛”
“有道理,就当是给这颗行星上的人类一个提醒吧。”
第196章有关于宇宙真相的解答(6000字)
对于如今仍然悬停在地球轨道上的那艘外星飞船,尽管人们最初产生过恐慌,但当那艘外星飞船在抵达地球后的几个月中,除了那次两个外星人个体当众带走了一个有过叛变潜逃经历的NASA前局长外,便再无动静,只是静静的悬停在轨道上,俯视着下方的人类文明。
“或许…它们真的如库兹涅佐夫在日记里猜测的一样,是一个路过太阳系的卡尔达舍夫三型文明的其中一部分个体?”
“可如果是这样,又qun镏巴玖吴扒(四)龄吾怎么解释它们目前的行为动机呢?”
“对于一个卡尔达肖夫三型文明来说,一个0.75型文明跟虫子甚至细菌都差不了多少,即使说的再好听,我们对于它们来说可能也不过就是,聪明一点的野生动物的范畴。”
“不…你这么想反而就进入思维误区了,你想想啊,对于人类来说就算是细菌或昆虫,也有观察和研究价值,不是吗?”
“而往好了说,假设我们在对方眼里只是一群野生动物,那么假设对方的身份,无论是猎人还是护林员,近距离观察并确认野生动物的行为也依然是一件相当必要的事情。”
“就算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和猴子,也需要在对方呆在一个可控的环境下进行近距离和不间断的观察研究不是吗?”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是对方的……呃…观察和研究对象?”
“有一定的可能,毕竟这只是我的猜测,对方到底怎么想的?我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我们是培养皿里的细菌和微生物,对方则是高等文明的实验人员,负责近距离的观察培养皿里微生物的发展状况。”
“稍微好一点的状况则是我们是实验室或者野生环境下的动物,对方可能是类似护林员的存在,在观察我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和我们产生直接接触。”
“当然,我不认为以这种方式揣测更高水平的外星文明能做到准确,更有可能是我们根本没办法理解对方的行为动机。”
“任何足够先进的科学技术都与魔法无异,对方的行为模式也一样, 我们试图预测一群对于我们来说如同神明一般的智慧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愚不可及的行为。”
…………
“看着自己建造的戴森球伴随着被包裹的恒星从地平线上升起的那一刻,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
科罗廖夫陨石坑的山脊上,当太阳刚刚从火星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那个来自外星的半透明八面体的表面短暂的浮现出一些蓝绿色的纹路,随后,祂那熟悉的柔和女声从凯莉头盔内置的无线电传了出来。
“哦…我想那确实很壮观,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跟我详细说说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吗?”
“就和你们文明当中常见的,为了看日出,而四处寻找最合适的观赏这样景色的地点一样,我们也喜欢看戴森球从黎明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景像,而且在不同的星球上,看着规模大小以及外观不一的恒星天体工程从地平线之下出现的场景,也是我们的文明之中一种颇具特色的“情调”?如果用人类的词语应该这么描述?”
“毕竟我们绝大部分的个体都居住在太空中,对于太空栖息地来说,很多时候,往往并不存在什么日出日落的概念,想看这样的景色,需要专门跑到那些行星的地表上才能看到。”
“所以…你们的生存并不依赖行星本身?”凯莉旁敲侧击的问道。
“只有还处在较低发展阶段的文明的生存还需要依赖行星本身的环境,相比本身不稳定,并且在漫长时间中经常会出现灾难性变化的行星环境,我更喜欢呆在自己建造的人造太空栖息地里,行星对于我们大部分同胞而言,只是一个不常去的后花园而已。”
“那请问您对人类对火星进行环境改造的设想怎么看?”
“对人类来说是一次有纪念和历史价值的初次尝试,但如果是对于我们来说,只能称得上平平无奇吧。”
“听起来,您和您的同胞亲手改造过很多行星?”
“经过我们改造的行星就算没有几十万颗,也有几万颗了,其中相当一部分在改造之前,甚至比你们太阳系里的金星环境还要恶劣,而在经过我们之手的改造后,那些行星上的自然环境,能让地球上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都相形见绌。”
“它们都是名副其实的盖亚行星,会根据智慧物种的需要,完美的生成和改变自身的自然环境,任何形式的生命,无论是碳基的还是硅基的,又或者是其他什么类型的生命,都可以,在不需要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在那些行星上生存。”
“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您的同胞喜欢居住在那样的行星上?”
“并不,那些盖亚行星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大部分时候只具备观赏价值的后花园而已,很少有个体愿意在那些后花园里长期居住,即使这些后花园看上去是完美无缺的。”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我们早就已经是属于太空的种族了,过去在行星上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凯莉?鲍德温,你在这点上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不要拿奇点之前时代的规则和观念来看待奇点之后的时代,就如同金鱼无法理解人类的文明一样,你们多半也无法理解我们的文明的规模与技术。”
“如果你们能选择一条自己文明延续更加正确的道路的话,那么,或许你们有一天,也能像我们一样看着戴森球,从自己母星的地平线上升起的画面。”
“你们的恒星在长达数十亿年的时间里在你们母星的地平线上东升西落,如果你们有一天能为这个过程增添些什么,那么就证明你们确确实实不再停留于文明的低级阶段了。”
“那么…战争呢?”凯莉突然问到。
“对于人类来说,战争是政治的延伸,但如果构成政治本身的社会都快不复存在的话,战争这一行为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意义。”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在某些必要情况下适当的使用一些武力,比如那些已经和回形针制造机无异的存在,如果放任它们的话,他们终有一天会整个宇宙的可用物质与能量都消耗一空,让整个宇宙都进入无序化的高熵状态,宇宙中的质量与能量虽然是守恒的,如果整个宇宙都某个文明的失误而进入完全无序的高熵状态,那么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回形针制造机?您说的是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器之类的东西吗?”
“那种东西本身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制造者给它设置下的初始目标,我们曾经见过初始目标设置出问题,而导致的惨烈后果,为此,我们不得不进行一次消毒,来防止那个失控的造物变成整个宇宙的肿瘤。”
“消毒?”
“没错,消毒,把所有受到那个失控造物影响的恒星全部抹除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个还在发展初期阶段的肿瘤被切除干净,如果放任它发展的话,当肿瘤持续扩散,再想切除就晚了。”
“哦,你们有摧毁恒星的能力…也对,如果你们真的是一个卡尔达舍夫三型文明的话,怎么可能会没有摧毁恒星的能力呢?”
“请问您能和我讲讲那个失控造物的事情吗?”
“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好说的,只不过是一个初始命令设置出现完全的偏差和错误的超级人工智能而已,只不过这个超级人工智能在连续迭代演化了上百万年后,已经成为了一个能量输出功率同样能达到你们标准里的卡尔达舍夫三型级别而已。”
“它的创造者想要用它来解决问题,让自己的文明能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和更大的规模,结果它对此的理解却是走向了一个严重偏差的方向,最终导致了大范围的其他形式的智慧生命和文明灭绝,甚至威胁到了我们,我们才不得不出手进行一次大规模消毒而已。”
“如果偏要按照你们的理解的话,确实可以归类为某种形式上的星际战争吧。”
“不过这种星际战争的模式完全跟你们设想的不一样,真正的星际战争没有舰队之间的对决,也没有你来我往的交锋,不会有两个文明之间对轰很久双方不分高下的情况,真正的星际战争往往在一瞬间内就决定胜负,失败的一方,甚至不会有任何反应的机会,就会直接伴随着自己的星系一起灰飞烟灭。”
“凯莉女士,在人类文明的战争中就算一方跟另一方之间只有8到10年左右的技术代差,那战争的情况都会变成近乎于单方面的碾压。”
“而星际文明之间的战争,甚至大部分时候根本就称不上战争,只不过是在伤口感染和肿瘤扩散发生前的消毒工作而已,在技术和规模上处于弱势的一方,不会有任何的反抗机会,在开始之前,胜负就已经决定了,在攻击抵达的时刻,就是弱小的一方从宇宙里灭绝的时候,运气好的话,甚至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痛苦,就跟着自己的恒星系一起变成宇宙中的尘埃。”
“不过,以人类当前的技术水平,压根就没有参与这些的资格。”
“这才是宇宙的真实样貌吗?”
“并不尽然,宇宙之间文明的交互是少到可怜的,文明之间需要动用武力手段的情况同样也是少的可以忽略不计,在整个文明的生命进程中,不同的文明大概率几乎永远都不会有交互,所有生命和文明都被光速和恒星系之间的天堑一般的距离隔开,连接触都没有,更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又怎么可能会出现冲突和战争呢?”
“那…如果宇宙中绝大部分文明都是受到光速这个极限的限制的,那你们又是如何来到太阳系的?即使是以光速从银河系中心到太阳系,也是一段很远的距离吧?”
“我只是说这个宇宙里绝大部分的文明都被限制在光速以下,可不代表光速就是不可超越的,不过,想要超越光速这个不可逾越的门槛,就得付出代价。”
“什么样的代价?”
“这个宇宙,并不存在所谓的时序保护机制方面的规律,超光速所带来的时间机器是存在的。”
“也就是说…霍金和米盖尔?阿库别瑞教授是对的?”
“曲速引擎确实会形成闭合类时曲线?”
“很遗憾,至少在这个宇宙里是的。”
“这个宇宙所处的十一维时空膜上,确实有一些其他的宇宙在基础规律上存在时序保护机制,并且允许不违反因果律前提的超光速,但我们的宇宙并不存在时序保护机制,一切超光速航行技术都会等同于制造时间机器。”
“要不然你以为我们会这么精准的找到你们的位置和存在呢?凯莉女士。”
上一篇:重生的她们都想独占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