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但是群穿成灰风 第160章

作者:火锅店铺

  “名字我就不说了,作为女儿,她大概也不太想见到这么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再次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以目前的状况来看,还是一切顺其自然比较好。”

  “那好吧,对那姑娘和尤里安来说也还是先顺其自然吧,没准以后有机会还能碰上呢?”

  “不过某两个当爹的到时候要操心喽………”阿泽轻轻笑了两声。

  “想不到您也会开玩笑啊?”

  “我们生命形式升格了,不代表就没有幽默感了。”

  …………

  杨的意识再一次返回莱因哈特身边时,对方似乎已经从刚刚那种受到严重精神冲击的状态中缓过来了,杨好奇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才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不过,那位外星人女士有关于个人未来的事情,可能涉及到隐私方面的东西,所以她才通过意识和记忆投射的方式,将两个人单独拉入深层意识当中,投射出自己所计算和观测到的未来。

  “二位,对自己的未来我想你们已经很明白了吧?那么,我们不妨进入下一个问题,对于微观尺度的你们个人的过去与未来的另一种可能性,你们已经知道了,对你们背后的人类文明还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吗?”

  “我想知道…今后人类社会是怎样的?”杨在思考了一阵后说道。

  “有关于这一点,与我计算出了你们的另一种坍缩到确定结果的可能性不同,你们文明的未来目前还处在一种量子叠加状态,天演星环本身并不具备让这种处于不确定的叠加状态坍缩向某个固定结果的功能,那是闭合类时曲线计算机才能做到的,我接下来,为你们呈现的会是一个目前还没有确定下来的结果,结果并非如同你们的另一个可能性一样一旦走向了坍缩状态,就不可更改,如果你们选择或改变其中的某些结果,就要看你们日后自己的行动了。”

  二人所看到的场景,在此在一阵光影中变化,不过这次二人所看到的场景,直接让他们呆住了,出现在他们脚下的是一颗破碎的行星。行星的地壳和地幔板块被炸成了无数碎片,呈现出熔融状态的地核暴露在外,行星附近的轨道上亦有无数的飞船残骸漂浮于冰冷的真空中,杨威利和莱茵哈特还依稀瞥见了几具尚且完好似乎是人类的尸体。

  “等等,这颗恒星的光谱特征,还有天上的星星位置,难道是……费沙?”莱因哈特从脚下这颗破碎行星以及周围环境的蛛丝马迹上,搞清楚了这颗行星的身份。

  “这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这里是距今527年后的费沙行星,至于这里嘛,发生了一场战争罢了。”

  “战争?交战双方是谁?帝国和同盟吗?”

  “不,距今500多年后的那个时代已经没有帝国和同盟了,那时人类社会被一个被称作人类行星联合政权的机构管理,而帝国和同盟早在行星联合政权机构成立的100多年前就已经宣告解体了。”

  “那个时代的人类社会是由行星联合机构的各个行星以及星系组成的一个松散联邦,行星联合政权的领土范围覆盖了曾经的同盟以及帝国的几乎所有星系。”

  “而曾经的同盟首都海尼森和帝国首都奥丁,以及费沙,则分别成为了行星联合政权的三个重要的工业、政治与经济中心。”

  “而你们脚下的费沙原本是500年后行行联合政权的其中一个主要经济与工商业枢纽。”

  “尽管在500年的时间当中,随着人类对银河系的探索,又在不可航行咒语中发现了两条新的回廊,尽管有了新的可以连同帝国和同盟之间的航道,但是这两条新的回廊由于位置和宽度所带来的通行容量限制,费沙和伊谢尔伦回廊仍然是连同曾经的帝国与同盟领土之间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曾经曾经作为战场和军事要塞的伊谢尔伦也在后来的几百年中变成了一个连同两国之间曾经领土的经济枢纽区域。”

  “不过,可惜的是,人类并没能下定决心将自身的社会结构与生命形式进行足够彻底的改变,而这也是导致你们脚下这颗行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类现在的统一政权行星联合机构于400多年前成立,在建立初期,他确实如同许多同样处在上升期的社会那样,积极追求创新和进步,以及向外探索,但是受制于这个时代的人类技术依然没有根本性的进步,行星联合机构向外扩张的速度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直到行星联合机构成立的400多年后,整个行星联合的领土也不过相比于过去的同盟和帝国的总领土增加了不到1/5。”

  “其中大部分还是那些在帝国和同盟时代,因为缺乏宜居星球而没有开发的星系中的行星。”

  “在行星联合机构成立的400多年中,主要就是针对这些缺少宜居星系的行星进行局部环境改造或建立封闭式的生态穹顶城市。”

  “同时,摆脱了费沙这个曾经的连同同盟和帝国之间领土的唯一通道政治因素制约的人类又在不可航行咒语内发现了两条新的航道。”

  “新航道的发现,对于那些环境恶劣的行星进行行星改造工作所带来的新技术,以及小规模新一轮的对外探索和扩张,极大程度上为当时刚刚成立的行星联合机构注入了足够的社会活力。”

  “但是受限于人类的航行技术限制,新一轮的扩张依然只能局限于,已经探明的区域内,在经过了400多年的时间后,行星联合机构也遇到了如同当年的银河联邦一样的困境,对外探索扩张已经到极限,内部的科技发展也遇到了瓶颈,行星环境改造之类的,能刺激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难以提供新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增长,各种矛盾开始逐渐无法掩盖。”

  “就如同当年的银河联邦与现在的你们一样,行星联合机构也走到了社会体制僵化,经济增长乏力,科学技术发展出现停滞的状态,没有从根本形式上改变自身社会结构和生命形式的人类又一次走进了历史周期性规律的死胡同里。”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一只从人马座矮椭球星系迁徙到银河系的外星文明的出现,导致一切走向失控。”

  “当时已经陷入发展困境的人类社会,又一次选择了错误的解决方式……他们选择通过对外战争的方式来转移内部已经无法缓和的矛盾。”

  “为了缓解内部矛盾,短视的人类冒失的向一个来自人马座矮椭球星系的外星文明宣战了,而你们脚下的这颗行星,就是这场战争的结果之一。”

第257章亚光速弹头轰炸行星战术(6000字)

  “很显然,人类并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

  “一个来自人马座矮椭球星系的文明,它们经过了漫长的迁徙,来到银河系,而当时的人类已经陷入了发展困境当中,而为了转移内部已经激化的矛盾,未来的人类鲁莽而愚蠢的向对方开战了。”

  “但是事实证明,只不过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而开战的人类,根本就没有准备好与外星文明之间的战争,他们错误的按人类的思维去推断外星文明。”

  “杨提督,我们不妨来做个假设吧,假设你是这样一个外星文明,人类与你开战了,你的生命形式与人类截然不同,所以你并不需要人类需要的那些资源,人类花费大量的时间改造和建设的那些恒星系,无论是其中的基础设施也好,还是工业产能也好,对你都没有任何的意义和利用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要以最快最高效的方式获取战争的胜利,同时避免己方的任何形式的损失,那么,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载?保证己方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将敌人的威胁完全消除呢?”

  “将作为对手的人类……完全灭绝吗?”

  “猜对了!不同层次文明之间的星际战争,根本就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接触,对于敌方的打击也是远程的非接触打击,假设您是外星文明的指挥官,而您即将对一个人类的重要枢纽星系发动进攻,这个枢纽星系中的人类花费长时间建立起的基础设施,对你来说毫无意义,其中的工业生产能力对你也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你也不需要人类的人口作为劳动力,而你想要以最高效和最低损失的方式消灭敌人,但是派遣舰队进攻,必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伤亡。”

  “杨提督,如果你是这样一个外星文明的指挥官,你会怎么打这样一场战争呢?”

  “提示一下,在保证己方舰队不出现任何损失前提下的非接触作战哦。”

  “嗯……躲在星系外围的小行星带上,给体积合适的陨石和小行星加装上推进器,然后将其加速到亚光速后直接砸向对方。”

  “有时候,不得不说,你还学的挺快的呢?杨提督。”

  “既然您说了,只要派出舰队就无可避免的出现损失,那么在对方的射程以外,向敌人发射难以拦截的接近光速的小行星与大质量冰显然是成本最低的攻击方案。”

  “你不愧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两位人类指挥官之一,果然不会拘泥于死板的战术和教条主义呢。”

  “您多奖了,我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军人罢了。”

  …………

  “要知道,在这场人类主动挑起的战争爆发前,行星联合机构已经有100多年没打过仗了,他们经历过的最大规模的战斗,也不过是一些星系中的有分离主义倾向的巨型企业安保舰队,这些安保舰队虽然相对于几乎毫无武装的民船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足够有威慑性,但是与行星联合的正规军舰队相比起来就完全不够看了。”

  “而鲁莽的人类在开战之前。所经历的最大规模的战斗也不过是对付这些分离主义倾向巨型企业的小规模治安战。”

  “他们对于这场战争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预期,甚至还是用打治安战这种不对称作战的战术来对付一个他们根本就不了解的外星文明。”

  “人类首先对对方发动攻击,主动开启战端。”阿泽调出天演星环通过自身庞大计算力模拟出的画面。

  一艘艘与今天的同盟以及帝国战舰显然有着一脉相承的技术路线,但是外形与部分武备已经完全不同的人类行星联合政府的战舰组成了一支拥有5000多艘战舰的舰队,他们向着前方一支只有十几艘造型奇特的银黑相间的飞船组成的舰队开火了,而在这一阵密集的火力打击下,这只小小的舰队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它们迅速的调转船头,以在杨看来快的难以置信的速度,逃离了人类方舰队的攻击射程。”

  “亚光速曲率引擎。”阿泽解释道。

  “他们虽然也拥有和你们技术原理相似的走亚空间这样次层空间的跃迁引擎,但是这种引擎往往只能走恒星系之间由于恒星和其他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形成的固定航道,并且一次跃迁距离有限,这也是你们为什么只能从伊谢尔伦和费沙两条走廊跨过不可航行宙域的原因。”

  “杨提督,你知道他们是怎么从人马座矮椭球星系来到银河系的吗?”

  “在这种距离上,应该不可能存在天然的亚空间航道吧?”

  “是没有,所以他们是用亚光速曲速引擎花费了相当漫长的时间跨越这段距离的,而为了制造出如此大规模数量的亚光速曲速引擎,他们则花费了天文尺度级别的能量与物质。”

  “所以,但500多年后的人类和他们鲁莽的开战的时候,就已经走向必败的结局了。”

  “人类在与他们开战的时候,甚至连他们的科技水平都还不清楚,就发动了第一波攻击。”

  “他们的飞船为了适应在以百分之99.999的光速航行时各种宇宙环境中的氢原子以及其他各类高能粒子的碰撞,船体表面都使用了一层拥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的在分子层面上锁死的强互作用力材料。”

  “而以你们那时的技术水平虽然已经能制造出一定量的反物质,但是仍然无法对他们造成足够多的威胁。”

  “所以,在战争的早期,对方采取的态度是避战,对于一个花费了数万年时间才迁移到银河系的文明来说,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与你们作战,不如尽快在银河系内不受你们干扰的地方采集资源,建造更多的拥有跨河系航行能力的亚光速曲率飞船。”

  “而对方的壁战行为反而被人类当成了对方是个胆小如鼠的弱小落后的文明的证据,并进一步得寸进尺。”

  “直到对方忍无可忍,对那时的人类发动了反击,这场出乎意料的反击,直接摧毁了当时的人类行星联合组织的政治中心费沙。”

  “而攻击手段也是完全出乎人类意料,他们从星系边缘的小行星带中,而费沙发射了大量的亚光速小行星,以及混在成千上万的亚光速小行星中的安装了亚光速曲率引擎的导弹。”

  推演模拟画面中视角被拉远到整个星系尺度上,大量的陨石突然在推进器的作用下,脱离原本的运行轨道,朝着数十个天文单位外的费沙行星飞去,而在整个过程中,人类乙方显然也并不是没有尝试进行拦截,但是被向着费沙行星投掷出的亚光速陨石实在是太多,根据杨的估计,光是为从各个角度各个方向朝费沙投掷的亚光速陨石就多达五位数,守备这颗500年后的人类政权核心的舰队几乎是在整个星系范围内疲于奔命,小行星和陨石的庞大体积与质量,让尝试拦截亚光速小行星的舰队,不得不把摧毁亚光速小行星以及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任何碎片作为一个近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任何一块儿在拦截和摧毁小行星的过程中产生的亚光速陨石碎片几种行星所造成的破坏都是难以想象的。

  同时,费沙行星上空的轨道防御系统也开始运作,一种似乎是加强版的阿尔特弥斯项链的武装卫星朝那些正在靠近行星的亚光速小行星开火了,但是中子光束显然并不能对小行星造成有效的破坏,因此,从这些卫星当中发射出的并不是杨所熟悉的定向的武器,而是大量的核弹与轨道炮弹。

  从武装卫星当中发射的数十万枚核武器倾泻在最靠近行星本身的几颗质量较小的亚光速小行星,在顷刻之间遭到核武器覆盖式打击的一颗小行星就碎裂开来,但是被核爆炸碎之后的小行星和陨石雨碎片超出了行星防御系统的处理能力上限伴随着成千上万的火球,这些亚光速陨石碎片划破了费沙行星的大气层。

  第一个因为小行星碎片撞击而产生的蘑菇云在地面上升起,紧随其后的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费沙行星的一整片大陆都遭遇了这场小行星和陨石碎片雨的覆盖式轰击。”

  在第一轮陨石雨碎片的撞击中, 接近1/3的费沙地表城市直接被夷为平地,城市所在的处处只留下一颗陨石撞击所产生的大坑,而这仅仅只是在第一轮拦截之中,没有被阻拦住的漏网之鱼所造成的破坏,在这一轮的拦截之中,守卫费沙这个未来人类的核心星域的舰队仅仅只成功偏转或破坏了三位数级别的正在朝着费沙方向行进的小行星,仍然有着数以千计规模的亚光速小行星,正在朝着费沙前进。

  在整个星系范围内疲于奔命,拦截小行星的舰队与轨道防御系统在持续了几天的高强度运转后,终于还是出现了第一个完整的漏网之鱼,一颗直径920米的以0.8c速度行进的小行星,成功的穿过了已经几乎耗尽搭载的所有核武器的武装卫星轨道防御系统,径直砸在了行星地表上,直径数百公里的核火球和海啸从撞击点处升起,相当于数十万亿吨TNT的能量在行星表面被释放出来,仅仅是最初撞击时产生的冲击波就在几个小时内摧毁了大半个费沙行星的地表。并将数万亿吨的尘埃抛上费沙的大气层,紧随其后的是异常吞没整个行星几乎所有陆地的海啸,费沙这颗干旱的行星在500年后似乎已经完成了大规模的环境改造,其表面存在着大片的海洋,而这些原本用于改善整个行星环境的海洋,在此刻,却成为了死亡和毁灭的象征,数公里高度的海啸吞没了大陆架,已经遭受过全球性的冲击波,地表上的绝大部分城市和人工建筑都已经沦为废墟,数公里高度的海啸完全吞没了这些地表上人类留下的痕迹。

  “所以说,你们的战争其实更像是小打小闹,星际文明之间的真正战争,都是以将对方完全灭绝为前提的。”

  阿泽对目睹了这一恐怖景象的二人说道。

  在我们的那片宇宙中,任何星际文明之间的战争,也就是非接触式星际战争理念的核心就是能在短时间内以及最低成本将对方完全灭绝。”

  “我们要么不打,但是一旦爆发,真正的星际战争,那么,交战双方的目标就一定是将对方的物种行星乃至是恒星系完全灭绝和摧毁。”

  “现在,你们应该理解我们为什么将战争视为低级文明才会进行的行为了吧?”

  “因为这种行为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可言,反而只会增加自身灭亡的风险。”

  “而非接触式星际战争的战术就是在对方射程外发射大量的接近光速的相对论动能导弹与亚光速弹头,将对方的太空基础设施、行星甚至是恒星本身完全摧毁。”

  “因此,你们就算拥有再多的舰队,也只能疲于奔命。”

  “有建造这些舰队的资源和时间不如用于制造更多的亚光速小行星和接近光速的相对论动能武器,确保在开战的同时能保证互相摧毁,而不是只能依靠舰队和轨道防御体系搞被动防御。”

  “在我们那片宇宙当中,这种只能依靠舰队进行进攻的方式,无异于自寻死路。”

  “说到底,我们大部分舰队所需要进行的工作也不过就是在各个星系当中,完成星门的建设而已。”

  “那样一颗亚光速陨石应该不足以摧毁整个费沙行星吧?”杨威利观察者模拟画面中被亚光速小行星撞击,整个地表几乎都被摧毁的费沙行星,随着核火球和冲击波的逐渐消散,地表上留下了一个直径上百公里的撞击坑,曾经遍布着城市集群与工业设施的费沙已经彻底在小行星撞击中变成了一颗死亡之星。

  “别忘了,杨提督,一颗以光速的0.8倍撞击小行星就足以对行星造成这种尺度的破坏,这样的小行星,那个来自银河之外的外星文明可是发射了至少上万颗,中间还混了好几枚以接近光速行进的相对论动能导弹,任何的轨道防御系统与舰队想要拦截这种数量级的小行星,都无异于螳臂当车。”

  “然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不用说,你们也能猜到了。”阿泽对整个模拟画面进行了一些调整,超过9000多颗质量直径大小不一的小行星从恒星系外围的小行星带处各个角度呈现出一条直线,指向费沙行星本体。

  “每一颗小行星都被加速到239834千米每秒,即光速的0.8倍,即使是以500年后的技术水平,也无法拦截如此多数量的亚光速小行星。”

  “而且说到底,这些小行星并不是真正的杀招,真正的杀招是藏在这9000多枚小行星当中的曲率引擎近光速动能导弹。”

  这些动能导弹在发射初期会保持和小行星同样的速度,相比于那些体积和质量都比自身更加庞大的小行星,这些混在其中的动能导弹,威胁度似乎更低,也就不会被优先处理和拦截。”

  “但是这些可以极端接近光速撞击目标的动能导弹才是真正的杀招,这些相对论动能导弹的弹头当中,携带了一定量不稳定的中子简并态物质,当相对论动能导弹命中目标时,接近光速的撞击会直接使得整枚导弹化为纯粹的霍金辐射和伽马射线,内部的中子简并态物质也会被一并释放出来,并制造出足以将整个行星彻底撕成碎片的二次爆炸。”

  “这样的武器真是……”杨威利试图对这种武器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但是却发现自己一时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丧心病狂吗?杨提督,要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星际战争的常态,过去你们人类的小打小闹,根本就称不上是战争,那些真正强大和古老的文明一旦遇上需要不得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将行星和恒星从宇宙中成规模的抹除。”

  “要知道,即使是我们,将一颗行星或恒星从宇宙中简单一二淋三弍霖师巴粗暴的完全炸成碎片或者直接抹除,也只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而已,简单到连一个按钮都不用按。”

  “我们母星所在的那片银河的临近伴星系中,有超过数十亿颗超新星密集的分布在那个伴星系中心附近以及一整条悬臂上,您可以猜猜那些超新星是怎么来的?”

  “这才是真正的宇宙规模战争的常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那片宇宙以及更广阔尺度上许多智慧生物和文明都应该尽量避免星际战争爆发的原因。”

  “这种无差别完全以毁灭对方物种和星系进行的冲突,对任何人来说,都不会有好处,与你们为了那点资源和利益而在宇宙中进行的争夺不同,我们与那些更古老的存在们,任何战争行为即意味着交战双方都要做好以同归于尽为前提和代价进行战争。”

  “而这场可能会发生在500年后的战争,在开始的那一刻,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未来观测演算模拟画面上的负责保卫费沙星系的人类一方舰队与轨道防御系统终于支撑不住了,超过超过一千多颗直径大于一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已经越过了轨道防御系统这道最后的防线,并连续不断的轰击行星已经千疮百孔的地表,数以千计相当于大陆大小的核火球彻底吞噬了整个行星,行星的地壳上被砸出了数千个直径数百公里级别的撞击坑,从太空中看去,原本平整充满海水与人工建筑的行星表面已经变得坑坑洼洼,巨量的尘埃被抛入大气层,导致整个行星太空中看变得灰蒙蒙的。

  撞击所产生的地震波在整个行星范围内传播,费沙行星正在以秒为单位发生极其剧烈的地震,而与此同时,有更多数量的小行星已经划破大气层,即将坠落地面,住1000数的小行星在以接近0.8倍的光速划破大气层时,超高速几乎直接引发了大气层当中氮氧元素的聚变反应,整个大气几乎都被连锁性的氮氧元素聚变反应点燃了,被尘埃包裹着的行星混杂着发生聚变反应被点燃的氮氧元素大气,行星规模的大火在全球蔓延,组成了一片宛如地狱般的场景,地表因为之前的撞击而熔岩横流,整个费沙行星上小到微生物,大到人类,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活物了,而仍然不是费沙行星的终点。

  数颗直径5到6公里之间的亚光速小行星精确的砸在费沙行星赤道地区的地质断层板块的接合处, 接近数百万亿吨TNT当量的能量被瞬间释放出来,费沙行星地壳板块开始在巨大的能量下逐渐开始碎裂,并沉入行星液态的地幔当中,这直接在行星赤道地区撕开了一道直径上千公里,充满了熔岩流的巨型裂谷与伤痕,从太空向地表看去,暗红色的伤疤就像是一道割开行星要害的刀伤一样。

  尽管太空中运行的轨道防御系统和舰队依然在尝试拦截小行星,但面对近万颗亚光速小行星的庞大数量,任何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他们所保护的目标,费沙行星早已沦为一片熔岩地狱废土,其上也已经没有任何活物。

  而一直伴随着几颗质量和体积均不太大的小行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航行的乆曲率引擎相对论导弹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先前的亚光速小行星的密集轰炸,已经摧毁了对方在行星地表上的所有设施,而曲率引擎光速导弹,则是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击。

  50枚曲率引擎驱动的近光速相对论动能导弹脱离了与自己同步行进的小行星,导弹尾部的曲速环开始为导弹提供恐怖的加速度,50枚相对论动能导弹在在不到十几秒的时间内加速到光速的99.999%,像狼群一般扑向行星。

  接近光速的相对论动能导弹撞击行星时化为了纯粹的伽马射线暴与巨量的霍金辐射,整颗行星在顷刻间被撕裂开,大陆板块跟随着大气层一起直接被抛入太空,而被约束在相对论动能导弹内的不稳定中子简并态物质也在失去束缚后爆裂开来,行星内部的一切都在中子简并态物质因为贝塔衰变而产生的二次爆炸中被破坏殆尽,尽管每颗相对论导弹当中只约束了一立方厘米左右的中子简并态物质,在发生贝塔衰变时也只有相当于总质量万分之八总计八万吨的物质被转化成了纯能量,但是即使是只有八万多吨的物质被纯能化,所释放出的能量也已经相当于超过1600万亿吨TNT,发生贝塔衰变的中子简并态炸弹跟随相对论导弹一起以接近光速射入已经破碎的行星地核中,不稳定的中子简并态物质在顷刻之间引发了50次同等规模的爆炸。巨大的爆炸直接撕碎了液态的行星地核,并连带着引爆了行星地核当中的一部分天然存在的电子简并态物质,已经被炸飞到轨道上的行星大陆板块也直接被这股来自行星地核的二次爆炸完全摧毁为成堆的碎石与尘埃,先后遭到亚光速小行星雨,相对论动能弹头,中子简并态物质炸弹轰击行星地核的费沙行星残骸的持续摧残下开始偏离原有的公转轨道,坠向恒星。

  而观看着这场壮观的模拟画面的杨威利与莱因哈特已经是目瞪口呆。

  注:中子星物质脱离中子简并态就会成为游离的中子,而游离的中子并不能以稳定的状态一直存在,它还会发生中子贝塔衰变,

  贝塔衰变是一种能量释放时的衰变,在贝塔衰变中,一个中子将会释放出一个质子一个电子以及一个反中微子,其中反中微子会作为能量在爆发后消失,导致中子的质量损失万分之八,一立方厘米的中子简并台物质约一亿吨,一亿的万分之八是8万,1亿吨中子经过贝塔衰变的转化后,将会有8万吨物质转变成纯能量,约等于3200万枚沙皇炸弹,即使是在地表爆炸,也足以把整个地球炸出公转轨道。

第258章神秘的梅塔特隆立方体(6000字)

  “那个来自人马座矮椭球星系的文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它们是一支…嗯…喜欢…迁徒的文明,来到银河系的这一只是他们的其中一部分文明分支的先遣舰队,它们的真正的主力还在路上。”

  “它们的真正目标是银河系中心,对于任何航行技术和资源开发能力足够先进的文明来说,银河系中心的恒星和物质密集区域,都是有着相当大吸引力的。至于500年后和你们的接触,只不过是它们在路上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500年后的那支和你们人类爆发了冲突的先遣舰队,其先一步抵达银河系的主要目的就是对银河系中心区域进行提前勘测,以保证后续的主力抵达时不会受到银河系中心区域复杂天体环境的影响。”

  “而且……它们的文明主要部分的迁徙方式可能会有点超乎你们的想象。”

  “如果用我们的文化来形容的话,这帮家伙绝对是一群狂热的不正常的星际旅行爱好者。”

  阿泽嘴角有点抽搐,这件事情的起因其实是一个相当不起眼的发现,虚空之门星系里的壁垒星环搭载的观测装置在巡视天球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位于银河盘面上方大约500光年处的一些流浪恒星系,一开始这些流浪恒星系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直到……

  一周前,虚空之门星系,壁垒星环,结城突然收到了空间站人工智能的一条信息,信息内容是对银河系盘面上方区域几十个流浪恒星系的不正常天文现象的分析。

  “恒星光辐射量出现大规模降低,嗯……流浪恒星系中存在戴森云的概率为…100%?”

  “银河区域以外的流浪恒星系里的文明啊?这可真是罕见啊?”

  “咦?恒星系运动轨迹分析?等会,这玩意儿不是天然流浪恒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