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皇子三岁半 第124章

作者:风暖日迟迟

  她又找话题,戳了戳女儿的腰:“宁思思有雪景球吗?”

  宁雪念拨开云嫔的手:“没有。”

  “那燕羽诗呢。”云嫔又将手伸回来,在女孩侧腹上抓揉,挠她痒痒肉。

  宁雪念抱着雪景球,咯咯咯笑成了一团:“她也没有。”

  云嫔收回手,撑在下巴上:“听说宫外还有个姓薛的丫头。”

  “薛昭矩的妹妹?她也没有。”宁雪念滚到罗汉床的边缘,躲开云嫔的手。

  “你怎么知道?”

  “景弟弟说,只做了三个,一个在父皇那,还有一个在太后那,剩下那个就是我的雪景球了。”

  “他不给自家姐姐,不给燕羽诗和薛家女儿,倒是给了最没用的你。”云嫔话语带着调侃,也带着提醒。

  宁雪念没听出云嫔的意思来,跳起身,叉着腰:“我哪里最没用了!我也是姐姐!燕羽诗都没见景弟弟几次!景弟弟也不常出宫去薛家!就该是我的!”

  “好好好。”云嫔叹口气,伸手去抱女孩。

  宁雪念躲开她的手,生气地跑出了房间。

  片刻,她又跑回来,将床上的雪景球拿上,冲云嫔做了个鬼脸。

  云嫔透过窗户往外瞧,女孩在露华的服侍下穿上了蓑衣,撑一把红色的油纸伞,走入了雨里。

  露华急急忙忙,跟上女孩的脚步。

  这是又去静怡轩了。

  希望春雨将她那景弟弟留在了静怡轩里。

  ……

  夏景躺在竹椅上,前后摇晃,看着院子里的雨。

  他手上握着一只玻璃球,这是承载「命运的指引」的水晶球,现在已经变回了普通的玻璃球。

  道具上旬就用完了,天门关的事情已经解决。

  算算时间,消息差不多该传回宫里了。

  他将玻璃球递给了身旁的忍冬:“送你。”

  忍冬接过,这是一个实心的大玻璃球,沉甸甸的。

  她将玻璃球举在眼前,院落的光影在玻璃球中变形,格外绚丽。

  女孩放下手,看摇椅上的九皇子:“我想要七公主那样的。”

  “你还挑上了。”夏景戳戳她的鼻尖。

  忍冬不是给自己挑的,嘀咕道:“主子还没送大公主呢。”

  她是为宁晚君讨要。

  “等暂时只做了那三个,等下一批好了。”

  说完,夏景刚要躺回椅子上,瞥见院门处多了一抹红。

  宁雪念披着蓑衣,撑着红伞走进来了。

  女孩快步走过院子,跨上台阶,立在摇椅旁边,左右摆了摆身子。

  蓑衣上的水珠四溅,在九皇子上空来了一场人工降雨。

  肇事者咯咯笑着,夏景起身,在她的蓑衣上摸一手水,抹在女孩的脸上。

  “好凉。”宁雪念笑声不减。

  “知道凉怎么还出来,这么大的雨。”夏景褪下女孩的蓑衣,交给忍冬。

  蓑衣裹着的热气散去,风卷着水汽,直接吹在女孩的肌肤上,她打了个喷嚏。

  “快进屋去。”夏景推她的后背。

  萧月和倚秋从里屋出来,忙找一件外套给女孩披上。

  “鞋子都湿了,快脱下来。”

  “奴婢去倒热茶。”

  “露华也去换双鞋。”

  短暂的混乱后,宁雪念光着脚丫,坐在罗汉床上,和夏景一起下黑白棋。

  露华换了倚秋的鞋,立在宁雪念身旁,面带担忧,看看窗外的冷雨,又看看七公主光着的脚掌。

  夏景落下子,眼珠转向那十枚白子,宁雪念思考棋路的时候,手上转着棋子,脚趾也动个不停,忽然停顿,是女孩想好了下在何方。

  夏景拿起身旁小毯,丢在女孩的腿上。毯下有凸起动来动去,如同一波波海浪,毯子被海浪推着,缓缓位移,一局棋下完,毯子也滑落在了床铺上,女孩的脚丫重见光明。

  夏景捡起毯子,铺平,又将女孩的脚丫放上,捏起毯子两端,系了个结。

  “你干什么呢。”女孩笑道。

  她手上收拾着棋子,两只脚来回踢动,从毯子里抽出了右脚,用脚趾解开了结。

  夏景为她鼓掌:“念儿姐姐好样的!给,请用茶。”

  他将热茶递给女孩。

  女孩接过茶碗,昂着头,很受用。

  萧月趴在门口笑。她撩着珠帘,正悄悄看两人。

  这是一个平淡的清晨,是幸福和温馨所寄宿的时光。

  院子里的雨小了些,风传来泥土的气味,吹动角落的树叶。

  “淑嫔娘娘!”一个太监跑入了院子里。

  他举着右手遮雨,但一条手臂,哪里能挡住一整个春日的雨,灰蓝色的太监服都湿透了。

  到院中央,太监站住,放下了手臂,理了理衣裳,露出了脸。

  是小徐公公李狗儿。

  雨水湿了他的脸,湿不了脸上的喜悦,他高声道:“淑嫔娘娘,天门关传来消息,萧将军立了大功了!”

第167章 天门关的喜讯

  让李狗儿去往静怡轩报信,康宁帝双手紧握,背在身后,在御书房里快速踱步。

  他猛地停下身,坐回罗汉床上,戴上老人镜,捧起折子,又放下。他的情绪太激动,折子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他头痛。

  他一指徐忠德:“你把天门关的事再说一遍,萧继达和荆王是怎么夺下了天门关?”

  徐忠德低着头,先做了总结:“回皇上,是萧将军智勇双全,荆王爷御下有方,才靠着两万兵马,以极小的伤亡夺取了天门关。”

  这总结是为了强调萧继达和荆王的战绩。

  天门关虽然算不上边关重镇,但屯兵依旧有一万多人,而攻下一座城池,至少需要三五倍的兵马,还要付出极大的伤亡。这次荆王他们攻下天门关,只伤亡千人,是足以记入兵书的案例。

  徐忠德顿了顿,继续讲述细节。

  “楚国阴险狡诈,以千余士兵越过山脉,绕到天门关后,假扮山匪,劫掠燕国村庄。天门关守将为楚国内应,令两个副将分别领兵三千,出城剿匪。”

  “等两个副将远去,他打开东城门,与伪装成关外村民的楚国小支部队汇合,袭杀了东门守军,占领东门,等待楚国大部队进城。”

  “萧大人此刻正领一小支队伍,在关外探查,当机立断,趁着东门混乱,冲了进去。”

  “萧大人派十人叫嚷东门兵变,守将叛国,将燕国守军的注意力都引向了东门,与楚国队伍拼杀。同时自己领剩下三十人,一路绕开燕国守军,直奔西门,趁着城内混乱,占领西门,点烟为讯,迎入荆王军队。”

  “楚国与燕国在东门大战,咱宁国从西门偷入,快速占领了南北二门,又向东门进军,将燕国和楚国军队,赶出了天门关外。楚国大部队到来,与燕国军队交战一番,试图攻城,无功而返。”

  “楚国军队走后,燕国军队投降。至于剿匪那六千兵马,剿杀了楚国山匪泄愤,与荆王通了信笺,在天门关外驻扎着。”

  徐忠德讲完,偷偷瞥了瞥康宁帝,见皇上一动不动坐着,又道:“萧将军用兵如鬼,楚国一场谋划,全成了一件嫁衣,赠予了万岁爷。”

  康宁帝笑:“用兵如鬼倒是贴切,他这套行动,时机每次都卡得极准。”

  这里的意思是,这套行动,听着全靠时机的把握,似乎有着运气成分。

  运气成分并非不好,猛将受人敬重,福将也是历代皇帝喜欢的。前几代就有个反面案例,某名将每次出征,不是迷路就是碰上天灾,次次劳而无功,收拾战场的活都抢不到,这样几次,皇帝不敢用他了,只能让他养老去。

  所以,将领的运气在这个时代瞧来,也是一个加分项。

  只不过,比起本事,运气这个加分项不那么令人信服。

  徐忠德又道:“听说,萧大人身边养着一群江湖侠客,正面作战不擅长,鸡鸣狗盗、浑水摸鱼都是好本事,想来这次身边带着的,就是这些人。”

  “哦?”康宁帝来了兴致,“既然是这些人,那能混入天门关,能从东门走到西门不被发现,都是靠本事了。”

  “奴才还听说,兽园的玉将军也跟着去了,想来也有玉将军的功劳。”

  康宁帝点点头,又摇摇头:“这些都是小道。不过,根据荆王来信说的,萧继达在领兵上也颇有心得,那东门之战,以及后面的城防,都是他指挥的。”

  徐忠德为康宁帝换上热茶,不再说话。再说就到论功行赏的部分了,这不是他一个太监该插口的。

  “萧家来京城也有阵子了,他们如何?”康宁帝忽然问。

  徐忠德心跳加速,这是准备提拔,开始背调了。

  “回万岁爷,萧家人住在娴妃娘娘送的宅子里,萧老爷喜欢听书,每日往茶馆跑,萧夫人整日在宅子里,两人除了管理生意,都不会客。”

  “安分守己,便是最好的。”康宁帝抚了抚胡须。

  ……

  若夏景知道康宁帝对这项作战的评价是‘小道’,一定会笑康宁帝不懂战争。

  小支部队、目的特殊、方式独特、隐蔽突然、速战速决,这是前世特种作战的要点。

  作为前世战争的重要形式,特种作战在古代的用途没有那么大,但也绝对不容小觑。

  前世单兵作战装备的增强促生了这项战争艺术,宁氏王朝虽然没有那些单兵作战武器,但有武功,那群‘武林高手’最适合执行特种作战,进行刺杀和攻城任务,还能扰乱敌后。

  虽然教导了萧继达特种作战的理念,但在天门关战役里,夏景本没有对他们抱有太大期待,没想到他们的表现大大出乎了自己这个提议人的预料。

  在萧继达出击的时候,夏景使用了道具和驯兽术,一边用玉将军的视野高空观察,一边指引萧继达,本准备玩一个上帝视角的战术游戏,没想到萧继达一群人主观能动性太强,他只提醒了众人的两次小失误,剩下的他们便自己解决了。

  到打开西门,由特种作战转为夺门和守城战之后,九皇子直接挂机在一旁看着。

  萧继达不愧是游戏里的大将之一,处理得毫无纰漏。

  “如此便好。”

  静怡轩堂屋里,萧月松了口气。这些天,她常去永华宫,与云嫔一道礼佛,不是因为虔诚,而是因为现在唯一能做的事便是神佛保佑。云嫔同样为身在北疆的兄长担忧。

  “下次不用如此急,雨这么大,淋坏了身子如何是好?”萧月对李狗儿道。

  “奴才身子骨硬,没什么事,多谢淑嫔娘娘怜爱。”李狗儿跪下,向萧月拜。

  他已换了一套干衣裳,只有头发还是湿的。

  一盏茶前,他踏入静怡轩,立在雨中报信,有大半是作秀。

  萧继达眼看就要飞黄腾达了,加上干娘和干爹都喜欢九皇子,他这个干儿子,当然要有点儿眼力见色。

  他本想着,淑嫔听完他说的好消息,注意力从天门关回到静怡轩来,注意到冒雨跑来传信的他,能增加些好感。

  没想到,淑嫔完全不急着听萧继达的事,先让小田子领他去换了衣裳,再让他进了堂屋,喝了一碗热茶,才开始询问。

  淑嫔的好感有没有上升他不知道想,他的心里热热的。

  让小田子赏了银子,送李狗儿出门,萧月走入里屋,在夏景脸上用力揉了揉,狠狠亲了一口,露出笑。

  在外人面前,她不敢笑得太明显,怕被人说得意忘形,到里屋里,可以放心庆祝了。

  夏景推开她的脸,假装嫌弃。

第168章 雪念气呼呼

  “听说将军从天门关东城门杀到了西城门,一路尸竖遍地,刀都卷了,眼睛一下没眨。”宁雪念趴在夏景肩上,畏惧又好奇地看着萧继达。

  别说萧继达,夏景都差点儿呛了水,忙放下茶碗,擦了擦嘴角。

  天门关战役已过去了一个月,萧继达奉旨回京,荆王留下处理后事——主要是与燕国扯皮。

  宁氏王朝咬死自己是从楚国手中夺下了城池,并未破坏与燕国的停战条约。荆王放出了叛国的天门关守将,加上一批楚国士兵,作为证据,燕国上层软弱,见事情有了交代,吃下了这个亏。

  此刻,萧继达刚刚进宫,准备拜见康宁帝,不巧,康宁帝正与内阁大臣商量要事,让他在乾清门旁饮茶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