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15章

作者:通吃

因为在少年世界观定型的年代,大家族往往指官僚、学阀和财阀,都是内部繁殖的既得利益者,天然被批判。

郭绍却加重语气,“家主是吃过苦的人。他在日本打拼一辈子,经历太多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口蜜腹剑之事。

从过往行事上看,家主更在意的是周家能不能延续下去。具体到自己儿孙,他不觉着谁是不可替代,自然下得了狠手。

特别是他年纪大了,没可能再等下去,势必要在十几个孙辈中间选一个出来。否则再过几年,他年老体衰动不了,说话没人听。”

周青峰点头,承认自己爷爷在鞭策人方面真是很拿手。他笑问郭绍,“郭叔这是想在我这谋个长久的位置?”

郭绍毫不讳言,点头道:“那是自然。”

20章 开课啦! 2

通吃 著

3746字

2023-02-10 06:00:03

1880年5月1日,成城学园,图书馆阶梯教室。

由周青峰牵头,借用学校场地和人力举办的‘百家讲坛’第一期将在此举办。

教室门口摆着指引牌,写明了今晚将在此地举办公开课的是东京法政大学的上杉昌幸教授,课题是‘人文主义和现代国家的建立’。

维新学习社的入社积极分子正忙里忙外,一则检查邀请函,二则引领座位,维持秩序。只因今晚来听课的人实在太多,人声鼎沸。

阶梯教室内只有不到百来张座位,全部坐满。过道摆了二十几张矮凳,也都有有主。挤不下的人只能到教室后头站着听。

就这样还不能满足听课所需。主办方只能将窗户全部打开,允许有兴趣的来宾到外头旁听。

到场的每个人都极为兴奋,彼此介绍,互换名片,拓展人脉,忙得不亦乐乎。其原因在于如此盛况在刚刚从古代迈入近代的1880年堪称前所未有。

周青峰觉着中国古时有‘百家争鸣’的传统,这应该是放之环球皆准的普世价值——真理就不应该害怕争辩,只有没理的人才会喜欢暗箱操作,害怕公开讨论。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特别在乱世,更有‘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现实。

当少年提出‘百家讲坛’这个概念时,上杉小百合就为之折服,兴奋不已。

因为日本师从西方,喜欢玩封闭的知识分子内部交流,开放性的讲座是从未有过的。

明治维新之前,知识被封锁在权贵阶层手中。普通民众是没机会去学习的,当一辈子文盲才是绝大多数人从生到死的常态。

因为工业革命,因为列强登陆,因为穿越者的改革,日本上层社会受到强烈冲击,不得不下放过去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权力。

但权贵仅仅是下放,并不会积极推动知识的普及。‘改革派’这帮家伙从旧体系中不得志而脱离出来,可无论思想还是行为依旧是旧的那套。

上杉昌幸就觉着小范围的沙龙聚会才高雅,给普通人讲座是非常丢脸的事。

周青峰却觉着搞‘小团体’‘小山头’‘小组织’是非常低级的想法。大方点,要搞就搞全民活动嘛,激鸣争辩才能带动思想进步......才有关注度,才有钱赚。

少年习惯了信息时代下十四亿人口创造的数字。比如音乐会几千人,球赛几万人,看个春晚上亿人。他就没想过凑一两百人听讲座在十九世纪末的社会有多激进。

这可是1880年,社会思想的变革远远落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上杉昌幸贵为教授,其所在的东京法政大学全校师生不到三千。他当前带的本硕博学生加一起就没超过八十。当看到阶梯教室里乌压压的人头,他心虚发慌。

教授没见过,赶来现场听讲的学生们也没见过。

自打‘开放式沙龙课程’的传闻在半个月前传开,成城学园的师生便躁动不已,跑到维新学习社打听的人络绎不绝。

连其他学校的师生都来打听能不能来参加,或者请主办方在自己学校也办几场。因为这不是一场两场‘课程’,也不是一两个教授开讲。

周青峰的本意是将其打造成可以获得商业利益并影响舆论风潮的长期论坛,这将会是个品牌。

学园的藤森校长原本是被改革派的池田前辈坑了一把,不得不对周青峰的‘胡闹’做些支持。可‘胡闹’却让校长办公室的电话成了热线。

东京各界知识分子极有兴趣,都想来要一张‘邀请函’。有些人身份之清贵,是校长平时接触不到的。

只这一点就让校长的支持有巨大回报。

上杉小百合穿着和服上台当主持,被两三百双眼睛盯得腿软。她面前是一台偌大的电影摄像机,周青峰花大价钱买了这玩意,打算现场录制胶片,做成有声电影。

这肯定能赚钱。

明明是将引发日本社会变革的重要举动,少年却总是从赚钱的角度进行衡量——只要想想周青峰做出的判断,上杉姐姐就想笑,紧张情绪也缓解少许。

阶梯教室很快安静,上杉小百合先感谢来宾,再介绍今晚课题,引出自己父亲,也引发现场如雷的掌声。

可这热烈场合却有人格格不入。在教室角落坐着个二十多岁的中美混血儿,是来自‘联合财团’的杰西.李。

这年轻人不在意上杉教授讲的英国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改变欧洲政治格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更是毫无兴趣。他只在意手头的一叠名片。

约莫两个月前,周青峰为避免被拉去配种而决定搞事。

老管家吉田提及劝业银行的永野宗胜并没打算把孙女希子嫁到科阳财团,真正看中的就是此刻被硬邦邦矮凳硌到屁股疼的杰西.李。

这位青年到美国耶鲁大学镀金,回到日本就接受其父亲交给的外贸商行,主要做生丝和铁矿石贸易,直接跟科阳财团竞争。

在联姻这事上,杰西.李并未感受到来自周青峰这个初中生的压力。但他确实对‘百家讲坛’的形式有兴趣,类似的公开课在美国也是不多见的。

弄了张邀请函,真正到课堂来看看,杰西.李发现自己对这新事物的影响力还是太低估——讲课内容在其次,但在课堂结交的人脉关系却极难得。

作为财团之子,从小就该明白‘社交’是要成本的,越是往上走,成本越高,获取有用信息的难度越大。

这成本的主要部分就是‘政治地位’。

政治地位越高,能构建的人脉网络就越大。很多中层和底层为了向上爬会主动上供,因此高层无论经商还是从政,在经济上的花费就很低。

杰西.李一直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强而自傲,但今天他遇到对手——周青峰就站在阶梯教室门口,每一个来宾都乐意向他递交名片,并以获得他的名片为荣。

这名片可不是后世搞传销和卖保险理财的烂大街撒名片,而是非常正式的社交手段。对方愿意给出名片表示有沟通愿望,后续往往会主动提供便利拉近关系。

仅仅第一场公开课,周青峰收到上百张有价值的名片,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正端坐在教室正中的伏见宫贞敬亲王——‘伏见宫’是其名号,也是其居所。

被穿越者搅局后,明治天皇也就是个橡皮图章。过去亲王能担任个元帅啥的,现在只能干点闲差,不是窝在家生孩子,就是搞点艺术,旅旅游。

五十几岁的贞敬亲王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得了消息跑来听上杉昌幸的第一课。他出现时全场起立,所有来宾行大礼,上杉教授趴在地上差点掉泪。

日本皇族在民间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杰西.李的老爹在日本长袖善舞,却从来没能跟哪个亲王搭上关系。

周青峰就是搭个公开课的平台,既没有请托拜见也没花多少钱,可亲王的关系自己跑来了。这不能不叫人嫉妒。

通过亲王的人脉网络,周青峰再去结交其他日本权贵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原本根本没法认识的人能联系上。正常渠道根本搞不定的事,也许一句话就解决。

“学到了,办个公开课就能结交日本皇族成员。我回头马上就搞。周家能请的教授,我也可以请。周家能长期办,我可以天天办。

上杉昌幸不过是东京法政大学的教授,我可以花重金从美国请耶鲁大学的教授专门到日本跑一趟。只要场面够大,指不定连明治天皇都会来。”

仔细想想,杰西.李觉着此行除了屁股硌的疼,收获极大——教室里,师无名生无知,小小青峰,可笑可笑。

公开课的招数是好用,但也容易学啊。

讲台上,上杉教授使出十分力气,把平生所学倾囊相授,一个小时滔滔不绝,口都干了。

中场休息,放大家去上个厕所。

杰西.李起身想去跟亲卫殿下套个近乎,表示一下自己举办同类公开课的想法,肯定能博一份好感。

可不等这位耶鲁才俊上前自我介绍,只见周青峰带人捧出一个箱子,拿出几本装订精美的画册当礼物相送给今晚几位身份最高贵的来宾。

贞敬亲王第一个拿到画册,只看一眼就微愣,随后饶有兴趣的打开——封面上赫然印着裙角飞扬的靓丽少女,阳光透过裙底,可以清晰看到粉色胖次的痕迹。

画风如此大胆,果然是极具创新和突破。

这是美术老师荒木辛苦的杰作——荒木原以为不就是改个简笔画么,半小时搞定。没想到周青峰对这‘圣光’标志的要求格外高,荒木画了半个月,差点累死。

这压根不是一张图,而是一组不同风格的少女——有戴花环的,有穿连衣裙的,有背书包的,所有形象统一之处便是裙底‘圣光’。

辨识度极高。

亲王看惯了浮世绘的粗陋画面,乍一看写实风格的‘圣光’少女,惊讶的表情无法掩饰。他手里的画册也是‘圣光’娱乐即将推出的高端情色写真集。

开篇就是野比那帮意淫大才写的文案,用细腻笔调描绘‘雨后小故事’之类的情色话题——媚而不俗,艳而不淫。

文字或华丽或直白,挑逗人心,撩拨欲望,实乃不可多得的佳品。

由于当前的彩色印刷术还不够好,周青峰干脆用最好的进口铜版纸印好线条做配图,把学园绘画社的社员全部雇来手工上色。

除了配图,画册中还用上当前最先进的照相技术,嵌入大量黑白照片。虽然没有色彩,但坂本拍的人体摄影有周青峰做指导,构图和布景已然堪称一绝。

“古希腊的雕塑家就热衷于创作裸露的人体,相信诸位看过‘断臂的维纳斯’,那是古典唯美主义的惊世杰作。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欧洲目前流行的人体画册,堪称高雅艺术的最新风潮。很多摄影大师在巴黎办影展,必然要拍类似作品。”

当着亲王殿下的面,周青峰公开推广自己的情色产品,还拉上‘欧洲’‘古希腊’‘潮流’‘巴黎’之类关键词,让手里的画册脱离凡俗,抬高到艺术品发范畴。

贞敬亲王已然看的眼都直,三十几页的画册翻完后还意犹未尽,‘嗯’了几声连连点头认可了少年关于‘艺术品’的论证。

对对对,谁敢说这画册不好?一定是不懂艺术的土包子。

围观的人群中包括玛格丽特女士。这位老处女平日一本正经,拿到‘圣光’画册后便觉着污了眼,受了莫大侮辱,暗暗惊呼这淫秽东西怎么能直接拿出来送礼?

日本人果然是不开化的亚洲土著,没受过上帝福音的洗礼。

可亲王殿下点头,这画册就是艺术品,再高雅不过的艺术品——谁要说这东西低俗,那肯定是因为其自己内心肮脏污秽,看什么都下流龌龊。

看亲王大笑收下,杰西.李极为震惊,这拉关系的手段太简单——又学到了,原来只要把女人画的好看些,竟然是结交上流权贵的敲门砖。我回头马上就找人画。

21章 慈善 2

通吃 著

3582字

2023-02-11 05:00:03

这是个静谧的夜晚,校园里没有半点喧嚣。

师生们都去图书馆听公开课,只有野比和荒木坐在操场边的土墩旁喝清酒。

按说学生不能喝酒,但荒木拿来个偌大的酒瓶,“来,喝两口。今天可以庆祝一下,也放松一下。”

酒味清冽,一口下肚又觉着火烧,野比灌了半口便大声咳嗽。荒木在旁边帮他拍背,大笑不止。

“野比君家里是做什么?”

“农民,没有土地的佃农。”

“我家是开杂货店的,小时候每天起床就要把装满货物的箩筐搬到店外去,晚上又得搬回来。”

“我考上成城学园前,上学也背着箩筐把母亲缝制的鞋垫送到学校附近的杂货店。后来那家店倒闭,母亲哭了两天。”

“我家的杂货店也倒闭了。”荒木抓着酒瓶灌了一大口,也被呛的咳嗽,苦涩道:“幸好那年我拿到奖学金,否则全家得饿死。”

“我家就饿死过人。”

“谁?”

“我母亲。”

话语戛然而止,荒木长叹一声,把酒瓶递给野比。师生俩坐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的喝闷酒。

酒喝一半,坂本慌慌张张的从图书馆方向跑过来,脚步啪啪作响,见面就喊道:“可恶,你们两个居然在这里喝酒。”

“出什么事了吗?”

“来听课的有钱人都疯了,把我们预备好的《圣光画报》抢购一空。一百日元一册,他们居然抢着买。

有些人一口气买了三四册,说‘高雅’的艺术品是用来送礼的佳品,不会被认为太低俗。

‘鸟屋百货’的经理也在场,向我们下了三百册的订单,说画报质量很高,可以尝试把它卖给西洋人。”

野比和荒木都是穷苦家庭出身,赚点钱也只想着吃喝。虽然周青峰事先说过要做高端情色产品,但他们也没想到高端货能卖一百日元一册。

一日元兑换0.3克纯金,一百日元相当于后世的一万人民币。

对周大少来说,一百日元只相当于他平常两天饭钱,都不够他在爷爷那座占地百亩的豪宅庭院住一晚。

可对野比等人来说,这是父母两三个月收入——若是碰到点意外,还未必每个月都能赚到呢。

对穷人来说,花一百日元买份画报,只能说脑子有坑;可对有钱人来说,价格太低的东西是不足以承托其身份的。

东京市面上普通报纸每份售价为日元一分,只要一分钱。低俗的地摊杂志,三分钱能买厚厚的一大本。虽然印刷和纸质粗劣,但阅读是没问题的。

可周青峰不屑于赚点小钱。他的《圣光画报》如果售价是十日元,就没办法赚上流社会的钱。因为权贵会认为这玩意档次太低,配不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