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212章

作者:通吃

在11月27日暴动发起,到12月2日战况僵持,马特严科在内苏维埃高层至少死了三回。

“维克多阿尔伯特’的名字也出现在沙俄报纸上,其身份是卑劣的骗子,滑稽的小丑,用拙劣把戏企图在圣彼得堡赚点小钱的菜贩子。

光看报纸和听广播,肖塔科维奇忧心如焚,觉着自己的同志只怕已经在沙俄军队的屠刀下死的差不多,本就弱小的苏维埃这下更是要一蹶不振。

可等肖塔科维奇乘坐的飞机抵达圣彼得堡西面的小城罗普恰,-个排的苏维埃士兵开着几辆四轮装甲车来迎接他。

“哇,你们缴获了这么多俄军装甲车?这车都带机枪,还是大口径的。”肖塔科维奇绕着车队转了三圈,恨不能亲自上去操作一下。

“这还是机枪吗?好大的口径。感觉像-门小炮了。”

来迎接的苏维埃'排长立正敬礼,介绍说这车这枪都是政治局特别委员维克多阿尔伯特阁下弄来的。

“维克多?”肖塔科维奇颇为惊奇,苏维埃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人数不多,他都没进去。突然多个特别委员,他听着非常陌生。

只是看看苏维埃"当前的装备,再听听装备数量,肖塔科维奇又不说啥,倒是心里大松- -口气。

这次来迎接的车队装备的重机枪正是最新到手的14.5毫米口径高平两用机枪。

周青峰在构建自己的环球物流网络,伊朗提供的首批二十门重机枪和五万发弹药出现在1881年的圣彼得堡。

当前沙俄军队装备过类似装备,基本照抄原历史的KPV重机枪。它原本是二战前才出现的武器,但技术上并未有划时代的进步。

其威力大纯粹是靠加大口径和装药来实现,能在五百米内打穿三十毫米厚的均质钢板,拥有-定的反装甲能力。

但KPV实在太重了,带三脚架近百公斤,带轮架更是破百。靠人力是很难搬运的。

连苏联人都不喜欢这笨重玩意,进而搞出双联四联的ZPU型号用车辆拖曳,利用其射程远的优势进行机动防空。

双联装的ZPU-2全重近六百公斤,三轮车没法拉,必须用卡车。

周青峰没那么多卡车,只能让伊朗人对其进行减重,去掉拖曳的轮子和底盘,减去近三百公斤,将其固定在‘白袍仙人'生产的四轮车上。

现在教导营接手这批高平两用机枪,全营上下都震撼其威力。

它能以每分钟上千发的射速喷吐超音速弹丸,对于当前还在天空慢悠悠飞行的战机来说极为致命,对轻型战车有毁灭性威力,对重型战车的侧后也有巨大威胁。

苏维埃’部队在对抗沙俄军队时吃过类似装备的大亏,任何防线都难以抵挡其攒射,比火炮还可怕。

要不是俄军基层士兵的士气不高,加之苏维埃将煤气罐重炮'调到一线进行反击,真要被这玩意打崩。

"现在我们也有这种重机枪。"来迎接的排长邀请肖塔科维奇上车,特意指了指架在四轮装甲车上的ZPU-2","我们车多,跑得快,跟白狗对射都不怕,能把他们打爆。

肖塔科维奇听到车多"时还没感觉,只连连点头,“对, 重武器就应该放到车上进行机动,能发挥两三倍的威力。”

可跟着车队向苏维埃指挥部所在的加特契纳靠近,委员阁下马上意识到苏维埃’是真的车多--城镇间的道路上时不时看到快速跑过的三轮车。

有足够的三轮车在,苏维埃能将一-万兵力发挥五万的作用,大肆向圣彼得堡周边城镇进发并进行控制。

作为沙俄首都,圣彼得堡不是一-座孤城, 它是-个城市圈,周围百公里内有大量的人口和工矿企业。

苏维埃'正从这些城镇和企业中动员年轻人加入自己,每天都能征召两三千新兵,顺带清理沙俄基层政权,剥夺其控制能力。

肖塔科维奇看到的三轮车就是从周围城镇拉人力物力的车辆。每五辆三轮组成个车队,配上几名武装士兵,能做十来个或傻傻或亢奋的年轻人,又或者一两吨粮食补给。

有个三轮车队在路边修车,肖塔科维奇特意要求来接自己的排长停车,他上去看看新兵的兵员素质。

观察的结果是兵员素质- -般,反倒是苏维埃征兵人员给这些新兵配发的鞋帽让肖塔科维奇大为震惊。

所有菜鸟新兵不但穿了皮质军装,手脚脑袋也包的严严实实,每人还有一条围巾围着脸面, 确保鼻子和耳朵的保暖。

新兵口袋里有配发用花生和焦糖做的能量棒',每人都有简单的保暖水壶,能保证-一天不饥不渴。

就连最简单的手套也颇为细致。有人戴两双手套,里头是半指的。也有人的手套款式就是全指半指嵌套,可以随意替换。

“这是谁考虑的?太细致了,又保暖又不影响战斗。我们了解俄军在远东远跟中国人作战,就得知因为手套和鞋袜的原因导致许多士兵的手脚冻伤到要截肢。”

肖塔科维奇跟俘虏转换的俄罗斯解放军深入了解过,不但招募‘军官,也从正面了解新中华"部队的战斗力。可现实是他先了解俄军一言难尽的战斗力。

没有西伯利亚铁路的沙俄军队在远东吃够了后勤匮乏的苦头。

夏天的远东到处是泥泞的沼泽,车辆会被沼泽轻松吞噬。到冬天,沼泽又变成冻土。缺乏优质油料的车辆依旧被冻的开不了。

很多俄军要花近一年的时间开赴战场,然后半路就折损大半兵员。相比之下,新中华’的部队以逸待劳,战场建设远比俄军要强百倍。

现在轮到苏维埃'来打仗了,肖塔科维奇担心死了军队后勤。直到看见新兵都能配发全套保暖衣物,他总算相信自家部队有个工作非常优秀的后勤大管家。

实际上,周青峰在积极备战时首要工作就是防寒。二十万件羊毛外套、棉质内衣和手套,以及二十万双皮裤皮鞋是他向‘未来时空下的紧急订单。

这批订单总额破亿,是圣光贸易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

公司的业务员像疯了般在沿海地区扫货,数百家大小不一的纺织品企业清空了积压多年的库存。

因为周青峰顾不上好坏和尺码,是货就要,全数打包运走,连二手货也不嫌弃,便宜量大更是优点。

重视防寒的好处就是苏维埃在扩军过程中没为御寒衣物苦恼过。部队有制式军装,部队控制下的城镇居民也能免费领去点普通的冬装鞋帽。

只这一点就让普通居民对苏维埃好感大增,征兵动员的阻力大大减小。相比之下,沙俄军队的征召就犹如拉壮丁,不但不给安家费,还要拳打脚踢,抢粮拆屋。

迎接的队伍开到二十公里,忽然碰到有人拦路。前导车马上在步话机里提醒,排里所有车辆立刻展开战斗队形。

“出什么事了?“肖塔科维奇问道。

排长抱着步话机问个前导车,很快搞清楚状况,"那帮哥萨克缺粮,从城里溜出来抢劫。他们袭击了附近的村子,杀了不少人。

如今圣彼得堡周边的战线犬牙交错,战斗双方谁也没办法控制全场。哥萨克兵力多,后勤差,消耗大,很自然就在大冬天跑出来抢。

前导车化作侦查车,半小时后在无线电中回报道:“敌人是哥萨克-一个连, 有三辆带火炮的轻型战车,以及十几辆装甲卡车。”

排长肩负护送肖塔科维奇的任务,-听敌人实力不弱就打消主动出击的念头,转而向.上级通报情况,请求支援。

指挥部方向很快回复道: "接送部队尽量避免战斗,会有快速部队出动剿灭这小股敌人。”

96章怂

圣彼得堡郊外的哈夫林村,火焰正在蔓延。着火的屋子被铁链死死锁住,门窗哐哐乱响,里头传出凄厉叫喊和哀鸣。

村内的地面七零八落的倒着被剥光衣服的女人尸体。有的已经老迈,有的尚未成年,皆被凌虐。

留着大胡子的哥萨克笑哈哈的从尸体旁踩过,带着劫掠来的收获,送到村外的装甲卡车上。他们很享受眼前的一切,心满意足。

而百来号村民被刺刀驱赶着列队,或木然,或抽泣。他们想要申述什么,可不等张口,就被当做叛军支持者而成排枪毙。

流血的尸体被飞快冻住,堆的半人高。

有个年轻人看着母亲被推进着火的木屋,看着姐姐被强暴杀害,现在看到父亲倒在尸堆里死不瞑目--十八九岁的他说不出话来,世界坍塌,-切都被毁掉。

带队的哥萨克军官狠狠踹了失魂落魄的年轻人几脚,骂骂咧咧的示意他立正站好。

几米外是负责行刑的哥萨克士兵。他们穿灰色沙俄军装,戴着皮帽,面带狞笑,端着步枪要像杀鸡般处死村里所有人。

这些高加索来的蛮子以自己的粗俗和野性为荣,从不在乎什么文明和文化。在俄国充当欧洲压路机时,他们一贯是沙皇手中最锐利的刀锋。

即将被处死的年轻人自认效忠沙皇,听闻苏维埃叛乱后万分痛恨,立志要加入俄军为可沙皇尽忠,消灭罪恶的苏维埃。

当苏维埃的干部来村里征兵,这年轻人急匆匆逃走,跑了-天-夜到城内把沙皇的哥萨克部队领来。

年轻人满以为哥萨克会带来沙皇的正义,赶走来征兵的苏维埃'干部。

但哥萨克完全不分青红皂白,宣布村里都是苏维埃支持者’,随即展开屠杀。他们杀了年轻人全家,毁灭他从小长大的村子,屠戮他的朋友,包括他暗恋的女孩。

这一刻,年轻人心里对罗曼诺夫王朝的忠诚彻底消失了,转而是无比的愤怒和后悔。他终于张开口,发出哇哇的大喊。

哥萨克士兵报以嘲讽的大笑,他们的指挥官不屑的喊道: "别浪费时间,处死这些无用的废物,免得他们加入叛军。

带刺刀的步枪举起,瞄准了年轻人的胸口。当哥萨克军官举起骑刀猛然劈下,一阵排枪将其连同其他七八个村民一同击毙。

挥刀的哥萨克军官不再管地。上的死尸,他掏出怀表瞧了眼时间,对士兵下令道: "动作快点,那些叛军随时可能出现。我们不能停留太久。

一名哥萨克通讯兵背着电台出现,对军官大喊道:“中尉,巴萨耶夫少校要求你注意东面,他说空军发现有-支叛军正快速朝我们赶来。”

“东面?东面什么地方?距离多远?叛军数量多少?”哥萨克中尉问了-连串问题。

通讯兵摇头,表示上级没能给出更多信息。

哥萨克中尉抬头看了看,今天风速很大,俄国空军那些纸片般的双翼侦察机能升空就不错了,根本没办法提供太多信息。

况且叛军这两天突然冒出很强的防空火力,已经有多架慢悠悠战机被高射机枪击落。那些天上飞的胆小鬼再也不敢轻易降低到一千米以下高度飞行。

可以当前阴沉的天气,在一千米以上高度是挺安全,却完全看不清地面具体状况的,更别提攻击了。

“苏维埃叛军都该下地狱。“中尉骂骂咧咧的,“我们哥萨克不会怕那些背叛沙皇,亵渎上帝的懦夫。只要他们敢出现,我-定予以痛揍。”

话是这么说,但哥萨克的骁勇善战不是假的。这些家伙早年都是草原农奴,靠给沙皇缴血税免去其他财产税和徭役,从小就被训练当兵打仗。

听到通讯兵的报信,哥萨克中尉绷紧神经,下令停止劫掠和屠杀,“撤离,不管这村子了。留几个活口也好,让那些种地的蠢货明白,敢投靠苏维埃就得死。”

村里的哥萨克听到哨音,迅速从村内出来,集合上车。他们大概一个连, 由“猎犬战车领路,十几辆装甲卡车摇摇晃晃的一路跟随。

列强瞧不上装甲卡车这烂玩意,当卡车运不了什么东西,当装甲车又缺乏防御,真碰上狠角色,它跑都跑不掉。

但俄国佬工业是真不行,正儿八经的战车没多少,格外喜欢附带几毫米钢板的装甲卡车,认为它既能运输又能作战,是个多面手,欺负中亚、远东乃至近东的菜鸡非常好用。

正撤离的哥萨克中尉爬上自己的轻型猎犬,回头望着跟在后头的连队卡车,心里想着若是半路遇到苏维埃'的部队,要如何应对。

哥萨克部队抵达圣彼得堡后,陆军部向他们通报过苏维埃叛军的打法和装备。最大特点就是三轮车特别多,像蝗虫似得满地乱跑。

此外就是叛军装备的大口径‘臼炮多,射程近但威力确实大,机动性还好,-不留神就会吃亏。

至于战术上面么,灵活和主动性强就不说了,善于捕获战场空隙,创造战机进行穿插迂回。

后面这条算是俄军心理阴影,特别是吃过大亏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师,死活搞不懂什么鬼才在大晚上的专门找自己漏洞?

而此刻在哥萨克撤离的半道上,一个搭乘四轮战车的苏维埃装甲侦查排躲在枯草中,升起观察桅杆,窥视周围七八公里的范围。

由于白袍仙人的四轮战车产量有限,‘圣光贸易开始扩张后,马上找了当地农机厂订购'古董'车。

动力用老旧的单缸柴油机,五十多马力也够了。底盘就是传动轴加板簧,简单便宜好维护。车型要搞车族化,首先搞定侦查型。

跟后世的光电桅杆相比,周青峰搞来的侦查桅杆简单粗暴。四轮战车本身外形低矮,他就加了个市政车辆常用的升降梯,直接把人抬到五米高。

别说,真好用。站得高就是看得远一-依靠步话机联络,装甲侦查车上的炮兵观察员跟布置在- -公里外的炮兵联络。

苏维埃'的火炮总算换了,射程近,精度差的煤气罐重炮'换成了伊朗提供的81毫米迫击炮。

真正军用武器就是好,六十公斤的全重能提供三公里射程。它可以装在三轮车上充当步兵的伴随火炮,比煤气罐好用多了。

指挥作战的是苏维埃新晋战争明星别洛夫,他带的第一营补充了新兵, 换了装备,按说战斗力比前两天更强。

但是.....

“维克多让我一一个人来,我到底行不行啊?”别洛夫很是后怕,“对手可是骁勇善战的哥萨克,还是摩托化的劲旅,在高加索和中亚有多年作战经验。

人家的威名在整个俄罗斯都家喻户晓,我带的这些杂兵就没几个真正能打的,双方完全不是一一个档次。”

之前作战,别洛夫是手气旺的菜鸟,傻不愣登的就上阵。真打起来,他才知道指挥作战比自己管理菜市场可复杂多了。

菜市场有规则可循,战场没有;菜市场亏了本还能再来,战场没有;菜市场不会死人,战场却遍地死人。

“可恶,维克多居然不帮忙,无线电里不提供信息。”别洛夫心头不安,他转而看向配属给自己的几名参谋,心想这仗要怎么打?

可参谋也看向别洛夫,用眼神询问:“营长,怎么打?”

之前别洛夫担任第一营的营长, 不服的人太多了。可这个岗位能力其次,忠诚第一。 周青峰为了掌控一支自己的部队,把准岳父拉了过来。

经历夜袭叶卡捷琳娜大帝师的那一夜,苏维埃’上下没谁敢再说别洛夫不会打仗--人家指挥如神,好不好?如庖丁解牛,以弱胜强还游刃有余。

那一晚打的神仙仗,打出了苏维埃'的威名,打到对面的俄军巴甫洛夫上校没了自信,不敢再轻易发起进攻了。

而今天,所有人都在等待别洛夫阁下下令,等待他再次展现其神乎其神的战场直觉。

可别洛夫在指挥部里腿肚子都抽筋了,暗想:“你们这些参谋别老看着我呀,给个作战方案,我就批准了。”

僵持半小时,前方侦查兵发回信息--有-个摩托化的哥萨克骑兵连正从我方伏击圈通过。但在距离伏击圈不到五公里外,有足足- -个哥萨克骑兵师在虎视眈眈。

打还是不打?

别洛夫只有区区一个加强的机动合成营,也就千把兵力。可对面是一-万多人的摩托化骑兵师啊。

要不.....别洛夫看了侦查情报后有点怂,想说撤退算了,让维克多那个妖孽来指挥,我实在不是打这种恶战的料。

可不等别洛夫把话说出口,通信参谋抓着-页纸走进指挥帐篷, 沉声道:“阁下,维克多阿尔伯特委 员给您发来的电报。”

救星来了。

别洛夫抓过电报打开- -看,上头很简单的- -行字,“对方才一个连,怕什么?火力平推,打过去就是。

只这一句话,别洛夫顿时有了主心骨,他一拍地图,豪气的喊道: "不留预备队,全营压上,给我消灭这支反革命的哥萨克白军。”

97章决战将始

厚重的冬装没能挡住7.62*54毫米口径的全威力步枪弹,弹头很轻松的射穿哥萨克军官的躯体。

其扬起的骑刀无力的落下,当啷啷的砸在轻型猎犬的炮塔上。而他的躯体则跌进炮塔内,引发连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