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1章

作者:豪圣勇贤

“余庆鳌是谁?这么有名?”

“是啊,这个人被誉为“汉阳造”之父,在金陵机器房学习四年就以优异的成绩和技艺闻名业内。他研究出来的军火外国人也赞不绝口。”

听到这么一个有才的人,张英豪当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张开,这个人能不能想办法弄过来?”

“额......能,不过这个人现在是五品顶戴,要花点时间。”

“那就再多派些人去武汉,绑也要把这个人给绑回来。”

“好。不过外面这个也深的余庆鳌的真传,还是一个在国外读过书的人。”

“哦?”

张英豪觉得奇怪,如果真的那么厉害,为什么后世没有听说过呢?是这一世才出现的人还是出现了变故,这个人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面呢?

在张英豪和张开说话见,门卫就带着一个人进来了。但见这人进来的时候也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这让张英豪很满意,这才是高素质人,干事的人所拥的气质。张英豪看到这人直挺挺的站着,看着那认真的表情觉得有点好笑。

张英豪也不能让人家一直站着,走过去拉着他的到椅子前面说道:“坐,不远千里把你请来可是真的不容易。”

“本人陈一伟,不知道这位把我胁迫而来干什么?”

张英豪前世对于这种高技术人才没怎么打过交道,这世也是没有机会打交道。所以别人问起,张英豪那是一点都不隐瞒:“我们请陈先生来是很有诚意的,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的把陈先生弄来这里。”

“哼哼,诚意,确实是太有诚意了。”

张英豪也不尴尬,接着说道:“虽然方式陈先生可能有点接受不了,但是我们绝对没有恶意。我们这里急需陈先生这样的人才,但是我们这里没有陈先生这样的人才,所以才出此下策,希望陈先生不要介意。当然也请陈先生不要怪罪把陈先生请来的同志,这都是我的主意,你要实在气不过那么我在这里给陈先生陪个不是。”说完站起来朝他鞠了个躬。

张英豪知道这人真不是被邀请而来的,是被张开他们威胁来的,用的方法就是绑架他的儿子作威胁。张开也是先礼后兵了,他们去请了几次都不为所动,这也是张开他们接触打听到的最有能力的人,用了不光彩的手段也没办法。张英豪也没说什么,毕竟人都来了,而且还是自己说的:是人才就是绑也要给自己绑回来。

张英豪直起腰说道:“陈先生是美国回来的,肯定知道我们国家没有工业就没有希望,肯定也知道急需重工业。我想陈先生肯定是爱国的,不然也不会放弃在美国的机会回国工作。”

“呵呵,你们这里发展重工业?”

“哈哈,万事总有开头嘛!请陈先生来是为了让你给我们造枪造弹的,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人才,所以只能到武汉去请陈先生这样的人才了。希望陈先生能够在我们这里工作,你的家人也已经接过来了,我这里虽然没有荣华富贵,但是吃住还是没有问题的。陈先生以为如何?”

“你......你们这是要造反?”

张英豪听到造反这两个字就笑了,然后朗声说道:“我们造什么反?造反那是要死人的,陈先生你说造反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那你们造枪来干什么?”

张英豪大笑道:“造枪肯定是用来保护自己啊,我们这四川土匪多,你或许还不知道前几天我们就剿灭了一个匪巢,解救了七八个人。”

“哼哼,你们这四川确实土匪多。”

陈一伟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自己并不害怕眼前这个土匪头子,当即讽刺的说道。

“是啊,土匪多,所以没有办法,只能请陈先生来帮助我们了。我们这里的人都是泥腿子出生,不会造枪造弹,只能委屈陈先生过来了。当然了我们会派人跟着陈先生学习,如果我们的人学会了,陈先生想走随时都可以,我们感谢陈先生,谢礼我都准备好了,来人。”

这时一个战士从门口进来,端着一个托盘。张英豪走过去把上面的布拿开,里面是几锭银子。

张英豪说:“这是先给陈先生的茶水费,陈先生的工钱我们还是按你在武汉的工钱给你,你需要什么人配合你工作,我会叫我们后勤部门和你交接,需要什么工具给个清单给后勤那里,能造就自己造,不能就去买。”

张英豪弯下腰,盯着陈一伟的眼睛说道:“你必须尽快造出枪弹来,并且定型生产。铜的话我们没有铜矿,如果有需要可以去买或者叫后勤把所有的铜钱给融了。如果你这里慢了,我们这里遭遇土匪袭击,你要记住你的家人同样在这里。你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这里已经有了小学,可以让他去里面上课。你夫人看看她能够做什么工作,我们这里讲究不劳不食,所以我这里可以给她安排一个工作。”

张英豪直起腰转过头说道:“最快速度造出来,如果确实需要什么人我们这里没有,你提供名单,我们再去武汉请,就这样决定了。陈先生还有什么要说的?”

陈一伟目瞪口呆,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张口结舌的说不出话来。

张英豪见状就说:“没有就先去这么安排,后勤那边会和你进行交接,需要什么就跟后勤那边的同志说明,如果找我,你可以直接来我这里。那今天就先到这里了,卫兵,把陈先生先送到后勤那里。”

张英豪处理了这些外来的人才工作内容以后,心里突然觉得有了点踏实的感觉,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奋斗的感觉了。张英豪现在对于工人和农民还是有点区别对待的,工人的斗争性比农民同志强多了。张英豪自己就是农村出生的人,对于农民还是比较了解的,农村靠天吃饭,所以人们都把精力用在了和老天爷作斗争上面了。农民没那么多功夫用在和别人作斗争上面,在需要和别人作斗争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妥协。

而且农民同志在这清末一般都接触面非常小,见识太少了。他们都是在附近的一些村子范围内活动,也就是走走亲戚什么的,不会远离本乡本土。在张英豪看来,现在就是要扩大工人阶级的力量,同时大力改造那些比较先进的农民同志,让他们更具有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让他们认清残酷的现实。

张英豪感叹一句:任重道远啊,什么都缺,还要继续努力!

从打完刘有才之后,包世林又招了一批人到刘家寨去挖水塘,现在是两个工程一起开始建设。这也让附近村子里的人有工作的同时充满了嫉妒的心里,要是自己村里也弄出个水塘,建个水库出来,以后日子就会好过一点了。

现在张英豪也没考虑这么多,自己不去作斗争却祈求什么救世主,这本来就是不正确的事情。张英豪自从觉得自己不能包打天下以后,就开始喜欢派人去做事了,而不是都要自己亲自去,摊子大了根本就忙不过来。

现在事情发展的很顺利,可以说超过了张英豪最好的期望,所以张英豪的心里又开始活泛了起来。于是在晚上会议的时候,张英豪就把打算新一轮招人训练的事情给提了出来。

其实这是很容易就能够想到的,现在张家沟和刘家寨聚集了这么多人,满清都没有任何动静。张英豪当然不会觉得满清的大臣真的全部都那么无能,张英豪必须要集赞力量,未雨绸缪。同时张英豪也提出部分战士们要开始脱产训练了,半天训练半天干活,暂时达不到张英豪的预期效果。

但是招人这事不知怎么的就传了出去,来张英豪这里打听消息的人就慢慢多了起来,张英豪觉得很头痛的是自己开会的时候要求这件事要要暂时保密,但是现在传的那么广了。张英豪倒不是觉得传出去不好,而是他觉得自己手底下这些人保密意识几乎没有,很让人头痛。不过要一群刚刚放下锄头的人谈保密纪律,他们最多就会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加一个:“我跟你说这件事你一定要保密。”仅此而已。

消息传来传去就完全变样了,后来也不知道怎么传的,变成了:张英豪抢了刘有才地主家很多钱,抢上瘾了,训练更多的人去抢更多的地主。

虽然这是实话,但是这话能够说出来吗?张英豪听说了以后只能说一句:“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然张英豪不知道那些地主听到这些话是什么反应,否则就不可能这么悠闲了。

现在自己确实有点钱了,就那三眼盐井就是下金蛋的母鸡。不管怎么样,张英豪又招募了一群人加入进来,现在的张英豪变成团长了,这些新兵半天干活半天训练,那些老兵就变成了全天训练了。

张英豪当了团长的同时也需要用更多的时间用来写教材,写文章,准备新一轮的培训了。

张英豪现在知道自己的势力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看着热热闹闹,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现在是满清最虚弱的时候,接下来,慈禧经历了一番波折以后,也看清了自己统治的危机,会建立新军,满清的统治力量就会增强。

张英豪很认真的想过了,自己最好在两年内控制四川,有了一省之地才有战略空间和回旋余地,也才可以放开手脚搞建设和扩张实力,才好跟列强做生意,现在这么折腾也变不出花来,庙太小了。

所以现在队列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都交给了张峰,欧阳军他们,他们现在也完全可以负责的起这些训练。张英豪才有时间和心情亲自抓教育,搞起了干部培训。

张英豪听过一段话:事业的成败,关键在干部。干部敢担当、有作为,事业就会风生水起。闯难关、解难题才能势如破竹。

开路看先锋,群众看干部。干部的作风形象、精神状态,决定着干工作、谋发展的成效。好的作风,是战斗力,是凝聚力,也是推动力。

考虑到教育,张英豪又亲自做组长,组建了文字改革委员会。从广安州弄来几个年纪比较大的读书人,现在张英豪也不管这些人是不是酸儒不酸儒了,自己请他们来是干活的,而不是让他们来做官的,他们的酸气带不进自己的队伍里面。

现在张英豪有了造纸厂和印刷厂,已经完成了从零到一最困难的过程。张英豪马上就对这些作坊进行了复制,建造新的厂子。办法也非常的简单,工人是现成的,其它就是一比一复制过去而已。以前张英豪不懂怎么建,只能是干着急没办法,现在有了模板就简单复制就可以了,速度非常的快,效果也非常好。现在纸张等工具供应量已经非常充足的,有了文字改革的物质基础,所以张英豪就决定开始干了。

第二十五章:编造字典买军火

3787字

一件事要想做的好,唯一的秘诀就是炼、炼、炼、炼、炼......——张英豪语录

张英豪现在对字典就一个要求,那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它编写出来,允许有错误,有错误以后再改就可以了,编写完字典还要再编写个成语字典和词典。

这些个酸儒开始带过来的时候还唧唧歪歪,张英豪说要搞个简化字字典的时候,这些个人就开始面面相觑,毕竟上次编写字典还是康熙朝的事情了,那时闹的全国皆知的地步。在这些旧式读书人的心里,读书那是很神圣的事情,那是高高在上的,编写字典是多么神圣的事情?而且对于这些酸儒来说,他们写的字是越复杂越能证明有文化的事情,就像孔乙己一样,回字都要写出四种写法,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当张英豪说他们的名字都会印在首页开头的时候,这些人就嘴唇都颤抖起来了,兴奋啊,激动啊,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那是万世留名一卷书,而这还是书的祖宗的字典,这简直就是要疯了。如果是这样的话,简化字只要能够留名那还是可以接受的嘛!

张英豪每每想起这些人的表情,都觉得好笑,什么玩意,怪不得这么大年纪了还是啥都没考上。

张英豪想起秦朝的改革,书同文,车同轨,万世沐浴祖龙恩。单单一个书同文就可以说确定了用相同文字的地方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也是存在着十里不同音的问题,张英豪就是要在秦始皇之后再进一步,书同文,车同轨,还要言同音,全国人民都能够用一种语言交流。

张英豪想起自己穿越前在工厂工作的时候,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代了。因为疫情的原因每天都吃快餐,那些送饭过来的叔叔阿姨讲的方言张英豪就一点都听不懂。言同音也是一个非常伟大而且艰巨的工程,没有上百年的时间是做不到的,这是一个世纪工程,他的伟大之处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张英豪想要编写的是后世新华字典那样的工具书,这些老派读书人要他们解释字词的意思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这些人完全不懂拼音。张英豪只能又从现在在教书的优秀孩子中找来几个人帮忙,其中就有张英豪自己的女朋友雪儿,虽然张英豪很忙,但是感情是必须培养一下的。

这些个酸儒看到还有女的过来帮忙,一个个嘴里说着有辱斯文,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有别这些怪话。张英豪才不管这些人的想法,他们能用就用一下,不能用就像一块破抹布一样丢了也不可惜。

张英豪给了他们机会,如果他们自己跟不上形式而淘汰,张英豪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要去拉一把。这些人力的损失对自己确实有影响,但是对将来的事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英豪的字典编写也非常的简单,就是用自己以前抄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简体字开始编写新字典的基础工作,这也是张英豪能够想到的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办法了。编好以后那立即开始大量的印刷。对于字典,自己根据地内部就存在着大量的需求。张英豪也不打算用这类工具书赚多少钱,只要不亏本就可以了。

就在这天,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枪做出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张英豪丢下手中的工作,立马就往造枪的地方跑。

张英豪兴奋啊,太祖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以前就是自己不能够制造枪杆子,所以自己的腰杆子不够硬,怕这怕那的,但是现在只要能够自己制造的枪支的话,那就能够迅速扩军并且形成战斗力。

“快快快,把枪拿给我看一下。”

张英豪还没进入车间,嘴里就已经喊出声音来了,可见张英豪现在是多么兴奋。

张英豪跑进车间,就看到陈一伟正在装配一条步枪。张英豪耐心的等待起来,看着陈一伟把步枪组装起来,拉动枪栓,扣动扳机。里面发出一声顶针撞击的声音。

“来来来,给我看一下。”

陈一伟闻言,把枪递给了张英豪,张英豪接过枪,细细的端详起来,陈一伟就介绍起来了:这枪的口径是7.92mm,全长:955mm,不含刺刀全重:3.166kg......枪口初速: 639.78 m-sec。”

“好,好,好,好啊。”

张英豪拿着就不舍得放下,陈一伟看到也不禁莞尔,到底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半大青年。

“张团长,我们去试射一下吧?”

“对,对,对,走,去靶场。”

于是一群人来到靶场进行试射.

张英豪拿起一发子弹上膛,瞄准远处的靶子扣动扳机。

“砰!”

听到那熟悉的枪声,张英豪感觉这枪还可以。

“我这里有两个问题,你看看能不能试着解决。第一就是我们中国缺少铜矿,我们不能用全铜子弹。你看看能不能制造钢芯覆铜子弹,这样我们就能过节约大量的铜。第二就是制式生产,也就是里面的配件要全部通用,这样枪械的保养和修理就简单便捷。哦,对了,大概打多少发子弹以后精准度就会大大降低?”

“现在钢材质量不好,这枪用不了多少次膛线就磨平了,大概也就两百到三百发子弹吧。”

“有点少了,要加紧研究,现在我们产量多少?”

陈一伟回答道:“现在我们全部依靠手工制造,工人都不熟练,再招些人的话一年大概两百条枪,熟悉以后可以达到三百条左右吧。”

张英豪当时就炸了毛:“多少,才两百条?一天一条枪都生产不出来?”

陈一伟反驳说道:“现在的湖北枪炮厂一天也只能生产二十到三十条枪。”

张英豪当即就不说话了,是啊,工业落后,你有什么办呢?

“你看看需要什么机器,你给个清单,我们找外国洋行去买,我们必须要要把产量给提高上来。”

“好,机床设备的名单我等下就写出来。”

张英豪又在原地走了几圈说道:“你们是怎么生产的?”

听到这个问题,陈一伟一愣:“还能怎么生产?现在都要靠老师傅一个人独立完成全部工序。”

张英豪一听,这不是扯淡吗?必须是把枪支分解,部件单独生产然后组装的模式啊。

张英豪又问道:“子弹日生产多少?”

得到的回答都不尽如人意,仅仅只有日产千发子弹。

张英豪知道问题所在以后,马上宣布道:“以后这枪弹厂实行军管模式,军队负责保卫工作,所有人员进出都要进行严格管理登记。”

说完,张英豪拉着陈一伟到办公室,细细的把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方法跟陈一伟说清楚,最后说:“你们要马上进行整改,哪写配件容易生产,就少分配些人生产,工作麻烦,耗时多的就多分配人,所有责任到个人,这枪支部件检查合格率必须要提高。子弹的话现在你就要开始着手开始研究覆铜钢芯子弹,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铜,你们还要进行复装子弹,让部队拿着弹壳来换子弹。无烟火药也要开始研究,现在用颗粒黑火药那是没办法,我知道无烟火药的成分有一种是硝化纤维。你们朝这个方向去研究,组成专门的研究队伍,实验数据一定要即使记录,妥善保管。”

讲完枪支的生产,陈一伟又带着张英豪参观火药厂。张英豪参观火药厂的时候,立马就发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为张英豪居然看到有工人用铁锹铲那些火药。

张英豪额头马上就冒出了冷汗,如果是前世,真是要吓尿了。

“停停停,你不要铲了。”

说完张英豪转头盯着陈一伟大声说道:“火药能够用铁器去处理吗?摩擦生出火花懂不懂?你知道如果爆炸了是什么后果吗?这是拿人命在开玩笑......”

张英豪简直是肺都要被气炸了,当即指着陈一伟就是一通数落。张英豪当然也知道现在时间短,操作规范没有定出来,而且人员素质太低下,没办法,但是这些基础的东西都忽视那就不应该了。

张英豪有话锋一转说:“一伟啊,我们没人才,这些工人见识差,素质低,这是客观条件。但是必须把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你等下亲自全部工位走一圈,把要注意的地方全部写下来,然后进行集中培训和整改。培训不合格不能上岗,听明白了没有?这么多火药堆在一起,你知道炸了是什么后果吗?”

这时陈一伟也是冷汗直流,擦了擦汗才回答道:“知道了,团长。”

张英豪现在也不愿意在这里多呆了,太危险了,就说道:“枪支钢材不好我们这里也没办法,只能慢慢再改进,但是我们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至于好不好那是以后的事情。这火药一定要注意安全,所有流程都要写清楚,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来走。研究火药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多人在一起研究这种爆炸性强的东西,安全第一,一旦出现意外,我们损失不起啊!

好了,我回去了,我们的年轻战士有些学习能力非常的不错,到时候你去上几节课,看中的学生就写个申请,我来批准。兵好找,人才难得,要善于发现人才,我们现在只能这样培养。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就这样,我走了。”

张英豪正在办公,包世林过来报告,给张英豪敬礼之后说道:“团长,粮食不够了,从起它地方来了太多的人,现在粮食不够吃了,要不要拦住那些人不要让他们来这里了?”

张英豪一听就有点火了,他也知道什么原因,最近小日子过惯了,突然花钱的地方多了,粮食也急剧的消耗,是个人就会觉得舍不得。

但是张英豪那是后世过来的,读大学的时候一个学校里面也不止现在这点人。同样张英豪也在工厂里面干过活,没有劳动力的积累,什么也不可能干成。现在不是人手过多,恰恰相反,现在是人手过少。

张英豪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包世林这个提议说道:“世林,先不说你怎么拦住那些往我们这里逃难的人,这些能够逃到我们这里的人可都是壮劳力,我们欢迎都来不及啊。粮食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来解决,你等着接受粮食就可以了。还有,刘新生同志买了多少枪?现在到货没有?”

“买了二十条枪,条枪配子弹两百发。”

张英豪听完,皱了皱眉头:“不能多买一点?”

“团长,洋人对满清有武器禁运政策,刘新生现在还在想办法。”

“嗯,这样,你和刘新生说一下,让他找德国人,也就是德意志帝国的人,我们买他们的毛瑟手枪,手枪不在武器禁运范围之内。买多一点,必须要附带一个手枪修理厂和子弹生产厂。”

包世林记录完,放下笔说道:“行,我马上就派人通知他。”

“哈哈,世林同志,也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带着笔记本记录啦。”

“没办法,事情多,有时候就忘记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第二十六章:再打地主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