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1章

作者:豪圣勇贤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踰,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那个)东岗撒网,北疆(哟)播种南国打场。

哎~咳哟~嘀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哟)弹琴姑娘歌唱。

哎~咳哟~莅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为她争光。为她幸福为她争~光~雪儿:在这个充满希望的下午,歌声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给我们讲述了行为准则,国家破败,民生凋敝。但是现在张英豪同志带领我们分田分地,成立了我们自己的军队和政党,为我们老百姓谋利益,下面有请张英豪同志给我们演唱:《严守纪律歌》。

军号嘹亮步伐整齐,革命军队有铁的纪律。服从命令是天职,条令条例要牢记。

令必行禁必止,自觉凝聚成战斗集体。啊纪律纪律

纪律中有我纪律中有你,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

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致得胜利。

嘿!步调一致得胜利!

张英豪:同志们,乡亲们,马上就要过年了,在这里先祝大家新年快乐,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以后大家人人有田种,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都天天有肉吃。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散会了!”

这是第一次举办这种形式的歌唱大会,它不是赶庙会,现在张英豪也只能这么唱一下。但是张英豪的宣传的目的达到了,宣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宣传了几天就能够停下来的事情。他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宣传,要变成顺理成章,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张英豪希望的效果。就像后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觉得这是一件本来就应该如此的事情,没人会觉得有问题,这是经过所有渠道天天的宣传才出现的结果。

歌曲在这个时代的传播速度张英豪不敢恭维,不过张英豪也是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加入革命的洪流里来。说实话,就现在的张英豪在张家沟的名声私底下不知传成了什么样了,但是肯定不会是完全正面的。特别是那些被抓的地主,他们在强制劳动的时候,把张英豪比喻成为恶魔,魔鬼,什么断子绝孙的话都往张英豪身上骂都觉得不解气。只是这些地主不管怎么骂,张英豪也不在意。

张英豪知道这个时代很容易就能够发动群众,现在这清末,这百姓被逼的走投无路的人北.网人动群众很容易,只要你有钱有粮,那就云伺无数的人前来投奔。但是张英豪并不想随便就把群众胡乱发动

起来,这样完全破坏社会秩序,受苦受难的终究还是人民群众。

不过张英豪也不会妄想自己能够完全掌握事态的

发展,那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张英豪现在也只能加大对军队和党员的培训。现在还说不上培训什么行政人员,地盘还是太小了,大家就是这么干看。张尖豪现在觉得自己已经是极限爆兵了,再爆也受个了',粮食物资是一方面,军官不够,就是另一方面。

现在张英豪把军队人员也是当做核心人员来培养的,特别是军官,他们必须在全部完成基本训练和教

育以后就马上分配下去参与土改,学习如何土改。再到后来,张英豪干脆对于所有核心人员又作了新的要

求,那就是这些同志全部要求写工作和学习日记。张英豪不管到了哪里,都要把他们的工作学习日记收上

来,花费时间进行批改阅读同志们的工作和学习日记。

张英豪发现这个效果出奇的好,因为写作的过程,就是学习和反思的过程,那些认真对待此事的同

志成长的非常迅速。张英豪现在要的就是通过各种他能够想到的方法催熟这些刚刚才放下锄头和锤子的人,让他们进步。同时就是安排他们工作,并且加大他们的工作的压力,工作上犯了错误不怕,只要不是主观上错误就没事,初创阶段就这样。

做错事和违法乱纪不是一回事,做错事是不知道科学规律,没有把事情办好。违法乱纪是有意这么做的,而且他们自己或许也知道这么去做的后果,只是这些人觉得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不会被发现,所以没有问题,这里面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所以对于做错事的同志,张英豪就要给他们承担责任,这是是错的成本,对于违法乱纪,那就要严肃的处理。

张英豪语录――人活在自己过往的生活惯性当中。

第四十六章

通过阅读批改这些同志的学习和工作日记,张英豪可以知道这些同志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快速发现一些可用人才,张英豪甚至能够看到这些同志的进步,后来这个方法过渡到组织部,也成了人员升迁任免的一个依据。

张英豪一点都不希望自己打到了一批老爷,新上来的一批人又迅速变成了老爷,取代了之前的位置,或者屠龙者最后在变成恶龙。必须要好好的改造这些刚刚翻身的人,否则这些刚刚翻身的人就会变成他们讨厌的样子,马上又成了压迫者,或者迅速官僚化,这都不是张英豪想要的。

“主席,刘新生同志回来了。”“哦,快快让他进来。”

“哈哈,团长,我回来了。”

“新生啊,安全回来就好。怎么样?这一趟顺利吧?“

“团长,你看。”

刘新生说完,就从怀里掏出一支驳壳枪递给张英豪,张英豪接过来掂了一下,还挺重的。

“团长,这枪说实话,不怎么好用,空枪就有两斤半,一般人拿不稳,而且也打不准,最重要的是,太贵了。”

张英豪听了一下,说道:“多少钱一支?”

“报价一百两银子一支,我给砍到了六十两银子一支。太贵了,咱们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几两银子,六十两银子,可能就是一个人一辈子的收入了。”

“哼哼,你知道一支枪可以保护我们多少同志吗?又可以断送多少人的生命吗?”

“嗯,这个...….”"

见到刘新生尴尬的说不出话来。

“不过你说的也对,就算是工薪家庭,也要两三年不知不喝才买的起一支枪。这枪确实太贵了,唉,谁叫咱们做不出来呢?对了,一支枪配多少子弹?”

“配五百发子弹。还有一个枪套。”

张英豪点了点头,他有点想起来了。驳壳枪在这个时代确实是贵,但是这驳壳枪制造工艺复杂,用料讲究,零件多,加工困难,费时费力,成本居高不下。就是因为缺点太多,在德国不受欢迎,才来开阔中国市场,没有被列入武器禁售行列。

张英豪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缴获了那么多的武器,那么这些联军肯定会有一批武器售卖。而且因为战争,肯定会有一批武器商人走私武器到远东这个地方,上海就是最佳的地点,这个就看能不能碰到那些武器商人了。

“驳壳枪修理机器以及子弹生产线呢?”

“德国洋行说配件可以购买德国佬的,子弹也可以购买。现在那些洋鬼子不肯卖机器。”

张英豪皱了皱眉头,说道:“哼,这些洋鬼子,想赚钱想疯了。驳壳枪购买了多少支?”

“我现在就是来向你汇报的,我们到底要购买多少支?”

张英豪想了一下,前世自己拆过九二式手枪,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可制造的零部件,这驳壳枪自己这里应该是能够仿制的,于是说道:“你等一下,通讯员,马上去请袁克声同志和陈一伟同志过来。"

“是。是”

“渴了吧,喝口茶。”

张英豪给刘新生倒了杯茶才说道:“德国洋行现仕应该也是在采购物资吧?”

“对,像猪鬃,桐油等特产,不过收购猪鬃最出名的还是英国人。”

“嗯,刘新生同志,重庆是一个我们必须要占领的桥头堡,我们以后和洋人做生意也需要通过重庆这个窗口。我想派你去重庆工作,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我没有意见,不过我到重庆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

“重庆码头有大量的苦力,这些人受到的压迫最深,你们在这些苦力和工人之间举办识字班,发展我

们的同志。哦,对了,你还没入党,等下陈—伟同志他们过来了,我们直接推荐你入党。当然也不会只是派你一个人到重庆工作,我们在重庆的店铺也都会全

力配合你的工作。嗯,还有就是我们暂时是秘密发展,不要公开....…”

“主席,你找我们?”

“对,这么巧,两人一起到。”“哈哈,确实挺巧,路上遇到了。”“来,喝茶。”

张英豪给袁克声和陈一伟分别到了一杯茶说道:“一伟同志,你看看,这驳壳枪我们能不能仿制?”

陈一伟接过张英豪递过来的驳壳枪,认真的看了起来。众人也都没有发声,静静的喝着茶水。过了许久,陈一伟抬起头说道:“难度不小,但是可以仿制,不过我们的精度什么的,肯定没有这把枪好。不过主席,你知道四川机器制造局吗?“

“不知道,你说说。”

张英豪确实没有听说过,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个时代。后世没有听说过,可能是这个机器制造局被革命掉了。

“四川机器制造局是丁宝桢上奏朝廷建造的,这些机器设备都是从国外购买的,1879年建成,它能够制造各种枪支,枪弹,铜帽,黑火药。”

“现在这个机器制造局怎么样了?“

“败落了,贪污的厉害,制造出来的枪支质量不过关,一度停产了。”

“那么,你的意思是?”

“那里有不少技工应该还活着,这些人我们应该要利用起来。那些机器设备现在应该都已经过时了,但是至少还能用吧,而且机器制造局有不少机床,气锤,锅炉等设备,我们都需要,看看能不能弄到手里。"

张英豪听完,就看向了袁克声说道:“怎么弄,这个就要看袁克声同志的工作给不给力了。上次罗泽林同志介绍的陈一伟同志的师傅余金鳌,怎么到现在还没有请过来呢?”

“额,主席,我这边马上就去办。”

“一定要办好,知道吗?我们的情报人员现在开始要往长江沿岸的城市延伸过去。你们两个作为介绍人,介绍刘新生同志入党吧。我打算派刘新生同志去主持重庆的工作,并且在重庆大力发展我们的同志。你们情报部门要配合他们的工作。”

“好的。不过主席,李天桥同志现在在我们情报部门工作,非常的出色,你看这个事情是不是教给他负责。”

“可以,你这是负责任的态度。陈一伟同志现在负责把驳壳枪给仿制出来。需要什么机器设备自己能够设计制造就自己制造,自己制造不了的就去和商贸部门的协商,到洋行去购买,不过洋行还是比较贵,最好能够直接到国外去购买。这方面情报部门也要配合好,多多收集商贸信息。

还有,现在八国联军在京城里面,但是我想在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里,肯定有一大批的枪支弹药售卖。这些沿海和长江两岸的城市,必须要有咱们的情报部门。我们的同志在这些城市里面开办识字班,讲习所,负责发展我们自己的同志。还有啊,洋人在咱们国家开办工厂,他们工厂里面的技术是对我们封锁的,但是这些工作还是需要人来做的。所以你们还需要去调查这些东西,为我们自己开办工厂累积技术资料。

刘新生同志,你负责购买这批驳壳枪,暂时购买一千支。你问问那洋行里面的人,能不能以物易物,我们用桐油,猪鬃这些东西和他们交易。告诉他们,我们做的是长期生意,我相信这些洋鬼子应该会答应。

上次罗泽林同志留了同志在武汉,胡松辉同志也留了同志在上海,你们立即同他们进行联系,打听军火售卖的相关情报。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这些城市发展我们的党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一切。明白了吗?”

“明白。”

“还有,我们现在是秘密邀请那些符合条件的同志入党,特别是在满清的统治地区,千万不能暴露,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你们要一边开办识字班,讲习所,一边秘密发展党员,介绍他们入党,给他们上党课,介绍我党的政策路线....…”

一九零一年二月十八日,除夕,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

张英豪带领干部同志亲自到一线慰问,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张英豪希望这种过年过节领导同志下基层慰问的行动能够一直贯彻执行,就算是做样子,是个面子工程,那也要有做样子的态度。那么,张英豪就必须起到带头作用,亲自到基层慰问。然后就是出相关的文件,最后形成相关的慰问制度。领导干部该给同志们站岗就站岗,放哨就放哨,让基层同志感受到温暖,把领导的温暖带到一线。

历朝历代高层真正能够和基层人民在一起的几乎都是开国之君那一代,之后的那些高层就很少会去接触底层人民了。而自古以来那些官员高高在上或者说读书人的清高看不起劳动者,处理事情一般还要依靠当地的地主士绅。离开地主士绅支持,事情都难以办成。

所以,自古以来,那些有成就的官员,除非是开国时候,官员不需要拿地主士绅开刀就能够获得足够的政绩。到了朝代的中、后期,只要翻开历史书卷,哪朝哪代的有政绩的官员不是同士绅地主作斗争?

一个朝代的前期,大量的人口死亡,官员们倒向士绅地主就能够干出功绩。中期、后期土地大量兼并,矛盾无法调和,想要干出突出的政绩,只能从地主士绅的嘴里夺食。就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起义的时候是依靠红巾军也就是贫苦的劳动者,后来也看出来这样成事太难,立马就背叛了原来的立场,倒向了士绅地主一边。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在封建时代,地主阶级虽然不是代表生产力发展的前进方向,但是地主阶级却是代表先进的生产关系。土地集中,剥削佃农。在生产力得不到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地主阶级比贫苦农民更加先进的生产关系就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张英豪为什么敢进行土地改革?把土地承包给所有的贫苦农民耕种?就是因为现在这个时代,生产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地主阶级依靠的那点先进的生产关系完全不足以抵消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巨额物质资料。张英豪完全有信心通过工业生产就能吊打那些地主,毕竟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今年的张家沟附近是热闹非凡,张英豪现在还要忙着安排年货的发放,包括铁矿,煤矿里面的工人,制衣厂,竹器厂,制盐厂,造纸厂,印刷厂等等以及参加张英豪劳动队的农民等。年货其实发的东西也不多,就是一点米面粮食,食盐什么的。当然还有印着喜庆年画的日历,这个东西看着一点的不起眼,但是却在生活中非常的重要。

张英豪语录――干与不干不是一个选择问题,而是一个态度和能力问题。

第四十七章

张英豪采用的是阴历与阳历并行的日历,再在上面印上一些传统的宜与忌,还要印上就是张英豪之前讲的一些话,比如说:工农兵团结起来。抓革命,促生产。妇女翻身得解放。禁止裹脚。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等。再加上一幅喜庆的年画,一本漂亮的日历就出来了。

张英豪有时候觉得自己对宣传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只要有机会就给根据地的百姓灌输这些思想。不过张英豪也没办法,现在这个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太慢了,是真正的出门靠走,还没到有电话讲话靠吼的地步。电话普及,能够讲话靠吼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张英豪也只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搞宣传。

张英豪春节还和战士们包了一婴饺于文中运文艺兵在军队开了一场演唱会。张英豪觉得和这些战士

待在一起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年轻有为,活力四射,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在军营里伙食全包,很多同志还是第一次能够吃肉吃到饱的情况。其他时间就是训练,学习,这难道不是和学生时代一样吗?

学生时代是痛苦的学习,但是也只是痛苦而已。其实也不感到痛,就是有压力而已。现在这些士兵就是学习,训练,训练,学习。还有其他的吗?除了有点想家就没有了。其实很多同志确实想家但是不愿意回家,回家意味着挨饿,意味着麻木的生活,意味着没有希望的生命。在军营那是一群和自己一样的年轻人,你争我赶,互相比拼,相互学习,所以现在的组织中,军队的学习进步是最快的。

张英豪现在就是打算把军队变成人才输出的地方,没有什么人比军队出来的人更加可靠。张英豪还记得自己前世的小学学校校长就是一个退役兵分配下

来的。而且军队必须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只有把车营变成像军校那样,进来的是一群旧时代的人,走出一

批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政策。军队作为现代社会最有组织的力量,张英豪自然要把他的作用做大化,军队就必须要有更高的要求,更高的道德水平,军队就必须发挥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的作用。

张英豪现在穿越过来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暴力机关权威越重,社会秩序就越好。张英豪在现代

对于八九十年代的严打已经没有什么认识了,但是听那些叔叔辈的人都说,严打过后,社会秩序空前良好,几乎可以说到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

而且,那时还有流氓罪这一说,摸个女人的手就犯罪了,可能就会去监狱报道。张英豪现在觉得这条法律在现在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非常失望好。所以张英豪现在也拿出流氓罪来了,清末妇女地位有多低,现代人是无法想象的,如果妇女抛头露面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那还是不要让她们出来。张英豪既然希望这些女同志出来工作,自然要对她们进行保护。张英豪现在就是要矫枉过正,就是要用专政的办法对付那些流氓份子。

对此张英豪还采用的是累罪制,也就是第一次,第二次处罚或许非常的轻,就是警告教育或者罚款。但是到了第三次以上,那就是劳动改造改至少半年以上,免费的劳动力哪里都不嫌多。如果某些人还是屡教不改的话,那以后就是游街示众,最后请他吃花生米了。

张英豪是很讨厌这类屡教不改的人,他们这些人悄无声息的败坏着民间的风气,导致整个社会好人惧怕坏人,善良的人惧怕恶人,这些人其实比敌对份子都危害大。这些人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改变了社会的良好风气。就像现代倒地的人扶不起一样,后来发展到了不是你撞的那你为什么打120电话的程度。这些人在现代法治是管不了的,只能道德谴责一下。张英豪觉得如果是在严打期间那就是请他们吃花生米,或者去吃免费饭。

就这样忙碌着,正月初八刚刚过完,张英豪就马

上派出了队伍,开始了新一轮的打土象分出地的1行动。最开始打的都是那些名声不好,可以公电的地主。这类地主—般都有一定的武力,对于张央家米说,打这些地主有利于练兵,让军队的基本战术迅速

成熟,也有利于让行政团队迅速成熟。

另一方面,张英豪虽然想立刻就和洋鬼子联杀有能不能购买一些设备,比方说纺织机,现住北的二些工具太落后了,没办法大规模的生产,不过想了一

想就暂时放弃了。

现在洋鬼子还在京城里面呢,气焰最是嚣张的时候,自己主动找上门,那不定透空上Q就与二盘大了以后,这洋鬼子没办法消火目上·只的一己的时候,再去和洋鬼子谈生意比较好。

张英豪现在也是觉得自己必须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现在满清还在,占领城市,那么就云仕以治上面临被动的局面,甚至最后还要放弃城市。而旦张英豪也确实看不上现在的城市,就是屋子多了儿 而已,还没有七八十年代的小县城紧华热闹。只要把农村建设好,城市到时候也是一推就倒。

有些同志在张英豪说出暂时不打城市的时候,还是非常的不理解,张英豪就说:“同志们,我们进城里

干什么呢?谁能回答我一下。”

张英豪看到大家都不说话就说:“我们是无产阶级先锋队,这个立场不能错,我们现在每打下一个村子,大家都清楚那些了解我们政策的村民多么欢迎我们。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工作,或者打下一个村子,第—就是组织人员搞建设,征兵,办学习班组织村民学习。这些工作大家都做过了,说起来很轻松,但是做起来我们都知道非常的不容易,甚至有些村民也不理解我们。

但是同志们,我们就是要通过艰苦的劳动来发现那些愿意跟着我们走的同志,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