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我将剧情写成小说剧透未来 第473章

作者:临渊结网抓鱼

现在,现在茜特菈莉只能看书,甚至是自己一个人抱着枕头在看书,和林秋这边的热闹画面成反比。

【八重神子神态委屈,话语更是故作娇柔:“哎呀呀,我真是好伤心啊,明明人家就正在为祭典的事操劳,却被你们当成了不务正业。”】

读者表示:她好茶,我好喜欢。

而且她的耳朵看起来好软好好摸,让我摸摸。

读者们已经被八重神子‘钓起来了’,不过摸耳朵的想法也只能停留在想法了,当初林秋都被忽悠过,根本摸不到。

被狐狸小姐钓到的读者没质疑神子,但是没有被钓到的就看穿了狐狸的话语。

说什么没有不务正业...硬要说的话,这不就是把自己想看的乐子强行变成了‘正业’吗?

只能说你是雷神身边的红人就是了不起,庆典企划还不是你说了算...的嘛?

不对啊,庆典的企划不应该是神里家说的算的吗?绫人呢?救一下啊!

绫人在哪不知道,故事里的插画特写却是给到神子的。

她的耳朵看起来粉粉的、红红的很好摸的样子,但这并不是重点。

重点应该是神子此时说的关于‘容彩祭’的历史,她说:

【“传说在古代稻妻,曾经活跃着五位能歌善赋的诗人,世人称他们为「五歌仙」。”】

【“每年,五歌仙都会派出其中一位,将五人所作的诗集呈给将军品鉴,此事一时传为雅谈。”】

这可真是给大家看惊了,不是惊讶稻妻的这个传说,是惊讶‘将诗集呈给将军’这句话。

雷电影...还会看诗呢?

倒不是说影宝蠢,主要是她实在不像是有这种雅兴的人啊,有品诗的时间她肯定会选择多去练练刀才对。

就连坐在影附近的几人都面带疑惑的看看影。

影正一脸呆像的看着书,不知道是没读到这里,还是不在意。

读者们反正是合理怀疑「五歌仙」时期的将军应该还是雷电真呢。

毕竟这么「风雅」的事情就和雷电影不搭边,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容彩祭」才会落没。

「容彩祭」要是个品鉴武艺的祭典说不定雷电影还有兴趣维持下去。

「容彩祭」没落了,而故事里八重神子想做的就是重振「容彩祭」,只是她把过去作为庆典主题的‘诗歌’换成了‘轻小说’。

文人雅士的聚会要变成漫展了,这下雅俗共赏了。

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倒也说不上对错,神子作为一个五百岁的老阿姨还能与时俱进已是不易。

这样的庆典别的人喜不喜欢不好说,但是茜特菈莉真的很想参加,可是她去不了啊!

人生中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此,喜爱的‘漫展’无法去参加,只能通过轻小说看别人参加。

茜特菈莉将头埋在抱枕里,凭空踢打着小腿,又哭又闹。

好吧,哭倒是没哭,但闹是真的在闹。

八重神子想搞的是国际盛会,盛邀全世界的轻小说爱好者和从业者。

可偏偏喜爱轻小说的茜特菈莉无法参加,大家都收到了邀请,你猜猜谁没有被邀请?

这下读者们算是知道旅行者的作用了,她就是国际枢纽啊,各国都有人脉,能拉来人,还和谁都能聊。

不过在让旅行者接待...好怪,反正旅行者不是牛郎。

在旅行者去接待客人之前,神子要带荧去离岛的展会现场看看。

之所以说是展会,是因为这里已经被安排好了多个展台,到时候官方作品和同人作品都会被拿来展出,就和漫展一样。

看到这里行秋已经汗流浃背了,本以为只是同人作者们,没想到还有官方作者?那我不是完了?

他就是官方作者啊,多半也会被邀请,如此一来他的马甲不就给爆完了。

胡桃他们倒是知道行秋平时爱写点文学作品,但他具体有什么作品用的是什么笔名还是不知道的。

这下好了,全都要暴露出去了。

最让行秋无法接受的是,自己写字不好看的秘密不会也要暴露吧?只有这个...不要啊!欧内该!

我可以死,但我不可以社死啊!

喜欢戏弄重云让重云感到社死的行秋,即将迎来他的社死现场。

对此行秋表示,多少钱?多少钱可以删了这本书?

第776章 阿贝多和可莉来了

同样面临曝光的阿贝多老师的反应就淡然多了,反正马甲在之前就已经被赛诺曝光了,现在就算再爆一次又如何。

故事里的他们还没有登场,读者现在关心的和派蒙关心的点是一样的,那就是现场的那些空白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在祭典的现场,中心位置的大树旁,五块板子围了一圈,看起来是用来展示什么重要作品的。

然而上面是一片空白,完全没有作品信息和画面。

相较之下周围插得旗子上倒是有不少神子和影宝的美照,九条裟罗眼睛都直了,仔细分辨中。

至于这些板子啊,是一会儿会用到的妙妙工具哦。

故事里的神子还没来得及对这些板子做出解释,突然登场的绫人打断了旅行者等人的对话。

稻妻的两只‘狐狸’聚到一起了,两人都是‘美人’,站在一起的一幕倒是养眼。

两只狐狸,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不论是对于喜欢高智商角色的读者来说,还是对单纯颜控的读者来说,这一幕都是视觉盛宴级别的了。

绫人只是过来和旅行者寒暄两句,刚刚神子想说话他正好顺便代劳。

【绫人说道:“你们两个应该已经知道容彩祭来源于五歌仙,这五块展板,正是为了绘制他们的画像设置的。”】

【“应邀绘制这几幅画像的,就是一位从蒙德远道而来的画家。”】

前面还说绫人救一下呢,现在大家知道了,原来两个狐狸早就站到一条战线上了。

那还打什么,点了,他们这么做一定有他们的深意,毋庸置疑。

读者表示:谁质疑了?反正我没有,我一直相信着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八重神子大人的一切决策!

至于这位蒙德的画家,到底会是谁呢?好难猜啊,首先排除可莉。

要是让可莉来画五歌仙的话,那风格未免有些搞笑了。

很显然请来的应该是可莉的监护人——阿贝多老师。

至于旅行者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为远道而来的外国旅人作向导,接待客人就好。

讲道理,这算不算是抢了小派蒙的工作啊?

应该不算吧,虽然向导的名头是旅行者的,但毕竟说话和介绍的还是神之嘴派蒙。

派蒙也总算是做起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都给派蒙看感动了。

太好了,你们还记得我是向导!林秋你写的好好哦,我喜欢你!

故事中绫人将‘到港时刻表’交给旅行者,方便旅行者按时接洽。

读者的眼睛是锐利的,立刻就找到了白垩老师的名字。

其实行秋的笔名‘枕玉’两个字就在白垩下面,但此刻的读者们还不知道这是行秋的笔名。

上次新年故事里温迪倒是提到过,但被行秋糊弄过去了,虽然有些刻意,但还是有很多读者也被糊弄过去了。

行秋悬着的心终究还是死了,逃不掉的,终究是逃不掉的啊。

算了,事已至此,那就直接和林秋来次联动吧,明天就把你写进我故事里。

嗯...写成一种星球般巨大的巨兽怎么样?可以预知未来的巨兽!

先不说行秋的脑洞,说故事,旅行者来到港口处接人,先来的是一船蒙德人。

这些人是蒙德的吟游诗人,来这里找寻诗歌的灵感。

旅行者和派蒙左看右看寻找着那个绿色的身影,没有,温迪没来。

温迪在蒙德还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吟游诗人,按理说应该也会受到邀请吧?

但是他没来,旅行者估计是因为温迪要自持身份吧。

【派蒙赞同道:“虽然温迪已经不再是蒙德的管理者了,可毕竟还是神呀。”】

【“如果听说有祭典,就兴冲冲地跑到稻妻来,不说孩子气吧,也总觉得有点没面子。”】

旅行者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温迪则是挠挠头,那还真是不好意思啊,以我的性子,必是要凑凑热闹的。

之所以在这艘船上没看到他,温迪猜测,估计是因为这艘船上没有酒。

船上有没有酒不好说,但有不喝酒的蒙德人下了船。

在蒙德不喝酒的人可太少了,很显然,插画里你的小可爱突然探头,插画的特写给到可莉的大帽子。

没错,下船的是小可莉,她是作为阿贝多老师的家属被邀请来的。

骑士团的其他人都有些忙,没人有时间照顾可莉,所以阿贝多就把可莉带来了。

喜欢可莉的读者相当开心,好久没看到小可莉了,只要是看到她可可爱爱的样子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而喜欢阿贝多的读者更是非常激动,阿贝多老师我们喜欢你啊!

他们是真的很激动,因为平时看到阿贝多老师的机会真的不多,尤其是一些长篇故事里,很少有阿贝多的身影。

但不知道林秋最近怎么了经常出一些有阿贝多参与的故事。

普通人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林秋自己知道,那是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呢。

不论是阿贝多的身份与杜林的关系,还是未来蒙德会发生的事情,这些都与阿贝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得不提他的故事。

不过目前阿贝多这边的故事还是和旅行者一起带孩子的小事。

可莉刚来稻妻显得非常活跃,可能是雷火超载了大脑,让她异常活跃的到处乱跑乱跳的。

这可得看住了,不然一不小心把哪里炸了可就不好了。

不过可莉这种到处跑跳的反应却让九条裟罗意外的感同身受。

祭典各处都挂着雷电将军大人的旗子,上面画着将军拔刀的瞬间,换作九条裟罗自己也会不自禁的靠近、垫脚。

更何况现场还有一些商铺在卖御建鸣神主尊大御所大人像,九条裟罗真的很想钻进书里把神像请回家里。

然而她做不到啊,只能看着眼馋,就像此刻的茜特菈莉一样,隔了千里的两个人竟然意念想通了。

故事里的阿贝多和旅行者在聊着关于五歌仙的事情,可莉在画面各处跑来跑去实力抢镜。

而九条裟罗的注意力全都被将军大人的神像和画像吸引,大家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真好。

-----

角色语音·行秋:关于枕玉

“枕玉这个笔名倒不羞耻,但我平时签名都会刻意写好久,就为了让签名工整能看,要是让大家知道我真实的书法水平......”

第777章 开盒枕玉老师

话说读者们也算是发现一件事,这些火属性神之眼的人都很喜欢在画面里乱窜呢。

宵宫、胡桃、香菱、可莉,甚至锅巴,他们都是会在背景里实力抢镜的人。

经常看到前面两个人在对话聊天,后面这些人在左右乱窜、尘世闲游。

唯二的异类或许就是阿蕾奇诺和迪卢克了。

想想温迪的传说故事,迪卢克虽然不乱动,但也挺抢镜的...

阿蕾奇诺的话...她出场一般都是镜头的主角,太颜之有理了。

说回故事,阿贝多还在和旅行者聊着天,已经从五歌仙聊到了给行秋的书画插图的话题了。

不得不说阿贝多老师确实厉害,在保持主业做实验的同时还能有时间给林秋、行秋画插画,甚至还能顺便教俩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