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色杯奶茶
他将朝中的几位重臣,详细地给子受介绍这些人的性格脾气、能力秉性等等。
子受一边用心记下,一边对照着后世史书上的记载。
他赫然发现,帝乙说的竟然一丝不差,不由得心下感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待得将众大臣们的情况全部向子受说了一遍之后,帝乙才停下来。
随后,他又将众人给叫了过来,再次殷殷叮嘱,俱都是些平常朝堂琐事,让子受在一旁静听,学习处理国事的方法。
就如同后世父母一样,上学时禁止孩子谈恋爱,毕业了恨不得马上抱孙子。
帝乙同样如此,以前从不让子受帮忙半点,现在却恨不得子受马上学会,一登基就成为千古明君。
看着帝乙陡然变得更为红润的脸色,子受知道,那是回光返照。
听着帝乙越来越低的声音,子受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也许下一刻,自己就登基成为商王了。
但父亲帝乙却命不久矣,他该高兴?还是该悲伤?
子受不知道,但看着床上的帝乙,他希望时间走慢一些。
那一刻永远不要到来。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
当天晚上,帝乙驾崩。
由于帝乙自知将死,各类丧葬物品俱都提前准备妥当。
兄弟比干、箕子,儿子微子启、微子衍、子受皆守在床前,宫娥妃嫔在殿内,群臣在殿外一起守候。
帝乙刚一咽气,先有侍者在帝乙鼻子旁边探了探,确定帝乙确实已死,朝众人点点头。
很快,宰相商容上前启道:“国不可一日无主,还请三王子子受登基。”
随后,更是取出帝乙的遗诏,向群臣宣读。
子受三辞三让之后,只得应下,坐上了商王的宝座。
这时,奉御官一声哀嚎:“大王薨...”
兄弟、诸子、宫娥妃嫔,仿若得了命令一般,齐齐放声大哭。
又有文武官僚开始为其呼魂,道:“天子复矣,天子复矣!”
太师闻仲则立即下令,在王宫和朝歌范围内加强警戒,以备不测,为防止有人聚众闹事。
新君甫立,为防诸侯趁机作乱,闻仲又下令诸侯不得奔丧。
同时下令,国丧期间,闭市七日。
帝乙的丧事,自然办得盛大风光。
但对于满朝文武来说,最重要的却是新君即位仪式。
对于诸大臣来说,上代君王已经是过去式了。
沉湎于过去断不可取,放眼未来才是真。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
虽然在帝乙的灵前,已经举行过一次简单的新君登基仪式,但却名不正言不顺。
应该举行盛大的新君即位仪式,公告天下,子受才能真正算是大商之王,天下之主。
“拜见大王!”
一番繁琐的仪式之后,一身盛装的子受坐在高台上,接受着臣民的叩拜。
下方,是山呼海啸的人群。
对于已经有过一次登基经验的子受来说,他完全不虚。
“诸位平身!”
子受双手虚抬,朗声说道:“孤承先王遗命,初登大宝,嗣即大位,当克成厥勋,诞膺天命,日夜祗惧,恐坠前烈!敬修未遑庆日月之照临,膺皇天之永命。望我大商永终不替,慰兆人胥戴之情,垂累业无疆之绪。”
说了一番场面话后,他大手一挥,带着众臣离开了祭台,回到王宫。
从礼制上来说,子受从一刻起,正式成为殷商第三十位大王。
他的名字,也从子受变成帝辛。
正式成为大商之王、天下之主后,帝辛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他颁布了《治国十策》!
第一:敬先贤。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修先贤庙,将轩辕庙轩辕神像移入先贤庙之中,将庙址迁至朝歌城南,使民供奉。
第二:重贤才。有国由来在得贤,重贤才国传百代,在朝歌城内发布招贤榜文,广为传播,叫天下人知之,访遗贤于山泽,寻能人于大川。
第三:开言路。大开言路,使天下无壅塞之蔽,广纳忠谏,使朝廷有敢言之士,唯以谏得功,不因言获罪。
第四:重农桑。农为国之本,故劝民开垦,使无抛荒之地,广修水利,建可灌溉之渠。
第五:重冶炼。遍寻铁矿,加以冶炼,使民有可用之农具,国有可用之兵器。寻金矿,充实国家之仓廪,寻银矿,丰富百姓之货殖。
第六:查户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遍查有无隐匿之人,使俱归于王化,厘清人口,战时以便征兵。
第七:强军队。留强兵,使敢战之兵得其所偿;汰老弱,使体弱之卒重归土地。
第八:养老幼。兴建慈幼院,鳏寡孤独者,孤寒无依者,身体残疾者,按月给口粮,使无枉死之患。
第九:广蓄粮。新建平价仓,逢灾年放粮,遇丰年收粮,使百姓无饿死之忧,收百姓余粮,遇战事军兵可用。
第十:遣宫人。遣散六院,有年过二十而未被先帝临幸者,俱使出宫,自寻婚配,一可免孤苦之难,二可减少王宫开支。
这十条政策,谈不上多么高明。
如史书中记载的那些荒唐之举,帝辛自然会引以为诫,加以改正。
为了渡过接下来的封神之劫,他早早就有所准备。
这些政策,是早就想好,并请教了六位老师。
遍读后世史书之后,帝辛知道,还有很多比这更加高明的政策。
虽然,他急切想要改变史书上自己那悲惨的命运,但帝辛更知道。
眼下的大商,就好比重病之人,根本就急不得。
针对大商目前的情况,适合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帝受早就深思熟虑过。
内修德政,外治武功。
先将大商这架即将掉下悬崖的马车给拉回到正道上,再考虑如何改造它,使马车跑得更快。
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三步就是疯子了。
治国如烹小鲜,帝辛有着足够的耐心。
悄悄成仙之后的帝辛,有着长生不死、近乎无限的生命,有着足以媲美资深猎人般的耐心。
一步一步来,他不急!
治国十策颁布了下去,满朝文武虽然有些诧异,但却都接受了下来。
按照帝辛的政策,他们将信将疑的实施了下去。
这些政策虽然有些出其不意,但却并未太出格。
文武大臣们毕竟都是多年老臣,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
第121章女娲庙上香
这一天,帝辛早朝登殿,文武俱聚。
但见:瑞霭纷纭,金銮殿上坐君王;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文武。
沉檀喷金炉,则见那珠高卷;兰麝氤氲笼宝扇,且看他雉尾低同。
坐在御辇上,帝辛沉声说道:“有奏起奏,无事朝散。”
“臣商容有奏!”
只见大臣中一人走出,高擎牙笏,正是宰相商容,他说道:“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
“女娲是何人?有何功德?”
帝辛闻言,双眼一闪,目露疑惑之色。
女娲庙上香,这可是开启封神的引子,他怎么可能不知?
只不过,现在远远没到封神开启之时。
因为,封神原文中,开篇便有一句点明了时间:“纣王七年春二月,忽然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
如今只是纣王元年,距离封神开启还有七年的时间。
为何会有女娲庙进香之事?
难道,封神提前了?
还是说,这只是一段正常的女娲庙进香剧情?
是了,女娲庙进香是一年一度,绝对不会是纣王七年才发生的事。
看来,是他多虑了。
帝辛如是想道。
“启禀大王,女娲娘娘乃上古女神,生有圣德!”
商容当即奏道:“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之,以补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夙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上香!”
“爱卿言之有理,准奏!”
帝辛点了点头,接受了他的说法。
第二天,正是三月十五日,帝辛乘坐御辇,随带文武百官,出了朝歌城的南门,前往女娲宫进香。
只见沿路两边,家家焚香设火,户户结彩铺毡。
商王亲军走在最前,帝辛居中,商容、比干、闻仲、黄飞虎等一干重臣随侍左右。
身后是朝歌正军,浩浩荡荡,队伍绵延不知几十里。
侍卫禀报道:“陛下,已到女娲庙。”
帝辛走下车辇,当先走进殿内。
只见得,大殿正中就是女娲圣像,此时圣像被幔帐遮掩,看不清面容。
圣像左边九位金童,手执幡幢,圣像右边九位玉女,手捧如意。
看了片刻,帝辛焚香插入炉中,文武百官随班拜贺毕。
这时,一阵狂风平地而起,刮在身上居然有些发冷。
要知道,自帝辛得道成仙以来,每日修炼不辍,身体素质比起普通人强了不知多少倍。
“不对劲,很不对劲!”
以帝辛如今的实力,都能感觉到冷意,现在可以确定,封神居然提前了。
再看那女娲圣像,幔帐被风吹起,露出圣像真容。
容貌端丽,国色天姿,形象栩栩如生,可怎么看,那也不过是一塑像而已。
对塑像产生邪念,这个人得好色淫荡到什么地步?
帝辛可谈不上好色,如果他好色,历史上就不会只有殷郊、殷洪两个儿子了。
不说跟姬昌九十九个儿子比,怎么也该有四五个吧?
“不对,莫非是有人暗中出手,让封神提前了?”
正在帝辛小心谨慎,预防幕后之人再出手时。
“嗯?”
他忽然闷哼一声,只感觉头脑一沉,元神瞬间沉沦,心神不再清明。
上一篇:在约战变成精灵的我拒绝约会
下一篇:当不成训练家的我只好自己站上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