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人开始炼蛊成仙 第339章

作者:生物工程

这话引得大帐内诸多将领的不满,尤其以李牧的副将司马尚态度最为激烈。

若非李牧制止,他甚至想要踏前一步去教训教训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

“将军,不可啊!”

李牧麾下的将领都是跟随他多时、从北疆一路征战到河西的,自然不希望李牧的军权被剥夺。

毕竟在前线的将士们最清楚,跟着谁能立功打胜仗,跟着谁则会大败亏输性命不保。

毫无疑问,与李牧比起来,赵葱就是后者了。

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这样除了出身之外一无是处的人,谁都不愿意。

但,还是那句话。

同为四大名将,李牧既不是王翦,也不是廉颇。

王翦的政治智慧极高,懂得自污自保;廉颇则会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直接撂挑子走人。

但李牧不一样。

他虽然也不是后来岳飞那样近乎愚忠之人,但终究对王权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尊重。

没错,此时的李牧……犹豫了。

倒不是因为舍不得兵权。

而是他很清楚现在合纵联军的情势,自己的兵权如果就这么一交,那这次合纵就彻底完了。

赵葱有甚么本事他还是了解的,面对王翦,能独自一人逃得性命就算侥幸了,别的根本不指望。

如果是平时被剥夺兵权,李牧大概率也就认了,但是现在,一旦赵军临阵换将,将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赵将军,我虽然是赵国之将,但此时身处合纵联军之中,一应兵事也受总帅辖制。”

李牧想了想,找了一个借口,“因此,需禀报信陵君之后,才能决断。”

“你!”

赵葱闻言怒道,“你可是我赵国之将,你麾下也是我赵国之兵,我们要怎么安排还需要听一个魏国人的吗?”

不得不说,赵葱虽然没什么领兵打仗的本事,但心思还挺敏捷。

他这句话就是在挑拨李牧,包括其他在场将领与信陵君之间的关系。

韩魏赵三国,百多年前还同属一国。三家分晋之后,虽然风俗习惯什么的几乎差不多,也经常联盟,但三晋老大的位置,除了实在弱小的韩国之外,魏国和赵国都很看重。

甚至于他们心里未尝没有过重新整合三晋的想法。

战国初期,魏国势力最强,魏武强兵东征西讨,堪称一霸。

但是马陵之战后,曾经威震天下的魏武卒覆灭,魏国声势大减,恰逢赵国在赵武灵王的治理下兵强马壮,接过了三晋之首的位子。

再然后,长平之战,赵国的脊梁被打折,上升之势中断。然后魏国又出了一个信陵君,虽然大家比之前都弱了不少,但魏国也算是重新自赵国手里拿回了三晋的领导权。

这样的你争我夺,不见于表面,但赵、魏两国高层也都心知肚明,大家并不是和谐美满一家亲的关系,而是有着激烈竞争的。

所以赵葱这话一出就挑动了一部分人的敏感神经。

但李牧却不为所动:“与赵国、魏国无关,合纵联军的动向自然需要总帅应允才是,这是军法!”

李牧既然发话,那么军中自然就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他的威望就是这么高。

“好啊!好你个李牧!”

赵葱愤怒地伸出手指,“我看你已经不是赵国的将军,而变成魏国的人吧?!”

“放肆!”

司马尚作为李牧的副将,也是他最忠心的铁杆支持者,那里能容忍有人用手指着李牧叫骂?他“呼啦”一巴掌派过去,差点把赵葱的小臂给拍折了。

“啊――司马尚,你竟敢以下犯上?来人呐,给我把他拿下!”

赵葱抱着手臂一边痛呼,一边暴怒地叫嚷道。

“来人!赵将军不幸撞伤了手臂,将他扶下去医治。”

李牧丝毫不理会赵葱的嚎叫,直接叫人把他给强行带了下去。

赵葱离开之后,李牧也遣散了大部分聚集过来的将领,只留下副将司马尚一人。

“你刚才实在是太冲动了。”

李牧皱了皱眉头,“就算我交接了兵权,有你跟在赵葱旁边提点,我也能多放心一些……”

“将军!”

司马尚倒是一点也不在乎,“如果你不领兵了,那我也不干了。跟着那个草包有什么用?送死吗?”

“唉……”

李牧深深地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赵葱就是一个草包呢?

但是没办法啊,自己只是个将军而已,就算借着信陵君的威名躲过了这次,但只要赵王起了心思,这兵权迟早还是要交出去的。

这时,营帐外又有传令兵来报。

“将军,有信陵君的使者求见。”

“快请!”

跟随亲卫进来的是一位彪形大汉与一位华服男子。

那大汉对着李牧拱手一礼:“李牧将军,这是君上给你的信。还有这位,你应该不陌生吧?”

李牧接过信件,一边打开一边抬头望去:“长公子!”

长公子,即为赵王偃的长子,赵嘉。他曾经被立为太子,但后来赵王偃因为过于宠爱倡后的缘故,废了赵嘉改立倡后的儿子赵迁为太子。

从那以后,赵嘉在赵国的处境就变得十分艰难了,李牧跟他也没什么过多的接触。

此时在军营中见到,还是被信陵君送过来的,让李牧一阵疑惑。

“李将军,先看信吧,君上的意思在信中都有说明。”

那位大汉似是看出了李牧的疑惑,指了指那封被拆到一般的信件说道。

“好,那两位先请坐。”

李牧招呼司马尚代为招待二人,自己则带着满腔疑惑开始读信。

不一会儿,也不知看到了什么,李牧忽然浑身一震,锐利如箭的目光陡然射向赵嘉和他身边的信陵君使者。

“这真是信陵君的意思?”

李牧语气冰冷,指着信件道:“我虽然与信陵君接触不多,但也了解一些他的为人。先孝成王曾言,‘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这样的话怎么可能出自他之口中?!”

第542章 骂名我来担

将时间往前倒推。

魏军营地之中。

因为在旅居赵国十余年的经历,信陵君对于赵国上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虽然他没有刻意去把控赵国朝政,但赵国上下无论有甚么消息都瞒不过他的耳目。

恰如当年赵王打猎的消息,他端坐魏王宫中便能知晓一般。赵王迁继位后,褫夺李牧兵权的诏书还没出HD,消息就已经传入了信陵君的耳中。

对于赵王偃病逝,赵王迁继位之事,信陵君虽然觉得会对合纵产生一些影响,但既然新王顺利继位,国内也没什么波动,他也就没什么动作。

可谁想,这位新任的赵王居然如此胡来!

“小儿无知!”

魏无忌闻讯之后大为震怒。

之前燕国出事时他能冷静应对,那是因为在合纵五国之中燕国的地位最不重要,但换成赵国就不一样了。

五国合纵伐秦,共分三路进兵。北线的主力便是赵军。一旦赵国动荡,合纵就相当于失败了三分之一,还会解放出王翦麾下的秦兵。这一正一反,合纵大局便会瞬间崩溃。

而这样的事情,是信陵君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此次合纵,或许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机会了。秦国内部相、王相争,再加上楚国春申君、赵国李牧都是可以倚重之人,方能成如今之势。”

魏无忌五指紧握,在营帐之中来回踱步,“此次若不能成,吾等将再无反抗秦国之力。大好局面,决不能让一个黄口小儿破坏!”

他没有说的是,他心里也在想着,这或许也是他自己最后的一次机会了。

作为魏王的弟弟,两人的年龄差距并不大。之前魏王病重,可见两人都已经到了衰老多病之期,再加上之前信陵君不被王兄信任之时心情抑郁、耽于酒色,也伤了身体,如今领军日久,也渐生力不从心之感。

所以魏无忌的心里一直有一股时不我待的紧迫。

“君上……”

帐内的朱亥、毛公、薛公等人从未听到过信陵君用如此激烈的言辞骂人,一时间面面相觑。毕竟那个黄口小儿可是新任的赵王啊,信陵君一向被誉为君子的典范,怎么今天……

不过魏无忌此时可没空顾及手下门客的想法,他脚下的步子越踱越急。

“李牧不会反抗赵王指令,也无法反抗。”毕竟后勤辎重还得赵王给供给。

“所以要解决此事,还得从源头下手……”

他展开情报,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所有细节又重新审视了一边。

“是郭开提议,倡后赞同,赵王迁下旨的么……”

“赵王迁年幼无知,朝局为倡后和奸相所控,有此二人在,赵国永无宁日!”

信陵君很快就厘清了这件事背后的根源。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觉得分外棘手。

如果仅仅是郭开的问题也就罢了,一个奸相而已,当此用兵危机之刻,直接除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关键就在于倡后!

他是现任赵王的母亲,赵王又小,的确需要有人协助才能理政,可这个倡后的水平又实在是太次了!

虽然这其实挺正常的,毕竟不能要求每一个垂帘的太后都是吕后或者芈八子那样的强人,但你至少不能捣乱啊!

五国合纵伐秦的关键时刻,你要收回国内第一名将的兵权,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

思来想去,魏无忌最后目光一凝:“赵国前太子嘉何在?”

“君上,您是想?”

朱亥没什么反应,毛公和薛公却瞬间想通了其中关要,两人欲言又止,满脸震惊。

在赵国幼主刚刚继位的关键时刻询问其年长且被废的前太子,目的为何简直昭然若揭!

最重要的是,这种行为并不符合信陵君一直以来的性格和行事作则,让两人震撼莫名。

“如今保证合纵为第一要务,一切其余事物都要为其让路!”

信陵君也不多解释,甚至不为自己辩驳什么,“骂名我来担!”

短短五个字,却让再次诸人如闻惊雷,心神动摇。

世人所求着,无非名与利。

虽然在普遍的认知中,逐名比逐利要高尚许多,但终究还是有所求。

而且名与利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益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幻着的东西,可能上一次倾家荡产,下一次押对了注就能千金还复来。

但名不同,容不得半点瑕疵。

一旦有了污点,前功尽弃不说,未来恐怕也难有翻身之日。

信陵君哪怕不是有意在蓄养名望,但这么多年过去,四公子的美誉已经响彻内外,这份沉甸甸的名望,其所携带的巨大价值,换做任何人都不可能轻易抛弃。

但信陵君却如此轻易就决定舍去。

为的仅仅是赵国临阵换将之事。

坦白说,这事虽然影响合纵,但其实换个角度来讲,也是一条不错的退路。

事到如今,合纵联军对秦军对峙日久,双方都疲敝不堪,无非是在咬牙坚持。

借着赵国这件事情顺理成章地结束合纵,对信陵君本人的名望并无损伤,甚至事后他还能借此发难,从赵国身上榨取一些利益出来。

但他偏不,而是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去走。

而且就算是换了赵嘉上位,赵国坚持合纵,此战就一定能胜利吗?

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