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要是前面和匈奴人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关东又有哪个诸侯王想不开,也不需要五六十万大军,只要有一支偏师杀进关中,那都会引发天翻地覆的后果。
苏建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只是不接着这个机会叫苦,一旦去了辽东,那就是想要叫苦都没机会了。“两千步兵怎么够啊!匈奴人那么凶残,我就带几百个人去辽东可不行。”
“都让你开府了,还不够?要是你不想去,我就换个人。”
“别,”苏建悻悻地道:“我去还不成?”
第八十三章
汉朝的重号将军出征的时候,都是能够开设幕府,也就是自行征辟幕僚,设置官吏,权利非常之大。不过除了大将军等寥寥无几的职位之外,其他的重号将军都是因时因事而设,事情完了之后就会被撤销,并不会因此而尾大不掉。
顾璐这次让苏建出任镇东将军,除了是看好苏建的能力之外,也有培养自己势力的意思。他不能明着偏袒苏建,于是干脆将大部分的步兵给了韩安国,暗中则是给了苏建许多的钱财和物资,让他去辽东独当一面。
西汉时候郡国兵体制还没有被废除,地方上的郡国每年都要举行军事演习,民间有很好的军事传统,只要钱到位了,其他的什么都好说。虽然给苏建的钱是多了一点,但是顾璐这几年来赚了那么多钱是为什么的呢?难道是为了当一个葛朗台吗?
当然不是。除了推动技术进步之外,赚钱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花在刀刃上,而现在就是花钱的时候了。“乾坤一掷”这种技能威力奇大,顾璐可是早就知道了的。
韩安国先带着兵马去了陇西,那里的地形不像是云中雁门那么险要,又不像是辽东夹杂在各种势力之中,压力比别的地方更大。然后是苏建带着满车满车的财物和粮食去了辽东。辽东苦寒,有时候八月份的时候要下雪了,在那个地方打仗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等到两位将领都带兵离开之后,顾璐才领着自己的幕府,连同一万骑兵北上。大军开拔之日,长安城中许多人前来观看。有对此忧心忡忡的,也有对朝廷去打匈奴人而大声欢呼的,也有冷眼旁观,自有谋划的。
刘陵坐在临街的二楼上,眺望迤逦北上的骑士,心中有些疑惑。朝廷的兵马比淮南国的军队精锐,这是她早就知道的,但是今天看到的这些骑兵,似乎比北军还要强一些?好像这支军队是才招募不久的,即便是抽调了一些军官进去,也没理由如此强盛吧?
和卫子夫一样,刘陵在军事上没有多少见识,也不知道如何去判断一支军队的强弱与否。同样的,坐在她对面的李少君也不是军事方面的专家,他所擅长的是神仙方术。
“太尉今日便出兵北上了,翁主可拿到了我需要的东西?”
刘陵将目光从盛气凌人的骑士们身上挪开,她拿出了用丝绸包裹住的一根头发,“只有这么一根,能不能用?”
“只有一根?那也无妨,只要确定是太尉本人的就是。”
“你这是不相信我?”刘陵有些动怒,她可是牺牲色相,又是扮可怜,又是使用美人计,这才拿到了一个根头发。最让她生气的是美人计居然没有成功!
“不是不相信,只是事关重大,需要确认才行。”
刘陵冷笑道:“这是我亲手从云中侯头上扯下来的。”
“亲手扯下来的?”李少君上下打量了刘陵一番,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既然是这样,那就没问题了。”
刘陵将头发重新包了起来,李少君珍而重之地接了过去,放进了衣袖里面,然后起身朝刘陵行了一礼,“山间的营地和祭台已经备好,明天就可以开坛做法。”
刘陵露出得体的笑容,“那就拜托仙师了。”
等到李少君的脚步声远去,刘陵开始盘算起来:朝廷派了数万人去边境上,这会不会是一个机会?但是南北二军的主力并没有调动,淮南国的军队可打不赢。不,或许南北二军已经调往边郡了,只是假装没动?
她心中暗道:须得找个办法探查个究竟才行。
顾璐并不知道有人要用“钉头七箭”来对付他,要是知道的话,大约会是付之一笑,然后连夜去把相关人员全部砍死。带兵离开了长安之后,他的心情变得更好了。平时种田升级是很有趣,但是打仗更有趣。
上万名骑兵分成前后左右四部,再加上他亲自率领的中军,共分为五部。五军依次进发,在道路上拉出了近十里长的行军队列。依托事先建立的兵站,大军行进的速度非常快,每日里行军的速度达到了八十到一百里。
如果是强行军,骑兵一天跑一百五十里都只是等闲,不过那样就要有许多非战斗减员了。不光是人受不了,就是马匹也受不了。事实上,马匹比人还娇贵。哪怕前面的两个皇帝一直苦心经营,留下了四十万匹军马,也不能随便消耗不是?
这几年来,汉军中骑士和轻车的比例大幅度提升了。如果是对付国内的诸侯王和南边的越人,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的骑士和战车。组建这么多高机动性军队,就是为了对付匈奴人的。从汉文帝开始,朝廷就一直在准备对匈奴人的战争,哪怕是主和派占据朝堂的时候,整军备战的事情也没有停下。
汉高祖虽然有白登之围,但是并没有像“驴车漂移”那样败了就缩回去当乌龟。更不会说拿己方大将的脑袋去议和。当然啦,想要找到汉朝的黑点也不是没有。和亲这种事情,有人觉得不好,认为这是软弱的表现;有人觉得很好,认为只是送出去一个公主和一些财物,就能换取边境上几年十几年的安宁,可以少死成千上万人。
好与不好,就要看站在什么立场上来说了。
大军穿过黄河,进入河东,然后又前往太原,接着顾璐就将军队停留在了太原。一方面是为了修整,另一方面是为了重组。当了几年的太尉后,他对军中将校的能力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到底怎么样,还是要靠实战来检验。
现在还没有开战,那么行军也是检验将领能力的一环。能够在长途跋涉中依旧有效地控制军队,保持严整阵型的,那也是一种能力。不出所料,诸军之中军容最好的是卫青管理的中军,其他前后左右兵马的表现也很不错,不比北军的精锐差,但还是比不上卫青所部。
在太原停下脚步,除了修整和重组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换装。
第八十四章
有人曾经说过:战争最终看的还是人。
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也不是完全对。战争的胜负当然是要靠人,但是与军事科技的水平也有很大关系。甲坚兵利的一方在战斗中就是会更占便宜。所以,在和匈奴人打仗之前,顾璐准备给麾下的骑兵进行换装。
马蹄铁在中原已经有了,这次换装的主要是双边马镫和高桥马鞍,一部分的骑兵还会换上长达三米的轻型骑枪。对于换了装具了骑兵来说,三米长的骑枪并不算长,中世纪的时候,那些板甲骑士们用的骑枪往往长达四五米。不过换用什么武器除了看己方的军事科技水平之外,也要看敌人的武器装备。
匈奴人现在所使用的长矛也就两米出头,与其说是长矛,说是短矛还更恰当一些。对付现在的匈奴人,用四米长的武器都是浪费,反倒会加重士兵们的负担。三米长正好,占尽优势又不会因为太长太重而难以携带。
卫青,荀彘,还有军中的将领都是识货之人,换装之后都是一样就看出了这些装具能带来许多战斗力的加成。不少人忍不住当场就骑马试了试,新式的装具能够将人的大部分力量都解放出来,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操作武器上。
匈奴人强在机动性和骑术,但是新的装具能大幅度拉近双方的骑术水平。
“若是能给所有的骑士都换上新式的装具和武器,匈奴人也不足为道!”不少将领都这么说。只有卫青依旧显得很谨慎,“匈奴人占地万里,有控弦之士四十万,如果要和匈奴人决战,至少也得五万铁骑才行。另外,除了骑兵,轻车,材官也不可少。”
顾璐笑道:“匈奴人或许有四十万控弦之士,但是他们绝不可能在同一个战场上聚集起四十万人来。顶天了能有十万骑兵,还不能长久。而且匈奴人的政治结构很松散,我们并不需要对付所有的匈奴人,只要单于王庭的力量衰落了,他们自己就会乱起来。”
汉朝内部有一堆的诸侯国,还有许多的有封地的勋贵,都是不稳定因素。匈奴人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比汉朝更糟糕。草原上游牧的生活方式与农耕文明不同,所有的部落都是逐水草而居,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征兵和收税的成本比农耕文明更高。
超过了一定的距离之后,管理成本高到令人无法承受。单于王庭根本就无法直接统治整个草原,只能将匈奴帝国的疆域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占据河套,阴山附近的单于王庭,占据河西以及西域的右贤王庭,还有占据东方草原的左贤王庭。
匈奴人内部的结构松散,左贤王庭和右贤王庭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在各个王庭内部的那些部落里,这个王,那个王什么的,也一样拥有很强的独立性,一个个部落就和中原的诸侯国差不多。
因为政治架构松散的原因,匈奴人的单于继位往往会变成一场内战和血腥的屠杀。汉朝虽然也有皇帝被砍死,但是好歹已经稳定三代了。从汉文帝开始,一直到刘彻当上皇帝,皇位的继承都是平稳过渡的。
卫青等人都是军中将领,对于政治上的事情不甚了解。他们对匈奴人的情况就是知道那些人是游牧生活的,擅长骑射,想到对付匈奴人的办法就是硬碰硬的打垮匈奴人的四十万主力,然后再把北方的那些地方都给解放了。最多就是改进一些军事上的战术和用兵方略,哪里会想到政治和经济上的事情呢?
顾璐则不一样,他根本就没打算杀掉四十万匈奴军队。不管是挖煤还是挖铁矿石,需要的人力都是一个无底洞,就算有再多的青壮都能吞的下去。另外,顾璐还准备发展纺织业,要是把匈奴人给杀光了,那让谁去放羊啊。
在其他人将匈奴人视作一个强盛的庞然大物的时候,顾璐却是将其视作了一块巨大的蛋糕,他现在备好了刀叉,就要去草原上切蛋糕来吃了。
一万名骑兵在太原待了十来天,已经大致熟悉了新式装具和武器的性能。就算是不熟悉也不要紧,反正比以前好使就是了。
等到聂壹传来消息之后,顾璐就立刻聚将点兵,然后拔营北上,径直往马邑而去。一起北上的兵马共有三万多,除了从长安带来的一万铁骑之外,还有三河骑士和太原本地的骑士,轻车,材官和步兵。
理论上,太尉是有权力管理全国军队的,但是理论只是理论,顾璐根本不调不动长安附近的驻军,也就只能搜刮郡国兵了。即便是这样,卫青也非常的担心,“太尉擅自调动军队,等到回师之后,只怕会因此获罪。”
“匈奴人出动十万大军攻打马邑,我身为太尉还不能调动军队么?”顾璐不以为然地道:“只要我们打赢了,什么都好说。”
聂壹是他主动联系的,用马邑当做诱饵也是他提出来的,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致敬历史,而是因为马邑这个地方最合适。这里有一个商业中心,是汉朝和匈奴的交易地点,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堆积了许多的货物,不管是酒水,麻布,丝绸这些传统的货物,还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火柴,肥皂,面粉等商品,都是草原上的紧俏货。
这里的驻军不多,城墙不高,虽然地形险要,但是防御力并不强,要是能把马邑给抢了,足够单于王庭的人过一个肥年。在聂壹献上抢劫马邑的计划之后,王帐中的所有人都是心动不已。
所以军臣单于带着十万匈奴骑兵就过来了,至于会不会破坏和汉朝之间的和平,根本就不在军臣的考虑之中。去年他们就抢了云中郡和其他几处地方,汉朝人还不是一个屁都没放?
下面的那些部落首领都对马邑的财富眼红的很,就算军臣是单于,也不能无视下面人的一致意愿。要是他真的强令下面的人不许去抢劫,难道大家还不能换一个单于么?
第八十五章
马邑的对面就是单于王庭的地盘,这也是为什么顾璐要选择这里做为诱饵的原因之一。匈奴帝国东西纵横上万里,幅员辽阔,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但是这个强大的敌人令出多门,只要打垮了单于王庭的本部,其他部落自然就会生出不臣的心思来。
同样的道理,要是汉朝的主力在和匈奴人的决战中损失太多,关东的诸侯们自然也会有人想要造反。
军臣单于根本不知道他正在往一个圈套里面钻,他看到的是十万铁骑纵横,声势浩大无比,这位草原之主游牧之王提起马鞭指着铺满大地的匈奴骑兵,说道;“有这么多勇士,别说是区区一个马邑,就算是长安城也去得!”
随行的中行说在边上道:“单于,老奴以为,此事颇为蹊跷,还是小心谨慎为上。”
中行说是西汉汉文帝时候的人。原为宦者,因不满作为汉匈和亲的随员,对汉朝怀恨在心,转而投靠匈奴,后成为单于的重要谋臣。
军臣单于正在兴头上,哪里肯信,但是架不住中行说的反复劝说,于是指着远处的烽燧道:“去抓几个汉儿过来,要活的。”
匈奴人的庞大军势停了下来,分出了数百名骑兵,前去攻打只有五个人驻守的烽燧。所谓的“烽燧”也就是烽火台,能在敌人到来之后点起烟火示警。烽燧中的兵力一般在五人以下,关闭出入的大门之后,能够应付十来个匪徒,但是对于数百名匈奴骑兵就没什么办法了。
烽燧中的守军拼尽全力,也只是抵抗了两刻钟。但是在败亡之前,他们已经将匈奴人来袭的消息传回了后方。见到这边升起了狼烟,更远处的烽燧中一个接一个地点燃了烽火,消息就这么一程一程地传递到了后方。
兵败被俘的两名汉军士卒被带到了军臣单于的面前,被严刑拷打了一番后,倒豆子一般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说了出来。但是他们能知道什么呢?顾璐的计划只在他自己的脑袋里面,除了他和聂壹之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军臣单于放声大笑,“中行说,你太多疑了。我们匈奴人是狼,汉人就是牛羊,只有狼捕食牛羊的,何曾见过牛羊反过来猎杀狼群的?”
中行说道:“看来是老奴多虑了,但是烽火已经燃起,马邑那边只怕是已经得知了消息。”
“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我带了十万大军来,那些汉儿只能躲在城墙后瑟瑟发抖!”
中行说:“汉人中还是有些能人的。听说韩安国去了陇西,苏建去了辽东,汉人的太尉亲自带了一万多兵马来了北边,单于还是不能太大意。”
军臣单于不以为然地道:“韩安国是一个老头子,那个什么云中侯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不过是个靠着女人爬上高位的废物。一万人能顶什么用?本单于麾下有十万铁骑!也就苏建还有些本事,但是苏建去了辽东,让左贤王多注意一些,不要去辽东郡也就是了。”
既然确定了前方并没有危险,军臣便让麾下的兵马迅速地向马邑推进。当到达马邑的时候,城墙外的集市中一片狼藉,许多货物来不及被带走,就那么留在了原地。匈奴人见了,当即就冲进去大肆抢掠。
王帐亲兵的军纪好一些,没有像其他部落那样见到财物就什么都不管了,但他们是眼红不已。他们可是匈奴大单于的人,其他部落的人能去抢劫发财,他们为什么不能?
军臣哈哈大笑道:“不用你们动手,其他人抢到的东西,难道还敢不分给我们一份吗?城外有什么好抢的?打破了马邑,能有一百倍的财富!里面还有许多女人和奴隶,难道你们不想要吗?”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匈奴单于,鼓舞士气的手段已经是信手拈来,几句话就让匈奴骑兵的士气变得更加高涨。许多匈奴骑兵围绕着马邑的城墙挥舞着兵刃,并且发出各种威吓的叫声。
城墙上的守军见到漫山遍野的匈奴人,个个都是面色发白。打仗这种事情,人多就是有优势。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投射武器还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绝大部分的战斗最后都是要靠肉搏去解决。
马邑不是军事要塞,这里是“榷场”,也就是交易的市场,城墙不高,不过两三米;守军也不多,即便是把逃进来的青壮都算上,也不过五千多人,其中真正的精锐连两千都没有。
以这样的情况,如何能够抵抗如狼似虎的匈奴人?
不少商人已经开始私下串联,想要出点血,换取匈奴人的退兵。但是他们想的太简单了,匈奴人怎么可能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呢?本地的太守想着或许能拖延个两三天,所以同意了商人们的请求,派出了使者,说是愿意奉上金银财货。
军臣单于闻言对儿子于单道:“汉人想要给些钱财就让我们退兵,你觉得如何?”
于单骄横地道:“要是打破了马邑,里面的财物都是我们的!”
军臣大笑道:“于单王子说的不错,我们匈奴人想要什么,自己去抢就是了!”
于是命人将使者抽了几鞭子,然后赶了回去。随后匈奴人就开始拆毁外面的房子,做攻城前的准备。守军见状非常惊恐,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开始准备迎战。但是城墙不坚,兼且兵力悬殊,哪怕是匈奴人不擅长攻城,马邑又能坚守几天呢?
朝廷的主力都在关中长安附近,做的防秋准备也只是应付几千到上万匈奴人的袭扰,哪里想得到匈奴人会出入如此多的数量?马邑城外的那一小块平原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匈奴骑兵和他们的牛羊马匹。即便朝廷得知消息后就立刻发兵前来救援,等到援军到达的时候,这里早就被匈奴人抢光了。
见到城头上人心惶惶的样子,军臣单于志得意满地道:“聂壹说的没错,马邑就像是一头肥羊,只要我们伸伸手就能放进口袋里!传令下去,攻破马邑后不许放火,等过几年,我们再来抢一遍!”
附近的匈奴人听了,都是哈哈大笑。于单王子笑道:“汉人不会这么笨吧?”
军臣得意地道:“我们说是要跟他们和亲,也没耽误勇士们抢劫。这都多少次了?难道他们还不笨吗?我看呐,汉人就跟那些傻狍子差不多。”
在左贤王的地盘上,有一种叫做袍子的动物,肉质鲜美又非常蠢笨,猎人最喜欢不过了。
第八十六章
匈奴人一向不擅长攻城,在草原上打仗就不需要点亮攻城技能。但是马邑的城墙也不高,说是城墙,也就比土围子好了一些,这里本来就不是军事据点,和真正的城堡要塞没法比。所以匈奴人的战术很简单,框起来A上去就完事了。
他们最多也就是制作了一些长梯,什么冲车,云梯,投石车之类的,那是一概没有。饶是如此,马邑的守军也应付的很吃力。匈奴人毕竟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他们可以从几个方向上一起攻打,还能不断地替换,而守军就只能一直坚持在城墙上面。
一天的战斗下来,他们打退了匈奴人的数次进攻,士兵和守城的青壮都有些疲惫了。
在马邑西边数里的一处较高位置上,军臣单于和匈奴贵人们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骄狂。一天的战斗下来,虽然曾经攻上了城头,却还是被推了回来。军臣单于的心中充满了烦躁的情绪,伤亡的数百名精锐可都是他麾下的勇士。
“区区一座马邑就如此难对付!”
“汉人也死了不少,”于单不服气地道:“让我再带人去打一次,肯定能拿下城墙!”
军臣看向自己的弟弟,问道:“伊稚斜,还是没找到聂壹的人吗?”
伊稚斜是匈奴的左谷纛王,地位和曾经的梁王有些相似。他既是军臣单于的有力支持者,也是军臣的一个巨大威胁。只要有机会,伊稚斜也是能当上匈奴大单于的。
“没有,马邑已经被围了起来,聂壹的人大概进城里面去了,”一只鞋道:“也有可能是被杀了。”
“被杀了?”
伊稚斜道:“儿郎们过来抢东西,没收住手,杀了不少汉儿,说不定聂壹的尸体就被扔在什么地方了。”
下面的部落往往自行其是,军臣对此也无可奈何,这就是匈奴人。“派个人去城里面,告诉马邑的太守,只要他开城投降,我可以免他一死,并且还会封他为王。在我大匈奴为王岂不是比当汉朝的太守更好?”
伊稚斜道:“我这就去派人。”
等到伊稚斜离开后,于单很是不服气地道:“只要再打一次,马邑就能拿下来了!根本不就不需要这么麻烦!打下来之后,把里面的男人都杀光就是了!”
“愚蠢!”军臣骂道:“汉人的数量是我们百倍,在马邑后面,还有无数个更加坚固的城池,要是像你说的那样每一个都去强攻,那我们要死多少人?”
中行说在边上补充道:“最好的办法还是让汉人去打汉人,这样我们就能坐收渔翁之利。退一步说,让其他部落的人去攻城也是好的。”
于单蔑视了中行说一眼,“渔翁能有什么利?”
他是不学无术的的匈奴人,听不懂中行说话中的意思。中行说只得给于单王子解释了一遍“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然后说道:“大单于,您不愿意多折损将士,但是也要做好强攻的准备,有些汉人是很顽固的。”
“我当然知道。”军臣单于道:“财物都在城里面不会跑掉,将士们远道而来,都有些累了。先让他们歇息一天。”
他看了看中行说,“你不用担心,汉人的军队就算要赶过来,那也是在十天半个月之后,我们早就已经带着抢来的财物和奴隶回到草原上去了。”
中行说:“大单于英明,我们的战士都是骑兵,即便是汉朝的军队来了,他们也打不过我们。但是大单于得到马邑就心满意足了吗?长安的繁华和富庶是马邑的一千倍,一万倍,若是能够夺取长安城,那里的财富足以供养大单于麾下所有的将士,难道大单于就不想将汉朝的土地也变成匈奴人的牧场吗?”
“本单于当然也有想过。可是汉人不像是西域人那样软弱,他们之中还是有一些硬骨头的。”
上一篇:在日常番里开无双是否搞错了什么?
下一篇:怎么世界显示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