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神后,被迫和英桀一起对抗崩坏 第159章

作者:记得起名字

  “啊~降临者其实是爹爹,我不过是沾了爹爹的光而已。”葛饰应为穿上新衣,神采奕奕,笑着回话。

  “现在爹爹失踪了,我的话充其量只是一个不成熟的从者而已。甚至连独自行动都办不到。”

  葛饰应为这般自嘲。

  武藏眨了眨眼,收回了欣赏的目光,好奇道:“阿荣小姐,你口中的爹爹是哪位?”

  葛饰应为笑道:“这你们可要听好了,爹爹正是葛饰北斋,一个浮世绘画家。”

  “葛饰北斋……”

  武藏重复了下这个名字,而后面露惊讶。

  “莫非是曲亭马琴口中那个和她有着孽缘的画家!?”

  葛饰应为闻言一惊,惊呼道:“你们认识马琴老丈吗?不过为什么是‘她’?”

  “嘛,因为她是用自己儿媳的样子显现的。”武藏稍作思索,补充道,“另外,那个儿媳也来了,只是很少出现就是了。”

  “唉!连小实也在吗?”葛饰应为露出了笑颜,似是怀念起了故人。

  杨玉环眨了眨眼,说道:“葛饰北斋,还有阿荣小姐,感觉大概和李白差不多,是为了艺术不惜任何代价的那类人……”

  杨玉环的话语传入耳中,葛饰应为眼露狡黠,笑道:“没想到可以见到大名鼎鼎的杨玉环,简直就像是仙女一样,可以让我以你的样子画一幅吗?”

  “仙女什么的,你说的太夸张了。”杨玉环面露娇羞,以及不自信。

  和世间其他的美人一样,杨玉环也是美而不自知。

  武藏笑道:“玉玉妹妹谦虚了,要知道那家伙可是对你的样貌赞叹有加呢!”

  “余者先生不是说过什么,嗯……”总司思索一会,“云想衣裳花想容,他说什么以前读这句诗,觉得天下人肤浅了。”

  “这样美的诗句,只会是描写盛唐的美景,而不是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再美,也担不起这样的诗句,可是见到了玉玉妹妹,余者先生就觉得自己错了。”

  总司探出身子,凑到杨玉环娇羞的脸庞,轻声说道。

  “这话说得,冲田小姐可是嫉妒了很久呢~”

  总司这样调侃着杨玉环,让她的俏脸染上了红晕。

  见到美人娇羞的样子,葛饰应为露出了欣赏,她只觉杨玉环真是最好的模特,仅仅是将对方画入,便是一副绝美的画作。

  少女们打闹一阵,才不急不慢地说会正题。

  “总之,我和爹爹一起来到这个村子,结果碰到了另一个降临者,也就是知名的梵高大人!”

  葛饰应为大声说着,她的言语中带着明显市井粗俗之气。

  “嘛,应该是梵高吧,虽然感觉她有点奇怪……”

  杨玉环惊讶道:“还有一个和玉玉类似的从者吗?”

  “明明是稀少的职介,感觉最近总是遇见。”总司无力的抬头,“话说冲田小姐也想有一个这样,很特别的职介。”

  武藏闻言沉吟一阵,勉强明白了此地的怪异之处,她们恐怕是身处于画中。

  “那么,后来是遇到了什么吗?”

  听到武藏的询问,葛饰应为微微点头,说道:“爹爹和梵高被此地的龙脉侵蚀,彻底的陷入了疯狂之中。”

  “爹爹不断画着各种绘图,讲述各种故事,以小江山村为舞台,演绎着画中的内容。”

  武藏闻言,注意到了一个词汇,说道:“你说的龙脉,是指灵脉一类的东西吗?”

  在武藏的理解中,灵脉是地下流动的魔力流,可以给从者魔力,也可以让巫女、神官用来施展咒术。

  “其实我也不清楚……”葛饰应为挠了挠头,“我是从大元的士兵那里听到的,据说是可以用来蕴养真龙,夺取天命什么的。”

  “嘛,我听不太懂,应该是唐人的咒术。”

  “总之,大概是得益于那个什么天命,所有进入了爹爹和梵高大人画布(村子)的人,都会陷入绘本的故事中。”

  “而且还会影响记忆和思维,按着绘本的描绘走下去。”

  “最后,大多都是死去的结果,其中既有大元的将士和法师,也有从者。但是他们最后都死了。”

  葛饰应为面露哀伤,不由骂了一句。

  “可恶的爹爹,尽给人添麻烦!”

  总司思索一阵,头上翘起的樱发摇曳,而后似是想到了什么。

  “说起来,兰丸小姐说过,她是忽然看见了一个画画的少女,就忽然可以逃走了的。”

  “兰丸是指那个?”

  葛饰应为一时想不起来。

  于是,总司稍微描述了一下兰丸X的长相。

  “原来是她呀。”葛饰应为回忆起来,“那个,嗯,兰丸小姐,有点奇怪,她似乎有着奇怪的吸引力。”

  “被村子里藏着的地龙给相中,导致了和爹爹的绘本有冲突。也是因为这样,我才可以帮她离开。”

  “而且她的运气也不错,最近刚好发现了出去的路。”

  随后,四人又交谈一阵。

  基本可以确认,村子里发生的一切,就是葛饰北斋和梵高被外神侵蚀后的结果,而葛饰应为因为和其父亲的羁绊,也可以用一点画出绘本的力量,给予外面的人一点帮助。

  而村子里还有一头身份不明的地龙,似乎是所谓的龙脉蕴养的结果。

  地龙没有多少理智,其行为只是维护【故事】的进行。

  如果真要比喻的话,小江山村就是画布,葛饰北斋就是画师,梵高则更加类似于调颜料的,他们一起描绘了故事。

  强迫进入此地的人按绘图中的内容演出,其结果自然也是绘图描绘的结局一样。

  而村民是必须的,但是他们过于弱小。

  进行精神上的操作与侵蚀,大概会直接疯掉,于是就有了地龙去强迫他们按绘图的内容行动。

  “而我们就是绘本中的人物吗?”

  武藏低声呢喃,脸色有些不好。

  她忽然想起了进来前,余者的提议:直接将黄房子毁掉。

  现在想来,那竟然是最简单的方法。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绪,武藏问道:“那么,北斋先生、梵高先生,还有那个地龙,都在哪里?”

  “我不知道。”葛饰应为无奈的摊手,“即使知道也去不了,无论怎样都会被大雾淹没,回到原点。”

  “可以和你们这样直接见面,还是靠着地下转移的术法。”

  那是向舞台下暗道一样的机制。

  言语落下,杨玉环好奇道:“阿荣小姐既然出不去,是如何知道外面的事情呢?”

  “你说这个啊。”

  葛饰应为取出了一个卷轴,缓缓的在桌上展开。

  “爹爹画的绘本都会在这上面显现出来,另外也可以反应出一些现实的发展。”

  武藏、总司、杨玉环三人好奇的看去。

  映入眼帘的,是新郎迎娶三位美人的图景。

因为你看着很落寞 : 第二百零八章 三个罗刹鬼

  江边之村。

  吹吹打打的喜乐声中,迎亲的队伍缓缓回到了村子。

  明明没有遇见任何送亲的队伍,但是在场众人却一副接到了新娘的样子。

  “轿子中确实有东西出现,但是既没有生命的气息,也没有任何灵魂的感觉,莫非是尸体不成?”

  “这样的话,阿国小姐的醋意大概会减弱一点。”

  想到这里,余者的嘴角勾起,心中没有一丝惧怕,只因他现在陪着演戏,其缘由不过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

  防止这群可怜的村民出现意外。

  虽然这样有点束手束脚的,但是增加一点挑战性,余者感觉也不错。

  “就像打游戏时,会刻意达成主线之外的挑战,获得奖杯。”

  余者低声自语,看向紧闭门帘的花车的眼中,露出了一丝期待。

  他有些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妖魔鬼怪?

  “新娘新郎,天生一对,地设一对……”

  “天生一对,地设一对!”

  “恭喜,恭喜!”

  喧嚷声中,迎亲的队伍回到了豪宅的大门前,此时的大门早已敞开,志度内和出云阿国站在了门口,在众人的簇拥下,静静地等待。

  有村民早就等待许久,上前一把拉住了缰绳,示意余者下马。

  余者下马后,立刻有人递过来了一柄金玉瑞云纹喜杆,似是让他去挑轿帘。

  那柄金玉瑞云纹喜杆倒是华美精致,就连余者这般粗俗之人,见了都不由眼前一亮,但是下一刻便不再放在心上。

  只因悉多给予的祝福,让余者站着都会获得各种「财富」。

  而这喜杆估计是出云阿国随手交给村民进行布置的婚礼的。

  总之,这样的东西见多了,余者已经麻木了。

  “————!”

  余者诧异的看向了紧紧握住喜杆另一端的村民,只见他的眼中出现了一丝沉醉,竟一时不愿放开这宝物。

  “放手吧!”余者只是轻声劝道,“你应该比我明白,作出意外之事的代价。”

  那村民此时才回过神,打了个冷颤,放开了自己的手。

  旁边看着的人们,也不由松了口气。

  而后,在场众人看向余者的眼神,满是感激,以及一丝哀愁,他们心中所想的,无非是这友善的公子,恐怕命不久矣。

  余者举起如意,平静的掀开了轿帘,那平安时代的日式游街之轿,原本空荡荡的内部,赫然坐着三道倩影。

  那是三个无比娇小的少女,看着年纪不过十二,大概也就是十岁的女童。

  但是,余者很确定,她们绝不是普通的女童。

  无论是美丽动人的外貌,还是头上的角,都在昭示她们的不普通。

  “咦?”远处的志度内惊疑出声,“这不是鬼吗?”

  “鬼……”

  余者重复了一下,确认对方说的是日语的“鬼”,而后搜查起来脑海内的记忆,关于日本【鬼】的情报浮现。

  鬼在现代日本通常是指一种像野人、兽人一般非常强悍凶猛的妖怪,和中文的“鬼”有很大的不同。

  中文的“鬼”在意义上是倾向“鬼魂”之意,而日本则常称鬼魂为“幽灵”。

  简而言之,日本所谓的鬼其实是一种妖怪。

  但是,却又不只是妖怪。

  ————罗刹鬼。

  那是在佛教文化逐渐昌盛的大唐,被乡野志怪记载的鬼,原本是印度神话中之恶魔,最早见于《梨俱吠陀》。

  在佛教和道教争夺民间信仰时,被各种志怪大量传播。

  并在六朝志怪中成了一个大种类,也就是罗刹鬼类型的故事。

  而印度故事中的罗刹鬼假扮女子,嫁给男人吸取生气的故事,也是在那时成了华夏民间的保留故事。

  在唐代,女子鬼魂的作恶,吸人精气的故事,开始了罗刹鬼混同。

  后来随着佛教中传承自印度神话的概念普及,罗刹鬼(恶魔)这种笼统的概念,被夜叉(女鬼)、龙众(降服蛇)等等具体的分类取代。

  对于佛教而言是很好的宣传,僧侣将恶鬼和罗刹鬼混合,散播僧人消灭罗刹鬼的故事,而道教也不甘示弱,编出了很多道士消灭罗刹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