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但从地联到人联再到失控机仆 第156章

作者:Caracciolo

  “尊敬的 丹尼尔 先生,市政公交 0019198 号出租车,为您服务;本次旅途预计全程 十七 分钟,请您系好 安全带……”

  富兰克林·维丹颇有些好奇地打量着这辆无人出租车的内饰,说道:“哦吼吼,真的没有驾驶席,也没有方向盘啊。”

  “实际上也有,紧急情况下可以改为人工驾驶的……”秘书丹尼尔拍了拍前排座位前方的隐藏式收纳柜,继续解释道:

  “……到时候方向盘会从这里面翻出来,不过据我所知,我们这个番地今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次数,到现在为止可还是0啊,根本就没听说有紧急情况过。”

  正如同秘书丹尼尔解释的那样,在一行四人都坐上车,并系好安全带后,车门自动落锁,车也缓缓地开出了停车位;此时的星港小镇停车场上,车来车往,接送着进出港口的旅客。

  少年卡缪好奇地打量着这一切,虽然无人驾驶的电动车开的不快,但是很少停下——

  在停车场蜿蜒狭窄的内部路上,电动车在每一个路口似乎都前车已过,而后车未到,刚刚好能够直接通行,从停车场出去汇入主路时也是如此,没有等待也不用观察,就直接开了上去,恰好并入到车流之中;

  进入公路后,也是一番维丹一家从未在其他城市见过的景象,在通往殖民卫星港口的繁忙高速路上,不同车道的车流间维持着各自几近于等同的车距与车速,很少看得到有超车,变道的行为,散发着一种井然有序的美感。

  光是听秘书丹尼尔说些什么全城交通中央控制,全无人化驾驶之类的概念,富兰克林还没觉得有什么,看到此情此景,他才真正地有些被震撼到了:

  “这可真是惊人啊,这个番地得有多少辆车,得有多大的计算机才能支撑起如此复杂的路径规划运算……”

  “咱们Side 7就讲究一个务实,又不是要在殖民卫星里堆山凿海,不整那虚的,说是政府投资上百亿,不都在这些东西上了嘛——”秘书丹尼尔轻松地说道:

  “——就青色诺亚一个番地上,就有好几个属于联邦政府的超算中心,都是有联邦军站岗的;我们先进技术研发局也算是军方保密单位,您要是有兴趣的话,改天走内部渠道预约我还能带您去参观一下。”

  作为联邦现在重点建设的地区,同时也仍受着联邦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在瓦尔德海姆内阁主导的政策下,前往Side 7的移民目前仍能享受到许多当初宇宙移民高潮时的种种福利待遇;

  从其他殖民卫星群老一辈移民看了直呼熟悉的安家费,限时免税,福利住房和公共设施免费使用,到其他Side体验不到城市级别的全面物联网,智能化服务管理等等——

  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民众,包括在一年战争中被摧毁的Side 1,2,4的部分难民,或是主动或是被动被移送过来的地球移民,还有被强制疏散安置过来的一些吉翁公国战俘与民众;

  出于对Side 3去军事化的需要,联邦政府与吉翁共和国共同宣布,为了提升吉翁国民的生活水平,将对原有的封闭式殖民卫星逐步改建为开放式,同时大幅度降低下辖各殖民卫星的人口密度。

  把这些批人安置在Side 7的几个番地上,基本上保证了Side 7殖民卫星群天然地不存在团结起来一同向联邦争取自治权的可能,反倒是这些移民群体都要仰仗联邦政府:

  或是去防止报复性行为,或是去依赖联邦政府提供或者投资的相关工作岗位保障生活;

  由于Side 7距离月球,以及其他几个殖民卫星群路途都十分遥远,最近的天体就是月神2号,其次便是地球,所以在Side 7的经济占比中,那些来自月球等大型宇宙财团的投资相对要少很多,与联邦政府和地球资本的联系要更加紧密。

  先进技术研发局,作为联邦军方的关联研究机构,自然坐落于距离殖民卫星顶部港口较近的上城区,正如规划交通的公仆系统所预计的那样;

  十七分钟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搭载着维丹一家的出租车便停在了路边的一家餐厅前。

  “没关系,不介意的话,你们随身的行李直接可以运到公寓的管理中心寄存,员工社区就在那边——”

  看向要打开后备箱取行李的维丹一家,秘书丹尼尔抬手一指,赶忙开口说道:“饭后散步用不了十分钟就能到,我正好在路上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先技研周边的环境。”

  “那敢情好。”

  见丹尼尔随口跟手机上的个人语音助手吩咐了几句,便包办好一切的富兰克林·维丹将这入港青色诺亚后短短不到一个小时内的屡次惊叹,都按下心头,装着理所当然的样子点了点头;

  毕竟他也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没见识的乡巴佬,便一切都入乡随俗,学着秘书丹尼尔是怎样行事的了。

  餐厅到还是维丹一家认知中,应该是由人类经营的餐厅;不过似乎是为了凸显自己家大厨们的劳动价值,菜品不含任何自动料理机的成分,这家餐厅的厨房是用透明玻璃分隔出来,厨师们备菜,做菜的过程都在食客们的眼里。

  虽然提前下单准备好饭菜,到地方了便可以直接用餐是完全做得到的,不过很多时候,高效还是要让步于传统和仪式感;在父母点完餐后,卡缪玩弄着餐巾,无聊地四处张望着,观察着餐厅的环境。

  因为正值中午,这个时间段既没有什么热门赛事也没有早晚间的新闻,所以餐厅一角挂着的大屏幕电视上,正播放着一个联邦宇宙军的特邀访谈节目;

  访谈直播间中,常驻于月神2号的坎宁安中将,正在侃侃而谈。

第三十三章:百废俱兴(3)

  “……坎宁安将军,您作为一年战争中守护月神2号的英雄,参与了几乎全部大规模宇宙会战的将军,来谈论这个话题再有资格不过了,所以您是怎么看待未来联邦宇宙军的发展方向的呢?”

  坎宁安中将略带不悦地看了一眼坐在镜头另一侧的主持人,稍微蹙起了眉;

  按照预先谈好的台词本的话,这里要讨论的关于联邦宇宙军未来发展的话题,本应该是纯粹与技术路线相关的——

  要不要继续建造专为炮战而生,作为联邦宇宙军一贯以来巨舰大炮象征的战列舰,还是转而发展兼具搭载MS,光束炮战等能力的多面手巡洋舰,亦或是基于MS集中运用的理论,建造多洛斯级那样的超级空母?

  不过在这个不知道心里打得什么算盘的主持人,一直在东拉西扯些什么:

  “联邦政府预算中用于社会福利及保障的支出占比处于近五十年来的最低点;”

  “在一年战争中伤残退伍的老兵,因为非法摆摊贩卖自己的勋章,以及偷偷保留下来的部队章等禁止流通物被捕,引发社会上的广泛讨论;”

  “吉翁共和国政府宣布放弃全部姆塞级轻巡洋舰以上级别的舰艇,并且不再新造任何大型军用舰艇,只对现有的,规模不到二十艘的轻巡洋舰队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

  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信息一层层地铺垫下来,主持人现在抛出的这个有关发展方向的问题,却好像是在问:

  “联邦宇宙军现在的规模,是不是有些太大了?已经如此,还要继续扩张吗?”

  联邦宇宙军的规模,也并非是自从建立起,就一直保持着一年战前爆发前那一刻的巅峰水平的;实际上在UC五十年代至六十年间,Side 3在吉翁·戴肯的带领下独立之前;

  联邦宇宙军的地位一直跟海岸警卫队这样的组织有些类似,主要职责是维护宇宙殖民地的治安,追查走私,搜救发生事故的宇宙飞船等等。

  毕竟是先结成了相对统一的地球联邦政府,在一同迈入宇宙世纪的人类文明,并没有一个需要大力发展太空作战力量的假想敌,直到Side 3的独立。

  为了威慑Side 3,以及其他各怀心思的宇宙殖民地群,联邦宇宙军的大规模扩建被提升了日程,加之当时的联邦政府又冻结了后续的殖民卫星建设计划,政府预算可以说是一下子宽裕了不少——

  虽然一般人看待麦哲伦级战列舰,飞马级突击登陆舰这样的主力舰艇,都是当做吞金巨兽来对待的,可若是与投资建造一颗殖民卫星所需的资金相比的话,宇宙军战舰的造价那简直就不值一提。

  从Side 3宣布独立,到扎比家族掌权,带着新生的吉翁公国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一路飙车,联邦宇宙军开始从巡逻艇到战列舰队的扩张,只比吉翁公国从无到有地建设宇宙攻击军早了不到五年。

  所以说当扎比家族已然倒台,公国的黑白红三色旗在火光中灰飞烟灭,新生的吉翁共和国基本上是完全放弃了舰队建设计划;

  现在的联邦宇宙军放眼望去,除去联邦政府官方拒不承认存在的‘有组织,成建制的,大规模吉翁残党’,甚至难说还能找到一个装备着战列舰,重巡洋舰之类主力舰的对手了。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于UC0081年和82年,联邦宇宙军先后宣布开工共计4艘新锐的超级战列舰,10艘重巡洋舰,以及24艘补充的萨拉米斯改级载机巡洋舰;

  在各种团体的推波助澜之下,这些造舰计划在民间引发了相当多的非议;只是殊不知,这样的造舰计划,已经是在联邦议会中‘落地还钱’后的版本了。

  若是之前格林·怀亚特与金·科里尼两位上将‘漫天要价’的那个版本,光是新锐战列舰就要建造12艘,还要补充设计成熟的马可波罗级20艘,用于在新式舰艇完工前快速填补战力;

  至于具备搭载MS能力的亚历山大级重巡,和萨拉米斯改的计划建造数量,那也是要翻了几倍的。

  虽然这两位联邦宇宙军的建制派大佬在诸多改革意向中,坚决地站在了雷比尔派系的对立面,但是至少在持续扩充联邦宇宙军编制,经费这一点上,他们二人是立场坚定的;

  反倒是不时提出‘精简人员编制,退役老式舰艇,集中力量发展新质作战体系’的雷比尔,有时显得像是出卖联邦宇宙军军种利益的‘坏人’了。

  “这个嘛——”

  坎宁安中将将不悦压下眉头,藏回心间;如果说是军方的媒体中有谁敢这样,在直播现场偏离台本进行诱导式提问的话,他多少得给这人一点脸色看看;

  不过社会媒体有社会媒体自己的规矩,向来都是要刁难出场的联邦官方,政坛人物的;若是采访全程双方都对答如流,气氛友好,一点攻击性都没有,那才叫‘失了新闻业的独立性’。

  如果那些出场的政客官僚们,能够在这些刻意的刁难中谈笑风生,乃至于反过来指点两句媒体从业者们‘还是太年轻,把事情看待得过于简单’,那自然能在公众面前挣个印象分;

  而若是在镜头前开始口不择言,胡言乱语,乃至于红温破防,失了风度,那便是给屏幕前的观众们看了笑话,即便他们受到的刁难是有些刻意,乃至冒犯的。

  之前坎宁安中将也算不上是个媒体人物,不过在一年战争之后,也是在退役进入政坛的雷比尔上将的引领下,他也开始学着在联邦公众面前营造自己的形象,接触更多军队以外,各行各业的高层人物。

  坎宁安中将在心中略一思考,随即继续说道:

  “——军队永远是从上一场战争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的团体;联邦宇宙军也是如此,我们联邦宇宙军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基于我们在一年战争中总结出来的,血的经验教训来决定的。”

  在一年战争中联邦宇宙军学到了什么?那当然是舰船与MS都不嫌多啊,特别是有欧伽斯系统在自动化方面的加持,极大地降低了指挥与作战人员数量和素质对军队规模的限制;

  为什么在战争初期联邦宇宙军被打得节节败退?

  战舰和MS有一项够多这就不会发生;

  亦或是联邦宇宙军平时的训练,运营经费够多,让全体舰艇能长期保持着集中部署的战备状态,而非现实中那种分散于各处停泊维稳的部署——

  如果联邦宇宙军在开战时便能集结全部超过一百艘以上的麦哲伦级战列舰,组成大舰队奔赴战场,那哈特会战也未必会是联邦宇宙军的败退,伊菲斯岛更没有机会坠下地球。

  不过总的来说,吸取经验教训和做出改进都是要钱的,联邦宇宙军总不能挨过一次打了还不长记性吧?

  “下一场战争,难道联邦宇宙军正准备着在哪里发动下一场战争吗?”

  “呵呵,历史上有不止一场宣称是‘终结了一切战争的战争’,可是我们都知道,后来是怎样发展的,想想落下地球的伊菲斯岛吧,想想被抹去的Side 1,2,4吧,这样的事情坚决不能重演;”

  坎宁安中将瞥了一眼,那个似乎察觉到气氛流向不对的主持人,不给打断的机会继续陈述道:

  “作为联邦宇宙军的将军,我只能说,我会尽我所能,去阻止下一场战争的爆发;但是我们并不天真,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会继续尽我所能,去获取胜利。”

  尽我所能,当然也包括在和平时期努力争取经费进行军备建设,不然难道要等到祸到临头了才想着秣兵历马吗?

  主持人并不想把联邦宇宙军规模扩充的必要性,与一年战争中地球联邦遭受的惨重损失联系到一起,微微向前探出脖子作严肃状,说道:

  “联邦宇宙军在一年战争前,也有过堪称庞大的造舰计划,可是战争依旧爆发了,而且联邦战前建立的庞大舰队,并没有起到与其花费相称的作用。”

  “你说得没错,这便是我们联邦宇宙军不仅要在采购新锐装备上花钱,也要在研发新技术,新战术上下功夫;就像你刚刚提到的80年与81年的造舰计划,就不含任何一年战争前设计的舰艇……”

  显然,谈到具体的技战术话题,坎宁安中将立刻把握了这次访谈的节奏,对于旧式,有着十多年服役历史的麦哲伦级和萨拉米斯级舰艇,坎宁安中将有着一肚子的看法可说;

  关于她们对一年战争战场的适应性,改造升级的潜力,以及本身设计上的局限性等等;不过至于那些新锐舰艇做出了哪些改进,抱歉,这是军事机密,大家伙知道我们联邦宇宙军肯定是吸取了经验教训做出改进了就行。

  说到这里,坎宁安中将其实内心中也有一点莫名的心虚;虽然在一年战争中,他基本上是全程搭乘战列舰马可波罗号作战,指挥的也是传统的以战列舰队为骨干,辅以巡洋舰,空母等舰艇的特混舰队;

  但是要说他本人从战争中的经历学到了些什么的话,坎宁安中将最为看重的,反而是MA这种机动兵器。

  在所罗门攻略战中出场,装备了I立场和大量光束炮的大扎姆,以及在阿巴瓦空攻略战中出场,由新人类控制的吉翁号,和具备机动兵器搭载与整备能力的MA-05Ad,比格罗·朗格(Big Rang),都给了坎宁安中将不小的冲击;

  MA介于战舰与MS之间的体型,一方面对上保证了搭载的火力足够快速对战舰造成致命伤害,对下又能有一定的机动性,MA中的佼佼者甚至能在直线加速性能上超过MS。

  而在月神2号,实际上坎宁安中将也在秘密地推动着基于欧伽斯系统,拥有智能战斗,智能巡航,智能维护等能力,完全无人的MA-MS协同作战系统的开发;

  只不过为了配合老同志雷比尔‘优先保障民生,缓解战后社会矛盾,军队以降本增效为目的,进行内部改革’的政治理念,在战后坎宁安中将能给这一项目投入的资源也比较有限。

  看着突然间对着自己不太理解的领域,谈兴大发的坎宁安中将,几次试图将话题拐回到军费开支过大的主持人不得不承认了自己这次访谈的失败;

  不过也算见多识广的主持人,眼见话题拐不回去,也不强求,否则便是显得他自己水平有限了;而是顺着坎宁安中将的话头,自然地将访谈的主旨,带回到原计划中的,关于军事发展技术路线的问题上。

  ……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访谈,从直播弹幕和视频评论区中看,您做出的应对反响都很不错,恭喜您,坎宁安中将。”

  走出建设在月神2号上对外开放区的演播室,坐上专车的坎宁安中将耳边响起了辛西娅温柔的声音;

  “是吗?我以为会有人骂我对问题闭口不谈,转移话题呢?”

  坎宁安中将摇了摇,闭着眼睛缓解精神上的疲惫;因为是面对外界的公共媒体,而且面对面地一问一答间,言辞敏捷也很重要,肯定不能再指望带个耳机靠辛西娅提词;

  纯靠自己应付下来,既要考虑到联邦宇宙军的立场,又要顾忌公众的看法,还得确保不该说的没说出去,坎宁安中将对这样镜头前的工作也实在说不上喜欢。

  “您至少在展现您作为,参与过一年战争的联邦宇宙军军官的专业性上,谈得非常充分;接受采访的重点本就是您说了什么,而不是对方问了什么……”

  访谈前的准备,以及访谈直播期间的舆情反馈监控,外加访谈后的复盘,都在一丝不苟地执行着的辛西娅继续说道:

  “……现在观看这期访谈节目的观众,对您的认知普遍是专心于军事,对技术,战术都颇为熟稔,有实绩负责任的联邦高级军官,这是非常正面的形象;基于这一形象,在对话中自顾自地对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展开并非是什么坏事。”

  说着,辛西娅挑选了一些高赞的热门评论,通过虚拟投影投放在车厢中间;

  “真要说抱怨的话,反而是对您口风太严,没有泄露出什么关于联邦宇宙军新锐舰艇的新信息有怨言呢。”

  “会看这种军事方面的访谈节目的观众,本身就是经过筛选过的——”

  坎宁安中将挥了挥手,说道:“——就到这里吧,给我看一下我接下来的日程安排,我去往地球期间的。”

第三十四章:百废俱兴(4)

  “如您所愿,坎宁安中将。”

  辛西娅随手将有关坎宁安中将刚才直播访谈的评论,收视率分析之类的页面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一页排的颇为满满当当的日历;这是坎宁安中将接下来在地球的假期——

  也许是为了提升以地球为中心的凝聚力,亦或是增强作为地球人的归属感,在宇宙各处基地服役的联邦宇宙军的高级军官们,除了每年固定的14天带薪假期之外;

  如果选择在地球渡过假期,便可以额外再获得14天假期;不过这项福利的力度是随着军衔的降低而降低的,肩上扛着三颗将星的坎宁安自然是享受最高限度的额外假期;

  而至于校官的话,大概就只有一周左右,也还凑合,而下级尉官的话,就只有3天的额外假期了,除了部署在近地轨道上的舰队外,对于其他驻地来说,这还不够往返地球的路程所需呢。

  在日历上高亮出了一整块跨月的时间段,辛西娅继续说道:

  “首先,您会以前往加布罗总部述职的名义,搭乘近地轨道巡逻舰队的轮换舰艇,前往地球,届时再乘坐大气穿梭机降下地表,在加布罗总部落地……”

  “我看标注的颜色,这没算在一共28天的假期内吗?”

  在钻规则的空子为自己牟利方面,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在意的坎宁安中将发问道;

  这一段路程,仍是为了述职,也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所以尚不算作假期开始;这也是能达到需要定期前往总部述职级别的,高级军官们节省假期的小特权。

  “……不,您的假期会从您完成对总参谋部,还有对政府代表的述职,以及一场听证会后正式开始;这大约需要您在加布罗总部停留两天两夜的时间。”

  兼任着坎宁安中将秘书,司机,管家等多项职责的辛西娅自然地回答道,不过她随之抬起手,白皙的手指滑过假期开始之后,依旧是找不出太多空白的日程,继续说道:

  “接下来,是您自定义留出来的三天个人时间,前往英国自由活动;不过在三天之后,雷比尔安保委员约您在日内瓦见面,他接下来会占用您至少十四天的时间……”

  辛西娅停顿了一下,将有关雷比尔的日程安排事项点开,放大,展现出其中的细节,在事项界面右下角赫然写着:‘由内阁特别勤务局添加’;

  显然,正常情况下,这些信息可不会添加到坎宁安中将的个人日历。

  “……我已获悉负责安保工作的内阁特别勤务局,为雷比尔委员制定的十三套巡视路线总体方案库,您需要提前了解一下吗?”

  虽然雷比尔还没有正式告诉坎宁安中将,不过欧伽斯系统显然是早已经清楚了他接下来的安排——

  也就是巡视各个在战争结束了近三年之久后,剿匪不力,吉翁残党依旧活跃的地方军区,当然,这也只是明面上的目的;而提前告诉坎宁安中将,让他把假期空出来等安排显然也不会是为了别的。

  “这个你准备一下路线资料,我之后在去地球的路上时再看吧,全当打发时间;”坎宁安中将看着被雷比尔已经占用了一半的假期,无可奈何地笑了一下,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