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老婆是大贤良师 第74章

作者:ture

“典军校尉,你怎会带锦缎?!”张恭沉声道。

“我为女子,随身带点锦缎有何问题?”曹操淡然说道。

这女子正是那日劫死牢想要救自己离开的女子,而她也正如刘昭青所猜测的那样,是汉末三国大名鼎鼎的曹操曹孟德。

或许现在还未称得上是“大名鼎鼎”,但其能走上这朝堂,已是身份尊贵。

而曹操,至少是目前的曹操,刘昭青知道其应是心向大汉。

在被宣诏进殿的时候,刘昭青路过其身边就看到了她,也看到了她袖口故意露出来的锦缎。

曹操不仅勇武,而且智谋也是一流。

“恰好,我这也带了墨宝。”就在这时候,一直保持沉默的何进忽然笑了两声,示意让身旁的一位文官将袖口里的墨宝送到了刘昭青身旁。

张让眯眼,张恭和宋典讶然,而曹操看了何进一眼,又看向刘昭青,便明白这是何进已经察觉了谁是这场初交锋的胜者了。

刘昭青微微蹙眉,将锦缎重新放好后,便开始沾何进托人送给自己的墨宝,开始书写起来。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

就站在刘昭青身前的曹操亲眼看着刘昭青将文字写于锦缎上,读着读着她的双眼就愈发明亮。

不仅是曹操,文武百官,就连朱儁皇甫嵩这等武将,也能从曹操轻喃出的话语中体会到一股恢弘气魄。

这是一首传千世之赋。

仅仅前半段文武百官就有了如此评价,而到后半段一转从曹操“嗟乎!”一声起。

卢植王允蔡邕等人就面色一怔。

“此赋辞当为古往今来,天下第一……”王允怔怔说道。

而张恭原本还有一丝期望刘昭青会出现灵感枯竭之刻,此时随着王允的一声发自内心的评价而面色如死灰。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曹操念完了最后一个字,刘昭青也收回了笔。

而时间才仅仅过去不到一刻。

“大胆!”这时,宋典忽然一声大喝,指着刘昭青:“你居然敢将陛下比作秦皇!暗讽挥霍,言汉室将复秦之覆辙!”

“?”

刘昭青看都没看宋典,而是直接看向了刘宏。

刘宏此时双目早就清亮如太阳,他直接对着身边的赵忠催促道:“快!你快去将那赋辞送到朕身边来!”

赵忠面色微变,随后立马低头,下了台阶,从刘昭青手中接过赋辞,呈给了刘宏。

“好,好啊!好啊!”刘宏手捧锦缎,赞不绝口。

“此当为,千古第一赋!”

皇帝一言,引来群臣跪拜。

“恭贺陛下得千古第一赋!”

皇帝好赋辞胜过诗作,怎么可能会如宋典那般读不出赋中所意。

怔然的张恭与宋典现在还不明白,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比不上这赋辞了。

“昭青,这赋辞为何名?”刘宏看了一遍后,对着下方的刘昭青问。

刘昭青低头回道:“赋为阿旁宫。”

“好啊……这等赋辞,朕居然能亲眼所见。”刘宏又看了一遍,对其爱不释手。

“昭青,你有何需要,尽管说于朕,朕能赏便赏!”

趁着高兴,刘宏直接对刘昭青的封赏要加倍了。

刘昭青闻言向后走了一步,来到了张恭宋典身边,然后对着刘宏说道。

“臣已受陛下赏赐,不当再贪厌,然,臣恳请陛下做一件事……”

说完他便看向张恭宋典,平静开口。

“此二人诬告列侯,无视朝纲,望陛下替臣做主。”

刘宏此时视线全在手中锦缎上,没等刘昭青说一半,他就挥了挥手,平淡开口。

“那便拖出去,斩了。”

张恭和宋典顿时面无血色。

第九十三章 为我孟德之好 4K

“陛下!陛下冤枉啊,陛下!!”

听到“斩”的那一刻,宋典吓得直接伏地痛呼。

“陛下可不冤枉,冤枉的是我。”刘昭青这时候适时补上了一刀。

这让宋典又惧又气。

“你这贼子!”

“张恭!你是哑了么,快说一句话!!”宋典发现张恭居然跪在地上就像是死了一样,一动不动,也是低喝起来。

“为何……会如此……”张恭却还在喃喃,根本没听进去宋典的质问。

他横行于帝都的十常侍居然会被一庶民逼到如此绝境。

而且这庶民仅仅在几日前,在其眼中还只是蝼蚁,甚至都没想过需要自己亲自动手。

张恭虽然失了神志,但宋典却没有,他立马看向了刘宏身旁的张让。

虽然张让这时候已经是黑着脸,神情极度阴晦。

此计当然是张恭提出,甚至还与何进沟通过,许诺了何进身边谋士大量好处让其劝何进不要干涉。

张让虽然觉得这计策不太好,但对付刘昭青却也没有太大损失,以其十常侍的能力,就算达不成目的也能全身而退。

然而,现在陛下的口谕已出,也就是说陛下心中对于张恭与宋典已经失去了信任和耐心。

张恭自作聪明让刘昭青以赋换诗,反而给自己掘了坟墓。

张让明白,这等被庶民所扰乱心智之人,已经难堪中常侍之任。

此刻张让与赵忠也早已将张恭宋典剔除了自己身边邦僚之列,有大作为能助张让赵忠的宦官虽少,但平庸之才宦官却多如牛毛。

但,张让却不能坐视张恭宋典就这么真的被刘昭青一首赋辞给诛了。

张恭宋典虽出臭招,可其终究是“十常侍”。

若是张让赵忠这时候不救,那其余十常侍,以及自己在宫中与天下的威望便会大打折扣。

张让与赵忠对了眼色,随后俩人直接朝刘宏跪了下来。

“陛下,冤枉啊!”

“陛下!张恭宋典为忠良啊!”

这两个最大权势的阉党此刻一跪地疾呼,直接让原本暗地或是明里已经拍手称快的百官直接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肉。

“哦?”因为是张让与赵忠的求饶,让刘宏真从赋辞中回过神。

他看向张让与赵忠一脸疑惑:“让父,赵母,尔俩怎么了?”

“这张恭宋典说昭青一个时辰作赋辞,昭青这般不是作出来了吗?”

“而且还只用了一刻,莫非你俩认为这赋辞,不为千古第一?”

深知刘宏喜好的张让赵忠自然不敢在赋辞上质疑刘宏,跪地将头抵在地上,胆战心惊地道:“老奴不敢,昭青所作赋辞当为千古第一,文武百官无不贺陛下,陛下也因掘昭青此等大才而名垂于史牍。”

这番夸赞也让刘宏笑了起来。

“让父还是那般会讨朕欢心。”

在真龙前为奴仆,在百官前为枭首,这是张让与赵忠等十常侍能讨好刘宏又能安然无恙的重要原因。

张让赵忠听到这话,还以为有戏,但没想到刘宏继续说道:“那让父与赵母也是认为张恭宋典当诛了?”

赵忠立马再次磕头:“陛下,张恭宋典并未欺瞒陛下,他俩认为刘昭青之作为窃取,也是为了陛下与大汉江山考虑啊!”

“是啊陛下。”张让再次说道,“张恭宋典之罪为擅闯太和殿,按律应当罚两千石,削爵,杖刑……罪不当诛啊!”

张让这话其实有道理,朝堂上的百官也有不少互相点头。

甚至刘宏自己也觉得有理。

但是这时候,本来一直站在原地还在回味《阿旁宫赋》的曹操忽然上前。

她对着刘宏低头行礼,面色平静,但却振振有词:“陛下,张恭宋典诬告列侯,岂能无罪?请陛下明鉴。”

这让本来在张让的求情下,看到了生的希望的宋典直接扭曲起了面容。

“曹阿瞒!你为曹腾之后,虽为养女,但等同己出,怎能帮此人说话,来害我等?!”

“宋典,你觉得你之十常侍能比之我祖?”曹操冷淡开口。

而这时候,宋典也知道与曹操在朝堂争辩根本没有作用,反而可能会令刘宏心生厌烦。

便立马对着刘宏磕头:“陛下!莫听这小女胡言,刘昭青本是庶民,我等就算诬告,又怎算的上是诬告列侯?!”

“是如,刘昭青并非列侯。”张让这时候也立马附和。

“诬告列侯罪可当诛,但陛下,刘昭青是庶民啊,并不是列侯。”赵忠这时也说道。

他们都觉得刘宏是被刘昭青的赋辞而影响了,从而刘昭青说什么刘宏就随他意愿去做了,毕竟以前的皇帝就是如此。

曹操眉头微微收拢,她看向刘昭青,发现刘昭青神情平淡,似乎并不急切。

显然,刘昭青知道自己会上来解围,也知道接下来依然会有人替他说话。

“陛下。”

也就在这时候,曹操看到荀彧上前开口:“陛下方才已经开口要封赏昭青为侯,君无戏言,既然已封赏,那昭青便已为列侯耳。”

卢植与王允也自当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上前同样说道:“陛下,礼法制度不可崩,否则社稷危矣。”

此话张让非常熟悉,那不正与那日早朝张恭告刘昭青谋反,他对陛下说得话十分相似吗?

不止是大儒,就连袁隗这时候看情况也知道,此为大好时机,便领着众位士族之臣对陛下劝告。

不过张让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看向了一直站在原地的壮硕将军,何进。

何进正在听一旁的谋士私语,在身旁的何苗提醒下,他也对上了偏头看向自己的张让的眼神。

顿时,何进思索起来,而这时候,其身旁的谋士又耳语了几句。

“何舅,你为何一言不发啊?”刘宏这时忽然说道,他看向何进,面露微笑。

“何舅虽为朝廷大将军,但身边谋臣众多,应是对这番事有见解吧?”

这就像是在试探何进的态度,或者说是在让其战队,但……这种感觉出自皇帝,让何进这个不怎么懂谋略的武将都感觉有些不适应。

而这时候,身旁的那位男子再小声说了一句,何进微微点头。

然后他走上前,对刘宏说道:“陛下,臣以为,张恭宋典诬告列侯是当诛……”

但,明显何进还没说完。

“然……”何进看向刘昭青:“臣觉得刘昭青似乎不具封侯之功。”

“古往今来,于战场立功者可封侯,于安宁之世治国有功者亦可封侯,但从未听闻仅以诗赋便可封侯者。”

“陛下,方才刘昭青一首《阿旁宫赋》是为千古第一赋,赋中之秦王扫六合统华夏,却造阿房之盛宫,其之后果,赋辞后半已然揭也。”

何进的话,既没有得罪张让,也没有得罪士族,而且以刘昭青诗赋为例,来劝告刘宏。

刘昭青看了那位刚才跟何进说话的谋士一眼,而那位谋士反而对刘昭青微笑点头,似乎是在示好。

“是如此……”刘宏沉默着思考了片刻,也微微点头。

刘昭青知道,这时候是一击必杀之时,不可再拖。

“文若。”刘昭青对荀彧轻声开口。

而荀彧这时候也会意,直接从袖中拿出一物,高举过头顶。

“陛下,臣!有一物可证昭青能为列侯!”

“哦?”刘宏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