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宁安如梦开始 第360章

作者:三轮小叔

  王跃不想和这个小傻子计较,也就顾着很郁闷的说道,“贾二公子,你有个先来后到行不行?我是先来的!”

  贾宝玉被王跃的话给噎住了,他看出王跃不好惹,干脆不搭理王跃,马上换了话题,直接就对林黛玉说道,“玉儿妹妹,你看看我给你带这个人,是不是有些眼熟!”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那个小丫鬟给拽了过来,很是期待的看向林黛玉。

  林黛玉猛然看过去,发现一个小丫鬟打扮的人竟然和她有些相似,这就让她很是错愕。

  看到这种场景,林黛玉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老爹是不是背着老娘有了别的女人,她也都在想怎么帮老爹隐瞒了。

  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因为这个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女娃,明显是和自己老妈长得有些像。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就不可能是老爹的女人生的了,她心里狐疑,干脆试探着问道,“表哥,她是哪儿来的?祖母让你把她带过来是什么意思?”

  鸳鸯知道这个操作不好,对黛玉的名声恐怕就有所影响了,刚好王跃在这里,她也就笑着说道,“老太太让我把人送过来,并没有其他交代,你看这里是这丫头的卖身契。”

  黛玉还从来没有处理过这种问题,她接过卖身契之后,不自觉的就看向王跃,想问问王跃有什么建议?

  王跃读懂了黛玉的眼神儿,也就笑着说道,“不如把这丫头放到我那里吧,一来可以给玉儿传递一些消息,二来见不到玉儿的时候,我也能略解相思之苦。”

  黛玉没想到王跃竟然当着外人的面这么说,让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也就羞恼的啐了一口,这才说道,“阿跃哥哥怎么当着外人的面说这些混话?你想要个丫头尽管拿去便是,何必拿我当挡箭牌?”

  王跃哪里听不出这话里面有一些酸味儿,他也就笑着说道,“她怎么可能和玉儿相比?只不过把她放到林府确实不合适,我这才想要放在我那里,玉儿竟然还这么冤枉我,还真是好人没好报呀。”

  王跃故意说的一些暧昧的话,但眼神儿却时不时的瞅着处的那个贾宝玉,就想看看这货什么时候被气走。

  果然,看到王跃和黛玉两人旁若无人的聊天,鸳鸯还不觉得什么,毕竟王跃和黛玉两人是定了亲的,两人这么亲密一些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贾宝玉却受不了了,可是他这人在女人面前又想注意自己的形象,也只能压制着自己的怒火,转移话题说道,“别说这些不相关的事了,你们刚才在玩儿什么?”

  王跃给黛玉使了眼色,然后才笑着说道,“我们在下棋,贾二公子棋艺怎么样?要不要对弈两局?”

  林黛玉立刻就懂了王跃的想法。他可是知道贾宝玉肯定下不过王跃的,也担心王跃把这个表哥给欺负的哭了,所以就给了王跃一个眼神。

  贾宝玉原本是不想接王跃这个话茬的,可是他注意到了黛玉这个眼神儿,他心里不服气,忍不住就挺着脖子说道,“下的怎么样?下过才知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就不客气的走到了棋盘旁边,示意王跃可以开始和他下了。

  王跃既然得到了黛玉的警告,所以他也就只能放水了,但他当然也不能让贾宝玉赢了,否则的话,恐怕就成了终生的污点了,只是放水的代价,就是两人一盘棋下了很长时间。

  贾宝玉苦思冥想就是无法赢王跃,而王跃又总是保持着自己不输的状态,两人就仅仅一盘棋下了两个多时辰,等到贾宝玉反应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

  原本贾宝玉还要继续下下去,还是鸳鸯提醒宝玉说再不回去,政老爷就要发现了,贾宝玉这才不情不愿的走了。

  贾宝玉还是有些聪明的,他等走出去了好远,都快到贾家去了,突然就反应过来,他这次明明是来找玉儿妹妹的,怎么和王跃那家伙下了半天的棋?

  只可惜这个时候悔之晚矣,贾宝玉除了骂两句,也没有别的办法。

  ……

  贾敏回来的时候,也就听说了这件事,她觉得王跃处理的很好,心里也彻底放心了。

  她也就没有在婚前再约束着王跃和黛玉的见面次数,他觉得王跃分寸,所以也就没有阻止两人培养感情。

  而王跃也难得舒心的在红袖添乡下,慢慢的温习功课。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殿试就开始了,原本一切都很顺利,王跃的策论写的也很好,让皇帝非常的喜欢。

  结果就在皇帝准备宣布状元榜眼和探花人选的时候,突然司礼监秉笔太监戴全,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他一见大殿就说了一句,

  “太上皇,口谕!”

  在场的众人连忙跪下,就连皇上也连忙起身,等着听太上皇有什么话要说。

  戴全等大家都准备好了之后,这才面无表情的说道,“太上皇口谕,殿试额外添加一题。”

  皇帝听了之后,心里很不高兴,他不等戴全继续说下去,就皱着眉头问道,“戴公公,不知道父皇他老人家额外加一题,这里面有什么章程?”

  戴全被皇帝打断了也不着急,他就知道皇帝不会让他那么顺畅的说下去的,也有这个心理准备。

  所以,戴荃听了皇帝的询问,也就打太极说道,“只是太上皇的一个想法罢了,皇帝陛下可以不做考虑。”

  皇帝听了之后满脑门黑线,什么叫做可以不做考虑?

  恐怕他如果今天不考虑太上皇的想法,明天朝堂上就会有那些御史,指责他不尊敬太上皇了。

  他压下心中的怒火,淡笑着说道,“还请戴公公出题!”

  戴全连说不敢,然后依旧一本正经的念道,“太上皇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何解!”

  满殿的大臣,包括皇帝听了这话之后都倒吸口凉气,这句话问的那是相当的刁钻。

  如果大家只以为这只是孟子的一句话的话,那就想的太简单了。

  皇帝又励精图治,慢慢的已经得到了满朝堂的认可,也算是占据了脚跟。

  太上皇深居宫中,他的政令想要传出来,总要费一些手段,这也让做了大半辈子皇帝的太上皇,心里很是不满。

  所以,太上皇这话恐怕也是询问众大臣,心里是否还尊敬了他这个太上皇。

  而能考中进士的这些人,都是尖子中的尖子,所以大家也都懂了,额头都忍不住出汗了。

  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他们不能处理好这件事的话,即使高中恐怕也不能被重用,至少在太上皇殡天之前是不可能被重用的了。

  戴全也不给众人思考的时间,他也就笑着说道,“刚刚陛下师傅已经确定了状元的名义吧,不如就由状元郎先回答吧。”

  王跃看戴全直接说出来,他立刻就明白,恐怕之所以针对他,一来是因为他是这届学子中人气最高的,二来也是因为他是林如海的女婿,而林如海是皇帝的人,这次扬州拿下了很多官员,那都是太上皇的人。

  可是那些人罪有应得,可是太上皇能用的人本来就不多,所以也就心里有火,这才要针对他。

  皇帝心里也明白,但他同时却松了口气,因为王跃年龄还小,即使是晚用几年根本就不影响,大不了让王跃在翰林院待着,自己再给安排个别的职位。

  于是,他看向王跃,淡定的说道,“王跃,既然再公公想问,你就回答一下吧。”

  王跃可不准备蛰伏,他向着皇帝行了一礼,然后才面向戴全,郑重的说道,“回太上皇的话,草民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华夏一脉的自古以来的光荣传统。

  ……

  所以,尊重他人,应建立在被人尊重的情况下。

  小到邻里关系,大到两国之间都可以用这个来衡量。

  如南召那样本分的属国,我们当然要给予尊重和扶持,如交趾这样常年犯边的,我们就要给予打击。

  ……

  如此有理有据有节,方可彰显天朝上国的风范。”

  王跃说完之后再次动身,行了一礼,也就止住了话头。

  王跃说了半天,其实就是表达一个意思,尊重和被尊重是要同等的,不能只一方尊重另一方为老不尊。

  王跃这么做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可是太上皇这次有意敲打皇帝,根本就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

  他现在即使选择了站队太上皇,以后的仕途也是终结了,毕竟,太上皇已经老了,他又不可能换一个皇帝。

  所以,王跃不想蛰伏,那就没得选!

第702章 太仓州巧遇!

  王跃的回答让现场的官员和学子们都倒吸一口凉气,这是选择站队皇帝,打脸太上皇了!

  他们一个个都神色复杂的看着王跃,心里却都是非常的同情。

  原本王跃有希望成为大周第一个连中三元的风云人物的,没成想却在关键的时刻,却成了这个样子。

  现在就看皇帝有没有魄力,或者说皇帝认不认为王跃有那个价值。

  皇帝也没有想到王跃小小年纪,竟然这么硬刚太上皇,他心里很高兴,可是表面却不动声色。

  他严肃的看着戴荃说道,“戴公公,不知道状元郎的这个回答,你是否还满意,还要不要问一下其他几个学子?”

  他说这话的时候,扫了一眼在场的所有进士,眼神里其实还是有些期待的,期待多几个王跃这样的,也可以分担一下王跃的压力。

  只可惜,其他的人,包括官员都低下了头,明显不想参与此事。

  戴荃也没有想到王跃会这么硬刚,看皇帝已经询问了,还当众宣布了状元,就是等于要保王跃了。

  于是,他连忙说道,“老奴哪里懂这些,老奴不过是一个传话的罢了,既如此,我就把状元郎的话,传给太上皇!”

  他特意在状元郎三个字上,加重了音量,说话的时候还特意的看了看王跃,他的意思非常的明显,那就是让王跃做好太上皇震怒的准备。

  王跃却目不斜视,根本就不搭理戴荃,他看皇帝已经说了状元郎了,那就证明他的位置已经定了,其他的他才不在意呢。

  至于说太上皇为难他,其实只要是皇帝还看重他和林如海,就一定会马上把他给外派出去,远离京城是非之地。

  这对王跃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然的话以他的年想要被外派恐怕还得好几年。

  果然,皇帝等戴荃走了之后,也就快速的宣布了状元榜眼探花,然后为了夜长梦多,还直接宣布了三人的任用。

  王跃被安排到了苏州的太仓州做知县,榜眼和探花也一样,只不过没有王跃的安排好而已。

  太仓州以海运闻名,下辖五乡以及崇明县,是介于县和州之间的地位,所以,皇帝给王跃的管制,是正六品,也算是王跃站队的一个奖励。

  大周建国时间不短了,所以,官员上升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有朋党帮助,否则即使是状元,想要到达正六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只是,很多人对王跃那是羡慕却不嫉妒,毕竟,他们都明白,王跃短时间内,想要回京,是很困难的了。

  ......

  王跃领了圣旨回家,家里赫然坐着贾敏和林黛玉,两人正在陪着王老妈说话。

  只是他们这会儿听到了王跃被封了状元,却不知道一些细节,所以一个个的都喜气洋洋的。

  王跃也不愿意家人担心,也就笑着和三人问了安,然后才笑着说道,“陛下不嫌弃我年幼,直接让我做了正六品的知县,还是扬州那边的太仓州,我可以回去和林叔叔经常见面了。”

  林黛玉王老妈贾敏听了之后都很高兴,屋里的气氛也就热烈起来。

  而王老妈想要王跃多和黛玉多说一些话,也就拉着贾敏商量起来下一步的六礼,现在已经过了纳采和问名,下一步就是纳吉了。

  王老妈的意思,是把纳吉和纳征请期,在王跃上任前全部过了,只等黛玉再大一点,就可以直接迎亲了。

  贾敏虽然很想多留一段自己的女儿,可是她看着自己女儿今天竟然不害羞的跟过来,就知道多恨嫁了,也就答应了下来。

  两家商量好之后,事情办得也非常的快,不过半个月的功夫,已经把婚期定下了,刚好就是黛玉及笄之后的第一个宜婚嫁的黄道吉日。

  王跃这不有条不紊的处理婚事的时候,殿试里的事情,也已经传了出去,很快就掀起了滔天巨浪。

  要知道,以甄家为首的几大家族,向来都是太上皇一脉的,所以很不受当今天子待见。

  可是王跃这个贾家女婿,却旗帜鲜明的选择了站队皇帝,让很多人都怀疑,这是贾家倒戈的试探。

  于是,其他家族也都连忙派人匆忙的拜访贾家,想要询问一下贾家的意思。

  贾家在宫中只有一个女儿元春,却也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消息,这会儿各大家族匆忙拜访,让贾母都有些懵逼了,所以就匆忙的请了贾敏上门。

  贾敏接到消息,就知道王跃得罪太上皇的事情肯定让贾家知道了,她也就没有叫上黛玉,自己一个人匆匆忙忙的赶了过去。

  贾母一见面就把其他丫鬟仆人赶了出去,询问了一下贾敏,王跃是不是真的得罪了太上皇。

  在贾敏确认了之后,贾母这才着急的说道,“敏儿,这可不行啊。那孩子即使千好万好可得罪太上皇,早晚就是一死,我们不能把黛玉往火坑里推呀。”

  贾敏看贾母着急了,既感动又有些无奈,她只能耐着性子提醒说道,“娘,你不会忘了吧?我家林如海也是站在黄帝这边的,所以,跃儿他即使为了黛玉,也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贾母听了之后愣了一下,然后就想起来自家男人死之前,为什么要把贾敏的唯一一个嫡亲女儿嫁给林如海。

  不就是因为林如海是新皇的钦点探花,算是天子门生,把贾敏嫁给林中海,也算是向新皇表明他们贾家有意和皇帝亲近。

  贾母着急的拍了拍桌子,这才很愤怒的说道,“都是你爹那个糊涂蛋都办的什么事?害得我们母女分离这么多年。

  就太上皇的身体,我怀疑即使,即使是我死了,恐怕太上皇都没死,用得着那么着急站队吗?”

  贾敏知道和自己母亲讲不清楚,她也就岔开话题安慰说道,“母亲只管放心,小跃已经被安排成为了太仓州的县令,过几天就去上任了。

  到那个时候天高皇帝远,太上皇即使想发火也发不到小跃身上,至于咱们贾家,太上皇自然不会为难的。”

  贾母虽然明白,可是心里还是有些担心黛玉,可是她即使再亲近,那也毕竟是林家的女儿,贾敏恐怕都不好做主,更何况他这一个外祖母了。

  贾敏先安抚住了贾母,然后就很认真的问道,“母亲,来京城时间也不短了,我看看也差不多该回扬州了。”

  贾母听到贾敏要走,心里是万般不舍,可是她也知道自家女儿毕竟是嫁出去的,如果一直不回扬州,那也是说不过去。

  于是,贾母很不舍的说道,“敏儿,想走我也不拦着。

  有件事我给你说,参与到刺杀的那些人已经清理了,我也写信给甄家的老太太打了招呼,你回去也不用再怕有人敢再行下作之事。

  只是你和玉儿好不容易回来了一趟,现在都要走了,这简直是割我的心头肉呀!

  你看能不能把黛玉留下来,让他陪陪我这个老不死的。”

  如果没有见过贾宝玉,贾敏还真的会同意,可是现在她听到这话,就连忙说道,“娘,你身体好,肯定长命百岁的,那不是我不肯把玉儿留下,实在是玉儿本来就是和小跃定的亲,如果留在京城,太上皇想起从小跃那里受的气无数发的时候,万一找上玉儿怎么办?

  即使他不会真的杀了玉儿,如果让玉儿进宫被那些娘娘们刁难,那又该如何是好?”

  贾母被贾敏的话说的哑口无言,毕竟女人折磨人的手段那可比男人狠多了,而且还是皇宫内部,他们贾家想要帮忙都很难。

  想到这里,她再次把愤怒迁怒到了王跃身上,觉得王跃年轻太冲动了,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