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轮小叔
南楚,皇宫,养心殿
南楚皇帝看着风尘仆仆赶回来的晟王宇文霖,就皱着眉头说道,“霖儿,你这次回来要干什么?不知道皇子无辜不得离开封地吗?”
他觉得虽然这个儿子为了南楚去做了质子,可是皇位确实是太子更加的合适,他也已经给宇文霖做了补偿,他觉得这个儿子也该知足。
他把宇文霖的封地,特意安排的距离大梁和越国都很近,就是考虑这个儿子女儿在越国,又长年生活在大梁。
宇文霖做过质子,也最擅长察言观色,这才让他能够在大梁好好的活着。
他知道这个父皇在想什么,明白自己这次试探彻底的失败了,他的父皇已经下定决心把皇位给宇文浩了。
他连忙从衣袖中拿出一封书信说道,“父皇,越国让人送来了一封念儿的书信,儿臣不敢擅自做决定,就特意来找父皇裁决。”
楚皇看着宇文霖手里的信,这才明白这个儿子为了什么,他从宇文霖手里接过信,依旧严肃着脸说道,“即使如此,也应该是派人送来,而不是你亲自回来!信送到了,你一会儿就赶紧回去吧!”
宇文霖连忙恭敬点头说道,“是,父皇!儿臣等你给了批示,马上就赶回封地。”
楚皇看过信之后,有些突兀的问道,“听说那越王妃钱氏已经怀孕了?”
宇文霖一副慈父的样子,连忙回应道,“是啊,正因为此,我这才着急了,想让父皇给那岳秀泽写一封信,也好让念儿能和越王多接触一些。”
楚皇目光也柔和了一些,他语气也放缓了一些,“念儿那软绵的性子,就随她娘了,可惜了。”
他说到这里,也觉得自己这个孙女不容易,从小没了母亲,就离开京都跟着岳秀泽习武,他仿佛也看到了宇文念小时候的样子。
他叹了口气,马上说道,“我这就这封信,你亲自带着找一趟岳秀泽。”
宇文霖知道激发了楚皇的一丝怜悯之心,他心里也松了口气,看来,这次回来的目标,至少达成了一点,让楚皇觉得亏欠他们父女二人的。
……
王跃没想到南楚竟然让岳秀泽竟然亲自跑了过来,说要传授他剑法。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大概是王妃已经怀孕了,这是南楚派人来帮宇文念在王府站稳地位的,这也能够理解。
还别说,因为王妃钱氏怀孕的缘故,王跃晚上本来都是在其他女人这边住的,当然也是给这些女人机会。
因为学剑的缘故,南楚这边又这么有诚意,王跃也就大多闲暇时间,就住在了宇文念这边。
时间久了,宇文念不可避免的也怀孕了,也让其他女子后知后觉的明白,这个看起来软糯可人的江南女子,竟然也是很有心机的。
宇文念怀孕,就像是一个信号一样,王府里的其他女人看到了机会,纷纷写信回各国,让他们家里派武林高手前来,他们都想利用这个争宠。
反应最快的,当然是大梁了,毕竟他们距离比较近。
大梁,皇宫,永福宫
三皇子萧景亭把妹妹让人送来的信递给惠妃,然后才有些为难的说道,“母妃,妹妹说南楚去的那个宇文氏利用越王好武的爱好,把南楚第一剑客给引荐给了越王。
越王一个月有十几天都休息在蘅芜苑里,这不,才没多久也就怀孕了。
现在越王正妃中,钱氏和宇文氏都怀孕了,很多人都看妹妹笑话。
妹妹还听说,其他庶妃也都写信回乡,大概也是去请高手了。
妹妹虽然没说,却还是有意让我帮忙想想办法。
可是我哪有办法啊,母妃,要不,你求求父皇?”
惠妃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你啊,想的太简单了,这样的恩典,可不是那么好求的。
你父皇的性格,你应该了解,一旦我们张了这口,你父皇对瑶儿的愧疚,也就少了一些。
我记得你不是和莅阳长公主家的景睿关系还不错,那孩子喜欢游历江湖,你不如去请他去一趟越国。”
萧景亭经过惠妃的提醒,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她很是激动的说道,“母妃说的对,景睿学习的是天泉山庄的剑法,在年轻一辈中,也是第一高手。
那越国那么喜欢武学,肯定能和景睿谈的来。
母妃,我这就去找景睿去!”
惠妃含笑点头,她就是这个意思,她知道悬镜司耳目通天,只要萧景睿去了越国,那梁帝肯定能知道。
她的女儿虽然远嫁越国,可是她心里却很赞成这个婚事,比远嫁其他的国家可不止强了百倍。
而且,她听闻那越王大婚前连个侍妾都没有,这样的好儿郎可是不可多得的。
不担心女儿的以后,惠妃最担心的是景亭的婚事,希望依靠着这个景瑶的牺牲,可以给景亭换来一个合适的女子成婚。
惠妃猜的不错,萧景亭刚说服萧景睿帮忙去一趟越国,梁帝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有些迟疑的说道,“瑶儿都出嫁了,亭儿的正妃也早该定了吧?”
高公公闻弦歌而知雅意,他连忙笑着说道,“三皇子身子不好,必须选一个温柔贤惠的,还不能有芥蒂的,这样的女子不好找啊,也难为陛下一直发愁这事。”
梁帝忍不住笑了出来,一副慈父的模样说道,“做父母的,哪一个不是这样为孩子操碎了心。”
高公公马上送上一个马屁,“三皇子也是一个懂事孝顺的,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就做了,就怕陛下受累。”
梁帝心里很是受用,就真的开始琢磨萧景亭的婚事起来。
这个儿子残疾,铁定没机会坐上皇位,原本是一个和诸国联姻的好工具,他现在也准备放弃这个想法了。
……
虽然萧景亭拜托了萧景睿过来,可是萧景睿毕竟是喜欢玩闹的性格,他一路游山玩水,还没有来到越国,大渝第二高手,琅琊榜排名第六的柴明,已经到了王府。
等大梁的年轻一代高手萧景睿,很快其他各国的高手也来了,让王跃在王府客房里,都住满了各国的高手。
有高手的地方,当然就免不了来回切磋,每天都能听到王府的演武场的呼喝声。
只不过这些人来的都太快了,他们错失了宇文念那样的先机,也只不过让王跃恢复了以前去后院的流程而已。
接下来的一段儿时间,王跃处理了政务之后,就会找个地方练武。
只是这样有些不好的地方,他的女人为了避嫌,只能天天待在自己小院,哪里也不敢出去了。
为了方便一些,王跃干脆又在正在改建的新城临安城里,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建了一个很大的演武场,就是为了安置这些武者,同时方便在这里切磋交流。
在王府的时候,还只是王跃和他的女人推荐的高手比武,可是随着搬到演武场,这些武林高手就邀请朋友一起过来切磋。
这里有越国提供的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有这么多高手可以一起切磋,各国赶过来的武林高手也越来越多。
因为有锦衣卫的人盯着,这些武林高手除了在演武场打打架,倒是对临安城没造成多大影响,反而刺激了这里的经济,来了好多小商小贩。
陈庆之这天跟着王跃去了一趟演武场,发现演武场附近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建了一圈的建筑,四周都是高高的看台。而演武场的周围是一个个整齐的独立小院,连续分了好多排。他有些心疼银子,这得花多少钱才能做到啊!
不过,他明白这都是王跃私人的钱,也不好多说什么,却还是下意识得想替王跃省钱。
于是,陈庆之斟酌了一下说辞,就劝说道,“王爷,这演武场要花不少的钱吧?”
王跃明白陈庆之在想什么,其实他这么演武场,现在更像是角斗场,他也就笑着解释说道,“你放心好了,看台将来是要收费的,以后有人想进来看人比武,就需要花钱买看台票。”
陈庆之有些错愕,他没想到王跃想这么玩,这是坏名声的事情啊!
他看王跃还洋洋自得,就连忙劝说道,“王爷,你也不差这点钱,千万别这么干,不然得话,你的名声就毁了。还不如你在这里举办武林大会,也能吸引一些人气,多收一些税收呢!”
王跃想到其他小说中,开一个角斗场可是很赚钱的,这才准备在越国建设一个,一方面为了提高越国尚武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赚钱。
可是陈庆之说的对,他是一个国主,赚这种钱很不好,对他以后的路有影响,只是就这么放弃,他又有一些不舍的,他都已经开始建设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放弃,他觉得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以后在这个演武场举行武林大会,不再收取门票。
演武场每天都举行比赛,每七天出一个擂主,每一年举行一次总决赛,决赛比出每年度的天下第一。
第92章 五年后,磨刀赫赫!
陈庆之看王跃还要坚持往英雄大会上砸钱,却没有再阻止,他怕自己再提意见,王跃又玩新花样。
而且,他觉得王跃手里有钱,与其玩物丧志的想着去赚钱,还不如撒钱收买人心呢。
于是,他也就很是无奈的说道,“王爷高兴就好,只是可不能耽误了政事。”
王跃听出了陈庆之的无可奈何,他有些好笑的说道,“这个舞林大会可是对咱们有好处的。”
陈庆之皱起了眉头,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好处?什么好处?”
王跃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们的大军之中,缺乏中层军官和高级将领,不是军功不够,而是他们武力不行。”
陈庆之一下子就明白了王跃的意图,他忍不住击掌称叹,“王爷,这招高明呀!
我们可以给那些在演武场成绩突出的人,提供重金作为奖赏,然后选择一些愿意的来军中任职。
这样就能提高我们军队的战斗力,虽然这些人可能不会什么战术,只要听命令行事就行了。”
王跃也是这么想的,将军只需要勇猛,大帅才需要考虑战术。
通过这种方式,越国可以收拢了不少武林高手,不管是锦衣卫还是军中,都可以得到很多高手帮忙。
两人商量好之后,陈庆之就拿到小内阁里面讨论一下,然后就对外宣布了英雄大会的规则。
……
大梁,皇宫,逸仙殿,
梁帝把处理政事的地方换到这里,这里比武英殿凉爽一些,让他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这会儿看着悬镜司送来的奏报,他也忍不住笑着说道,“看来这越王真的是胸无大志,成婚之后,不想着如何处理国事,反而搞什么英雄大会,看来臣以前的担忧有些多余啊。”
誉王看梁帝这会儿心情好,就连忙出列说道,“父皇,那越王本来就是军武出身,他喜欢练武也很正常。”
梁帝拿个靠枕斜歪在龙椅上,有些好奇的问道,“这还有说法?”
誉王看梁帝感兴趣,就笑着说道,“武功一般情况下都掌握在世家豪门,以及各大武林门派手中。
王跃出生低微,以前没接触过武功,他娶了南楚宇文念之后,大概才接触到,这才会对此非常感兴趣。”
梁帝点点头,很是赞赏的说道,“我儿说的有道理呀,既然他喜欢练武,那就让悬镜司挑选几个武功高手,送到景瑶那边听用,也可以顺便教导一下越王。”
太子可不想让誉王专美于前,他也连忙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这还不够,不如让人帮越国宣传一下,让更多的武林人去越国,这样也能分散越国的精力。”
柳首辅捋了一下胡子,笑着做了一个捧哏,“太子这个计划好呀!”
梁帝把目光投向柳首辅,有些好奇的问道,“好从何来?”
柳首辅脸上保持着微笑,一本正经的说道,“自古以来侠以武犯禁,如果这些武林人士都去了越国,想来越国的官府就头疼了!”
梁帝稍微思索,马上就笑了出来,他很是高兴的说道,“太子和誉王的建议都很好,就这么办吧!”
……
其他诸国对王跃这样玩物尚志的作为反应不一。
南楚那是非常的高兴,南楚皇帝甚至因为这个大赏了晟王,觉得晟王这个主意可以让南楚北边边境战士无忧了。
南楚太子看到晟王得到了好处,他也不遗余力的宣扬越国武林大会的事情,间接的帮了王跃好大的忙。
北燕大渝等和越国不接触的国家,就有些惋惜了,他们原本还等着王跃给大梁添乱呢,却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不过,他们都没有看到这里面的利益,一点儿都没有约束本国境内的武林人士前往越国。
特别是大梁和南楚,他们官府还有鼓励的意思,大有让越王沉浸在这个武林风之中,再也醒不过来的想法。
这也就导致了两国境内的江湖人物简直把越国当做了武林圣地,稍微有点儿本事的都想要去看看。
就连各国的武林门派受此影响,也都派了门下弟址前往越国,想要看看真实的情况。
这些武林门派的到来,免不了会在这里切磋一番,反而更加的扩大了越国武林大会的影响力。
也就在这种大环境,越国悄悄的吸纳了许多江湖高手,根本就没有人察觉,毕竟来的人实在太多了,少了那么一小撮,根本没有人注意。
当然还有一些武力高深却不愿意被约束的,也被越国给了资助,悄悄的成立了一个门派,慢慢的发展壮大,也都是为越国服务的。
当然,还有更多的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是偶尔过来找人切磋一下,却也为越国带来了很大的人气,让越国的商业发展更加的快了。
当然,这只是直观的利益,还有一些隐性的利益,只有长期才能够看得出来。
那就是受到王跃的影响,通过几年的发展,越国渐渐形成了尚武之风,这大概就是上行下效的结果。
再加上越国百姓都能吃的饱穿的暖,身体素质不知不觉的就强大了很多,习武的人也越来越多。
所有的人都在关注越国的武林大会的发展,却极少关注最早的时候建设的那些学堂。
在武林大会的掩人耳目之下,最早一批上学堂的孩子,现在已经考入了会稽学宫。而最早一批进入会稽学宫的人,也早就在越国各地任职了。
虽然这些人只是按成绩从底层官吏做起,可是也让渐渐的让各种人才在越国,也不是那么的稀缺了。
看到了办学的好处,越国更是加大了办学的力度,再加上钱财都是由越王的内库拨款,越国官府当然没有任何阻力了。
就连越国的世家大族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因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他们早就从垄断知识,变成了垄断技术。
之所以有这种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了官府的压力,另一方面实在是因为从王跃制作的一些东西,实在是太赚钱了,让他们都有些眼红了。
在这种刺激之下,也激发了这些有底蕴世家的研发能力,促进了越国的发展。
就比如说钱家在王跃的大船之上改进的海船,在海上行驶更加的稳定,不仅越国官方采购,就连民间也在购买,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上一篇:绝世妖姬的我与那些正派仙子
下一篇:女尊世界的反派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