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轮小叔
王跃先前之所以不感兴趣,是因为这东西只不过他当成一份武功罢了,他获得领域之后就觉得这些东西对他没什么用。
可是听了周伯通的详细解释之后,王跃却觉得这东西没准儿非常的有用,就比如说王跃学会了之后可以同时使用两把剑,一把剑使用独孤九剑,另外一把剑却使用太极剑,两者一攻一防,完美的组合在一起。
王跃如果能够把左右互搏术练习到极致,他就有了另外一个极其可靠的帮手,那就是他自己。
王跃获得了莫大的好处,所以也就很大方的带着周伯通在天空中多飞了几圈,一直等到周博通不再兴奋的大喊大叫,这才让大雕向南方而去。
......
大理,天龙寺!
一灯大师正在寺庙中参禅,突然是有所感的睁开了眼,对着自己的弟子说道,“子柳,你出去看看我感觉有大事发生!”
朱子柳听了之后虽然有些迷糊,却还是来到了外面,有些迷茫的四处看,可是他却什么都没有看到。
就在他疑惑自己老师是不是猜错的时候,突然听到天空中一声鸣叫,他这才连忙上天上看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神雕,正在向下降来。
朱子柳心中大喜过望,就连忙跑进屋子里,对一灯大师说道,“师父,燕王来了!”
一灯大师听了之后,这才笑着说道,“比我想象中那样来迟了一些,看来北方一定发生了什么变故呀。”
朱子柳笑着说道,“有燕王的异军突起,蒙古才没有能够趁势而起,我真希望她能一直坚持下去,也省的中原百姓和我们大理受苦。”
一灯大师点点头,然后就站起身,往外走去,他这几个弟子也都跟了过去。
而王跃当然不可能直接落到天龙寺内,他让神雕盘旋了一圈之后在寺外直接降落了下来。
他落下之后,拍了拍神雕的翅膀,神雕立刻又飞到天上去了,然后王跃才迈步往向着天龙寺而去。
至于周伯通,这老头非要自己溜过去,不想和王跃一起。
......
天龙寺的大门口
一灯大师大师带着一众和尚站在门口等着,看到王跃走上前来之后,向前快走了几步,这才客气的说道,“燕王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勿怪。”
王跃笑着走上前,说道,“一灯大师是前辈高人理,当我这个后辈前来拜见。”
一灯大师看王跃这么客气,也松了口气,当即带着王跃一起去了寺院。
两人来到寺院里面,分主客落座之后,王跃不等一登大师询问,也就非常严肃的说道,“想必大师应该也知道,蒙古已经收服了吐蕃,下一步肯定是向大理而来,不知道大师准备如何应对?”
一灯大师很严肃的说道,“虽然我等已经出家,可依旧是大理皇室,大理的事情我们当然一直有关注。
自从听了你的传信之后,我们特意派人去了吐蕃,还真的发现吐蕃正在和蒙古谈论投靠的问题。
我们大理上下对此也是忧心忡忡,我们大理国弱,实在难以抵挡蒙古铁骑!知道燕王有什么办法?”
王跃笑着说道,“其实也很简单,合我们二国之力,督促宋国坚定和蒙古作战,依靠着宋国的人口,定然能够扛住蒙古的进攻。”
第765章 收拾残局!
一灯大师叹了口气说道,“当今大宋天子虽然也想励精图治,但史相却权柄日盛,他们君臣之间相斗日盛,恐怕会影响大局啊。”
王跃听了一灯大师这话,觉得非常的有道理,他仔细的琢磨了一下,这才认真的说道,“我看不如这样,趁着蒙古现在没有时间东顾,我们南北夹击怂庭,你们取四川,我去江南。
如此再合我二国之力,团结一心,定然能够扛住蒙古,你看如何?”
一灯大师听了这话,马上就心动了,只是他还是有些犹豫的说道,“只是如此一来,燕国空前盛大,我们如何能够和平相处?”
王跃却淡定的说道,“要蒙古这个外敌还在,我们当然会相安无事,等到蒙古没了,恐怕我们也没了,百年后面的事情,我们又何必考虑?
如果一灯大师信不过我的话,我愿意和大理签订盟约,只要大师和我还在这个世界,你我定然能够保证大理皇室荣华富贵绵延子嗣。”
一灯大师其实觉得大理如果拿下了川蜀之后,定然可以像当年的蜀国一样强盛,依靠着险要的地势,根本就不用惧怕蒙古或者燕国。
现在有王跃的保证,恐怕几十年内两国不会发生争斗,几十年后大理兵强马壮,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于是,一灯大师很郑重的说道,“既然如此,我来引荐燕王前去见见我们的大理王!”
王跃知道这事儿算是搞定了,他也就笑着说了一句,“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了!”
……
王跃和一灯大师出头,大理和燕国联盟正式形成。而他们这边推杯换盏庆祝的时候,周伯通竟然真的去找到了瑛姑。
瑛姑这些年一直跟着一登大师,当然是一灯大师躲到了天龙寺,她也在天龙寺外。
周伯通从神雕上下去之后,准备潜入天龙寺的时候,意外的见到了瑛姑,也知道了他的孩子被裘千仞给打死了,当然也知道一登大师见死不救的事情。
不过周伯通毕竟是个顽童心性,他没有那么强的杀性,他觉得救人这种事情不能勉强,一灯大师不愿意救,那是一灯大师的事情,他们如果强求的话,反而是他们自己的不是了。
不过,裘千仞竟然出手杀了他的孩子,他当然要替儿子报仇,所以就带着英姑一起去找裘千仞去了。
王跃联系不到周伯通,当然大致猜到他干什么去了,在和大理签订了盟约之后,当即回到燕国,准备为宋国先礼后兵。
王跃回去之后马上下了一份国书,就是要让宋国加入他们两国联盟,一起对抗蒙古。
而因为这一份儿国书,宋国朝堂又吵翻了天,有支持加入这份儿联盟的也有反对的。
支持的当然知道是唇亡齿寒,反对的确实觉得宋国虽然和蒙古有一些冲突,但毕竟还是盟友,有大理和燕国在,宋国真实的是安全的。
这个时候宋国皇帝正和史相争斗呢史相支持结盟,皇帝当然也支持不加盟。
史相看皇帝现在为了帝位,已经不考虑不加盟的威胁了,他气愤之下,也就暂时不上朝了。
史相不上朝带来的后果,那就是不加盟的事情正式确定,燕国的使臣也直接被赶出了临安。
王跃本来就占据江对岸的优势,大军也早有准备,他看到结盟失败之后,觉得理由已经摆在眼前了,当即就派遣大军乘作战船,走水路直扑杭州湾。
这是一场谁都没想到的征战,宋国边防大军在长江沿岸严密布防,就连南召那边也派遣了大军,严防失守。
只是怂庭却没想到燕国竟然没有走他们熟悉的渡河强攻,甚至没有去强攻襄阳,不然直接走海上直播临安。
临安城怂庭皇帝还在沉睡的时候,五万燕国大军和十万仆从军,已经在燕国水师的铺天盖地的战船掩护下歼灭了宋国京畿水师,快速登陆向着临安城而去。
临安城内最南边的城门嘉汇门,距离皇城非常的近,只是怂庭水师被歼灭之后,很快就能到达。
所以,在临安城水师被歼灭之后,南宋皇帝是在朝会之中被人通知的时候,匆忙的想要逃出皇城,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王跃挑选的五万大军,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的首领都是武林高手,仆从军也都是悍不畏死,进攻速度非常的快,那高大的城墙,根本就没有阻拦多长时间,就被攻破了城门。
宋皇甚至连逃进凤凰山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杨过带领着精锐攻破了皇城。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这个时候在大朝会,所有的皇亲国戚,还有官员全部被一网打尽了。
王跃控制了皇城之后,根本就不给他们恋战,直接守住皇城,同时开始招降汴京城守军。
守军看皇帝和大臣们都被俘虏了,而前来偷袭的还是燕国,他们也没有了抵抗的意志,直接就投降了。
杨过那这边大事已定,就把满朝文武和皇族贵族叫到船上,走水路前往长江宋国其他水师营寨。
因为有皇帝和大臣们在,所以怂庭的守军不是被毁就是投降,仅仅不到七天的时间,南宋水师和重镇的守军也消失殆尽。
其实这也不怪怂庭下面的将领,毕竟在燕国庞大的水势的威胁下,又有皇帝帮忙叫门,宋国的城池不敢进攻,只能一个个的被攻破。
大理那边还在按照盟约猛攻宋国要塞的时候,宋国所有的城池,竟然都是以风卷残云的速度投降了。
其实也不怪各地的守将这么软,实在是王跃这一招偷袭一下子席卷了大量的王公贵族,让各地的官员们束手束脚,也因为给他们保留了钱财,他们的抵抗意识也根本就没有那么强烈。
而王跃每过一个城市立刻就平分土地,一下子获得了百姓的支持,这才会获得这么大的支持。
所以,大理磨刀赫赫的想吞并川蜀的时候,却发现川蜀的很多地方都已经改旗易帜归顺了燕国,大理那里根本就搞不清楚是什么情况,也只能暂时按兵不动去打探消息了。
只不过一打听不要紧,得到的结果之后,大理也明白他们这次是被骗了,就是想要利用他们吸引宋国的目光。
这个时候事已至此,大理也只能希望王跃言而有信,不会为难他们大理了。
而王跃还真的就没有为难大理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大理抵抗蒙古的还挺强烈的,还是最后是实在打不过,这才投降的。
虽然史书上说是高氏抵抗激烈,但不管如何,勉强还算是个盟友。
再加上燕国强行吞并了怂庭,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暂时没有精力攻城略地,所以,两个暂时也进入了休息的状态。
……
燕国吞并宋国,大刀阔斧的大土豪分田地,一下子凝聚了百姓的人心,快速的稳定了局势。
虽然这样只是治标不治本,过几十年依旧会有新的贵族产生,但在这个蒙古威胁关键的时刻,也一下子给燕国提供了大量的兵力。
不过,燕国攻打了宋国之后,水师进一步强大了,也可以从东瀛那边运来大量的仆从军,王跃在没有普通军帮忙之前是不会让这些士兵大量送死的。
而蒙古在西方攻击的不是特别的顺利,同时也在准备着大量的仆从军,这都需要时间。所以,王跃统一了中原之后,足足等了五年,蒙古这才突然开始向大理动手。
十万大军突然分三路,其中一路从吐蕃向着大理洱海而去,这边的河流虽然也比较宽广,但因为这边天气比较热,大军或者游泳都可以偷偷渡河进行偷袭。
而大理守军人数上本来就处于劣势,根本就没有办法完全防住,一不留神就被攻破了边镇。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线也就此直接被破坏了。
十万大军渡过了要塞后分成几路,向着大理皇城而去,一灯大师知道大势已去,连忙带着皇室秘籍,陪同皇室成员一起向东方逃去。
而王跃心里明白,如果不趁这个机会把蒙古拦在大理,中原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于是,王跃命令下燕国同时派遣了十万大军和二十万仆从军,但是直接攻入了大理救援。
一灯大师和大理皇室刚刚逃到了昆明,那里正人心惶惶的时候,却没想到燕国突然趁人之危,一下子就包围了昆明。
大理军民上下非常的忿怒,觉得燕国这是背信弃义,所以,一灯大师也就一边让人坚守,一边联系燕国将领要求见王跃。
王跃还真的来了,他知道这场战争有多重要,所以亲自过来督战,所以在一灯大师要见他的时候,他也就果断的同意了。
在见到一灯大师之后,他不等一灯大师,询问就果断的说道,“大师,大理你们守不住了,我的到来是为了防止蒙古大军从这里打到燕国,同时也给你们展现一下我燕国是如何对抗蒙古的。如果看过之后,你们还想要我们退出大理,我愿意履行合约。”
一灯大师看王跃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心里还是很不服气,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看王跃如何迎敌了。
而事实上,一灯大师看过之后马上沉默了,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其他国家都没办法扛得住蒙古的攻击,只有燕国可以。
因为整个战争完全是用人命堆的,仅仅一天的战斗,双方死伤好几万,流下的血液竟然把滇池都给染红。
而这还仅仅是蒙古大军攻来之后的第一天,以后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如此的残酷。
蒙古大军攻打了三日,加上从大理新聚集的仆从军,士兵损失了近十万。
蒙古大军看到燕国守军似乎源源不断,这才开始缓缓的后撤。
而燕国就地组建了防线之后,就马上开始乘胜追击,双方在昆明前往大理的途中,又发生大小战役数百次,生生的把这片土地,染成了红色。
蒙古在退到了大理之后,依靠着这边的城墙这才稳住阵脚,而国那边源源不断的派来的仆从军,也让蒙古大军获得了新鲜的血液。
而燕国退居姚城,在这里建设补给线之后,沿山道开始布防,双方在这里开始僵持住了。
这场大战,一直持续了三年,双方在大理国各处发生争斗,各自消耗了一百多万的仆从军,这才精疲力尽的停止了争斗。
而一灯大师亲眼目睹了这三年的抗争,也明白了和蒙古战斗的残酷性,他知道自己先前责怪王跃是错了,竟然送出了一阳指作为赔礼。
王跃本来就会参合指,对一阳指其实是不感兴趣的,只不过出于礼貌,还是接了下来。
只是接下来之后,王跃看过了,这才知道自己还是有些小瞧一阳指了。
原来,一阳指真气不仅软绵纯和,还能滋养经脉。
就比如说王跃原先使用参合指,差不多用几次之后自己的经脉就会有些难受,就像是受到了伤一样,需要修复一下。
可是这个一阳指却能够修复经脉,让经脉变得更加强硬一些。
当然修复经脉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还能不断的打通身体的经脉,让经脉变得更顺畅一些。
王跃练了一阳指之后,这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其实一阳指,就是六脉神剑的前置武功。
一阳指练到大成之后就可以无限使用六脉神剑,有一阳指进行保护经脉,那剑气在自己身体里面根本无法伤害自己的经脉。
而王跃只要把一阳指练到大成,配合上他的参合指,其实也是可以无限的使用剑气。
出于对一灯大师的感谢,王跃非常干脆的把昆明和大理之间夺回来的土地交给了段氏。
不过一灯大师也明白,凭借他们段家肯定无法保护好大理的土地,所以他非常干脆的交出了兵权,他们留下了治权。
王跃看一灯大师这么识趣,也就安心的让段家掌权了。
大理段家在大理经营了几百年了,人脉好的不得了,在段家重新掌权之后,也让燕国的反攻变得更顺利一些。
第766章 离开射雕!
燕国和蒙古对大理人生地不熟的,进攻的时候只能走大道,蒙古人防备起来还能轻松一些。可是这些本地人却知道一些山野小路,很容易就能带着燕国的士兵进行偷袭。
蒙古大军一退再退,后来连大理两侧的的各个城镇全部丢失了,只留下一座大理城孤悬在外,而燕国却根本就没有着急强行收回大理的意思,让蒙古大军损失很大。
蒙古大军西路大军统帅兀良合台见势不妙,担心城内的守军粮食断绝,就果断的选择了撤退,一路退到了丽江以北,这才准备拒河而守。
而忽必烈所带领的蒙古中路军,在发现燕国在长宁集结大军有抄他们后路的准备的时候,果断下令大军撤退了。
蒙古的东路军原本就是威慑燕国,根本就没有进攻。
上一篇:绝世妖姬的我与那些正派仙子
下一篇:女尊世界的反派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