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宁安如梦开始 第422章

作者:三轮小叔

  火腿肠,遇冷了!

  这下山背大队的人都着急了,就连特别稳重的刘会计和杨主任,也都是一样的着急了。

  王跃却不相信火腿肠卖不出去,他去车间好好的转了一圈,然后才想明白怎么回事?

  因为他们现在的火腿肠肉的含量太高,再加上加工和人力成本,所以价格定的价格就比较贵。

  现在很多人虽然觉得火腿肠好吃,可是却根本就吃不起这个火腿肠。也就让他们现在生产出来的火腿肠成了奢侈品。

  王跃猜到了结果之后,当即就着召集村里几个厨艺好的人,让他们重新调配配料,把豆制品和淀粉的比例增加高一些,把火腿肠的成本降下去。

  当然,增加了这些东西的比例之后,还需要让人尝出肉味,这需要大量的实验。

  几个人听了王跃这个要求,虽然觉得这么胡来不好,可是出于对王跃的信任,却还是听话的利用火腿肠厂子里的设备尝试起来。

  也就在他们正忙碌的时候,刘会计就有些不确定的说道,“书记,原本只是销路不好,这么的降低了肉的含量,会不会把咱们的品牌都给砸了。”

  杨主任也连忙说道,“书记,咱们的销路还是有的,只是大家还没有适应过来而已,你不必这么着急上火的。”

  王跃看两个比自己还着急上火的人都开始劝说自己了,他知道他们是担心王跃这么干会把锅给砸了。

  于是,他就很无奈的解释说道,“杨主任,刘会计,咱们的火腿肠生意不好,主要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还没有好到可以随意买纯肉质的火腿肠的地步。

  所以,我们需要加入豆类和淀粉,让成本降下去,这样大伙才能够吃的起。

  而且,我们推出几个产品,有的是是含肉量高的,有的是含油量低的,让购买的人自己选择,销量一定会好一些的。”

  杨主任听了王跃的话之后,就不确定的说道,“书记,这么干行吗?是不是太操之过急了一些?”

  王跃却知道不能推了,他非常严肃的说道,“必须这个时候,因为国营商店不可能给咱们太多的时间,如果咱们的销路不好,他们就会把这个事情给反馈上去,到时候我们想要卖产品,恐怕都只能依靠自己了。”

  刘会计听了王跃的话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也就非常严肃的说道,“书记,这活儿交给我吧,我盯着他们,一定能在尝出肉味儿的情况下,把产量价格给降到最低。”

  王跃看刘会计这是为了让他休息一下,他也没有谦让,毕竟刘会计对数字很敏感,如果只盯着成本的话,当然能够直接把价格降到最低。

  还别说,因为王跃制作的设备比较齐全,本来就包含增加淀粉和豆制品的设备,所以,厂里的技术员调配起来是非常容易的。

  经过几个村里的干部带着厂里的技术员,连续几昼夜的调试,终于制作出了一个合适的比例,竟然硬生生的把火腿肠的价格降低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

  如果原来的火腿肠,就像那种家里制的香肠一样,咬一口里面满嘴都是肉的话,现在咬一口,只是感觉到肉味,偶尔还能吃到零星的一两块小肉。

  刘会计虽然做出来了,却还是有些不放心,直接把肉的含量降到这么低,会不会直接导致没有人买?

  所以,刘会计又按照肉的含量,把火腿肠分成了10个等级,价格也是按等级分的,就是想要让国营商店去分等级去卖。

  国营商店那边其实在经过一周多的时间销量不好,已经不怎么想要卖这些火腿肠了。

  可是碍于上面领导的面子,他们也不得不卖,不过,他们心里明白,等到月底核算的时候,他们把火腿肠销量的事情说出去,到时候火腿肠就会从柜台上撤下去了。

  所以,山背大队又突然带了其他九种火腿肠过来,他们原本是不情愿的,但想着怎么也要卖到月底,那这才不情不愿的同意了。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次的火腿肠摆出来之后,竟然一下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哄抢。

  其实也是因为第一次纯肉火腿肠出来之后,已经让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合作肠好吃,肉的含量也高。

  只不过因为太贵的原因,所以,他们根本买不起,可是现在突然有更便宜的火腿肠了,他们也都纷纷购买了一些尝尝。

  稍微有钱的,当然买肉含量更高的,没有钱的,当然就买有含量最低的。

  而火腿肠除了一个小小的包装等级不一样之外,火腿肠的外形都是一样的,你根本就不知道吃的火腿肠到底是什么价位的?

  很多人都争相的购买各种品级的火腿肠,竟然一下子把火腿肠的市场给打了出去。

  为了增加销售产量,王跃当然不可能去找人推销了,直接就给各大国营商店的人打了招呼。

  他们每销售100件火腿肠,就会送给他们一件儿作为奖励。

  这对国营商店的营业员来说,那简直就是白给的,所以,他们在有人购买的时候也开始争相的推荐。

  在这种双重刺激之下,火腿肠的销量成直线上升的趋势,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赚的钱比他们一年卖的猪肉的钱还多。

  村里的人知道这件事之后,一个个都喜气洋洋的,因为火腿肠的销售增加了,那他们自己的收入当然也会额外的增加了。

  对于王跃来说,这还是第一件喜事,他最近算是四喜临门。

  宋运萍今年考上了大学,还是省城有名的医科大学,这让宋运萍非常的兴奋,因为她终于能够完成和上大学的梦想了。

  这对王家来说也是一件喜事,毕竟,王家的儿媳妇是和大学生了。

  而另外一件喜事是宋运萍怀孕了,而且已经快三个月了。

  宋运萍一下子就纠结了,在上学和生孩子之间犹豫不决,两件事情她都想做,任何一个都不想放弃。

  王跃犹豫了一下之后,也就带着宋运萍一起去了安云医科大学,直接找到了中医学院的院长。

  因为宋运萍受到自己老爹的影响,所以从小对医学知识还是了解很多的,加上这些年王跃特意的引导,她也跟着老爹认真的学了学,有一定的基础。

  所以,宋运萍和医学院的院长见了之后,也让医学院的院长很不舍得失去这个学生。

  于是,在宋运萍提出想要休学一年,等第二年再去上学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到就同意了。

  宋运萍原本想着为了孩子放弃梦想得了,毕竟她现在的日子过得也挺好,可是现在王跃真的让她可以实现两全其美,让她心里一下子高兴坏了,一下子就解锁了很多姿势。

  而对王跃来说第四件喜事,是小舅子宋运辉被金州化工厂给录取了,这可是省里最大的化工厂。

  这让宋运辉感觉非常的兴奋,对宋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王跃来说当然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小舅子给力,那将来就是姐夫的助力呀。

  ……

  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王跃的孩子也出生了,只不过宋运萍却也快去上大学了,山背大队的火腿肠都成为省内有名的火腿肠厂了。

  之所以是省城有名的火腿肠厂,是因为其他地区也有人跟风制作,只不过他们没有什么自动化设备,产量不是特别高,所以,他们的成本根本就降不下去,虽然他们也无法和山背火腿竞争,可是山背火腿如果加上运输费的话,也没有多大的竞争力了。

  王跃对此一点都不在意,他觉得有了火腿肠之后,就应该有方便面,他下一步准备涉足方便面市场。

  反正这些东西将来的销量都非常的高,而且要求的科技也不是特别高,他完全可以在安云大学去定制。

  就在王跃这边欣欣向荣的时候,宋运辉那边的状态就不太好了。

  他忙活了一年,在宋运萍快要去上大学的时候,总算是请假回来了一趟,就想亲自送姐姐去上大学去。

  毕竟当年是姐姐的谦让,这才让他有机会去上大学,现在姐姐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宋运辉心里那最后一丝愧疚也终于可以放下了。

  而宋运萍作为姐姐看出了宋运辉明显不是特别在状态,她也就直接问了出来,“小辉,我怎么看你好像不太对劲,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儿啊?”

  王跃其实也早就注意到了,只不过这是自己小舅子的事情,他不方便直接直接询问,所以,他等到宋运萍出来之后,这才也马上追问道,“小辉,是不是工作上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有什么事儿给姐夫说说,姐夫说不得能帮你。”

  王跃之所以这么询问,是因为宋运辉原本已经被定好金州化工厂的结果后来突然变成了宋运辉的舍友,后来还是金州化工厂扩大了规模,这才把宋运辉给录取了进去。

  王跃想着对方竟然是个二代,又差点儿欺负了宋运辉,当然有可能继续欺负了。

  宋运辉摇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其实,力主把我招进去的是水书记,但是现在实行了水厂长负责制,水书记也就闲了下来。

  我被当做是他的人,所以也受到了排挤,直接就把我安排到了一车间的生产线上,我现在和普通工人一样三班儿倒,多少有些疲惫而已。”

  宋运萍听到这话就有些紧张的说道,“那怎么办?难道你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吗?”

  宋运辉笑着说道,“那倒是不用,我刚好利用这个时间,把一车间的所有设备给摸清了,我后面有个计划一定能够改善我现在的工作环境的。”

  王跃对国资企业还是有一些了解的,那里的很多设备其实就是因为保养不够导致年久失修,随时都可能出问题。

  毕竟那都是公家的东西,又不是自家的东西,所以很多人都不怎么负责,就和村里当时种集体土地的时候的态度一样,毕竟干多干少都是那么多钱,谁愿意多干点儿。

  于是,王跃就非常严肃的说道,“小辉,有句话叫做知微见著,咱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咱们就看看农村的情形。

  咱农村一开始的时候,集体种土地,大家都非常拼命,把土地种的好好的,大家也都能吃饱饭了,有的就算是吃的不算饱,但不至于饿死。

  时间久了之后,老一辈儿那些爱土地如命的老人走了之后,新人根本就不知道当年的苦日子了。

  他们干活儿的时候有很多都是混着的,反正地是公家的,命是自己的。”

  王跃说到这里看,到宋运辉已经在思考了,他放慢了语速,继续说道,“厂里的这些国企工厂其实也一样的,一开始的时候给他们搞来的设备很多都是新的,以前的老师傅爱这些设备,像爱自己的命一样,每天都会保养。

  可是老一辈儿的退休之后,新一辈儿的上来之后,他们对那些设备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就是能不保养就不保养。

  所以,现在很多厂里的很多设备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产量或者是性能都跟不上以前了。

  所以我猜测你们厂子恐怕也是这样,如果你想做出一番成绩,就对这些设备的详细情况都给记录一下。

  即使做不到现在就对设备改进或者是维修,可是能做到你心里有数,就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毕竟,有些地方,只要稍微一维修,就能提高生产效率,或者是生产质量。”

  宋运辉听了王跃的话之后点点头,非常严肃的说道,“姐夫,你说的太对了,我这次观察一车间的时候,就发现很多设备都有你说的类似的情况。”

第786章 宋运辉碰壁!

  宋运辉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原本我还只是想着,把这些问题全部给查出来,然后报上去,让厂里统一给解决了。

  现在听了你的话之后这才明白,之所以化工厂里有这么多的毛病,完全是人的问题!

  我没有把这个点儿考虑进去的,不然的话,那就是治标不治本啊!”

  王跃看宋运辉这是准备连人为因素也考虑进去了,就连忙劝说道,“我觉得这些问题,你还是先找一下一厂长的负责人,还有那些技术人员分别谈谈。

  不要直接闷头直冲,那样的话,你会把所有人都给得罪的,到那个时候你恐怕寸步难行。”

  宋运辉却不在意的说道,“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公正的做事,就不怕有小人作祟了。”

  王跃看宋运辉坚持,他觉得人教人是教不会的事儿,教人恐怕一次就教会了,所以也就让宋运辉吃个亏吧。

  反正宋运辉现在还年轻,以后机会多的是,大不了将来自己工厂的企业发展起来之后,把宋运辉给聘请回来不就行了。

  ……

  而宋运辉在经过王跃的提醒之后,回去之后,把人为因素也考虑进去了,所以写了一份更详细的报告。

  报告就是告诉厂长,厂区的设备需要维修,这样才能提升生产效率。

  只不过对于宋运辉的想法很多,带着他在一车间熟悉的黄师傅听了之后,可是他也就提醒宋运辉,因为现在车间正在搞生产大比拼,如果这个时候维修会降低生产效率,这种可能会影响大家的收入的。

  宋运辉这次做的数据非常的详细,他梗直的告诉黄师傅,如果他们维修过后不仅不会降低生产效率,还会有所增加。

  黄师傅听了之后,就通知了其他人。而众人看到这个数据之后,发现非常的有道理,同时心里也有些惭愧。

  正是因为他们日常的维护保养做的不到位,日积月累之下经常让设备必须经历大修,这才能正常生产。

  但凡他们平时多注意一些,根本就用不着现在的大修了。

  所以大家也都吸取了教训,紧急的对设备进行了维修,同时又制定了紧密的维护保养制度。

  他们改进之后,果然在后来的比赛中赢得了生产任务的比赛,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设备维修的次数。

  宋运辉这个表现,一下子就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学生,是有真才实学还有经验的学生,也确实让同事们刮目相看。

  只是同事们佩服没用,宋运辉干了这么大的事情,厂里对这个事迹进行表扬的时候,却对宋运辉只字不提,更没有任何提升的想法。

  刘总工给的理由是要保护宋运辉,不要让他太出风头,这让宋运辉非常郁闷,因为他心里清楚,这是费厂长故意打压他的。

  而且,宋运辉总算是知道王跃为什么让他找别人商量了,感情是不分给别人功劳,他自己也就没有功劳!

  如果这次他找了其他领导一起,费厂长想要打压,也要顾忌影响。

  宋运辉心里郁闷却也不气馁,他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图书馆,对厂子里的设备,进行更深度的了解。

  可是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宋运辉感觉到了费厂长这人的无耻。

  因为前一段时间宋运辉经常去图书馆查资料,费厂长通过调查,知道宋运辉是借虞山卿的图书证,就让虞山卿把图书证给收回去了。

  当然,费厂长收回去的理由也很正当,就是厂里新有的规定,图书证证不能外借!

  所以,以后宋运辉想老书,只能自己想办法。

  好在宋运辉的室友,寻建祥给除了一个主意,也就是可以躲过检查,直接去图书馆看书。

  只是好景不长,这事又被刘总工的女儿看到了,好在水厂长恰好也在图书馆看书,帮宋运辉解决了这个麻烦,这才让宋运辉没有丢人。

  接连的打击,让宋运辉非常的郁闷,他总算是明白王跃为什么总说不要站队了。

  ……

  相对于宋运辉的郁闷,王跃这边山背大队生活过得很惬意,火腿肠随着在国内的慢慢铺开,让山背大队收入也越来越多。

  王跃他们计划中的方便面生产线,只能往后稍微拖延一下,他们现在必须要添加几个生产线来增大生产规模。

  而山背火腿之所以在全国铺的速度那么快,里面又有了小杨巡的功劳。

  一开始的时候,安云省周边的几个市区才卖火腿,再远一些的很难铺开。

  后来,杨巡看到了这个机会也就和山背大队村里面签一个合同,承包了东北地区的火腿肠销售。

  结果这小子还真有小丑的天赋,去东北不到半年,就让山背火腿成了东北人非常喜欢的一样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