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宁安如梦开始 第62章

作者:三轮小叔

  金陵皇宫,武英殿!

  誉王根本不关心前方的战事,他得到夏江的暗示,就准备去宫中和梁帝待在一起,

  他琢磨了一番,就找了一块儿石头,在石头上刻上字,模仿天降奇石的样子,叫了一大批大臣在武英殿拍起了马屁。

  梁帝毕竟年纪大了,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套,他高兴看着一块儿石头,虽然知道大概率是假的,却还是忍不住赞赏一番。

  只听有字一个大臣拍马屁说道,“陛下,先圣文帝时汾水落,奇石出,石上天然有梁安二字,满朝皆成祥瑞,后来,果然罢北方战事,天下为安。

  臣以为这块儿石头上天然有梁圣二字,就和梁安一样,都是天上降下来的祥瑞,是陛下福泽所致啊。”

  誉王等这人开口之后,也连忙拱手说道,“父皇圣德魏巍,万民称颂,古之贤君不外如是,既然这祥瑞已出,可知天命,不如顺应上天之意,入鲁封禅,不知各位觉得如何呀?”

  他这个马屁拍的,皇上很高兴,可是其他大臣却有些不敢开口了,毕竟像封禅这种事情耗费非常的大,绝对是劳民伤财的事情。

  梁帝其实也有些心动的,可是他看了众大臣的反应,就知道怎么回事,他心里有些失落,就自己给自己找台阶说道,“这孩子真是信口开河,封禅乃是自古的盛典,怎么可能轻易做呀,你看看众爱卿让你问的都不敢说话了。”

  他说完之后,就命人把这块石头用上好的檀木给装裱起来,放到自己的暖格里,供他慢慢的赏玩。

  其他大臣也松口气,开始换个角度,继续拍马屁起来。

  就在这个其乐融融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到,“陛下,悬镜司夏秋求见!”

  那些官员一听说是悬镜司的人来了,像遇到了洪水猛兽一样,一个个连忙告辞离去。

  梁帝也已经习惯了这个反应,他要的就是悬镜司做一个孤臣,帮自己盯着这些官员,如果这些大臣不建议和悬镜司为伍,那他才会担心呢。

  等其他人走了之后,梁帝坐到了龙椅之上,这才让夏秋进来。

  誉王心里有些嘀咕,他不知道夏江搞什么鬼,竟然只让夏秋一个人过来,夏江自己人呢?

  只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夏秋进殿之后,立马跪倒在地,痛心的哭嚎道,“陛下,悬镜司遇袭,夏首尊和夏执境两人死在了大理寺门口,夏冬受了重伤,逆贼聂译也被人救走了。”

  梁帝简直不小心自己的耳朵,他就有些震惊的说道,“怎么可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夏秋还没有回答,又有内侍前来禀告,“陛下,靖王求见!”

  梁帝心中不妙的预感更大了,就连忙说道,“宣!”

  靖王听到命令进到殿中,他眼神里也闪过一丝诧异,他没想到来的是夏秋,而不是夏江,在夏江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梁帝觉得杀人劫囚的事情,在金陵城里也只有靖王可以干了,他看到靖王过来之后,还以为是为了向他辩解,就怒气冲冲的说道,“靖王,你这个时候过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靖王稳定了一下心神,行了一礼之后,这才沉声说道,“父皇,悬镜司不知道何故发生了爆炸,引起了周边的大火,可是悬镜司拦着不让巡防营去,巡防营的人也没有什么办法。

  可是大火已经开始蔓延,再不阻止的话,大伙可就无法收拾了,请父皇下指允许巡防营前去救火。”

  梁帝头上的青筋都忍不住跳了跳,他没想到还有这种事,就转头看向夏秋,很是严厉的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给我说清楚!”

  夏秋没想到靖王竟然主动告状,提起这事儿,他知道也隐瞒不住了,这才无奈的解释说道,“陛下,我师傅担心有人会来玄镜师救聂译,就把聂译给偷偷安排在了大理寺看押。

  今天午时的时候真的有人前来悬镜司救聂译,我们也就按照计划故意放他们进去,然后准备来一个瓮中捉鳖。

  只是没想到那些贼子冲到玄镜司地牢门口又撤退了回去,然后四处放火,配合另外一批人前后夹击,被他们逃了出去。

  只是悬镜司损失惨重,这些贼人放的火根本就无法扑灭,不小心引燃了师傅布置好的火雷,这才把悬镜司给炸毁了,引燃了更大的火灾。

  师傅赶回来的时候,担心这是别人的调虎离山,就和师兄夏春一起前往大理寺查看。

  我要安排人救火,就和其他人去的晚了一些,等到地方的时候就发现夏春的尸体,而我师傅的头颅也都没了。”

  听了他的叙述,梁帝誉王和靖王都惊呆了,两人还都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里看到了惊愕的表情。

  梁帝没想到防卫森严的金陵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就让他觉得金陵都有些不安全了。

  同时,他从靖王的表情当中,也能看出这个儿子肯定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他心中隐隐猜测,没准儿是那个胆大包天的越王派人干。

  而靖王心里更加的惊讶,他没想到王跃后续还有这么大的动作,竟然连夏江都给除掉了,可是给他省了很大的麻烦。

  只是,这样一来,大梁和越国的战争更加无法停歇了,让他心中有些担忧。

  誉王却没管那么多,他听到这里就率先发难,很激动的指着靖王说道,“靖王,你负责巡防营,怎么会让京都发生这样的事情?你这也太辜负父皇的希望了。”

  靖王肯定不可能背这个锅,就梗着脖子说道,“誉王,你这话就强词夺理了,京都手眼通天的人多了去了,巡防营最多管辖一下那些平民百姓,什么时候能管到达官贵人手里了?

  就拿悬镜司来说,他们什么时候准备的火药,什么时候把人挪到大理寺,甚至把悬镜司夷为平地,这些我通通不知道!难道这些也都要怪在巡防营的头上吗?

  不过,这些也不是不可以杜绝,只要父皇给儿臣下一道命令,允许儿臣搜查可疑的达官贵人,儿臣保证这金陵城固若金汤。”

  梁帝知道靖王说的有道理,他看着两个儿子又吵了起来,就忍不住揉了揉眉心,这才恼怒的吼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争吵!”

  他呵斥完两个儿子,这才看向夏秋问道,“夏秋,你刚才说你师傅的头颅被人割走了?这件事是真的?”

  夏秋连忙点点头,很是悲愤的说道,“是啊,陛下,我们去的时候,我师傅的头颅就不见了,整个大理寺也人去楼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过,今天贼人冲进悬镜司的时候,巡防营在悬镜司门口抓捕盗匪,行迹十分可疑,微臣觉得,巡防营应该知道贼人的踪迹。”

  靖王对这个问题早有答案,就连忙陈声说道,“陛下,我并非只在悬镜司门口布下重兵,凡是京城中重要的节点都有布置,这点儿您是知道的,就是为了缉捕太行巨盗。”

  誉王听到这里,就愤怒的说道,“好一个既不巨盗,那请问你忙碌这些天,抓到了没有?”

  靖王看了一眼誉王,然后就严肃的说道,“今天本来都已经要抓到人了,哪成想悬镜司发生了爆炸,引起了附近的骚乱,巡防营的人匆忙赶了过去,那盗匪趁机逃走了。”

  梁帝看两个又要吵,就打断了两人说话,继续问夏秋道,“好啦,你们两个给我安静一些!

  夏秋,你不是说悬镜司发生了爆炸,逆贼聂译没有被炸死?!”

  夏秋头低的更狠了,他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是他师傅自己把自己给玩儿死了,他我觉得有些丢人。

  可是,他还必须回答,就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那聂译没有关在悬镜司,而是关在大理寺,今天两个地方相继被袭,聂译也是被人从大理寺救走的。”

  靖王听了这话,就很是嘲讽的说道,“这么重要的人犯竟然放在大理寺,你们悬镜司这是在开玩笑吗?”

  就在誉王又要开口接力吵架的时候,有内侍前来禀报,“陛下,皇后娘娘身边的近侍,请陛下过去一趟,说有急事禀报。”

  皇帝以为又是后宫的无聊是非,他正为现在的事儿烦心呢,然后功夫见皇后,就没好气的说道,“他能有什么正事儿?让他等着!”

  誉王想到今天听他的王妃说,皇后的人发现静妃竟然偷偷的在芷萝宫安置了宸妃的牌位,他猜测这会儿应该爆发了,这事儿一定要让皇帝知道呀。

  于是,他连忙说道,“父皇,皇后娘娘向来稳重,从来不会无视惊扰父皇的,也许他是真的有急事呢。”

  梁帝扫了一眼下面那三个人,知道暂时也说不清楚了,他也就没好气的说道,“让他进来吧!”

  那人进来之后,连忙向两地行礼问安,等梁帝询问的时候,他这才恭敬的说道,“皇后娘娘让奴才过来禀告陛下,静妃娘娘在芷萝宫中行悖逆之事,被皇后娘娘当场抓获,因此陛下爱妃不敢善做处置,请陛下亲自去一趟,当面发落。”

  梁帝听了之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你再说一遍!谁?静妃?”

  那皇后身边的太监连忙恭敬的说道,“是静妃娘娘。”

  皇帝这下真的恼了,他刚才就在怀疑靖王派人做的今天的事情,毕竟整个京城也只有靖王敢去救聂译。

  你说救就救吧,竟然还把夏江的头颅给割掉了,这是要替赤焰军报仇吗?

  他心中怀疑的火苗正在燃烧,却突然又听到了内侍这话,他愤怒的冷笑着说道,“反了!真是反了!”

  他走到靖王身边,愤怒的踹了一脚才说道,“你们母子,朕还要如何恩宠你们啊!你就不说了,你母亲也!

  我是如何善待你们呀?你们都是狼心狗肺!狼心狗肺!”

  梁帝原本想再踹两脚的,可是发现靖王已经倒在地上了,他心中的怒火也发泄了一些,就冲着被踹倒在地的靖王说道,“你给我起来!跪好!我先去处置你的母亲,回来再料理你!”

  他说完之后,就冲冲的跟着内侍走了,他很想知道静妃到底做了什么!

  可是很快打脸的事情就来了,梁帝来到芷萝宫之后,这才发现皇后说的悖逆之事,竟然是他吩咐静妃做的。

  原来,静妃定下计策之后,就故意让小新看到了,小新作为一个不太合格的内奸,很快就告诉了皇后。

  于是,皇后接到信号今天动手的信号之后,也就做好了准备。在得知靖王进宫之后,就果断的对静妃开始动手,也从静妃宫中查到了宸妃的灵牌。

  皇后看到了排位之后,心中就大喜过望,就连忙让人通知皇帝,想要让梁帝亲眼看看自己最宠的妃子,是如何行悖逆之事的!

  在她心里,梁帝对当年赤焰军和祁王的案子,那可是当做逆鳞看待的,这静妃竟然还敢祭拜宸妃,这次绝对死无葬身之地。

  只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切都只不过是静妃的阴谋!

  皇帝怒急匆匆的看过之后,看到静妃体贴的宁可自己认罪,也不说出是他指使的,心中对静妃又多了一些愧疚,对皇后又多了一些恼怒。

  于是,他就是没好气的让皇后回去,让静妃在自己宫中反省,也就匆匆的准备回武英殿!

  毕竟,他这会儿冷静下来之后,才想到靖王还在那边跪着呢。

  只是梁帝路过扔在地上的那个宸妃的牌位的时候,突然敏锐的察觉到一个问题,皇后查抄芷萝宫的事情,竟然和悬镜司誉王竟然同时发动!

  难不成,悬镜司已经投靠了誉王?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让梁帝忍不住浑身都有点颤抖。

  当年祁王就是要裁掉悬镜司,让梁帝觉得祁王这是要砍掉他的耳目,为造反做准备,这才让他对祁王和林燮更加的怀疑起来,总怕有一天一觉醒来,他被人从龙椅上给拉下来。

  现在他的耳目悬镜司竟然已经投靠了誉王,这是嫌他老了,准备另投新主了吗?

  他越想越愤怒,可是他还是怕是别人的诡计,就对跟随自己几十年的老太监高公公说道,“高湛,你觉不觉得今天的事情发展的实在太巧了?

  武英殿上朕审问着靖王,后宫皇后就对静妃出手了?!”

  高公公心里已经明白静妃和靖王的这一劫难已经渡过去了,他觉得自己说多了反而不好。

  而且,对于那些权谋的事情知道的多了反倒没好处,他也就装作疑惑的问道,“陛下,您是说,今天静妃母子今日命里犯冲吗?”

第124章 打仗浪的飞起!

  梁帝觉得虽然静妃和靖王可能是被誉王悬镜司皇后联手整治的,可是向来多疑的他,又反过来想着,靖王是真的没有问题吗?

  可是听了高公公的插科打诨,梁帝打消了对靖王静妃的最后一丝疑虑,忍不住了回头,向着高公公连呸了好几声!

  他这会儿想起靖王耿直的性子,还有静妃软糯的性格,一点儿也不像玩阴谋诡计的人。

  既然他们没有玩阴谋诡计,那誉王和悬镜司可能真的有些牵扯不清了。

  只是,他不能表露出来,让誉王和悬镜司察觉出来,那样会引起他们的警觉的。

  他瞥了一眼高公公,没好气的说道,“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高公公被逼了一点儿也不介意,还笑眯眯的回应道,“只要陛下懂就行了,老奴懂那个干什么?”

  梁帝叹了口气,高公公都懂得的道理,他的儿子们,怎么一个个的都想不明白?

  祁王是想撤掉悬镜司,而誉王竟然想要插手悬镜司,一个比一个还不让人省心。

  他这么想着,也就回到了武英殿,一眼就看到了靖王老老实实的跪着。

  他心中对靖王的愧疚也更加深了一些,他觉得这孩子傻成这样,也不是玩儿阴谋诡计的人!

  如果不追究赤焰军的案子,靖王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孩子?

  他回到龙椅上坐下,看着下面的三人,时间想不起来刚才说到哪儿了,就有些疑惑的问道,“刚才说到哪儿了?”

  靖王最老实,反应的也很快,还很是诚恳的说道,“说到大理寺了!”

  梁帝点点头,寻找了一下思路,好像还真是这样,这才郑重的说道,“对,是大理寺,你们接着对峙吧。”

  他说到这里,看到靖王还傻乎乎的跪着,就对靖王说道,“你起来回话!”

  靖王连忙向梁帝谢恩,然后才对夏秋说道,“那聂译被救,夏江和夏春的死,都发生在大理寺!

  我就想问问,难道巡防营也在大理寺和玄镜司冲突了?”

  夏秋知道这事儿也瞒不住,撒谎也无济于事,就摇摇头,很是无奈的说道,“并没有,我只是…”

  靖王根本不给他辩解的机会,很是严厉的打断说道,“如果你以巡防营在悬镜司门口和你们发生冲突的事情控告我,我可以承担御下不严之罪,可是大理寺又和我有什么关系?”

  誉王看夏秋根本不是对手,心动就着急了,他从梁帝脸上也看不出什么,也不知道皇后那里到底怎么了?现在夏秋明显斗不过靖王,让他非常的着急。

  毕竟,如果今天这个局还弄不死靖王,那他就肯定斗不过靖王了。

  于是,他也顾不了那么多,就连忙出声说道,“景琰,夏秋只是说了一下发生的事实,并没有针对你的意思,只是父皇觉得你的嫌疑最大,你还是不要针对夏秋大人的好。”

  靖王看着着急的誉王,就很不屑的说道,“誉王兄,发生事情的时候你又不在场,今天父皇也在这里,你为什么着急着替悬镜司辩驳?”

  他这么说其实就是提醒梁帝,誉王的手已经伸进了悬镜司,不然的话,为什么会这么着急?

  梁帝果然起疑了,他十分怀疑夏江和夏春的死,就是誉王和夏秋一手操办的。

  因为那两个人死了之后,夏冬又受了重伤,夏秋是最有希望接手悬镜司的人。

  誉王也意识到了问题严重,就连忙话题转说道,“父皇,人虽然是在悬镜司丢的,而靖王又和赤焰军林殊关系极好,这次事情他参与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儿臣建议严查。”

  梁帝当然知道要严查,他还要查查誉王和悬镜司到底牵扯有多深,他也就陈声说道,“既然如此,靖王就回府闭门谢客,不查清楚,不准外出。

  至于…”

  他正准备说誉王和悬镜司的事情,就有内侍焦急的喊道,“陛下,兵马尚书李林和柳首辅一同求见!”

  梁帝听到这话就愣住了,他突然有种不妙的预感,难道前方的战事又出大事儿了?

  他想到这种可能,就顾不了那么多,连忙说道,“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