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也想试试人形少女的铁拳吗? 第124章

作者:神性混合体

第33章 缓慢燃烧的导火索

  滴答、滴答……

  水滴落到桶里,已经快满三分之一。

  这根管子连通屋顶的水塔,属于研究所的应急设施,现在流下来的绝对是好水,甚至还挺干净。

  拉斐尔瞧了眼水桶,应该是谁拿过来蓄水的。

  这里的职员应该在两天前听从指令有序离开了,也许是哪个胆大的拾荒者做的吧。

  短短两天时间,附近的治安状况就变得极其糟糕。

  水还有很多,在她设立的藏身处里,最不缺的就是食物和水。

  成吨的军用口粮让拉斐尔倍感煎熬,偶尔吃一两次还好,每天食用就很使人感到挫败了。

  事情演化到如今的地步,没点内情她一点都不相信。

  法兰克福在德国南部,而莱比锡在东部靠北的地区,既然难民能够越过众多大城市抵达美茵河畔,没理由说莱比锡没有面临相同的境况。

  而事实是,当局下令要求研究所的全体职员,包括美方团队,携带所有资料前往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

  那边为了安置整个团队和对应的资料,特别在校区安排了两栋楼。

  用拟神经元芯片搭建的超级计算机也完成了转移,就像是他们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一天似的。

  这意味着,在当局眼中莱比锡所在的萨克森州相当安全,不存在难民和隐性军事力量的威胁。

  留在研究所附近的成体系单位只剩下KSK所属的特种侦察连和冠以“USEC”名号活动的美方武装人员。

  市区的状况不是很好,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基本上都是难民与本土市民之间的冲突,抢劫、偷盗、弓虽女干,乃至枪杀等恶性案件数量越来越多。

  不过,法兰克福市政依旧在努力运转,不断调集资源尝试恢复秩序。

  比起事发就逃跑的纽约市政和纽约州政,这些德国人的表现实在亮眼。

  这里被某种特别的骚乱所影响。未来得及离开的人们急匆匆地跑来跑去。

  好几辆高端SUV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家用垃圾,它们仿佛天生就是来干这个的,着实令人不安。

  出于某种原因,当局并未获得国防军的援助。

  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的报道内容似乎都证明情况没有到最差的时候,事件最终都以爆发交火为起始点,然后被英勇的武装警察镇压为终点。

  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这便是电视节目向外传达的信息。

  对于留下来的普通人而言,白天的治安状况尚且可以接受,但晚上窗外的枪声往往会坏了一夜好梦。

  于是,他们以各种方式离开——开车上高速、乘坐飞机离开,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城际巴士。

  逃亡开始了。

  法兰克福当局一如既往地发通知试图让居民平静下来,但从外面发生的事情看,似乎没有人在听。

  研究所开始撤离前,拉斐尔和小四“绿辉”一起去了一趟市区。

  城市里混乱无比,咖啡馆关门了,但它又开着迎客,这取决于造访者怎么看待。

  首饰铺被砸的乱七八糟,红蓝双色的告警灯来回闪烁。等到警察抵达时,里面早就被细节一空了。

  她想起来看到过的那些人,应该是电视中提及的,开始在乱世中抢劫咖啡馆、首饰铺的那批混蛋。

  拉斐尔靠在廊桥边上,窥视着研究所外面的一切。

  稀里哗啦的声音来自超市手推车的滑轮,一个拾荒者推着它缓慢前行。

  拉斐尔慢慢举起枪,耐心地等待这位“不慎”闯入禁区的家伙离开。

  研究所只是关停,没有宣布废弃。

  她获得的命令便是驻扎于此,肃清所有危险人员,接替的援军将在72小时内抵达。

  距离约定的时间只剩16个小时,援军的影子至今没有看见。

  KSK侦察连的人手有限,他们大部分人手都在市区,协助警方维持治安。

  「……还没走啊。」拉斐尔心想。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不惜命。像是铃音负责的东楼,正门前的广场平地上躺着17具尸体。

  从脑袋包裹头巾的阿拉伯难民到身穿羽绒服的本地人,都是出现后便被击倒,突出一个“转瞬即逝”。

  ——廊桥下方的噪音源,为什么还在?

  这是留在监控室,居中对研究所周边地域进行监的飞鸟送来的消息。

  ——角度不好。

  拉斐尔敷衍说。

  不过,她的食指已经从扳机护圈上取了下来。只需稍稍用力,撞针就能点燃底火。

  法兰克福郊外深邃的夜空,繁星闪烁,晶莹璀璨。

  哗啦,枪声一闪而逝,惊起一阵鸟鸣。

  这是拉斐尔今晚干掉的第4个人,可惜的是研究所人去楼空后,留下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这使枪声做不到干净利索,神不知鬼不觉。

  ——我开始移动了,去新的位置。

  拉斐尔收起枪,转身融入楼里的黑暗当中。

  此时,距离任务边界时间不到13个小时,仍然没有所谓的“援军”。

  突然,“梆”的一声,伴随着玻璃稀里哗啦破碎的声音,拉斐尔马上停下脚步,蹲下藏在走廊杂物之后。

  ——喂,有入侵者,能找到他们的具体位置吗?

  半晌后,飞鸟总算回信了。

  ——不行,那片区域属于盲区。

  正常来说,研究所的室内几乎没有死角。

  现在所里的监控系统早已不能正常运转,转移期间和不久后爆发的枪战,导致不少地方的线路或隐蔽式探头无法正常工作。

  拉斐尔眨眨眼,保持静默状态。

  嘎吱……啪嗒。

  这是鞋底在玻璃碎渣上碾压的声音,还有新的脚步,就在正前方编号为212的室内。

  她微微探头看出去,从里面出来了两个满脸横肉的家伙,穿着脏兮兮的迷彩服,用绳子拖着某人冰冷的尸体。

  看门口遗留的痕迹就知道,很明显,被拖着行走的家伙死得不能再死了。

  他们绝对不是执法人员,看看他们手里的武器、花色不一的迷彩服就知道。

  不论是KSK,还是隶属于警察部队的GSG-9,或是普通的SWAT特警,都不会穿这种商场里买来的迷彩服。

  或许是食材?有可能,只要不吃人脑的话就不会患病。

第34章 拉斐尔,快救我狗命

  快断气的人痛苦的惨叫声几乎压过了枪声。

  地板上污血流淌,滑腻不堪,拉斐尔三步并作两步穿积血滩,拽开门的同时扔进去一枚闪光弹。

  砰的一声,超高流明的亮光一闪而逝,她马上突进门对准当中捂着耳朵和眼睛找不到北的流民开火。

  最先闯进来的两人不过是预兆,被他们拖着走的尸体的确是口粮。

  因为在她杀了那两人后,查验尸体时看见了明显的切割痕迹,还在其中一人身上找到与割痕匹配的刀具。

  远处,一枚手榴弹轰的一声爆炸了,弄得整个楼层也跟着震颤起来。

  “魔鬼们终于来了!”不知道是谁在乱叫。

  总之,拉斐尔端起枪朝混乱疯狂的人群一顿连发扫射,冲在最前面的几名暴徒应声倒地,其余的便在楼梯的拐角处戛然止步。

  “铃音,你那边有多糟?”她一边绕过尸体,一边捏着无线电的PTT按钮,“飞鸟、绿辉,都汇报各自的情况。”

  “正在前往中央监控室,绿辉报告。”

  “中央监控室安全,飞鸟。”

  “喵呀,我这里好像遇到那些人了……”铃音说着,顺势朝直射自动火力最凶猛的方向连扔了两颗手榴弹。

  等到爆炸余波散去后,她又接着撩出半只XM250机枪,冲那面一通乱扫。

  “我要退了,他们的火力太猛,人又多。”

  就说话间,铃音听到手榴弹保险插销脱环的声音。于是,这家伙捏着PTT,边跑边说:

  “要咩了,拉斐尔,速速救我狗命!”

  “你别急,我等下给你收尸。”拉斐尔听到这家伙中气十足的叫喊,心知她一点危险都没有。

  那枚F1手榴弹还在空中划着弧线的当儿,铃音早就不见了踪影,退到安全的位置了。

  不跑才是傻子,人形的身体有很多仿生材料,炸坏了就不好看了。

  而且弹片可能会对身体的关节、部分系统造成影响,只有没脑袋的傻子才会站着硬抗。

  为了回应俄国人的热情招呼,她特意把MK3进攻手榴弹换成M67破片杀伤型手榴弹,这玩意儿比F1手榴弹的劲儿更大。

  她把四指并拢,虎口放在下巴,俏皮地说用俄语说道:

  “大家伙飞出了哦,我亲爱的朋友。”

  几句夹着“苏卡”“女表子”“混蛋”的斥骂声竟穿过浓密的枪炮声,叫她给听见了。

  铃音反手拿出挂在背包侧面的M320榴弹发射器,砰的一声回赠一枚蓝色烟雾弹。

  这种榴弹击发的烟雾与平时靠手扔的不同,炸开就是一大片化学烟雾。

  猝不及防的话,搞不好会呛死人。

  不过,她觉得这玩意儿只能让那些个俄国人呼吸不畅,给他们造成不了多大的影响。

  现实也的确如此。铃音躲在转角处回头窥视时,瞧见浓雾中飞出一枚榴弹,在半空中拖出一道长长的蓝色烟雾。

  溜了溜了,这些人真惹不起。

  铃音继续给拉斐尔发送“救我狗命”的消息,脚底抹油向飞鸟她们所在的方向跑去。

  ……

  「美*社军事/情报撰稿人汉默生·克里斯托弗

  据华盛顿军事及情报消息灵通人士说,“一场空前绝后的人道主义危机”在今天刺破了联邦德国南部地区的黑色夜空。

  这是自30年东亚-太平洋危机以来,甚至可以说近5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场灾难”。

  该人士指出,危机是因“北极光”事件产生,但推波助澜的却另有其人。

  这场规模庞大的难民潮曾在五角大楼引起了一次短暂的骚动,他们——将军们——担心这会影响美军在联邦德国的布置。

  他们还认为,正是德法两国致力于推进“军事一体化”导致了其军力的空虚,使得当局无法抽出足够的力量前往事发地区控制局势。

  为此,他们建议由北约接手,为法兰克福地区实施紧急援救。

  “……有人曾通过别的渠道尝试提醒盟友,但对方似乎没有采取合适的手段。”

  至今没有收到联邦德国官方新闻社——德意志新闻社的证实消息。不过,德国人向来很少对此类事件进行公开报道。

  美国危机应对官员谈及了该事件的危害,指出错误的应对方式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但是他不愿意推测可能伤亡的平民人数。

  “他们还算幸运,”他解释说:“由于法兰克福当局没有采取强硬的封锁措施,只是调集人员充沛警力,努力维持市区的治安状况。”

  然而,就波及面积而来说,过度抽调市区外警力会导致村镇地区的治安状况急速恶化。

  “一旦暴民意识到乡村更容易下手,”该名官员说,“恶性案件将会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缺乏监管的地区蔓延。”

  另一位匿名的情报官员表示,这件事有许多蹊跷之处。他说:

  “就地理条件而言,最先受到难民攻击的地区应该是北部诸州,而这次危机却发生在处于中南部的法兰克福。

  这些枯瘦的‘北极光’事件难民究竟要如何悄无声息地穿过众多城市,或说,他们有什么理由要忽视沿途的诸多繁华城市。

  这点值得我们的盟友好好思考,找到原因,然后杜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