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132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诸位先请入内,沿途劳顿,先好好歇息休整,其他的再慢慢说。”

第228章 荆轲的觉悟

  几人连连道谢入了庭院,庆跃热情的令侍女为他们安排住所,暂且洗漱整理,又安排人准备酒宴。

  待安排几人暂且休息后,庆跃带着荆轲来到书房,屏退左右。

  慈爱温声道:“轲儿,一定受了很多委屈吧。”

  “都跟叔祖说一下吧。”

  荆轲再也忍受不住,扑倒在地,痛哭出声:“叔祖,孩儿,孩儿该死,孩儿该死,险些将庆氏上千族人都陷入死境,孩儿该死。”

  庆跃连忙要将荆轲扶起,荆轲死死不起,痛哭难止。

  庆跃自幼看着荆轲长大,深知自己这个孙儿性情坚韧,一向乐观,如今竟是这番模样,发生的事一定超过了他的承受极限,甚至是自己也无法承担的。

  但是无论如何,出了事长辈也要顶上去,天大的事也不该一个小小青年人顶上。

  抚着荆轲脊背无言安慰着他,大哭发泄一些也好,冷静了再说。

  过了许久,荆轲方才收起哭声,冷静下来,这一番发泄,心中郁结也是缓解一些。

  荆轲擦净眼泪,将自到了咸阳的事都说了一遍。

  庆跃在听闻公孙丽入了嬴政后宫,心中便是一叹,早有预料,以丽儿的颜色,秦王少年人见了岂能不喜欢,何况还有幼时渊源,以秦王的身份,只要想要,丽儿怎么也回不来了。

  但是无论如何,在这乱世,做秦王的妃嫔也是一条好的出路,只可惜轲儿和丽儿的姻缘了。

  身为大族族长,经历丰富,世事洞达,年纪大了,自然也不十分看重男女情爱。

  在听闻荆轲言说一时冲动夜闯咸阳宫的时候,庆跃才是真的心慌起来,但是现在看荆轲还能在自己面前,强自压下心中惊慌,接着倾听。

  全部了解清楚发生的事情之后,庆跃已经是出了一身冷汗,自己虽然见多识广,年轻时也曾周游列国闯荡天下,但是别说做,想也不敢想荆轲做的事啊。

  了解了对荆轲的处罚,更是深深皱起眉头。

  长长一叹,疼惜问道:“轲儿,那你的右手,现在、现在”

  荆轲点了点头:“孩儿的右手已经废了。”

  庆跃拉起荆轲右手,果然,已经绵软无力,内力根本无法输入进去。

  庆跃满面悲苦:“轲儿,你,唉、你糊涂啊傻孩子。”

  “大秦是当今天下最强之国,那咸阳宫盘龙卧虎,岂是伱能进得去的?”

  “都是叔祖不好,没有好好管教你,你自幼勇气非凡,为人聪慧懂事,虽说嗜酒,浪荡跳脱了些,但是叔祖从未怀疑过你的善良。”

  “还是叔祖不好,没有好好教你,致使你犯下大错。”

  “无论如何,事情过去了,吃一堑长一智,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右手伤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也未必不能治好,叔祖一定遍寻名医,一定给你治好。”

  “至于丽儿,叔祖知道你和丽儿自幼青梅竹马,但是你们有缘无分,在这乱世,丽儿嫁给秦王也是好归宿,起码不用卷入危险之中。”

  “丽儿的事,以后不许你再提,也不许你再想。”

  荆轲又红了眼眶,点了点头。

  庆跃又是心中一叹,越是得不到,越是想,少年人能承受的住这么大的打击与伤害还不崩溃,可以振作起来已经是殊为不易,但是心中的执念只能交给时间了。

  经过这一番磨炼,希望孩子不会再做出蠢事。

  轲儿做的事实在太险了,若是秦王真要迁怒庆氏,那庆氏就真完了。

  除了隐姓埋名解散所有庆氏族人,再无他法。

  只是这样一来,整个庆氏照样也算是完了。

  庆跃拍了拍荆轲肩膀,就要拉他起来:“事情已经过去了,吸取经验教训,以后做事三思而为就好。”

  “先好好招待你的朋友们吧,你这一路也多亏了他们。”荆轲还是不起,庆跃正在疑惑,荆轲俯首拜下:“叔祖,秦王剥夺了孩儿姓氏,孩儿不能在留在族中了。”

  庆跃眉头紧锁:“轲儿,你这是什么意思?”

  “即便秦王改了你的姓,也没说让庆氏逐你出门,况且,秦王也管不到咱们头上,咱们是齐人,不是秦人。”

  荆轲摇了摇头:“叔祖,秦王权势滔天,他改了孩儿姓氏,意思已经很明显,如果孩儿还在族中,难免会为家族招来祸患。”

  “大丈夫有恩必报,燕太子燕丹待孩儿恩重,谦逊待之,孩儿不能不报。”

  “孩儿观太子丹心思深沉,胸怀大志,警惕敌视秦国,日后难免不会再次招惹秦国,若是秦王大怒,难免不会牵连到家族身上。”

  “如今正好趁着孩儿被秦王改姓,族中也对外宣称将孩儿逐出族中,在加上有师妹的关系,以后孩儿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把家族牵扯进去。”

  听着荆轲的话,庆跃脸色越来越阴沉,知道荆轲说完,庆跃抬起巴掌就要打下去,但还是忍住了。

  斥责道“常言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燕国太子身份高贵,却是谦逊待你,礼重恩重,明知你得罪秦王,还私下助你,你们相识不过数月,能有什么深厚感情,值得一国太子如此待你?”

  “当燕太子有求于你的时候,一定就是你卖命之时。”

  荆轲又是一拜:“叔祖所言,孩儿明白,然而大丈夫恩怨分明,太子殿下厚礼重恩相待,孩儿岂能不报?”

  “况且大争之世,孩儿苦学武艺,为的也是可以做出一番事业,当今天下想要入仕何其艰难?现在太子殿下看重孩儿,这也是孩儿的机会。”

  庆跃哀叹一声:“孩子啊,轲儿,你的性情适合江湖,但是绝对不适合入名利场啊。”

  “何况燕国古老贵族林立,即便是咱们庆氏在燕国都算年轻的,你一个毫无根基的外来人怎么可能在燕国做出一番事业?”

  “你并非治世之才,所依仗的不过是一身武艺,如今武艺,唉,即便恢复了,用得上你的只会是鬼魅手段,这不是正确的选择啊,轲儿,有时候平凡一生也未尝有什么不好,咱们庆氏是大族,你隐姓埋名,低调行事,谁会注意到你呢?”

  “你绝不可因一时冲动走上绝路啊!”

  “有时候平淡快乐一生也未必不好啊!”

  荆轲叩首:“叔祖所言有理,但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岂能知恩不报?”

  “孩儿愿意去搏一搏。”

  说罢荆轲抬起头来,直直看着庆跃。

  庆跃看着眼神无比坚定的荆轲,心里真是又叹又喜。

  好孩子啊,如果此生不曾和秦王有过交际,真是庆氏之幸,但是现在。

  “轲儿,你已经不是孩子了,你有自己的想法了,你说得对,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岂能知恩不报?叔祖很高兴,但是叔祖还是希望你可以再认真考虑一番。”

  “这段时间先住在家里好好疗养吧,叔祖为你去寻名医医治,无论如何,也不差这一时。”

  荆轲也知道这也许就是在家里最后的美好时光了,轻轻点了点头。

  又将深藏怀中公孙丽让带给庆跃的信拿了出来,庆跃打开一看,心中安定下来,又是一片难过。

  信中只有关怀思念,除了报平安就是歉意,还有就是希望家里照顾好荆轲。

  丽儿自幼聪慧,更是懂事乖顺,从这封信更能看出来其谨慎小心,可现在,一次出门,此生再难相见了。

  想要再见只能是自己入秦了。

  自己的孙儿,也要选择走上一条坎坷道路,以后大概率也是别离多,相见少。

  世事何其无常,何其无奈。

  又是何其残酷啊!

第229章 没救的燕国

  待燕丹到了桑海城的时候,荆轲他们还没走,燕丹大喜过望。

  这下子可以一起回燕国了。

  庆跃待燕丹极为尊敬礼遇,同时也在细细观察燕丹。

  观察后也不由得心中赞叹,这位燕国太子为人谦逊,礼贤下士,而且也颇为豪爽,不吝钱财,怪不得能得许多人效力。

  同时心中更加担忧,这样的人,这样的身份,却是如此不计身份待人,必然胸怀大志,注定卷入天下纷争,轲儿若是跟随燕太子,以燕太子待轲儿之重,一旦有需要,必然是极其重要危险之事。

  唉。

  好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胸怀大志,为之奈何?

  谁能阻止一个胸有鸿鹄大志,心有报恩复仇之心的男人走进纷争漩涡呢?

  不得不说,燕丹的本质隐藏的很好,即便是庆跃这等见遍世事的人,在这短短几日的日常中也看不出哪里不好。

  这段时间庆跃遍访名医,但是也都无可奈何,伤虽然养好了,但是右手是确定废了,荆轲却不再在乎了,他早已自打击中振作起来,最近更加刻苦修炼左手剑法。

  奇妙的是他领悟的剑法与左手竟然更为相配,以左手施展出来,更多添了十分的刁钻狠辣,变幻无常。

  虽然还不如右手熟练,但是勤能相补,苦练几年总能更胜以往。

  只是庆跃看着心中更为叹息,原先的荆轲剑法凌厉却不失昂扬正气,如今的剑法虽是更为强悍,却是只剩下了狠辣与决绝杀气,虽是威力更甚,但是绝非善事。

  燕丹逗留了几日,便心急归燕,荆轲更是心思不改,坚持跟随燕丹回燕,荆轲跪别庆跃,庆跃只能凝神相送。

  奈何、奈何。

  待燕丹回到燕国的时候,燕国已经在打蓟都保卫战了。

  燕丹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彻底麻了,直接气笑了,区区十万赵军,连下燕国三十城,大城武遂、方城都被拿下,守城兵将都是猪吗?

  即便是几万头猪!也不可能这么短少的时间被拿下!

  守城啊!

  又不是野战,野战打不过李牧亲率的精骑还情有可原,守城被打的节节败退,赵军一路摧枯拉朽,简直匪夷所思!

  打不过李牧可以理解,打不过赵军也可以理解,但是败成这个样子,燕国最繁华的城池丢了四分之一也太离谱了!

  甚至李牧收手都不是因为他受阻了,是因为他的兵不够占领城池用了!

  遗憾的是,在燕丹回到蓟都的时候,燕王喜不止没有记着他的传信之功,更不考虑他被秦国赶回来的羞辱,反而是痛骂了燕丹一顿。

  骂他身在咸阳,身为质子竟然任由秦赵合盟,撕毁同燕国盟约。

  传个消息竟然还能落后,没有任何意义。

  燕丹心中愤怒至极,父王,你也知道我是质子?质子能够决定秦赵国策吗?怎么可能。

  我已经派人用最快的速度传信了,但是还不是你们这群虫豸!

  即便是李牧,即便是赵国,即便是偷袭,但是就十万人啊!

  你们竟然打成这个样子,成何体统!和你们在一起,怎么能强大燕国,你们知道现在秦国有多强了吗?

  再这么下去,真不敢想等自己继位的时候,燕国还能剩下几座城池?

  燕丹心中既是愤怒至极,又是怨怼至极,但是他忍了,不得不忍。

  他说好听点是太子,但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班底,燕王喜对于权力把握的死死的,燕丹根本没有机会。在这个腐朽至极的国家,即便是有识之士想要做些什么,但是盘根错节的贵族群体会把一切都变成原样,至于变法改革?

  呵,痴心妄想。

  八百年的贵族专制国家,天神下凡也变不了,只能彻底推倒重来。

  燕丹?更不行。

  想要改变,需要掌权,但是他如果想掌权,又只能在游戏规则里慢慢掌权,这个游戏规则最高统治者是让他绝望的燕王喜。

  要么改变规则,但是想要改变游戏规则需要先掌权,没有权力就不可能改变。

  死循环了。

  而且现在天下纷争,燕国本就国力倒数,根本不敢大动,也根本没有机会剜疮挤脓。

  且不说燕国做不到,即便做得到,列国也不会给燕国机会变法图强。

  在燕国变法的阵痛期间,列国就会灭了燕国,尤其是赵国。

  死定了。

  燕丹很清楚想要改变燕国的游戏规则短期内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在规则里暂且委曲求全,先获得权力,再一点点改变,变强。

  只能慢慢来,别无他法。

  在现在的燕国朝堂,燕丹的力量和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但是在民间,在江湖,燕丹还有着自己的力量。

  农家,楚墨。

  农家的渊源虽然更早更深,但是自从农家归顺大秦以后,在燕丹身边的就只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了,而且还是嬴政暗中埋下的伏笔。

  楚墨才是燕丹最大的依靠,楚墨多游侠,高手众多,而六指黑侠和楚墨眼红吕不韦的奇货可居,效仿吕不韦,在燕丹身上的投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