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202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次日嬴政精神抖擞的离了步高宫,这两日且容姬琼休养一二,过两日再来教训。

  毕竟教训的太狠了,常言道,父债子偿,女子也是子!

  求饶?求饶也没用。

  不过美人乖巧,嬴政也为之怜惜。

  但只有一点点。

  嬴政可没忘了,是要报复燕王喜那老混蛋的,还有燕丹。

  叫什么也不好使!

  只可怜了美人。

  果然,睡仇人家里的女子,最是心情愉悦。

  混蛋燕王喜!混蛋燕丹!

  嬴政倒是舒服了,可怜的姑娘就惨了。

  姬琼足足到了午时才醒,全身无力,更是酸痛酥麻。

  刺眼的阳光自窗外照的人睁不开眼,本能的想要抬臂遮住,都一点气力都没有。

  勉强侧首一旁,微眯着双眼,一时间脑子都转不起来,思绪完全都没恢复。

  殿中的小侍女见姬琼醒来,急忙去找嬷嬷。

  姬琼入秦,身边的自己人也带了十余人,除了自己的四个贴身侍女,就是她母妃专门给派的一位老嬷嬷,是她母妃从娘家便带着的真正自己人,自幼看着姬琼长大。

  像这种老嬷嬷,最是了解宫中礼仪,各种明里暗里的规矩,还有许多龌龊手段,甚至包括教导房中之事,如何争宠。

  培养一个真正的自己人是很难得,绝对捆绑在一起的忠心下人,比黄金都珍贵。

  非是大家族,很难有,并且也绝难舍得陪嫁出去。

  目前嬴政后宫,也只有芈云,芈烟,嬴馨,姜芷连带另外三家有,现在也只再加上姬琼。

  至于其她美人,想要自己人只能慢慢培养了,这都是需要时间的,挑选机灵年少的小侍女慢慢培养,成与不成,还要再看手段。

  若是没有贴心可靠的人,在宫里还能干成什么事啊?

  说是老嬷嬷,实际也并不是老人,不过四十多岁罢了,在宫里倒算年纪大了。

  这老嬷嬷昨夜担心姬琼首次侍寝出岔子,暗着守了一夜,嬴政离开后才小憩了一会。

  赶来以后,让小侍女打盆水来,将姬琼倚在怀里,用锦帕为姬琼轻轻擦拭双眼和脸颊。

  凉意涌上,姬琼这才缓过神来,想起昨夜的胡言乱语,真是恨不得死了。

  没被大王折腾死,也要羞死了。

  怎么可以叫大王.

  希望别人都没听到

  姬琼软软说道:“慧嬷嬷,我好饿啊、嗯,也好累啊。”

  “一动都不想动。”

  慧嬷嬷笑道:“公主,吃食补品都备好了,再休息一下,先喝些水缓缓,一会洗漱沐浴后再吃,大王交代让公主好好休息。”

  姬琼无力说道:“嬷嬷,这和你教的怎么不太一样啊?”

  还有没好意思说出的话:‘刚开始好痛,又好舒服,接下来就没感觉了,怎么那么能折腾,求饶都不管用,不是说以坎捉离吗?总是坎升离灭,这怎么反过来了,感觉要被离火烧干了。’

  慧嬷嬷忍不住笑出声:“公主啊,这是您日后的福气啊。”

  “以后就知道好处了。”

  姬琼懒懒无力道:“可是我感觉都要死了,现在身在何处都不知道,全身都没力气,也好酸痛啊。”

  慧嬷嬷忍着笑,一边为姬琼擦着一些实在不好多看的痕迹,一边小声道:“公主,这是好事,说明大王中意公主,大王正是这个年龄,喜欢这等事,难免多折腾了些,不懂得怜惜。”

  “公主过些时日就知道好了,像大王这般雄伟的男子属实罕见,这是女子的福分啊。”

  “公主,和大王在这种事万万不能太矜持,大王喜欢就给,后宫美人太多了,在这吃不够,就要跑去别人那里来了。”

  姬琼点了点头。

  慧嬷嬷招呼两个小侍女过来,搀扶着姬琼起来,刚动作,便是深深倒吸一口气。

  姬琼可怜巴巴说道:“嬷嬷,我,我起不来了,下面一动就好痛。”

  慧嬷嬷急忙道:“公主别动,顺着丫头的力气,让她们托着您走。”

  也不知废了多少气力,这才沐浴洗漱,沐浴的时候,姬琼看着自己身前,都要羞得睁不开眼,两个小丫头,更是看都不敢细看,不过也是偷偷看了。

  好不容易吃饱喝足,床榻早已收拾妥当,躺着真是一动也不想动。

第354章 忧郁的楚国

  慧嬷嬷交代姬琼:“公主,褥子已经收起来了,好好休息一下吧,昨日大王也太折腾了些,不好好休息几天,还是会痛的,奴婢一会给公主涂点药,会好的快一些。”

  姬琼点了点了头,又小声问道:“褥子要不要洗一下再收起来,毕竟、”

  慧嬷嬷笑道:“公主放心吧,自有奴婢收拾,这可是重要东西,有这个东西,以后哪怕怎么闹,男子总也会留点情分。”

  姬琼轻轻点了点头,沉沉睡去。

  可怜的小姑娘啊!

  至于嬴政这边,正在算账!

  燕赵之事暂且了结,魏国楚国,账该算一算了!

  还是要再干魏国一票,彻底断了魏赵之连才是。

  至于楚国这边,经过半年的折腾,总算差不多完成了迁都,楚考烈王也终于松了口气。

  在迁都的时候,秦国大举动兵给楚考烈王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要打楚国,毕竟动员的兵力实在是有点多。

  结果秦国去打了赵国,楚考烈王才放下心来。

  但是也加紧了迁都的过程,毕竟已经在打赵国了,打完赵国就打楚国,好像也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秦赵燕之战以赵国的巨大损失而结束,这个结果更加令楚考烈王着急,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增强自身了,楚国能够出手的,只有魏国,韩国和齐国。

  首先排除韩国,韩国是秦国的绊脚石,同样是秦国的小弟,打是万万不能打的必要的时候还得帮他一下。

  那就只有魏国和齐国了,如今的魏国是残废了的猛虎,就是一块肥肉。

  楚国一向对中原虎视眈眈,垂涎三尺,有这样的好机会岂能不动手呢?

  在秦燕赵三国打成一团的时候,楚考列王就暗叹可惜,多好的机会啊,可惜在迁都,要不然趁这个机会,完全可以在魏国身上咬下来大大的一块肉。

  现在攻魏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了,秦国已经腾出来手了,那么打谁都不合适了。

  如果不先安抚好秦国,有秦国在后方盯着虎视眈眈,无论攻齐还是攻魏,都决计难有收获。

  现在的楚考烈王是和赵悼襄王一样的,都是拍断了大腿。

  毕竟有一说一,楚国的隐性损失目前来看是最大的。

  楚人在秦国朝堂上被限制,自己女儿原本十拿九稳的后位没了,自己在秦国朝堂身居高位的儿子被赶了回来。

  楚考烈王是越想越气。

  一群蠢队友,一群虫豸!再也不要和这群混蛋合作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想办法弥补了。

  还是要先缓和与秦国的关系,只有秦国先不把注意力放到楚国身上,楚国才有机会去夺魏齐。

  对于如何才能与秦国缓和关系,最近这半年楚考烈王已经想破了脑袋,毕竟去年得罪的太狠了,以秦王一向表现出的性情,很难解决呀。

  最后楚考烈王还是把昌平君叫了过来,自己儿子在秦王手下一直为臣,他更为了解秦王的性情,还是让他出出主意吧。

  说起昌平君,他这段时间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自己原本在秦国朝堂风生水起,身居高位,颇受信重,做的也是油水最多的活儿。

  自家亲妹妹更是眼看着就要成为大王的王后,大王的长子也是有着楚人的血脉,一切都在往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原本都安排好人,在长公子百日宴后,便伺机上奏,请大王立后。

  只要妹妹成了王后,自己眼看着就要入阁啊!

  大家伙都是弹冠相庆,赏着乐舞,喝着酒,唱着歌。

  突然就都没啦!

  自家父王带头背盟,合纵攻秦!

  还没打赢!

  昌平君忍不住心中埋怨,父王啊,父王,你倒是提前知会我一声,我肯定不让你打呀。

  你根本不知道现在的秦国有多强,也根本不知道秦王有多强。

  若是六国真的可以齐心协力,还尚且可以与秦国一战,但是就你们这群各怀鬼胎的虫豸,也想战胜秦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开战的时候,昌平君就已经知道大事不妙了。

  果不其然,联军大败,自己和妹妹也跟着吃挂落,完了,什么都没了。

  自己更是被赶回家,自家那三个兄弟明争暗斗,刀光剑影。

  自己自幼在秦国长大,本就在楚国国内没有任何势力,现在回来能干嘛?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难道王位还能有自己的份儿吗?

  自己不是最长,不是最贤,还没有最强的势力,肯定是没有机会啊。

  也幸好如此,没有遭到针对。

  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父王心怀愧疚,给了自己十座小城的封地,让自己在楚国不至于一无所有。

  算是聊胜于无吧。

  至于官职,目前还没有,压根儿没有能给自己安排的,高位根本不缺人,至于低的,又太辱没自己身份,也绝对不行。现在自己总也不能抢,要不然刚回来就抢高位,且不说能不能成,还没交朋友就先多大敌,自己又没有根基,上去事儿也办不成。

  当然在昌平君回到楚国以后,对于合纵之事是一言不提,事已至此,多言无益,再埋怨自家父王能有什么好处?

  可是昌平君心中愁闷痛楚,也是难以化解。

  即便昌平君算得上是一个足够坚韧的人,但是那么多年的辛苦努力,一朝沦丧,一切化为乌有,政治生涯基本结束。

  也是忍不住垂头丧气,自从回了楚国,闭门不出,整日里饮酒解愁,寄身酒色之中才能勉强缓解内心之悲痛。

  自己的一切都在秦国,主要是回到楚国也没有机会啊,毫无根基,三个兄弟暗地里打的头破血流,自己根本不敢参与,要不然下场绝对不会很好。

  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迁都这件大事上面跑马圈地,壮大势力,但是自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既是无从下手,又是不敢下手。

  这就相当于在秦国和楚国都已经彻底出局了。

  对于昌平君这种心怀大志的人来说,失去权力和未来,比失去性命还要痛苦。

  他心中抱有的最后一线希望,那就是秦楚交好,他再回去秦国。

  他的一切都在秦国,只有回到秦国才有未来!

  当楚考烈王召见他,他贿赂内侍,了解到自家父王是想和秦国缓解关系,重新交好,立刻便是来了精神。

  整理好面貌,匆匆进宫。

  楚考烈王看着自己这个自幼就不在自己身边的儿子,已经足足近三十年了,心中也是有些愧疚,当然,只有一点点。

  看着对自己恭恭敬敬,却是没有太多亲近之意的儿子,心中也是有些哀叹。

  这段时间忙于迁都之事,自昌平君回来以后也没有太多亲近。

  摆了摆手让昌平君近前,握住昌平君的手,温声道:“好孩子,委屈你了。”

  “这段时间,父王忙于迁都,不曾好好看看你。”

  “好啊,也是长成一个堂堂的男子汉了。”

  昌平君忍不住眼眶一红,自幼从未感受过父亲的关怀,如今骤然被如此温声细语,也是心中激荡。

  “父王、父王,儿臣知道父王的不易,儿臣也很想念父王和家里。”

  楚考烈王拍了拍昌平君肩膀安慰。

  “先前忙于迁都,你的兄弟们也各有忙事,一家人都不能团圆,如今总算有了些条理,寡人也派人去召他们了,今日就好好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