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246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丽姬声音本就最为动听悦耳,冠绝后宫,此时刻意撒娇,不说嬴政听的心头一跳,即便是赵姬也听的骨软筋酥。

  “好啦好啦,你呀,留着给你的大王撒娇吧,给哀家可没用。”

  丽姬陪着嬴政送走赵姬以后,目光盈盈看向嬴政,眼神尽是依恋。

  嬴政一把将丽姬横抱在怀,俯首在公孙丽俏脸亲了好几下,笑问道:“真的没等很久?”

  公孙丽揽着嬴政后颈,眼中尽是柔情,软绵绵回道:“等大王,无论多久臣妾都愿意。”

  说着螓首贴在嬴政胸膛,小声道:“反正在大王身边时间总是过得太快。”

  “不在大王身边,臣妾每时每刻每分都在等着大王,每一分都是度日如年,也不差一时半会了。”

  公孙丽这话说的嬴政心头发软,这丫头最会说话了。

  好似黄莺清脆悦耳的美人,软绵绵说出这么痴情的话,谁能不为之心动?

  嬴政哈哈一笑,抱着公孙丽大步走向殿内:“那寡人现在就一慰美人思念之情啊,可不许求饶。”

  公孙丽主动吻向嬴政脖颈,声音含糊道:“臣妾才不会呢~”

  嬴政走进殿内,将公孙丽放到榻上,报复了回去。

  虽然公孙丽没有在嬴政脖颈留下印记,但是嬴政直接在公孙丽修长玉洁的脖颈上接连印下好几个痕迹。

  引得公孙丽唇舌中吐出清啼,听得这无比诱人之声,谁能不心中为之酥软?

  嬴政后宫美人,音清声柔,声音最好听的还是公孙丽。

  嬴政起身就要扯开衣袍,公孙丽抬腿,一双玉足顶在了嬴政小腹,丝绸所做的裙子便向上滑动。

  美人之美,最重身量,少女以纤细修长为美。

  公孙丽便是极美,这双纤细修长的玉腿,此时穿着一双玄紫色亮面的长筒丝袜,娇小的玉足,十趾微微蜷缩。

  修长玉腿直直顶着嬴政胸膛。

  嬴政摸了上去,丝绸光滑的触感加上这修长娇小的玉足和小腿,堪称完美无瑕。

  娇小玉足不堪一握,在嬴政掌中调皮的蜷缩跳动着圆润玉趾。

  足衣在烛火下微微反射着光辉,直到大腿以上五寸截然而止,显露出的是雪白的肌肤。

  视线再往前,可恶,被裙子挡了大半。

  公孙丽娇俏一笑,玉手扯住裙子。

  嬴政龙目一睁。

  妙啊!

  嬴政表示,丝绸,蕾丝样式,是这天下最妙的发明。

  起码这一刻是的。

  除了蒙骜去世这个坏消息,倒也有件好消息,吕不韦的书也终于编好了。

  这些年吕不韦对于自己出书落后一直耿耿于怀。

  只可惜他无甚专精,单论系统性学识,更是不如中苍他们这些苦读一家的人。

  再加上这些年政务繁忙,也没什么时间精进学问。

  幸好他位高权重,而且有钱,非常有钱。

  吕不韦广纳门客,有才识之人多达上千人,他让门客“人人著所闻”,并且不惜拉下老脸,去请教在朝的诸子百家高人,取长补短,加以采择和综合,历时十余年,呕心沥血,耗资无数,才编成这本在他看来,已经完美无瑕的书。此书吕不韦是按照新的治国大纲来编写的,非是只为一家之言。

  也是当今天下,乃至有史以来

  此书其内容兼收儒、道、墨、名、法、兵、农、阴阳各家学说之所长,囊括了哲学、政治、法律、军事、教育、养生等多个方面的学术思想。

  而且并非简单地拼凑各家学说,而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独特的思想体系,真正为杂家定下了基调,此书一成,杂家再也不是被大家看不上的学派。

  这种兼容并包的思想风格,从各家思想中汲取精华,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大一统国家的思想理论体系。

  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揽,此书以十二月令为《十二纪》卷首,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之顺序而写,符合“春秋代序为一年”的本义,由此可见吕不韦之自信。

  此书篇章结构体系严密,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内容完善;其文章风格平实畅达,简短精炼,又不失文风多样,内容丰富。

  嬴政对于此书非常看重,虽然说百家争鸣很好,但是天下一统后那就不太好了。

  天下一统后,思想也要一统,最基本大的方向要一统。

  而此书就是在做个实验,为以后的思想文化融合与统一奠定基础。

  此书在对不同思想的分析、筛选和融合的方法,以及整合不同思想流派、构建新的思想体系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毫不客气的说,在当今天下,这本书是文化的瑰宝。

  一家之言总是有优有劣,有对有错,治理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怎么可能只用一家之言?

  当然是诸子百家融合相用,而且杂家就相当于没有家,也是对诸子百家各家各派盘根错节关系的重大打击。

  主打的就是实用主义,管你什么家,好用拿来就用!

  幸好,吕不韦还没有失了智,在编书的过程中,就经常请嬴政指导思想的方向。

  对此嬴政非常满意,此书和原本历史上还是颇为不同的。

  更为完善,更为多姿多样,毕竟如今大秦的文学思想环境,文人士子数量,百家高人,可都是天下第一的繁盛。

  根据这些年大秦一直在编撰的新法中,吕不韦自然知道书的思想方向是哪。

  自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王即是天。

  在此之外,以法为骨,以道为筋,以墨为肉,以儒为皮,再以阴阳为辅,农医为食药,兵为重器。

  吕不韦实在感觉完美无瑕,真是感觉死了也甘愿。

  说实话,如果没有嬴政支持,如果他吕不韦不是秦国相邦,一人之下无数人之上。

  他要敢写这么本书,肯定要被打死,写的再好也要被打死。

  不过吕不韦现在不在乎了,无论如何,书成了,无论如何,第一编撰者,是他吕不韦!

  不过最重要的冠名权,肯定要给到大王!

  只有大王为之提名作序,此书才能真正确立在大秦的地位。

  这不,此书刚成,吕不韦就麻溜的来见嬴政。

  看着吕不韦激动的样子,嬴政就知道是为了什么,书成的消息他也已经知道了。

  在最终简单看了成书以后,嬴政抚掌称赞:“相邦此书一出,当今天下无书矣。”

  “真乃旷世之作。”

  吕不韦喜难自禁,大王这么夸,这书的影响力还能小了吗?

  吕不韦连忙谦逊回道:“不敢当大王如此称赞,都是在大王的指导下,才有正确方向,都是有大王支持,这书才能成功。”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呵呵笑道:“相邦不必自谦,这是你十余年呕心沥血之作,寡人都知道的,旷世之作名副其实。”

  “相邦为此书想好名字了吗?”

  吕不韦恭谨道:“臣前来拜见大王便为了此事,此书能成,离不开大王的指导和支持,请大王为此书提名作序。”

  嬴政轻叹一声:“相邦这话,羞煞寡人,相邦编撰的书,寡人怎好越俎代庖?”

  吕不韦急忙说道:“大王,臣若无先王与大王爱护,不过一卑贱商人也,能有今日,全倚靠大王,大王为此书提名作序,是正当其所,也是臣心心念念,万请大王不要推辞,否则此书绝不可成也,大王不为之提名,此书则不能得见天日啊。”

  嬴政心中满意,这些年调教的很好,吕不韦没有得意忘形,也没有忘乎所以。

  知道本分那就好,知道本分,看得准自己的位置,就能有始有终。

  嬴政微笑道:“相邦既然如此说,那寡人就越俎代庖一次吧。”

  “此书乃是相邦耗资无数,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集百家所长之著作,而且参与者多是相邦的门客。”

  “此书不亚于孔子所作之《春秋》,便名为《吕氏春秋》吧。”

  “如此,相邦以为如何?”

第410章 寡人只恨对于邹卿之现状,无可奈何呀!

  吕不韦激动无比,手都在哆嗦,他做梦都想把此书冠以自家之名,只是不敢,如今大王亲自为之提名,那就名正言顺了。

  万万想不到,大王竟然如此爱护老臣!

  这许多年的忠诚与投资,果然没有白费。

  死而无憾,死而无憾了。

  到了吕不韦这个地步,已经是位极人臣,更是尊享无限的荣华富贵,和大王关系又好,没有家族后患。

  现在他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身后名了。

  而现在,嬴政给了他最想要的,千古流传的大名!

  吕不韦大礼拜下,哽咽道:“大王爱护,臣万死难报!大王,万岁!”

  嬴政摆了摆手,内侍急忙上前搀扶吕不韦。

  “相邦不必如此,快快请起,这一切都是相邦应得的。”

  “二十多年来,相邦对先王与寡人的支持与忠诚,寡人时刻都记在心里。”

  “相邦与寡人君臣不疑,相邦不负寡人,寡人岂能辜负相邦?”

  吕不韦感动至极,哽咽不能语。

  嬴政走到吕不韦身旁,握住吕不韦的手,温声道:“今日此书出世,乃是相邦大喜之事,亦是天下大喜之事,相邦应该高兴才是。”

  “相邦且稍坐,寡人这便为此书作序。”

  嬴政走到书桌,沉吟片刻,挥笔作序:

  夫《吕氏春秋》,相邦不韦率门客所辑。此书博采众家,汇诸子之精华,实乃治国之良鉴。

  治国者,当以法为本。法者,所以定分止争,齐民以律。然法不可独存,亦需德以辅之。德者,化民之心,导民以善。《吕氏春秋》兼论法德,深合大意。

  观其言,有法以正民,使民知所守,不敢妄为。赏罚分明,则民劝于善而惧于恶。以法治国,如绳墨之正曲直,规矩之方圆,可使天下有序。

  又有儒者之仁,教民以礼义,明人伦之分。使民知孝悌忠信,上下有序,风俗淳厚。仁政行于天下,则民归心而国永宁。

  且道者之言,可悟自然之理。知天地之变化,顺时而动,不逆天时。则国可长久,民可安康。

  墨者之兼爱,虽难全用,然其互助之意,可使民相亲爱,患难相扶。

  阴阳家之言,可观天象,察地理,知兴衰之兆。

  农桑乃国之根本。民以食为天,重农桑之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使百姓衣食无忧,国乃可富。

  兵者,国之重器。强兵备,练精兵,使士卒勇悍,器械精良。以备不虞,保国之安宁。

  此书乃集百家之长,为治国之纲要,望群臣及天下之士,取其精华,以为治国之助,当细研之,思治国之策,行强国之道,保天下太平,使万民皆安。

  嬴政一气呵成,写好以后,满意点了点头:“相邦来看一看,寡人这序可好?”

  吕不韦已经收拾好了情绪,眼见嬴政挥笔洒就,心里期待无比,听到嬴政招呼,连忙上前。

  细细看完,激动无比,大王的序把这本书的重要性抬到了足够高的地步,吕不韦拿着纸的手都在颤栗。

  声音都控制不住的颤抖:“大王,大王,这,臣何德何能,编撰此书,得大王如此厚爱高赞啊!”

  嬴政哈哈一笑,笑道:“相邦为大秦鞠躬尽瘁,兢兢业业,这一切都是为了大秦。”

  “相邦不必多言,就这样吧。”

  “相邦尽快出书吧,也该让天下士子一览此旷世著作。”

  吕不韦连连点头,再也无言。

  退下以后就去寻公输家,赶紧出书!

  插队,第一时间出,其他人都要排队。

  嬴政看着吕不韦离去的背影,悠悠沉思,也是时候明牌让天下人知道帝国未来的国策基调了。

  做好心理准备,对大家都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那些能看透政策走向的人,注定会过得更好。

  果然,此书出版以后,见了序言之人,凡是有些眼光的,都知道,未来天下要大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