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诡:狄仁杰弟子,开局拘灵遣将 第63章

作者:猪上飞

  魏明轻咳一声:“诸位深居宁湖,熟悉此地情况,如今百废待兴,宁湖的百姓还需诸位同仁共同努力,况且首恶已除,这些证据,就都付之一炬吧。”

  州府百官大小官吏,全都站起身,深深恭敬行礼:“谢魏御史,我等往后再也不敢有半分懈怠了!”

  “如此甚好,诸君共饮!”魏明与州府百官碰了一杯,而后走到醉仙楼二楼阳台,对着下方宁湖百姓说道:“从今以后,宁湖是你们的宁湖,南天铭也是大家的美酒,诸君,共饮!”。

第七十七章大唐读书人,读书科举的意义,三天顿悟,一朝成圣!

  酒席宴会终有散,魏明心里却依旧有些发堵,闷闷不乐地回到司马府邸之中,他来到大唐二十年了,已到及冠年华。

  他有系统八奇技,他可以享受唐诡的快活人生,与好友一同旅行天下,一边破破案,一边逛吃逛吃,看看大唐壮丽河山,见见各地风土人情,品尝饽饦、樱桃毕罗,还有西域的酥山等等。

  可他总觉得,如此人生似乎缺点什么,这个世界,有鲜为人知的神秘异人势力白玉京,整体大势也在按照历史发展。

  他不可能坐等安史之乱发生,作为后世人,他看见曾三揖这一类因门第、相貌而被排挤的人,也会喊出不公的同情声音。

  他不是矫情,也不是拧巴,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负韶华,不误人生,不坠外挂,对得起来唐诡世界的一趟旅行。

  他既要逛遍山河万里,也要美人相依,即要盛世降临,也要百姓安居,魏明想了许多也想也许久,他笑了:总不能白穿一次吧,大不了就闹翻吧!盛世不是一个人、一群人的盛世,而是天下的人盛世。

  他还有外挂傍身,他怕个鸡啊!生死看淡,干就玩了!不就是世家门阀吗?不就是滚滚红潮么?不就是汹涌波浪么?他魏明何惧?何惧!

  魏明嘴角上扬:“我何惧之有?不过些许风霜罢了!”

  而魏明一转头,却看见身后站了一群人,一个个眼里都含着泪水,魏明笑了,他们也笑了。

  “魏郎!!”裴喜君小跑着钻入魏明的怀里,哭了出来。

  樱桃犹豫了一下,也眼含泪光走了过去,没有顾及太多,也依偎到魏明的怀里。

  大吉祥天愣愣出神,不知为何,刚刚也有一种莫名冲动,要去魏明跟前,即使不做什么,只是靠近一些,也能得到些许的心安。

  这一次,众人没有因为场景羞涩与尴尬而离去,依旧期待、担忧望着魏明,裴喜君和樱桃只是倾诉几分钟,便起身走到魏明身旁,偷偷擦拭眼泪。

  苏无名叹口气,走上前去:“师弟,足足三天了,你回到司马府,在这院子里一坐,就是三天三夜,你终于醒了,你的神智再不清醒,只怕老费都要忍不住了。”

  “是啊魏兄,究竟有什么想不开的,想不通的,你可以跟我23们说啊,大家一块帮你想,群力群策,多一个人就会少一份困难,咱们都是最好的朋友,你可不要见外啊。”

  能让整天冷着一张脸的中郎犟说出如此热切心窝的一番话,着实难为他了。

  费鸡师举了举手里的银针盒子:“瞧见没,我差点就要下针了,还好我老费有点见识,曾见过师父也入定顿悟过,严格要求大家不准打扰你,不然你小子可就危险了!”

  薛环接过话茬:“姑爷说说呗,究竟领悟到了什么?鸡师公说,历史上,凡有一朝顿悟者,无一不是大圣贤哲,都是可以推动一个时代的大人物!”

  褚萧声点头:“老夫这几日翻阅不少古籍,确乎如此,凡顿悟者,无一不是天人气象,贤侄可否说一说顿悟到了什么?或者说,什么困难之题被解决了?”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的询问,魏明是懵圈的,啥玩意?我在院子里坐了三天,他怎么感觉刚刚参加完宴席酒会呢?

  窦丛管梓君二鬼似看出魏明的疑惑,便说:“大人,您这三天的状态十分奇怪,神魂虽然没有离体,却与身躯分离,嗯……怎么说呢,就像神魂与天地交汇合一,契合了天地万方,与整个世界都融为了一体。”

  经过窦丛一提醒,魏明才发现自己的魂灵之体似乎更加凝实了,甚至可以在大白天出游天地,成为日游之神!即阳神!我超,道爷我成了?!

  【阳神合一,恭喜您百分百解锁拘灵遣将,奖励不朽元神!自此以后,肉体死亡而魂灵不灭。】

  牛逼!魏明心生大喜,这叫什么?顿悟吗?还是自己真正认同了唐诡世界,或者唐诡世界真正认同了自己?!

  不知道,反正他赚大发了,终于有一个八奇技解锁度百分百了,给出的奖励更是吓人,元神不死不灭!尼玛,直接无敌!

  魏明深吸几口气,重新望向众人复杂的眼眸,有担心,有关切,有好心,还有一丝探寻之色,他笑着说:“这一次顿悟,确实收获颇丰,让我明白了前路在哪里,让我明白了如何才能给世人一个相对公平!”

  “科举!唯有科举!真正完美的科举!我要让天下读书人,世家大族统统进入我为他们设计的游戏中来,为之奋斗,公平竞争!”

  “师兄卢兄,我请你们二人帮我一个忙,叫上贺犀、陆咏,还有顾文彬、宋江波等州府百官,发动全城的读书人,我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读书,我要在他们心里埋下一个种子,一个为大唐崛起兴盛的种子!”

  魏明此刻十分兴奋,苏无名与卢凌风听了,立马转身去找人,然后联系全城读书人,发动魏明在文坛影响力,召集一地的读书人与有识之士,共赴司马府门前大街。

  召集名义也十分合理:“魏明于司马府中顿悟三日,明确读书人立世存身与科举真正的含义!”

  若是其他人,听到这些话,只怕早就要被喷死了,开玩笑,你一个什么货色,也敢指点读书人读书的意义和科考的目的?

  然而说这话的人,却是魏明,那个曾经科考的榜首状元,诗词书画四绝天下的大文豪,还是明察秋毫、行事果断的巡察御史,更是屡破诡案奇案的大唐天骄,故此,一时间无数读书人纷纷响应,前往司马府门外。

  魏明站在司马府门外,就这么静静望向从四面八方来的学子,小到八九岁,大到七八十,有来自名门世家,有来自豪门乡绅,还有来自寒门府邸,更有甚者,是一些耕种的佃户和放牛娃。

  薛环摆下一方木桌,上面放了笔墨纸砚,魏明甩笔蘸饱了墨汁,开始书写奏章陈疏,而且一写就是三份!当下时代有些尴尬,天子权力不大,但名义正统,太子与公主平风秋色,把持朝政。

  但不管怎样,大唐江山是李家的江山,而大家都有一致的矛盾点需要解决,故而想得到三人的支持,易如反掌。

  魏明提笔就写,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将完整的科举制度写了出来,并陈疏了优缺利弊,还有宁湖鼍神案一事的始末。

  事实上,锁院、糊名、誊录等科举三项制度等同于是在告诉全天下的人,朝廷考试只会低头看卷面,绝不抬头看你这个人,你爱谁谁。

  按理说,朝廷考试是为了选用官吏,那应该全面考察一个人才对,得看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得看些容貌啊,谈吐啊,家世啊等等。

  可完整的科举制度它就是在坚定的传递着一个信号,不要怕自己没关系,不要怕自己没见过世面,什么年纪,岁数,长相,颜值,社交能力等等什么都不要怕,只管放心来考,谁都可以来考,只要这卷面成绩好,就可以中进士、当大官!

  选拔官员,只看卷面不看人,这样选拔上来的官员真能好用吗?当然不可能好用,但问题是这只是一项制度设计的成本和代价,除此之外,还得看一下有什么收益,如果收益大于成本,那么就是有价值的!

  这么干,纯粹是将科举考试打造成一场全民的游戏,这是巨大的收益,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会觉得,这其中可能会有我的机会,我行我也可以上,魏明要的就是激发底层老百姓,奋发向上的内在驱动力,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念头!

  他就是要明明白白告诉天子太子公主三人,面对完整科举的实施,不要想着统一全天下人的想法,也不需要在意世家大族的看法,统一共识实在太难了,做不到也不需要,重要的是统一所有人的目标。

  管你世家大族,还是平民百姓,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觉得我要科举,我要中进士,这就够了,目标统一了,设计这一款精妙游戏的目标就做到了。

  朝廷只需拿出那么一点点的利益诱惑,就那么一丢丢的乌纱帽名额,就能让全天下的读书人如痴如狂加入到这个游戏里来,这是宋明清几代完整科举制度的魅力之处!

  事实上,唐朝二百九十年里一共考中科举的人有多少?也就七千多人,相对于治理天下而言,七千人实在太少了,世家占据百分之九十以上,普通人还有希望吗?黄巢不反才怪,安禄山跳胡旋舞都比黄巢起义升官升得快!

  科举考试的制度设计,可以让如此多的人在上面熬尽一生心血,把这一辈子所有对功名利禄,志向抱负等等期待都压在科举考试上,几乎相当于一场胜利希望极其渺茫的豪赌。

  有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魏明觉得不够,二凤是个杰出的君主,但却不够完善,他小觑了世家大族,他没有让全天下的英雄都在这个游戏当中沉迷到老,而魏明本人可以,而且还要世家大族与天下寒门读书人,公平竞争!

  当然了,魏明不惧任何人威胁,但也不想与天下士族掀桌子,他选择步步为营,先调动劳苦大众对不公命运的反抗之心,再进一步与之竞争!

  写完三卷陈疏奏章后,魏明发出一声感慨:“科举哪里仅仅是什么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它还是封建社会中维持最大程度社会共识的一个基本政治制度!”

  很快,州府百官,宁湖上万学子,还有无数宁湖百姓吃瓜群众都汇集在司马府门前大街,也好在司马府位于宁湖中心街区,位置够大,街道够宽且长,可以容纳数万人。

  魏明使用了一点点魂力技巧,可使用声音传彻所有人的耳朵里,魏明说:“州府公廨已经张贴告示,公示出前司仓参军曾三揖的累累罪行。”

  “而今虽说他已被本御史亲手斩杀,明正典刑,但源头不得肃清,他日世上还会有千千万万的曾三揖,百姓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太平。”

  “你们是州府的朝廷官吏,你们是宁湖的读书人,你们其中一部分在未来很可能会科举高中,进士及第,然后分配各地,出任父母官、乃至入朝堂,位列衮衮诸公,为大唐社稷谋划。”

  “然而,魏明却有一个疑惑要问,尔等为何要读书?又为何要科举?”

  这下子,所有现场读书人都发懵了,这问的……简直有些扯淡了,不读书怎么当官,不当官如何富贵?又如何一展心中抱负,又如何回报父母家族,又如何对不起自己?

  现场一时间七嘴八舌,什么有理由都有,反正今天是一场非正式的学术探讨会,说什么都可以,而且更多人来此,都是想听一听,魏明在司马府顿悟三天三夜,究竟参悟到了什么天人道理。

  魏明听了半天,理由千千万,不外乎功名利禄、美人财色与志向抱负,他说:“我听明白了,我听了在场诸位书生举子读书的目标与意义,我心有所感,吟诗一首,你们听一听,对也不是,是也不是!”

  一听魏明要作诗,现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毕竟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诗仙啊!魏明以一种复杂的眼神,望向芸芸大众,世间读书人,有失望之色,还有一丝得逞的窃喜。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537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此诗一出,整个宁湖大街直接炸了,这、这、这么直白了么?想要有钱吗?有房吗?有车吗?有美女吗?好办呐,读书啊,考科举呀,哎,这首诗就这个意思啊,就这么直言不讳,就这么朴实无华。

  有大半的读书人心生向往,有小半的读书人沉思默然,有极小一部分读书人怒火中烧,有个别的读书人直接破口大骂,说歪诗斜诗荼毒大唐读书人!

  魏明笑了,他很庆幸,还可以招来个别有识之士的一片骂声,可下一秒,魏明脸色一变,勃然大怒:“这首诗不就是你们心中所想所念啊?你们读的什么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么?”

  “大唐的读书人,应当与武将一样,血性方刚,如果你们科举的最终目标,只是功名利禄,财色美人,那么即使你考上进士,本御史在此发誓,一定不会让你们成功踏入仕途半步!”

  这下子,那些原本有心生向往的读书人都低下了头,沉默的读书人更沉默了,谩骂的读书人也闭上了嘴巴!

  “今天我魏明就告诉你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科举!这也是我三日顿悟所得,你们所有人都给我记好了,牢牢记住了!”

  “大唐读书人的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

  轰!!!这一刻,读书人三个字也得到全面的诠释,所有读书人抬起来头,目光炯炯有神,望向魏明那道坚韧伟岸之身影。

  “这才是读书人,这才是大唐的读书人,我们为什么读书,为什么科举,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哈哈哈……”一位治学五十年的宁湖大儒,一边流泪一边大笑,走到魏明身前扑通跪下。

  “阳明先生当为大唐读书人之精神领袖,也是大唐文人之思想宗师!!”

  所有读书人拱手行礼:“拜见阳明先生!”

  魏明回礼:“诸位,莫要忘了为官之道十六个字,阳明拜托了!”

  宁湖上万读书人齐声诵道:“有朝一日,我等若为官吏,必将时刻谨记,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接着又齐齐诵道:“大唐读书,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魏明笑了,笑得很开心,一颗激发天下各个阶层读书人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了,只需要给些时间,必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

  接下来,就等科举制的改革了!不知道李旦有没有这个勇气,不过就算没有,李隆基也肯定有,开元盛世必能再上一层楼,至于世家大族……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晩了!

  接下来就要从另一个赛道布局了,一则造纸、印刷两大科技,二则他要铸造一把万民之剑保护自己,且可一剑劈开盛世路!。

第七十八章属于文明的光芒,阳明商行名扬天下!两大科技!洛阳来信!

  读书人科举的意义,顿悟四句势必会被世人传颂,传播天下,即刻起,魏明就是大唐文宗、读书人的精神领袖,这一点毋庸置疑。

  苏无名等人有一算一个,一个个嘴巴张得老大,久久合不上,这就顿悟的内容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宏伟且伟大。

  看宁湖无数读书人趋之若鹜的神态,不难想到这四句话,从今以后,以至未来数百上千年,乃至更久,都会被读书人奉为圭臬,甚至成为一生苦苦追寻的目标。

  苏无名深吸一口气说:“顿悟啊!好生羡慕啊!有此四句,师弟已是天下之思想文宗、读书人之精神领袖。”

  “老费,当年药王孙思邈参悟到了什么?”卢凌风突然好奇心爆棚,没办法,魏明顿悟之后的领会,实在太可怕了,直接树立了读书人的人生目标与终极理想。

  费鸡师这才从震惊之中回过神,回答道:“著作千金方以流传后世,开创儿科、首创妇科,医者眼里无男女等诸多超脱世俗的惊人思想。”

  薛环点点头:“药王也好,姑爷也罢,都是一个时代最伟大的人之一,我薛环何其幸运,可以跟在其中一人的后面学习。”

  “嘿,我岂不更幸运,跟了两个。”费鸡师洋洋得意。

  裴喜君和褚樱桃望向魏明的身影,汹涌的爱意宛如实质一般,从眼眸里都快溢出来了,这样的男人,谁能不爱呢?

  遮掩面目的褚萧声,全新面孔的褚四,商会少东家陆咏,司法参军贺犀,宁湖长史顾文彬,宁湖代刺史宋江波等等,所有与魏明相识的人,眼神里都多了许多崇拜与敬畏,还有一些感慨和庆幸。

  原来,他们距离史书上的伟人如此之近,甚至还曾经在一个桌子上喝过酒吃过饭,可以预料到,魏明之名必将风流千古,百世流芳!

  等结束了这一次非正式学术会议,魏明被众人拥簇回到府中,而关于顿悟四句以及劝学吟一同被传入天下。

  苏无名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出来:“师弟,尽管世人都知道你的一首劝学吟,是用来讥讽当代读书人学子们的志向追求,也是为了对比顿悟四句的反面教材。”

  “但随着它们的传播与风靡,势必会招来无数心术不正的学子为之认同与追求,乃至奉为圭臬,这些庸俗的思想观念,也会深入许多的人骨髓……影响终归不好。”

  褚萧声深以为然点点头:“是这样没错,就拿今日来说,现场八成以上学子,之所以读书科举,多为功名利禄、香车美人,而今贤侄你为大唐读书人的领袖,天下文宗。”

  “你说出来的话,他们即使明白是反讽之诗,但仍会奉为圭臬与人生理想目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也许会曲解其意,认为你作为大唐一代宗师领袖,也推崇此等奢靡享乐之风气,故而这首劝学吟,极有可能会成为毒害后世读书人的歪理邪说!”

  在场众人里,正牌的读书人只有苏无名和褚萧声,故而二人都能看出这背后的隐患与风险,其余人一听还有这等危险,立马不由担心起来。

  魏明摆摆手,微微一笑示意众人放宽心:“没你们想的那么严重,事实上,这也是我的目的之一!甚至说,这首劝学吟比之顿悟四句,更有用!”

  “对于真正的儒家学子和有理想有抱负的读书人来说,顿悟四句,就是他们科举、读书,乃至一生为之追求的奋斗目标,但对于广大群众,尤其寒门学子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内在驱动力,换言之,我要激活他们奋发向上的心!”

  “如此一来,完整的科举制度才能顺利施行!因为这群人才是未来的科举主体!”说着,魏明将手里的三份陈疏奏章交给苏无名褚萧声与卢凌风观看。

  三人看完传阅众人,众人看完之后,对于三项科举补完规则,给与高度评价,尤其苏无名与褚萧声两位读书人,更是当众以师兄与未来岳父之尊,深深行礼:“苏无名(褚萧声)代天下寒门读书人,谢过阳明先生.~!”

  魏明连忙扶起二人:“褚伯父和师兄你二人言重了。”

  顿了顿,之后徐徐解释道:“一个成功运转的制度,从来不会排斥人们内心的那些隐秘欲望,即使那些看起来好像很庸俗的价值观,恰恰相反,它会直面这些欲望,始于尊重,进而接纳,终于提升!”

  “把欲望提升上去,各种各样各型各色的人,都可以带着各自的小心思,哪怕是庸俗的心思,一同加入到这个有着民众共识和宏伟目标的科举制度中来,大家在里面各得其所。”

  “一种人变得越来越伟大,绝不会是因为他在道德上变得越来越洁白无瑕,同样的,一种文明变得越来越伟大,肯定是因为它越来越有能力去保护,去尊重,去发展,更多的形形色色的有各种价值观的人们。”

  “在大唐即将施行的补完科举制度当中,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这种属于文明的光芒!”

  “任何一种好的坏的制度,都需要时间去考验,有价值的,就需要大胆尝试,即使失败了,总结经验,再次勇敢创新便是了!”

  之后魏明吩咐驿丞,四百里加急送往东都洛阳,这个时间点,天子太子和公主三人都在东都洛阳办公。

  大唐景云年间,包括前后五十年,都施行了两京并重制度,在武周期间还有北都并州作为陪都,这两京并重制度有它独特的政治优越性。

  具体不多说,只说天子三人一年期间,会来回于长安洛阳数次,办公时间各占据一半,洛州与雍州都属于京畿,故而长安与洛阳都是大唐国都。

  都在东都洛阳……魏明嗤笑一声:“看来人面花案快开始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人面花案其实不高明,或者说,因为公主的这场布局,直接导致许多人的内心偏向了太子李隆基,就连苏无名这个早早打上公主标签的人,都内心认同了李隆基,且认为只有太子继位,李唐江山才能稳固。

  就在他沉吟思虑之时,薛环跑过来汇报到:“姑爷,南州的故人欧阳泉来了!”

  魏明点头:“好,快快有请,对了,你去一趟宁湖商会,将陆咏叫来。”

  魏明与欧阳泉会了面,好一阵寒暄,欧阳泉带有崇拜的目光道:“魏兄,我来的路上就听说了你在宁湖的事迹,尤其顿悟四句,更是惊为天人,如今天下读书人和四方名士都奉你为天下文宗和精神领袖,愚兄敬佩不已啊。”

  “欧阳兄客气了,一些世俗浮名而已,没什么了不得的,魏某只是希望天下读书人和各方名士,了然读书的真正意义所在,也让那些书生学子理解科举真在的含义,不至于学歪路,入歧途。”

  寒暄之后,欧阳泉气质一变,变成了精明的商人,向魏明汇报了商行进度:“目前,阳明商行在醉仙楼的大力支持下,已经遍布大唐三百六十州,一些已经建设完毕可以投入使用,一些正在建设,今年年底之前,必然可以全面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