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灾从千禧黎明开始 第54章

作者:林登图

晨曦的微光刚刚开始驱散夜的黑暗,露珠挂在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远处传来几声鸟鸣,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

营地内,车臣士兵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将一箱箱弹药和物资搬运到几辆停靠在一旁的卡车上。士兵们虽然还打着哈欠,但干活儿还算迅速,知道这些物资对于前线的战斗至关重要。一个叫马卡洛夫的人挡住了他们前进的步伐,使得这支2500人的车臣武装的推进,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队伍的进度。

此时,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天空中依然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灰蓝色,像是一幅未完成的油画。忽然,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车臣士兵们抬起头,试图辨认出声音的来源。只见数架飞机从远处的地平线上渐渐显现,迅速逼近营地的上空。它们在晨光中反射出银色的光芒,仿佛几只巨大的鹰隼。

营地内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士兵们四处奔跑,试图寻找掩护,或是继续将物资尽快装载到卡车上。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飞机在营地上空盘旋,随即投下了致命的炸弹。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而起,整个营地瞬间被烈焰吞噬。浓烟滚滚,火焰舔舐着地面,燃烧着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士兵们在火海中奔走呼喊,试图逃离这片地狱般的场景。

山岗上,亚历山大和阿尔乔姆正趴在地面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切。他们的身影隐没在低矮的灌木丛中,周围的树木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掩护。

“命中目标!这些空军可算是帮了大忙了,阿尔乔姆,你立下大功劳了!你真的把坐标传到了后方!干得好!亚历山大的话语中,全是满意与赞扬,阿尔乔姆是夜莺小队中唯一的无线电操作员,他身上的无线电是夜莺小队能够和马卡洛夫那边取得联系的唯一渠道。亚历山大不仅在夸阿尔乔姆立下了功劳,也在夸阿尔乔姆身上的无线电,在距离后方已经这么远的情况下,依然能清晰的把消息传到后方去。

(阿尔乔姆:“这不重要,无线电其实就是个形式,真正靠谱的是微信,谁还真指望用这玩意传消息啊,万一被敌人监听了呢?”)

两人继续观察着营地,评估毁伤情况。烈焰依然在燃烧,浓烟直冲云霄,营地里几乎看不到身体完整的活人,由于俄军空军炸的是弹药存储点,所以爆炸的威力不仅仅来自空军投下来的炸弹,还有营地里弹药殉爆带来的毁灭性力量。

又观察了一会儿后,两人收起望远镜,迅速整理好装备,准备撤离这片山岗。虽然轰炸的余音尚未完全消散,但他们知道,战斗的节奏不允许他们有片刻的停留。

车臣武装失去了弹药补给,他们的进攻节奏被骤然打断,而马卡洛夫先生雇佣来的装甲单位和摩托化步兵也运动了指定位置,在俄军地面部队的反击开始前,马卡洛夫先生的反击就要开始了。不出意料的话,车臣武装分子将要撤离前线,从原路返回车臣,这对于卡在了车臣武装分子必经之路上的夜莺小队而言,意味着更多的任务。

清晨的阳光终于完全洒在达吉斯坦群山之上,照亮了这片土地。侦察兵们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树林的深处,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唯有那升腾的烟柱,仍在向天空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无声故事。

荒野中,杂草丛生的小径蜿蜒向前,通向远方,车臣武装正沿着这条小径缓慢撤退。与来时的步履轻松相比,这一次,他们的脚步异常沉重,仿佛每一步都在与地心引力作斗争。队伍中有人不时回头张望,似乎在担心身后会有敌人的追兵。但更多的人只是机械地迈步,目光呆滞,显得无精打采。队伍中,即便是狂热的极端宗教分子,此时此刻,一双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悲惨的事实使车臣武装不得不士气低落:

一是残酷的城市巷战使车臣武装分子损失惨重,让他们想到了格罗尼兹,他们没想到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居然会让自己碰的头破血流,那座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小城,在—众俄罗斯媒体的夸大宣传下,成为了新时代鲜血和意志的象征。

二是今日的轰炸摧毁了他们的后勤补给,这让他们的下一步军事行动直接破产,如果再不撤退,都不用敌人打过来,饥饿和疲惫就会变成两只无形的手,掐死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车臣武装指挥官,努力的用坚定的神情和热情洋溢的话语掩饰内心的焦虑,他不能自己也表现的愁云愁惨淡,那队伍撤不回车臣,路上就得垮。

荒野中,偶尔有几声乌鸦的啼叫,打破了清晨的寂静。队伍中有人低声咒骂,但更多的人只是沉默。他们知道,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继续前行,才能找到一线生机。

不远处,一条小溪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指挥官决定让队伍在这里稍作休整。他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停下来。战士们如释重负地坐倒在地,有人直接趴在溪边,用手捧起冰冷的溪水贪婪地喝着。水流冰凉刺骨,却让他们感到了一丝慰藉。指挥官也跪在溪边,用水洗了把脸,驱散些许的疲惫,他注视着自己的倒影。水中的人影显得模糊不清,他的思绪也同样混乱,自言自语道:

“这真是打得一场糊涂仗,除了对方叫马卡洛夫,对方的手下大概是一群雇佣兵,并且战斗意志顽强外,我们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收集到。马卡洛夫,一个商人,他妈的,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商人........'

这场入侵达吉斯坦的战争,就属他们这里打得最惨,其他的车臣武装队伍要么是“虽然没完成目标,但损失不大”;要么是“虽然损失不小,但完成了任务”,而这支跟马卡洛夫交手的车臣武装呢,在以多打少的情况下,既没完成任务,损失还尤其巨大。

就在这时,车臣武装的指挥官发觉溪水在轻轻荡漾,水面泛起了细微的波纹。他抬起头,四处张望,心中升起一丝不安。随即,地面开始微微晃动,仿佛有某种巨大的力量正在逼近。车臣武装分子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异样的动静,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紧张地环顾四周。

远处传来了低沉的引擎轰鸣声,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指挥官立刻警觉起来,他命令部下立刻进入战斗状态,自己则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俄军装甲部队?这不可能,他们怎么反应这么快?”很快,一队由坦克和BMP步兵战车组成的装甲队伍出现在视野中,正从侧翼向他们袭来。阳光下,钢铁的巨兽缓缓移动,履带碾过地面,发出沉闷的轰响。装甲队伍逐渐逼近,坦克和步兵战车的引擎声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指挥官知道,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将那些移速、防护和火力兼具的装甲单位干掉,否则,在这旷野上,他们将无处可逃。他示意自己手下的反坦克小组准备反击,同时命令其他人为反坦克小组创造战机。

当匍匐在地面或半蹲在地面上的车臣武装分子,用他们的突击步枪“以卵击石”攻击装甲单位,成功吸引了火力时,反坦克小组成员小心翼翼地从隐蔽处探出身子,瞄准装甲单位的弱点,就在反坦克手准备扣动火箭筒的扳机时,忽然,他整个人重重的摔倒在地上,脖子上出现了一个鲜血喷涌而出的洞口,四周的车臣士兵惊叫道:

“狙击手!”

山岗上,趴在地上射击的阿尔乔姆则淡定的说道:“这是今天的第一个........”

第一百九十章Checkmate!

远处的地平线上,坦克和步兵战车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推进着,轰鸣声在空旷的荒野中回荡,履带碾过地面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与此同时,从城内一路衔尾追杀的步兵也击溃了车臣武装的殿后部队,在这里与装甲单位会和,冲在最前面的是那支得到了授旗的北极星连队,他们爬上了坦克和步兵战车,将旗子插在了载具上,脸上带着必胜的神情。

而在这片荒野的另一端,车臣武装正陷入绝望的境地。他们的身影在广袤的荒野中显得孤独而无助,仿佛是被命运抛弃的孤儿。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恐惧,汗水与尘土混杂在一起,形成一道道泥泞的痕迹。经过长时间的奔逃,他们的体力已经接近极限,双腿如同灌了铅般沉重。

车臣的指挥官哈塔卜跑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呼吸急促,胸膛剧烈起伏。额头上满是汗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他不时回头查看,眼神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当为数不多的反坦克小组被针对后,哈塔卜已不再抱有旷野上阻击敌军的希望。即便队伍里仍有反坦克武器,但在这种地形上,也干不掉多少载具。如果不能尽快翻越前方的山口,他们将无路可逃。枪炮声在背后不断逼近,仿佛死神正在步步紧逼,令人心生绝望。

山口是他们唯一的希望,翻过山口,队伍就能撤退到他们更熟悉的车臣地区,也许就能甩掉身后的追兵,找到一线生机。一路上,车臣武装不断有人因体力不支而跌倒,或是干脆就是被枪炮扫射,倒在血泊中,但只要还能挪动身体的,都会咬紧牙关,挣扎着爬起来,继续向前奔跑。

渐渐地,山口越来越近,仿佛触手可及。每一个看到山口的车臣人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哈塔卜用尽全力,带领队伍向前冲去。然而,就在这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在队伍中响起,震耳欲聋。车臣指挥官只觉得大地在剧烈震动,耳边充斥着轰鸣声和尖叫声。他本能地趴倒在地,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地面被炸出一个巨大的坑洞,几名车臣武装分子的身影在空中翻滚,随即重重摔落在地。

“地雷!”

爆炸的余波还未散去,从山口两侧的高地上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这一切,都是夜莺小队的杰作。

从阿尔乔姆那里得知车臣武装已开始撤离,且马卡洛夫会安排装甲部队发动攻击时,亚历山大十分胆大的将人数本就不多的夜莺小队一分为二,其中一队由阿尔乔姆带领,负责在可能爆发战斗的制高点提供狙击火力支援。亚历山大还根据装甲部队的追击路线和周围的地势,判断出车臣武装的撤退必要经过一处山口。

于是,亚历山大率领夜莺小队的另一部分埋伏在此,他们居高临下,向着惊慌失措的车臣武装倾泻着弹雨。子弹呼啸而过,在地面和岩石上激起一片尘土和火星。绝望的哈塔卜心有不甘,带领仍有战斗意志的队伍向山岗发起决死冲锋,然后,他就被机枪子弹打中了腰子,身体不受控制的栽倒在冲锋的路上。

身体已经无法动弹,鲜血从伤口汩汩流出,染红了脚下的土地。哈塔卜的视线开始模糊,耳边的枪声渐渐变得遥远,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慢慢离他而去。此时此刻,这位车臣指挥官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不甘,但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目光投向天空,那里依旧是无垠的苍穹,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光辉。他在心中默默地祈祷:

“全能的真主啊,请宽恕我的过错与罪孽,若这是我的命运,我愿接受,但愿我的灵魂能够安息在您的怀抱中。”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斜射进作战指挥室里。房间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凝重的气氛,墙上悬挂的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插着标记着各个战略位置的小旗。几名军官和士兵正忙碌地在地图前来回穿梭,低声交流着最新的情报和指令。偶尔,几声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室内的沉寂,接着是短促而果断的对话。

但在作战指挥室里,也有着与紧张的氛围格格不入的存在,在房间的一角,一张小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国际象棋棋盘,黑白棋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马卡洛夫和俄军少校伊万诺夫对弈。马卡洛夫聚精会神的研究棋局上的突破点。而伊万诺夫少校则眉头紧锁,心思已经飞到了战场上,伊万诺夫十分不理解马卡洛夫为什么对战事如此“毫不关心”,难道不应该及时的听取前线的请的示汇报然后在办公室里给前线下达各种作战指令吗?

然而,马卡洛夫却说:“什么?在办公室里给前线下达作战命令?我能给他们下达什么命令?让机枪向前移动五米?迫击炮向后移动十米?我已经把作战计划和作战意图完整无误的告诉给我的部下了,我也相信他们领会了我的意图,至于怎么完成,在前线的他们比我更有发言权.........”

伊万诺夫少校显然还不能理解这种指挥部队的方式,至少根据自己在俄军的习惯,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那都是要层层汇报的,而自己行动的依据,也完全来自于层层下达的命令。

棋局继续进行,伊万诺夫少校试图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棋盘上,但心中那一丝不安和疑虑却挥之不去。马卡洛夫则显得异常镇定,他的手指在棋盘上游走,仿佛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每一步棋都下得从容不迫,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棋局正进行到关键时刻,突然,指挥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名无线电操作员快步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手中紧握着―份电报,直奔马卡洛夫而去。操作员在马卡洛夫身边站定,微微俯身,将电报递上。马卡洛夫接过电报,随意地浏览了两眼,似乎对内容并不感到意外。他将电报放在桌边,目光重新回到棋盘上,仿佛刚才的插曲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阿尔乔姆已经提前在微信里说过了,所以马卡洛夫早就知道前线打了打胜仗,车臣武装的回家之路被堵住,被尽数歼灭、俘虏)。

伊万诺夫少校见状,心中好奇不已,忍不住开口询问:“电报上说了什么?”

马卡洛夫抬起头,淡淡地回答道:“敌人的首领之一,哈塔卜,被击毙了。那支2500人的车臣武装,完了.........”

伊万诺夫少校微微一愣,对这个消息感到震惊,哈塔卜死了?这个在莫斯科弄出一连串神秘恐怖袭击事件的罪魁祸首,车臣战场上最有名的两个匪首之一的家伙,死了?

少校还没从震惊中走出来,突然,马卡洛夫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他伸手移动了一枚棋子,轻轻放下,“少校,你已经被将死了,游戏结束!”

第一百九十一章马卡洛夫遇见普京

莫斯科的天空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铅灰色云层,街道上行人匆匆,裹紧大衣抵御寒风,温暖的季节已经悄然离去,属于严寒的季节悄然来临,整个城市、整个国家在凛冽的寒风中,沉默着,酝酿着—种无形的期待。

1999年的俄罗斯,历史的沉重感如同莫斯科的冬日阴云,笼罩着整个国家。苏联解体带来的震荡尚未平息,经济改革的阵痛仍在继续,社会的裂痕与不安在这个广袤的国度中蔓延。曾经的超级大国正在努力寻找新的身份和方向,而车臣战争的阴影更是加剧了这种不安和动荡。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俄罗斯人心中涌动着—种强烈的渴望。他们期盼着一个能够带领国家走出困境的领袖,一个能够恢复俄罗斯昔日辉煌的英雄人物,一个能够重振军队、稳定经济,并在国际舞台上重新赢得尊重和地位的人物。他可以是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也可以是斯大林.......

在1999年,俄罗斯人认识了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是普京。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全文播发了叶利钦电视讲话,他在电视中说道:

“现在,我决定说出那个在我看来,能够依靠最为广泛的政治力量团结社会、确保俄罗斯的改革得以继续的人。他能够把所有在新的21世纪面临振兴伟大的俄罗斯这一任务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他就是安全会议秘书、联邦安全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普京。今天我作出了解散谢尔盖·瓦季莫维奇·斯捷帕申政府的决定。我已根据宪法请求国家杜马批准普京担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

就这样,俄罗斯人又有了一位新的政府领导人。此时的普京虽然已是俄罗斯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很多人早就预测他会成为新政府的“掌门人”,但是,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却并不高。

叶利钦的讲话播出后,当俄罗斯的记者就斯捷帕申政府被解散、普京被任命为代总理一事,在莫斯科等城市的大街上对路人进行采访时,许多人回答道:

“我不知道普京。为什么我们要选叶利钦推荐的人?”“我对叶利钦现在称谁为继承人无所谓。普京是谁我不知道。我对我们国家的事根本就搞不清楚。今天称这人为继承人,明天称那人为继承人。对我来说没有区别,工资不会因此增加。”

“不管普京是谁,他两个月后就会被撤职,就像斯捷帕申一样。”

“我不觉得普京和斯捷帕申有什么区别。我想,莫斯科的物价会上涨,美元也会升值。”

俄罗斯民众对叶利钦走马灯似地更换政府和总理已经见怪不怪了,许多人并不相信普京与前任有什么区别,尤其是这人还是叶利钦推荐上来的。就民间的反应来看,叶利钦的推荐并没有给普京带来多大的助力,毕竟叶利钦自己上一次竞选总统都是惊险取胜。

如果不是寡头们联合起来为叶利钦砸下海量的资金竞选、搞狂欢,甚至给叶利钦上亿资金让他补发一些拖欠的养老金收获好感;如果不是媒体集体封杀、抹黑久加诺夫;如果不是最后关头收买人气第三高的人物别列德,让他支持叶利钦........

总之,叶利钦的效果并不能让普京获得什么民意支持。普京为了能顺利承接叶利钦的“政治遗产”,开始了他的操作:

第一步,就是与谢尔盖·绍伊古见面。

谢尔盖·绍伊古早在1990年时,就领导了一支隶属于俄联邦最高苏维埃的救援部队,在8·19事件中他为保卫叶利钦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后,以该部队为基础成立了紧急情况部。在1993年秋天攻打最高苏维埃的事件中,绍伊古依然是叶利钦的忠实拥护者。紧急情况部的装甲车是第一批赶到白宫的,他坚定地站在克里姆林宫一边,支持“炮打白宫”。

普京要与绍伊古商谈的事,便是由绍伊古出面,整合出一个亲克里姆林宫的“政权党”,从而实现克里姆林宫的政治意图(因为叶利钦已安排绍伊古做了不少前期工作),在他们看来,最好是把“统一”、“祖国”和“整个俄罗斯”这三党合并组成新的政党——“统―俄罗斯”党,以对抗俄共。

第二步,则是乘飞机前往车臣-达吉斯坦前线,普京知道,自己能不能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民意支持,关键就在这。那里,有俄罗斯民众今年认识的第二个人物,马卡洛夫。虽然普京已经下令对车臣武装开展空袭,但此时地面部队尚且没有出动,是否要攻入车臣境内,莫斯科方面也没有最终的统―意见,仅仅是下令空袭还不能向公众展示出自己强硬、“强人”的一面。

但马卡洛夫已经展示了,而且大出风头,这正是普京需要的,无论是为了选票,还是为了对车臣的下一步军事行动。然而,当普京刚要乘飞机起飞时,他忽然从前线的联络人伊万诺夫少校那里得知,这个不安分的马卡洛夫又带队去进攻另一批车臣武装了,而且,这回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队伍和地方民兵了........

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天边泛着微微的鱼肚白,一辆辆坦克和步兵战车静静地停在荒野中,仿佛一头头沉睡的钢铁巨兽。为首的坦克的顶部,站着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晨曦的微光勾勒出马卡洛夫坚毅的面庞,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此刻,他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围绕在坦克周围的几名军官。

军官们的神情中流露出一丝焦虑与不安,他们低声交谈着,偶尔用期待的目光警向马卡洛夫。尽管他们身着整齐的军装,肩上佩戴着象征荣誉的徽章,但此时此刻,他们更像是一群迷失方向的人,在等待马卡洛夫这个指引者说话。

一阵大风吹过,带起地面上细小的沙砾,拍打在坦克的装甲上,发出轻微的声响。这些军官心中的不满与愤怒如同这荒野上的风暴,随时可能爆发。

“俄罗斯受人羞辱,向人乞讨,所有俄罗斯人对这一切都受够了。”一个军官说道。

另一个军官则说道:“如果莫斯科要求我们带部队回去,我就立刻辞职,我不想再为这样一支军队服务。我将撕下军衔,然后加入您的队伍。”

“加入我们的队伍?你们想干什么?”“去打车臣恐怖分子!”

马卡洛夫在达吉斯坦的故事过于传奇,即便一开始,他和那座普通的小城—样默默无闻,但随着他第一个站出来呼吁抵抗车臣武装,第一个“散尽家财”来抗击车臣武装,并在达吉斯坦取得了对车臣武装的第一场大胜,他的名字和故事越传越广(主要是城市的广播通讯没有被切断,使得马卡洛夫可以一直向外宣传自己),先是达吉斯坦本地的媒体报道,然后是俄罗斯,以及一部分西方媒体的报道。

在马卡洛夫取得了消灭2500名车臣武装并击毙匪首之一的哈塔卜的战绩后,达吉斯坦境内的一些俄联邦军队坐不住了,于是,在马卡洛夫带队准备突袭达吉斯坦境内另一支车臣武装的时候,他碰到了一群“脱离队伍”、“不要工资”(但还是要包饭的)的俄军队伍,希望加入马卡洛夫的队伍共同作战。

“嘿,稀奇了,我打仗从来都是要花钱才能拉人..........第一次碰到不用发工资就愿意来.....…”马卡洛夫心里嘀咕道,然后,他从坦克车上跳下来,与这些带队“私奔”的军官一—握手,说道:“很好,欢迎你们加入!”

第一百九十二章颇具浪漫主义气质啊

经历了从清晨到傍晚的激战,这支混搭着雇佣军、民兵、俄联邦陆军的队伍,如旋风一般冲垮了另一支车臣武装,他们实在不敢相信那支击败了哈塔卜(由于马卡洛夫来的太快,他们还不值得哈塔卜死了,只知道哈塔卜被马卡洛夫逼得撤退)的队伍,居然不进行休整,不搞稳扎稳打,直接莽了过来,打得车臣武装措手不及,在太阳下山前,战斗就结束了。

如此一来,进入达吉斯坦的两支车臣武装主力就这么完了,那些四散出击的车臣武装继续呆在达吉斯坦也落不下好处,除了搞搞恐怖袭击外,对大局已经带来不了变化了。

远处的群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苍凉,空气中弥漫着战斗留下的硝烟味,偶尔有微风拂过,将地面上残留的灰尘轻轻卷起,四周的荒野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寂静。

篝火在夜色中跳跃着,火焰的光芒映照着围坐在四周的士兵们的脸庞。

饶是出发前有多么的士气高涨,在经过一天的激战后,体力、精力都被消磨了大半,狂飙的肾上腺素带来的效果逐渐褪去,此刻,他们的神情显得疲惫而麻木,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尘土和汗水,混合着血迹,伤痕累累的士兵们被健康的战友搀扶着,有的靠在同伴的肩头,有的半躺在地上,尽力让自己放松片刻。

今日的战斗,虽然打败了敌人,但马卡洛夫麾下的“乌合之众”们的损失也不小,除了马卡洛夫本人精心带练的那批手下外,其余部队的战斗力和表现,那是参差不齐,上限和下限极大。民兵本就水平有限,出了本地去外面作战,那士气是忽高忽低,经常需要马卡洛夫亲自来压阵稳定军心;至于俄军呢,拜俄罗斯稀烂的经济情况所致,一堆营养不良的士兵进入到部队中,马卡洛夫估计来一次急行军就能让这些营养不良的俄军垮了。

如果不是今天胜利了,这支因为马卡洛夫撒钱和超高的人气凝聚起来的队伍,只怕今天就得散了。

夜幕降临后,战士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他们为那些装在裹尸袋里的战友思考,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会收到抚恤金吗?他们毕竟不是因为战斗任务而牺牲的,大家是擅自离队来打车臣武装,如果没有抚恤金,那些牺牲的战友的家人该怎么生活?他们也为自己思考,即便不考虑经济上的得失,自己是出于义愤来打车臣武装,但如果我牺牲了,我能不能获得应有的荣誉了,或者说,我们现在是以什么名义在这里战斗?

战士们把目光投向了马卡洛夫,他是这里的“话事人”.......

篝火僻啪作响,火星在空中飞舞,犹如一群跳跃的精灵。马卡洛夫坐在篝火旁,手中握着一把巴拉莱卡,他轻轻拨动琴弦,巴拉莱卡发出清脆而悠扬的声音,《货郎》的旋律在夜空中飘荡,旋律中似乎有故乡的田野、河流和永远温暖的家。

马卡洛夫向所有人承诺,他会与政府对话,要求他们给予大家应有的荣誉和福利待遇,该有的补贴、抚恤,都不能少,如果政府给不了,那就请大家给马卡洛夫—点时间,马卡洛夫给大家打欠条,然后努力赚钱给大伙儿补上。

“毕竟,你们是响应了我的号召来打仗,也是我来给你们下达了要冒生命危险的战斗指令!”

出征的队伍已胜利归来,当他们回到出发时的那座边境小城时,却发现这里有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多了很多俄军。对于这些躲在后方的俄军地面部队,凯旋的队伍有着明显的心理上的优势,仿佛身上穿着的破烂的军装就是最笔挺的军礼服,军装上的弹孔是最亮眼的勋章。

马卡洛夫与任何一个坦克车上坐着的步兵没什么区别,穿着混搭的迷彩服和防弹衣,戴着头盔,没有谁会在战场上继续穿阿迪达斯套装,除非你想告诉车臣的狙击手“我是个特殊人物,快朝我开枪!”

然而,马卡洛夫不知道的是,在装甲队伍开往城中心的广场的时候,在广场上,已经有一个大人物在等着自己了。

“马卡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俄罗斯人想要了解马卡洛夫,大部分都是通过媒体,而媒体根据自己的一通挖掘加连蒙带猜,根据手头已有的资料和脑部出来的内容,大致勾勒出了一个“立志参军报国,但因为贫困或是理想幻灭,而不得不脱下军装,去军队外面赚钱”的人物背景。有媒体说马卡洛夫可能来自前苏联外派到华约国家的某特种部队教官,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俄军说查不到马卡洛夫的资料,以及马卡洛夫掌握着出色的部队组织和管理能力,反正肯定是有一定的军事背景。

与此同时,随着马卡洛夫名声大振,为了获得关注,一些媒体在报道方面多了一些脑补内容,少了一些真实真考据,有的将马卡洛夫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传奇人物,有谣言声称他与一个不甘心苏联解体的秘密组织有联系;有传言说马卡洛夫在海外有众多生意朋友,马卡洛夫向那些人输送退伍军人和装备,那些人利用这些去颠覆第三世界小国政权

除此之外,也有关于马卡洛夫负面传闻流出,例如在战争中对车臣武装使用了不人道的手段(比如把敌人的尸体砌入掩体中),或是使用极为残酷的手段审讯车臣俘虏套取情报等等。

但普京不是普通的俄罗斯人,他自己就是特务头子啊,有的是特殊渠道。马卡洛夫的过往让他很是好奇,早在来这里之前,他就对马卡洛夫的过往一切开展了秘密调查,但结果显示,只到1997年,马卡洛夫在俄罗斯这边才有较为完整、连续、清晰的留痕。

嗯,马卡洛夫确实有海外的生意朋友,他作为“中间商”做的那些生意,只要官方想查,不是查不出来。军火交易、介绍退伍军人去海外打工,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人物,但这在俄罗斯,并不是什么特别了不得的事情..........

至于1997年前的呢,大多只有只言片语,以及没有什么说服力的材料,但也不是一点儿线索都没有,还是有许多线索指出马卡洛夫在苏联解体前,可能是独联体国家的公民,在解体前夕加入到了苏联军队中,但随着解体发生,那些真正能证明马卡洛夫身份的信息,俄罗斯这边就找不到十分详细的了。

毕竟,苏联解体前,马卡洛夫才多大啊,官方根本不可能把这个无足轻重的年轻人的档案在多个地方存档备案。

普京对伊万诺夫问出了同样的问题:“马卡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没有详实的档案作证的情况下,直接的接触是了解一个人的好办法,伊万诺夫少校想了片刻,对普京回答道:

“如果是第一次见到马卡洛夫,你首先会觉得他是一个艺术家,而不是商人、战士。自从我来到这里,我与他聊的最多的不是军事,而是艺术。他喜欢把战斗部署交给自己的部下,除非某个时候需要他去当一名突击队长,在不掺和军务的时候,他会在街上散步,或是去防空洞的临时学校客串音乐老师,教孩子们唱歌........噢,他还会画画、会下棋、喜欢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瓦格纳的歌剧。他从这里出发去打仗时,身上除了背一把突击步枪外,就是一把巴拉莱卡。”

第一百九十三章不争而善胜

此时,城市的中心广场上已人头攒动,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身旁簇拥着―群媒体记者。他的目光不时扫向城市入口的方向,神情中透露出些许期待。

普京迫切需要一次提升民意支持的机会,而击退车臣武装分子,带来了巨大胜利的马卡洛夫,无疑给普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当然,前提是操作得当。普京精心安排了这次见面,就是要借助这位战斗英雄的光环,来彰显自己的强人形象。

话说,普京得如何操作,才能让马卡洛夫在媒体面前给自己拉人气?其实方法也有不少。

首先,普京可以在公开场合赞扬马卡洛夫的英勇事迹,强调他在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方面的贡献。甚至可以由普京来授予马卡洛夫勋章和其他奖励,以表彰其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这种公开支持不仅能提升马卡洛夫的声望,也能让公众将普京视为一个识才重用、支持英雄的领导者。

其次安排普京与马卡洛夫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展示两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这可以向公众传递—个信息,即普京与前线英雄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利用国家媒体报道马卡洛夫的事迹,并将其与普京的领导联系起来。通过精心策划的报道,塑造普京作为支持和推动国家英雄的形象,增强公众对他领导能力的信任。

总而言之,媒体可以大肆宣传马卡洛夫的故事,但又不只是宣传马卡洛夫的故事,而是通过讲述马卡洛夫的故事,强调普京与战斗英雄+爱国者的联系,展示普京对爱国者的重视以及国家安全的承诺。这种叙事有助于塑造普京作为一个与人民站在一起的领导者的形象。

远处传来隆隆的轰鸣声,一队坦克和步兵战车混编的队伍缓缓驶入城市。普京挺直了腰板,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知道,配合自己演出的马卡洛夫就在其中。当坦克队伍最终停在广场边缘时,普京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激动。他必须保持冷静和威严,展现出一个强势领导人应有的气场。

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领头的坦克上跳了下来,普京从伊万诺夫那里拿到照片看过,知道这人就是马卡洛夫,身着沾满尘土的郭卡,脸上还带着被火焰熏黑的痕迹,但这丝毫不减马卡洛夫的英雄气概。普京当然不会在镜头前干等着马卡洛夫过来,而是大步走下讲台,朝着马卡洛夫走去。媒体记者们紧随其后,镜头对准了这两个即将相见的人物。

“欢迎回来,俄罗斯的英雄!”普京上前一步,用力握住马卡洛夫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