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爱世人,魔只爱神
但有些人就不客气了,直接批评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叛徒,是考茨基之流,想要跳过“民主革命”阶段,“向空一跃”,“一次”实现社会主义,实际上是想一次断送无产阶级革命。
而除了这个“不断革命”论点外,托茨基还有一个经典的“世界革命”论点。
“...在一国的范围内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想象的。资产阶级社会危机的基本原因之一,是它所创造的生产力再不能与民族国家的范围相调和。因此,一方面产生了帝国主义战争,而另一方面产生了西洲资产阶级联邦的乌托邦。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舞台上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展开,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完成。这样,社会主义革命在一种新的、更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不断革命;只有到了新社会在我们整个地球上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社会主义革命才完成。”
这就是他的“世界革命”观点,认为一国的范围难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同样,有些人会柔和地评价,认为他的“世界革命”是有一定道理的,资本主义已经建立了世界分工和世界经济体系,这种复杂的分工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自己扮演全部角色,俄国对欧洲的先进技术存在依赖,而欧洲则对亚洲的原料存在依赖。没有哪个国家有全世界所有种类的丰富资源和较发达的技术。
所以,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像全部是肮脏的污泥中的清澈池塘,池塘总有一天会被污泥污染,一国建成的社会主义,也早晚要失败。
但有人则是认为他是在说什么屁话。难道一国建成的社会主义注定会失败,我们就不去建设了吗?认为他这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认为他这是想要放弃革命果实,认为他是想要葬送革命,认为他这是典型的叛徒思想。
沐源是后者,他认为托茨基这种理论真是遗毒无穷,让后世多少马克思主义者掉进了坑里爬不出来。
所以,他同样写过文章批判过这种理论,文章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李润之和无数人民群众在三十年建设与革命事业中的伟大成就。
他写道:“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消灭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实现共产主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有超越实践的空想,而是需要根据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的情况,经过一系列互相连续又互相区别的革命发展阶段。
无产阶级政党指导革命,一定要明确区别革命阶段的性质,不能把不同阶段的革命任务混淆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同时,也要让革命的前后两个阶段紧密地连接起来,以便在一个革命阶段的任务基本实现之后,使革命不停顿地发展到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直到完全实现共产主义。
所以,托茨基那种革命的‘直接生长’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在我们无产阶级政党的专政下,无产阶级有意识地、能动地使用国家机器的力量,才能不断推动革命的进行。”
...
面对沐源的质问,布哈林没有回避,他坦然迎上这冰冷的份目光,摇了摇头。
“我并不是滑向了托茨基那一边。我只是认为,他的部分理论有可取的地方,是有价值的,尤其是他关于用战争来促进德国革命发展的观点。”
沐源冷笑。
“真是笑话,他的理论就是一坨看起来像是黄金的屎!也只有你这种学理论不学历史、不学军事的呆木脑瓜,才会信了他的邪!”
布哈林和托茨基有着不错的私交,这本来并不是什么问题。
然而在认识和行动上都滑向托茨基的那边,这便是严重的路线错误了。
中委会的委员名单本来敲定了七个人,其中还有托茨基和柳德米拉。
托茨基是老资历了,在1905年的革命中担任过彼得格勒苏维埃领导者,在流亡国外后创办了报刊作为阵地来主张革命,反对战争,他的名气和资历都很大。
柳德米拉是军事委员会的最高委员之一,设计了工人武装的组织架构,撰写了一大部分军事战略和战术书籍,彼得堡、莫斯科等地的工人赤卫队都由她亲自建立,同时她正在筹备一只苏维埃俄国的常备军,以应对帝国主义即将到来的反扑。
不过,沐源非常反对托茨基进入委员会,若让他的影响力如历史那般扩大,在党内分离出一个托派,导致革命力量分裂,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将他踢出去。
他说服了弗拉基米尔,于是托茨基的名字最后被剔除了,而又由于为了决议能够推行,委员会的人数一般为单数,柳德米拉便主动退出,所以七人委员会变成了五人委员会。
而原本有托茨基作为战友分担火力的布哈林,此刻,在沐源的斥责下,就显得势单力孤了。
“布哈林,你只想着要继续战争,将德国拖垮,却从来不曾去想,在苏维埃俄国建立的那一刻,战争的性质便已经完全变了!
沙俄与德国的战争,是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两国剥削阶级的利益之争!
现在的苏维埃俄国已经是我们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苏俄无产阶级的需求是和平!我们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我们许诺给了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和平!
继续战争,是对苏俄那几千万无产阶级人民的背叛!
继续战争,那便是继续让苏俄的无产阶级和德国的无产阶级在战场上厮杀流血,无论战争的结果是胜是败,都是在革命战略上的大失败,因为苏俄的革命力量损失了,朝着失败走了一大步,而与之相比,世界上对那些对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便更强大了,朝着胜利走了一大步!
所以,布哈林,你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与他们继续战争?”
革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的苏俄需要和平发展。
沐源不希望无产阶级的血流在这种地方,让德国国内发生革命有更好的方法,为什么要两国的无产阶级在战场上一起流血?
“...”
布哈林哑口无言,最后只能深吸了一口气,看了沐源一眼。
“我接受批评。”
他低下了头,“我没有意见了。”
“既然如此。”
弗拉基米尔微微点头。
德国给出的条约内容很苛刻,甚至要求苏俄割让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看似是一份丧权辱国的停战条约,所以很多人反对。
但是,德国在军事上的暂时胜利不会掩盖其在政治上的完全失败。
苏俄看似失去了很多,却只是短暂的失败,在停战后能获得的宝贵的恢复与建设的机会,这是实打实的利益。
反之德国,看似得到了很多,却只是暂时的胜利,德国不可能在世界大战中得到胜利,而在它彻底失败后,现在的军政府必然垮台,这个与之签订的条约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可以轻易废除掉。
最后,他宣布结果,为此次会议划上了句号。
黑暗森林·解放三体 : 第133章 元帅柳德米拉,工农红·军建立
在与德国签订和平条约后,苏俄宣布无条件退出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之后的主要工作便是国内的建设和清除本国反动势力。
于是在苏俄国内,便有了关于建军问题的争论。
柳德米拉由于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被委派为军事委员会首席,托茨基由于军事经验丰富,作为委员会副席,两人一起总管苏俄的建军工作。
然而,在是否要建立一支常备军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其实,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政府,都毫无疑问,答案是“要”。
资产阶级国家政府需要一支常备军来镇压无产阶级,维持他们的剥削统治。
军队是维持他们统治的必要条件,没有军队,他们“砰”的一下,就会被反抗的人民推翻。
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问题便需要好好思考。
“常备军是私有制的产物,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什么要保留这种恶臭的制度?”
托茨基轻哼一声,双眸睁大,眉毛挑起。
“...”
柳德米拉脸上没有任何动摇的迹象,她放下手中的笔记本,放在桌上,推了推,将其放在了托茨基眼前。
“常备军制度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如今的工人赤卫队模式已经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平常需要从事生产工作,训练时间少,战斗力比不过职业军队。另外一方面,让工人作为士兵前往战场,工厂的工人便不足了,会影响一个城市的生产与建设。”
她列举了一些原因后,将结论道出:“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初,的确需要建立一只高组织高战斗力的常备军,来镇压国内反动势力和抵抗国外帝国主义势力。”
托茨基面目一怔,拿起柳德米拉的小本本,看了起来。
小本本上是柳德米拉对当前局势的详细分析和她的建议,还有各个地区,如今的工人赤卫队制度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托茨基并不知道,柳德米拉虽然此刻是“常备军”派,但是她并不喜欢常备军制度。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的政党对常备军处于一种绝对领导的地位。
如果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没有变质,没有腐化堕落,那么这只无产阶级的军队,便自然就是保卫工农的武装,守卫无产阶级国家的最有力的支撑。
但如果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逐渐堕落为一个与人民对立的特权阶级,这只由腐化了的先锋队起绝对支配作用的军队,自然也会堕落为官僚军队。
这官僚军队不是人民群众的军队,他们会跟随着官聊特权阶级的利益,镇压学生、镇压工人、农民,镇压所有无产阶级的反抗。这个时候,这种军队便是发动势力的反..动武装,是一种与沙皇旧势力时没有任何区别的“白色恐怖”军队。
柳德米拉所知的未来历史中证明了这一点,名义上的人民军队在上级的命令下将枪口对准了手无寸铁的人民,手中沾满了血腥。
故而她更希望让人民武装自己,建立遍布全国的人民武装,而不是在被收缴了全部反抗的武装后,只能期待一支脱产的完全脱离了工农的雇佣军队能保护自己。
历史的许多事实都证明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常备军制度是一定要废除的。
但,这种废除和国家的消亡一样,不是立刻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而是需要一段漫长的时光。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素养的提高,“民兵制”会慢慢取代“常备军制”,常备军会逐渐削减,直到最后被“民兵”完全取代。
所以,柳德米拉的观点很明确。
她赞成废除常备军,但不是现在。
在苏俄内部,白色军队还没有被完全革除,沙皇政府的残余力量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勾结,建立了一个白色政府。
在苏俄外部,帝国主义势力虎视眈眈,只是因为世界大战牵扯了他们太多的力量,暂时没有入侵,但相必,随着苏维埃政权的一次又一次胜利,他们很快会不惜代价地来绞杀这个伟大的政权。
苏俄现在虽然看似处于一种较为和平的阶段,但显然,内忧外患,不能忽视。
故而,现在的苏俄需要一支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高组织度高战斗力的常备军来应对一切可能的突发状况。
而柳德米拉刚好有着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常备军建军制度,比如在基层军队演讲宣传,进行政治教育,建立党支部,将支部确立在连队,亲自举行支部负责人的选举考核,同时对每一个军事主官进行审察、谈话、总结评价、建立档案等等。
这一套的制度推行下去,她可以很快建立起一只有着不错战斗力的红色军队。
托茨基认真地听着,他翻阅着柳德米拉的笔记本,仔细研究她的建军理论和具体措施,很受震动。这些措施不仅周密详尽,而且非常实用,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实践验证的。
“...你的东西很成熟。”
托茨基放下笔记本,舒了一口气,坐倒在了座位上,气中带着些许佩服和感慨。
他早就听闻,柳德米拉是一位极为优秀的女性元帅,不仅用兵如神,更是撰写了一些开创性的军事理论。原本组织松散、战斗力不足的工人赤卫队在她的带领下,飞速变成了一只能够镇压宪兵和白色军队的强大军事武装。
而在这个笔记本上记录的,便是一套极为成熟的建军理论,他自愧弗如。
托茨基的目光扫过笔记本上的每一页,心中暗自赞叹柳德米拉的智慧。
也难怪,建军工作是由她来主导,而他托茨基,只是从中辅助。
在他被说服后,一个最大的反对派别便也消失匿迹了。
柳德米拉的提案再无阻碍,该项决议在委员会的会议中以优势票数通过。
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工农红'军,开始建立。
黑暗森林·解放三体 : 第134章 打退十二国武装干涉,一个幽灵在欧洲怒吼!
自苏俄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
在这期间,帝国主义国家不甘心失去一亿任他们“剪息票”的“两脚羊”,竟然出奇地放下了彼此间的利益冲突,派出军队,想要颠覆苏俄的无产阶级政权。
十二个国家从各个方向,对苏俄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
冬季的寒风呼啸而过,带着冰冷的战火气息,仿佛要将这片刚刚发生伟大革命的土地再次淹没。
然而,新生的苏维埃并未因此而动摇。布尔什维克预料到了战争的到来,迅速建立了一支工农的红色武装。
这只红色军队在十二国的进攻到来前便迅速地将国内白色反动势力清扫,高索地区,乌兰地区,东伯利亚地区,远东地区...在帝国主义实力尚对苏俄的力量处于忌惮之中,不敢贸然出兵之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已经基本完成了统一。
于是,当帝国主义的剥削阶级终于下定了决心,哪怕是自己割肉放血,也要将这个“下等人的政府”消灭的时候,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了。
苏俄使用的策略是三手抓。
战争、宣传、武装起义。
能不战就不战,但若战就必须胜利,用己方战争的胜利来瓦解干涉军队的斗志,来避免继续的战争。
用宣传激起干涉国士兵的反战、厌战情绪,宣传阶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告诉他们谁才应该是他们的敌人,同时,也在他们国内对民众进行宣传。
帝国主义国家的士兵和民众们已经经历了残酷的世界大战,对战争的厌恶达到了极点。苏俄的宣传仿佛是一根引线点燃了火药桶,让他们的反抗情绪再也无法抑制了。
同时,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稳固,对欧洲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无疑都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他们派遣了组织成员来到苏维埃俄国请教,学习先进的宣传、组织建设、武装斗争等经验。
苏维埃俄国毫无保留地将这些“法宝”传授给了欧洲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组织,并派遣拥有丰富斗争经验的人员随同他们回国,帮助他们发展本国的革命事业。
于是,不仅仅是前线士兵接二连三的武装起义,连这些帝国主义的大后方,在这些无产阶级组织的宣传鼓动下,工人们也不断地抗议甚至开始武装斗争了。
每一次工人集会,都充满了激烈的讨论和愤怒的情绪。法兰西,一家破旧的工厂里,因为无休止的劳动而疲惫无比的工人们聚集在一起,面容消瘦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愤怒。
领导集会的是一位曾在苏俄接受过培训的无产阶级组织者,他站在简陋的讲台上,声音洪亮而坚定:“同志们,记住我们是谁!
我们是工人阶级,是无产者,是革命的先锋!帝国主义的剥削阶级,只是寄生在我们身上的吸血鬼!他们的战争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帝国主义的战争让我们失去了太多!我们不能再为他们的利益流血牺牲!”
工人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有人握紧拳头,有人互相拥抱,激动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随后,他们高举起红色旗帜,走上街头,喊出震耳欲聋的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资本家!八黎公社万岁!工人阶级万岁!”
与此同时,在战场上,前线的士兵们同样开始反抗。他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苏俄宣传的共鸣,使得他们纷纷放下武器,开始武装起义。士兵们不再听从长官的命令,而是开始组织自己的红色军队,与曾经的战友一起对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一个寒冷的夜晚,在德国一个前线的军营里,几名士兵围坐在篝火旁,低声讨论着未来的计划。篝火的火焰映照在他们坚毅的面孔上,其中一名士兵站起来,声音低沉却坚定:“我们不能再为那些满脑肥肠的官员打仗了。我们要为自己而战,为我们的家人,为我们的未来!”
他的话语得到了其他士兵的响应,他们纷纷点头,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火光下,他们的眼神坚定,彼此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信任。于是,他们悄悄地离开军营,投奔到了苏俄的红色武装队伍中,开始了新的战斗——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斗争!
不光是法兰西、德意志这些国家,在欧洲各国,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政党开始行动起来。他们组织罢工,发动抗议,甚至发动武装起义,整个大陆仿佛都在燃烧着红色的火焰。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在欧洲游荡!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者们惊恐地发现,自己赖以维持统治的军队和工人们,竟然纷纷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看到这种“红色瘟疫”以如此惊人的速度传播,帝国主义吓得脸都白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者们害怕自己如沙俄那些被绞死吊死的沙皇贵族、地主资本家,被自己国内的士兵和工人抓起来弄死,于是连忙想要召回军队,对国内的工人运动进行镇压。
然而苏俄提前预测了这一点,巧妙地打了一个时间差。在各个战略要地,苏俄的红色武装队伍早已做好了准备,当这些深入俄国内地的军队撤退时,便迅速在这些地点进行伏击,最终,十二国的大批军队被成建制地包围俘虏。
这一战役不仅大大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士气,也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革命力量,就像是一把利剑,刺破了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具,也让全世界的工人和农民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上一篇:与手游后宫的星海帝国
下一篇: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