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咕
“最糟糕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电脑爆炸。”
伊森说道,“这台电脑是我工作后用第一笔工资买来的,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如果爆炸了我会很难过的。”
“好,不点。”
凛冬乖巧地把鼠标挪向了别处。
伊森又把凛冬带去客厅,“这个白色的小操作板对应的是机顶盒,这里面有很多电影。”
“电影?就像《海森堡与魔法书》那样的?”
“比J.K森林拍摄的技术更加完善。”
伊森向凛冬演示操作机顶盒的方式,他选择了《家人侠》系列片,凛冬把这个系列片看完他差不多就下班到家了,“这里有零食,番茄味的薯片。”
他查看了一下生产日期,确认了没有过期之后才放心地交付到了凛冬手里。
凛冬很快就被电视屏幕里的画面吸引,她让黑猫趴在她的膝盖上,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她咀嚼着番茄味的薯片,时不时塞给黑猫一片。
截止目前,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
理想中的生活似乎到来了,但伊森心里很清楚,这表面的平静下暗潮涌动,出门前他又深深地看了一眼被电影吸引的黑猫,她的外表明明是一只小巧可爱的黑猫,却让伊森产生了哈士奇饲主的复杂心情。
他没法确保当他回来时,他家的客厅还能否保持原样。
他对哈士奇的宿主们肃然起敬。
说不定回家时,他家客厅会出现两个趴在地上,红着眼睛,淌着口水的食尸鬼呢。
几乎就在关门的瞬间,先驱者科技人事部门经理庄晓的信息就发送到了他的手机,尽管伊森对于公司老板提出的“世界毁灭”说很感兴趣,当即便答应了对方的邀请,但入职手续和劳务合同的流程还是要正常走的,他那么一个大老板自然不可能对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亲力亲为。
不过他应该已经给人事部门打了招呼,这场面试多半相当于走个过场。
另一边,庄晓心情忐忑。
可以看出伊森是个讲礼貌的人,信息回得很快,再过不久,她就会在办公室里见到对方。
但在那之前,她收到了来自避难所高层的警告。
陈启的手下不知怎么的成为了先驱者科技的老板,她猜测整个先驱者科技都是由他们管控的,而她作为人事部门经理,以及陈启部门的工作人员,自然要听从组织安排给她的一切指令。
部门允许她出现在这里,仅仅是因为人事部门经理突然换人很可能会引起伊森的怀疑。
她被警告在与伊森接触的过程中,决不允许透露任何与避难所有关的事,她同样不能提及自己“绯红”的身份,以及在“异世界”发生的一切,她现在要扮演好一个普通的人事部门经理,第一次见到伊森,并且对于先驱者科技正在进行的研究一无所知。
陈启原本要求她在切入“梦境”前植入新的芯片,以确保万无一失,但梅林不知通过什么办法联络到了高层,驳回了这项命令,为此陈启勃然大怒,一整天都没给他们好脸色看。
除此之外,庄晓脑海里还徘徊着另一个重要的信息。
西城区,服装店,店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人。
特征是偏瘦,后脖颈处有一颗痣。
庄晓猜到了梅林的意图,这也是她迫切想要确认的事——这个“梦境”中的城市,究竟是不是他们毁灭前的世界?
如果城市西区出现了相同的服装店,那里面有梅林提到过的瘦老头,便印证了他们心中的猜测。
于是,一个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便浮现了出现。
为什么伊森能还原出他们毁灭前的世界?
如此精细构图绝不是通过植入想法就能实现的,还有他对于自己的身份认知,这些真实到了极点的经历又从何而来?
会是凛冬做的么?
但……
梅林却几乎认定了凛冬背叛了避难所。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直到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咚咚咚——”
“请进。”
走进办公室的是一张熟悉的面孔,与树屋见面时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他换上了正式的西装和白色衬衣,而这个“梦境”似乎还存在着某种认知层面的干扰,让他走在街上时不会被人当成外国人来看待。
庄晓猜测也许只有避难所的人能觉察出端倪。
“欢迎你,伊森先生。”
庄晓起身,流露出公式化的笑容,向伊森伸出右手,“我是先驱者科技人事部门的经理庄晓。”
第361章 西郊研究所
“让庄晓参加进来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避难所某处,陈启用近乎于咆哮的方式嘶吼道,他站在这间会议室门口,在这间阴暗的房间里,放桌前坐着七位老者,面对歇斯底里的陈启,老者们一言不发,一直等到他停止抱怨。
发泄后的陈启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我保持我的看法,即使你们一定要允许那两个人参与进来,也要给她安装芯片,抹除她的记忆!我们绝不能承担这种风险!”
对于庄晓陈启没有恶感,真正让他愤怒的是事情超出了他计划。
在他的部门,有人未经他的允许就展开了一项新的实验,这让他无法接受,“你们应该很清楚,梦境实验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没有人能保证那边会发生些什么。”
“庄晓上校是一个懂得分寸的人,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用英雄来形容也不为过。”
开口的老者坐在方桌的末席,“她也是唯一和祂打过交道的人……这是经过了议会商讨后的决定。”
“请理解,我不是在质疑议会的决断。”
陈启低下头,不再言语。
老者的视线没有在他身上多停留一秒,他摆了摆左手,见状,陈启便只能悻悻地离开会议室。
待会议室重归寂静,老者转动手腕,将他手腕处的光圈对准了会议桌上印有相同徽记的部分。
深蓝色的光犹如血液般注入了会议桌上的凹槽,它一路流淌而下,直到占据整间会议室。
在光晕的映照下,会议室变得虚幻而又令人迷醉,围坐着的老者们皆露出向往的眼神,有那么一刻,他们仿佛回到了过去,不再是躲藏于地表之下的避难所,而是位于整个城市之巅,在那高耸入云的塔楼上俯瞰整个城市。
一张全息荧幕出现在他们的头顶上方,在屏幕的另一边是一个洁白的光球。
它就如同一只眼睛,审视着会议室里的一切,让位于首席的老者既惶恐又兴奋,“我们已与祂建立起了联系,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这一次我们绝不会再失败!”
然而回应他们的只有冰冷的机械合成音,“编号52,模拟失败,已销毁……你们,不该存在。”
一次失败的沟通。
随着深蓝色的光辉散尽,老者们就如同被抽干了所有体力,他们瘫坐在椅子上,或恐惧,或绝望。
直到末席的老者再次开口,他的表情近乎于疯狂,“不,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机会,一定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
…………………………
另一边。
“你确定是这里?”
位于城市西区服装店的门口,伊森露出了怀疑的眼神,他不得不提醒庄晓,“我应聘的应该不是销售之类的岗位。”
尽管这家服装店装修看起来十分豪华,像是有钱人才会光顾的奢侈品品牌,但他昨天还在和先驱者科技的老板畅聊理论物理学,还谈论到“世界毁灭”假说,结果今天面试结束他就被发配来服装店了。
难不成……
他实际上从没有在麻薯理工大学就读过的事终究还是败露了?
“庄经理?”
“啊,是。”
庄晓回了神,透过服装店的玻璃窗,她分明看见了那一位梅林提到过的高瘦老头,他此刻也正透过窗户观察着两人。
梅林的猜想得到了印证,而她也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服装店的大门前。
“根据公司安排显示,这里就是你的工作地点。”
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服装店里空无一人,她推开店门,领着伊森走了进去,她主动向服装店的老板介绍道,“这位就是伊森先生。”
不苟言笑的瘦高老头只是微微颔首,冷淡地说道,“你可以回去了。”
庄晓一时间无从判断老人是否也是陈启的手下,便礼貌性地朝着他道了声别,走出了服装店大门,她还有更多事需要调查,在那之前她不希望陈启对她产生怀疑。
若是被陈启抓到了把柄,避难所一定会抹去她的记忆,给她安上新的芯片。
那是避难所的正规流程,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然而在这次回来后,庄晓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她仍愿意继续为了重建地表世界而努力,但绝不是以提线木偶的方式。
“伊森先生,请跟我来吧。”
庄晓离开后,高手老头变得礼貌了许多,他走在前面,主动为伊森带路。
“事先说明,我没卖过衣服,也没打算在销售岗位上待太久。”
“你误会了。”
老头微微一笑,“他们都在等你了。”
他打开了员工间里的一扇门,门背后类似于安全通道的空间,白炽灯照亮了一路向下的阶梯,如果有人误入此处多半会把这当成通往地下储物室的通道——这对于一间服装店来说并不稀奇,总会有大量的货物需要囤积在库房里。
老头没有跟随伊森一起下楼的意思,他用眼神示意伊森朝楼下走去,待伊森走到一楼,他便缓缓关上门,回到了服装店里。
伊森沿着阶梯一路向下,在最后一扇门之前停顿了片刻。
终于还是把手搭在了门把手上。
“嘭——!”
几乎在开门的瞬间,门的另一端就传来了礼花的声音,彩带如雪花般飘落在伊森的肩头,三位穿着白大褂的看起来早就在等候着他的到来。
“欢迎麻薯理工的高材生!”
这是一个地下研究所,进门柜台前的墙上张贴着这样的横幅。
“没想到公司竟然能招聘到你这样的人才!”
“我读了你的毕业论文,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
“来,我们先带你熟悉一下我们的实验室,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
……
这三人分别是孙教授、张教授和周教授,光是向伊森分别介绍他们的工作履历与在各自学科获得的成就,就足以让伊森感到麻木了,在他到来前,三人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台小规模空间传送设备。
孙教授亲自向他演示了设备的使用,他将一个魔方进设备左侧的容器里,随着一阵电闪雷鸣的声响,设备猛烈地晃动了几下,魔方被吞进了暗黄色的闪电之中,随即被转移到了设备的另一端。
他们用伊森完全听不懂的科学知识,实现了小范围的空间传送技术。
这顿时让伊森觉得自己不该出现在这里。
更糟糕的是,这是一份没有实习期的工作。
没有前辈手把手地来指导他如何完成工作,在就职的第一天,三人就迫不及待地让他加入到了学术会议中。
他们正在致力于把这项技术用于传送活体生物,实验室的仓库里存放了大量用于实验的小白鼠,目前这项技术遇到了瓶颈,虽然设备能将小白鼠转移到另一侧,但是他们只会获得一只死掉的小白鼠。
这项研究由孙教授主导,这是一位六十岁出头的秃顶老人,曾经某顶尖科技类院校的教授,主导了多项专利研究,至于具体的研究项目对于伊森来说就和天书没什么区别,他甚至很难把那些研究和论文的标题复述一遍。
“我们已经在这个部分卡了一周,从原理上来说,物体在传送的过程中会经历裂解重组的过程,但这会导致生物的死亡,我们暂时还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不过当理论转入实践阶段,伊森就能听明白了。
好在,他在帝国遇到过相似的“传送技术”。
第一次光顾壁炉湾时,艾薇就向他科普过传送法阵的原理,听起来和孙教授的传送门技术异曲同工,在施术者触发传送时,他们的身体也会完成裂解重组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异世界”的人不会在裂解重组后暴毙?
难不成是因为“异世界”的居民身体强度通常相当于这边的体育生?
伊森陷入了沉思。
在这个崇尚科学理论的世界,他没法直接问罗威娜要来一张传送咒语卷轴,他得想个办法破解其中的原理才行。
好在三位教授也并没有指望他这个第一天到岗的新人就拿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案,对于伊森云里雾里的状态,他们认为伊森只是还没有习惯新工作的环境。
对于自己第一天的工作状态,连伊森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三人都有自己手头上的研究,而理论知识并不扎实的他就能像个退休老大爷一样,拿着杯咖啡在研究所里晃悠。
他就这么一直摸鱼到了傍晚。
刚刚完成了手头上的事孙教授见到了伊森,上前说道,“年轻人,这里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也没有KPI考核,你可以自由安排研究方向,如果需要新的实验器械可以拟一份清单交给服装店的管事。”
上一篇:箱庭癫佬,打爆百万神群!
下一篇:潜伏木叶,兼职火影